第380章 天下特例,时间一长都坏事-《1621,不一样的大明》

  不论杨廷筠准备做什么,他们的动作已经落后了。

  大年初二,松江府金山卫指挥使陈海来到观海卫。

  金山卫、观海卫均在杭州湾中部,两个凸起点联系,也就百里。

  虽然是两府、两省,距离真的近。

  湾内联络,绕过嵊泗、大衢山、岱山、舟山、六横岛等所有外海基地。

  卫时觉要对这地方动手了,才了解情况。

  明初的时候,老朱安排海防,把岛民内迁。

  大明朝对离岛的认定是:院墙。

  离岛有大量宣示归属的石碑,还有石刻的明律。

  专门给藩国看的东西,上面的信息告诉藩国使者,你到了哪里,应该去哪里,乱跑乱窜会被海防击杀。

  藩国使者来一次,就把这规矩带回去了。

  离岛没有官府,渔民出海的时候,偷偷建立房子居住,发生意外,朝廷都不管。

  海防官兵一年巡视两次,维护石碑就算完事。

  这种管理办法省时省力,极易让朝廷松懈。

  海防很快失去朝廷税赋,卫所变为乡镇。

  文治大于武治,人口增加,土地开垦增加。

  但他们依旧是军户,依旧属于南京中军都督府。

  魏国公是海防的人事主官,与英国公对九边的权力一样。

  有卫所人事监督权,有将官袭职的考核教育权,没有调动权,没有作战权。

  九边卫所,每个卫好歹有一千左右的班军。

  而海防卫所,一艘战船都没有。

  嘉靖朝倭患肆虐,海防丢大脸了。

  驱倭八省联动,重建海防,南边参照天津卫,搞了个特例。

  天津水师只负责百里宽的海防,大将水师也只负责江口。

  听起来是大笑话,实际这样才对。

  若让英国公和魏国公直管海防卫所,武权失衡了,都督府就不是中枢衙门。

  所以,南直隶和浙江两省的大员职责,也是参照边镇的变种。

  应天巡抚与浙江巡抚,都不受省界限制,互相交换了一部分权力。

  应天巡抚监督杭州、湖州、嘉兴府的税赋。

  而江南海防大责,归浙江巡抚单独节制。

  一人主管税赋文治,一人主管海防外交。

  下属的布政司分守道、按察司分巡道,被双重领导,交叉监督。

  海防卫所又与南京都督府交叉监督。

  再也不需要胡宗宪那样的直浙总督了。

  因为直浙总督权力过大,朝廷难安排,难制衡,必定倒霉。

  浙江巡抚主管江南海防,驻地不在杭州,而在宁波府定海县,与舟山隔海相望。

  【作者语:明代的定海县是如今的镇海,浙东运河的尽头,巡抚驻地、市舶司驻地、还有礼部鸿胪寺的属衙。如今舟山岛上的定海,是康熙把位置搞错了,定海被迫改名为镇海】

  巡抚一定是海贸利益链上的人,卫时觉必须先敲打此人。

  如今的巡抚是王洽,赵南星举荐的山东人。

  金山卫指挥使陈海,叫观海卫指挥使林茂江,顺风顺水,一起到定海求见。

  大过年的,王洽听到陈海带来的消息,腿一软,差点跪下。

  林奇逢从倭国回来了,还带着幕府百多条船,万余人。

  德川氏不是来做海贸,他们要帮天朝抓凶,否则就会被朝鲜大将军惩治。

  王洽听到消息,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

  朝鲜水师封锁海路,原来是逼着倭国出面抓凶。

  倒是说的通。

  这女人真毒啊。

  陈海看王洽团团转,脸色黑红,知道他被气的不轻,却又无法让人帮忙。

  原因很简单,一旦捅破海贸,别人死不死不知道,浙江巡抚死定了,夷三族那种。

  王洽丝毫没有头绪,陈海犹豫道,“军门,您得去见见啊,得亏林公子出面稳住了,如今三艘船到金山卫,还有二百条船在大江口呢,闽商刘香老、李旦的船队也在,他们都不敢惹邓夫人,无法走琉球的海路,直跨东海而来,这么多人突然到定海,还不打起来啊。”

  王洽一咬牙,“什么邓夫人,简直蛇蝎,杭州刚刚出事,这时候不能乱,老夫得去见见倭国的人,让他们滚蛋。”

  “是是是,外海不能有事,见不得光,倭国使者若到京城,海贸就中断了。”

  王洽手一抖,“拿什么见呢?嘴皮子没刀子好使,时间太紧张了。”

  陈海知道巡抚犹豫什么,没有再说。

  又过一个时辰,巡抚要的帮手来了,林茂江已经通知了家主林茂汉。

  林氏家主从江门变为豪商,果断多了,“王军门,集合二十条船,咱们去见见倭国的将军。”

  陈海连连摆手,“林东主,二十条船太多了,会误会的,刘香老、李旦不是倭人,他们借路,也是被迫跟随。”

  林茂汉冷哼一声,“你懂什么,这是军门的体面。茂江,立刻去集合人手,带全军械,明日与倭国这些矬子聊聊。”

  两名指挥使无奈去准备,王洽这才低声问道,“苏州有消息吗?”

  林茂汉点点头,大概说了一遍杨廷筠的判断,当下还在联系,最快上元节才能有消息。

  王洽深吸一口气,“林东主,王某恩主被贬,这时候外海不能出事啊。”

  “军门放心,倭国人若不老实,借用四条战舰,出动水师,杀他们几十条船就老实了,不需要朝廷。”

  “林东主把消息发给苏州了?”

  “没有,这时候不能乱传消息,见过之后再决定。”

  “没错,见过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