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基地保护-《凤鸣重生:胜天半子》

  W国石化产业园投产的庆功宴刚落幕,高小凤的专机已悄然降落在Q国首都机场。舷梯下,Q国总统穆罕默德身着墨绿色军装,身后跟着国防部长与经济部长——他们的神情比W国同行多了几分凝重,停机坪上没有欢迎横幅,只有三辆黑色防弹轿车静静等候,车窗贴着深色膜,隐约能看到车内待命的保镖。

  “高女士,上车说。”穆罕默德总统拉开车门,语气急促,“A国的侦察机昨天还在我国领空盘旋,他们已经放话,要是我们和你们合作建基地,就切断所有援助,还要派舰队封锁我们的港口。”轿车行驶在空旷的公路上,窗外是成片的荒地,偶尔能看到穿着破旧衣服的孩子追着马车跑。穆罕默德指着窗外:“我们有丰富的铁矿和天然气,却连一座像样的加工厂都没有,年轻人只能去邻国打工。A国只愿意买我们的原材料,却从不让我们发展工业——他们怕我们强大了,就不听他们的话了。”

  高小凤看着车窗外的景象,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调出早已准备好的基地规划图:“我们计划在Q国南部建一座‘多能互补基地’,既能加工铁矿和天然气,产出的钢材和液化天然气可以供应非洲和东南亚;还能建一座区域安防中心,组建‘联合防御部队’,配备防空系统和反舰导弹,既能保护基地安全,也能帮Q国抵御外部军事威胁。”她顿了顿,指着规划图上连接基地与村庄的虚线,“基地还会建学校和医院,优先雇佣本地村民,让大家能在家门口赚钱,孩子能上学,老人能看病。”

  穆罕默德总统的眼睛亮了起来,却又很快黯淡下去:“可A国的威胁不是说着玩的。他们在我们邻国驻有军事基地,舰队随时能开进波斯湾,要是他们真的封锁港口,我们的原材料运不出去,基地建起来也没用。”

  “我们有应对方案。”高小凤打开另一份文件,“我们可以开通‘陆运 铁路’的备用通道,把加工好的钢材通过铁路运到W国的深水港,再装船出口;至于军事威胁,我们会派军事顾问帮Q国训练军队,提供先进的防空雷达和反舰导弹,只要A国的舰队敢靠近,我们就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当天下午,Q国总统府的地下会议室里,《多能互补基地合作协议》与《联合防御部队组建协议》的签署仪式秘密举行。协议明确:中国将协助Q国建设年加工能力500万吨的铁矿加工厂和年产1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厂;组建由Q国200名士兵、中国15名军事顾问组成的“联合防御部队”,配备3套中远程防空系统、5辆反舰导弹发射车和8架侦察无人机;在基地周边建设2所小学、1所中学和1座社区医院,所有设施对本地村民免费开放。

  协议签署的第三天,首批建设物资和军事装备便从中国启运。可就在物资即将抵达Q国边境时,意外发生了——A国驻Q国邻国的军事基地突然出动3架战斗机,在Q国领空边缘盘旋,同时通过外交渠道向Q国政府施压,要求立即终止与中国的合作,否则将“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

  穆罕默德总统紧急致电高小凤:“A国的战斗机就在我们的领空外面,他们的外交官说,要是我们敢让物资入境,就炸了我们的铁路!”高小凤此时正在Q国南部的基地选址现场,她看着远处正在平整土地的工程车,语气坚定:“让工程继续,物资按原计划入境。我们的防空系统已经运到了,只要A国的战斗机敢越界,就把它们打下来!”

  当天傍晚,A国的3架战斗机突然闯入Q国领空,朝着正在运输物资的车队飞去。联合防御部队的防空雷达立刻捕捉到目标,防空系统操作员阿卜杜勒双手紧握操纵杆,额头满是冷汗。“目标距离50公里,速度800公里/小时,正向车队逼近!”阿卜杜勒对着对讲机大喊。高小凤站在防空指挥中心,盯着屏幕上的红色光点:“再警告一次,要是他们不返航,就开火!”

  对讲机里传来A国飞行员的嚣张回应:“立刻让你们的车队停下,否则我们就发起攻击!”高小凤眼神一冷:“开火!”阿卜杜勒按下发射按钮,两枚防空导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直冲云霄。几秒钟后,屏幕上的一个红色光点突然消失——一架A国战斗机被导弹击中,在空中爆炸,残骸坠入附近的沙漠。另外两架战斗机见势不妙,立刻掉头逃窜,飞出了Q国领空。

  A国不甘心失败,第二天便派出一支由3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驶向Q国的港口,扬言要“教训不听话的Q国政府”。联合防御部队立刻启动反舰防御预案,5辆反舰导弹发射车隐蔽在港口附近的沙丘后面,无人机升空侦察,实时传输舰队的位置信息。当A国舰队距离港口还有100公里时,高小凤通过外交渠道向A国舰队发出最后通牒:“立即停止前进,否则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

  A国舰队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速驶向港口。高小凤果断下令:“发射反舰导弹警告!”两枚反舰导弹从发射车升空,在A国舰队前方5公里处爆炸,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A国舰队指挥官见Q国真的敢开火,又担心遭到更大规模的打击,只好下令舰队掉头撤离。

  经此一役,Q国政府和民众对联合防御部队充满了信心,基地的建设进度也大大加快。铁矿加工厂的高炉率先投产,当第一炉钢水从高炉中流出时,现场的Q国工人欢呼雀跃——他们中很多人之前只能靠挖铁矿为生,现在终于能在现代化的工厂里工作,月薪是以前的3倍。液化天然气厂投产后,Q国第一次实现了天然气自给自足,还能出口到周边国家,每年为国家增加2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基地周边的村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所小学和1所中学建成后,孩子们不用再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教室里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还有中国志愿者来教英语和计算机。社区医院建成后,村民们不用再为了看一次病跑到首都,医院里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中国医生还会定期为村民做体检。

  穆罕默德总统在基地投产仪式上激动地说:“以前A国总把我们当棋子,想控制我们的资源,让我们永远贫穷。现在有了中国朋友的帮助,我们不仅建起了工厂,还能保护自己的国家,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A国的威胁吓不倒我们,我们会和中国朋友一起,把Q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高小凤站在基地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正在装卸钢材的货轮,看着村庄里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她掏出手机,给祁同伟、钟小艾和高小琴群发了一张照片:夕阳下,基地的高炉冒着淡淡的白烟,联合防御部队的士兵正在巡逻,远处的沙漠里,一列满载钢材的火车正驶向W国。配文写道:“威胁吓不倒渴望发展的人们,合作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与繁荣。Q国的今天,就是更多国家的明天。”

  很快,祁同伟回复:“北美联盟的企业已经和Q国签了钢材采购协议,他们说Q国的钢材质量好,价格还比A国的低。A国想垄断市场,这下彻底没戏了!”钟小艾则发来一段视频:她的女儿正拿着画笔,在纸上画着Q国基地的景象,旁边写着“和平发展,越来越好”。

  高小凤看着视频,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知道,A国的阻挠还会继续,但只要她和伙伴们坚持下去,只要更多的国家加入“世界经济发展通道”,就能打破A国的霸权,让更多的人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而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终将在世界的版图上,延伸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