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堂,用过了晚膳,贾母半歪着,还在想提前给孩子们置办产业的事。
大儿子这边,是琏儿、琮儿和二丫头迎春。二儿子这边,珠儿虽然不在了,却还有个兰哥儿,他又是长孙,倒是可以和琏儿拿的持平。然后是宝玉、环儿和三丫头探春。
这样一看,确实是二儿这边沾光些。
真要像尤氏说的,先给孩子分一部分产业,以后待他们长大嫁、娶了,确是可以省上一些儿。
“鸳鸯,尤氏说给宝玉他们提前分产业的事,你也听到了,感觉如何?”
“……大奶奶是实诚人,她也是心疼那卖出去的。”
鸳鸯一看老太太的样,就知道是心动了,“如今卖是容易,以后想买那样的……,可能就要靠运气了。”
是这个理!
贾母想定了,“去,让大老爷和二老爷都过来一趟。另外让琏儿也过来,把那些产业的册子都带着。”
“是!”
鸳鸯忙应了。
不一会,几个小丫环就从荣庆堂出发,寻贾赦、贾政和贾琏。
“好好的,老太太要那些产业的册子作甚?”
晚上起风了,有些冷,王熙凤一边给贾琏拿厚毛披风,一边又忍不住的多心,“老实说,你是不是在里面弄鬼了?”
“……我能弄什么鬼?”
他经手这些东西,自然是弄了一些,但那都是辛苦银子,每处不过是十两、二十两,根本就没记在账上。
老爹那么精,都没看出问题呢。
“老太太可能就是想看看。”
贾琏对着妻子有些心软,“放心,忙完了我就回来。”
孩子丢了,他也心疼。
但一直咋咋呼呼的媳妇因为那孩子,安静了这许久,他倒更心疼她了,“天冷,你也早点歇着,”
“我知道的。”
王熙凤回他一个笑脸。
此时,他们夫妻的感情正浓郁着,“不管什么事,你都别瞒我就行。”
老太太自来偏心的很。
站到了大房,以大房利益为先以后,王熙凤清清楚楚的看到贾母的偏心。
她怕老太太要那些产业的册子,是想指几处好的给二房,或者干脆就给宝玉留着。
“放心吧!”
贾琏捏了捏媳妇的脸,这才一笑离开。
王熙凤站在那里,摸摸刚刚被捏的地方,嘴角忍不住翘了翘。
人人都觉得宝玉长的好,可是,她就是感觉她家的夫君比宝玉好,小时候如此,如今更甚。
“二奶奶,二奶奶~”
平儿看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二爷会回来的,他跑不掉。”
“……你个小蹄子,你也敢笑话我?”
在自己的贴身大丫环面前,王熙凤只是脸颊飞红,并无半点羞恼,只抬手想要闹她。
“哈哈哈~~~”
平儿大笑着跑开,“二奶奶,不是我要笑话,而是您真的太明显了。”
难得她们二奶奶开颜了,她自然想要她好生笑一笑。
大夫都说,她们当常常逗二奶奶笑,要不然,一直郁结于心,于二奶奶的身体也很不好。
“你还说,还说~”
王熙凤跺着脚追她。
屋子里,很快响起主仆两个的笑闹声。
此时,住近的贾政已经到了荣庆堂。
大晚上的,他娘很少叫他们兄弟,每次叫都是大事。
是以才回家用了晚膳的王夫人都因不放心跟着过来了。
实在是不来不行。
东府那个搅家精尤氏白天的时候过来了。
王夫人烦的要死。
他们府里明明好好的,可尤氏每次过来,都要闹点事。
而且她闹的,十有八九都对他们二房不利。
王夫人实在是怕了。
尤其听到老太太自尤氏走后,一直心不在焉想事的时候。
“老太太,可是东府的侄媳妇又说了什么?”
这一次,王夫人决定先发制人,“几个丫头帮她管家,她这个做嫂子的,给她们开一份工钱,那是他们姑嫂的情份,您啊,也不必过于惦记。”
还属于‘禁足’小佛堂的王夫人,现在就怕尤氏要让迎春她们回来,跟她抢管家权。
要不然,她那么早的培养迎春几人做甚?
“尤氏要给三丫头她们开工钱?”
贾政上午在工部,下午在外书房跟清客相公们说话,晚间才到赵姨娘那里,还没说上两句话,老太太这边就有人来请了,此时他还真不知道这事,“好好的,她给她们开什么工钱?”
“……那是她们姑嫂的情份。”
贾母看了一眼二儿子,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尤氏觉着她妹妹们好,蓉哥儿也觉着他姑姑们好,想着她们辛苦管家,发一份管事的月例,就随他们吧!”
“是!”
贾政没想到那边是一家子和乐。
闻言倒也挺高兴的,“孩子们早点学着管家也好。”
尤氏很会管家。
珍儿去世,那么大的事,她一边伤心着,一边还给料理的风风光光,着实不错。
“尤氏是个好的,二丫头、三丫头她们跟着她,以后嫁人,我们也不必愁了。”
“是这个理!”
贾母点点头,“今儿尤氏过来,跟我说,赖大在大兴那边置办的庄子卖了?”
“……是吧!”
贾政想了一下道:“恍惚听琏儿说了一嘴。”
“是,就是卖了。”
王夫人管家更关注,“卖了差不多两千两银子,已经归到公中。”
近来的田地卖不上什么价。
“那边原本还能卖的更多,只是赖大当初借了我们家的势,在那周边还强买了不少,琏儿禀告大哥,要把那些强买的田地,又按百姓原先卖出的低价,卖还了他们。”
王夫人挺无语的。
到口的肉,都让他们拱手让人了。
大兴离京城也近呢。
要是能留下来,以后给宝玉多好。
可惜侄女小产,大房跟她闹的厉害,要不然,她高低得跟老太太说一声。
“说是因为这个,大兴的县令,还跟琏儿互请了两次饭。”
“唔,好像是有这回事。”
贾政摸了摸胡子,想起来了。
正在这时,外面小丫环报,“琏二爷来了。”
贾琏急步进来,先给老太太行礼,又给二叔二婶行礼,“老太太,这是您要的东西。”
他从袖里掏出一个小册子,“外面那些人置的产业,都在里面了。”
“……先放着吧,等你爹过来,再一起说。”
贾母年纪大了,可不想浪费那么多口水。
好在贾赦是坐马车的,虽然离得远,过来的倒也不算慢。
“老太太,您叫儿子?”
坐下的时候,看到王氏也在这里,贾赦的眉头就蹙了蹙。
邢氏虽然不太行,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大房呢。老太太把王氏都叫着了,却没叫邢氏,这是几个意思?
“……都坐吧!”
贾母看到大儿子的不满,对王氏和大儿子都挺生气的,“孩子们都渐大了,你们这些做长辈的,好歹给他们立个榜样?天天乌眼鸡似的,有意思?”
虽然更不喜王氏此时过来,但来都来了。
不压一下大儿子,万一一会分产业的时候,大儿子觉得亏了呢?
“琏儿,你就说这些册子的产业,好不好吧?”
“都挺好的。”
贾琏没想到老太太会点他的名。
做为这里唯一的孙子辈,在父亲和二叔、二婶对上时,他只想缩着脖子。
“今儿你尤大嫂子过来了。”
贾母对贾琏还算慈爱,“说是这些好的产业,可遇不可求,如今卖了,略有些划不来。是以,她建议捡些好的,划给琏儿、宝玉他们兄弟姊妹。”
什么?
贾赦和贾政都呆了。
他们两兄弟闹成那样,还好好的没分家呢。
孩子们……
两个人蹙眉的动作是一致的。
“孩子们都渐大了,早点学会管理他们自己的产业,以后也不至于被下人轻易的糊弄了。”
这?
贾赦、贾政都不敢说话了。
他们被从小一起长大的赖大糊弄了。
这样被母亲说出来,显得他们好无能啊!
倒是王夫人在心里迅速盘算。
加上兰哥儿,他们二房多一个人呢。
“老太太说的是!”
王夫人第一个表示支持,“孩子们长大了,这些东西,早给晚给都是一样。”
做为嫡母,她帮探丫头和环小子收着没问题吧?
还有宝玉,至于兰哥儿……
王夫人知道,有李纨在,他的那一份不可能到她手上。
但有了这三分产业,就不一样了啊!
她可以借着这些产业的出息,贴补一下宫里的娘娘。
“那就这么……”
贾母正要说这么定了,却没想贾赦瞪着王氏,迅速接口,“怎么是一样?我孙子没了,我孙子若在,他不得有一份?”
王夫人:“……”
“母亲,给孩子们分东西,儿子不反对。”
他一辈子想分家,都没分成。
倒是没想到,这群小崽子倒先分上了。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但面对老母亲的偏心,贾赦努力挺直腰板,给自己那无缘得见的孙子要一份。
要不然,二弟这边就能比他这里多一份呢。
“但是,既然要分,就得把我未出世的孙子算上。”
“……那就算!”
贾母想了一下,到底应了。
她总不能因为大儿子要给未来重孙子要东西,再反口说不给了吧?
那样,大儿子不更得说她偏心?
“琏儿这边,你拿两份。”
贾母道:“再算上琮儿和迎春的,大房这边就有四份。政儿你们这边,也有四份。”
她吩咐贾琏,“这些产业,琏儿你都最熟,你分成八份,写出条子,回头都在我这里抓阄。”
“……是!”
贾琏没想到,天上突然掉馅饼,他一下子能多出两份私产来。
啊啊啊!
终于有钱了。
自小夹在父亲和二叔之间的贾琏,有鉴于两位长辈的现状,严重怀疑,等他真正当家做主,至少也还要三、四十年。
老太太的身体好,看着还长寿的很,老太太在,他爹和二叔就不可能分家。
等到老太太不在了,有父亲和继母在,他们肯定也不会给分家。
说不得,继母还要借琮弟,学着老太太压一压他们夫妻。
他做好了苟着过日子的准备,却没想,突然之间,连他还没影的儿子,都能分一份产业了。
贾琏忍不住多看了眼自己的父亲。
老头近来,是比往年好了许多呢。
“给你三天时间,把条子都写好。”
贾母怕孙子做手脚,“回头拿过来,放到一样的荷包里,抽到什么就是什么。”
说到这里,她又看了眼儿媳妇王氏,道:“尤氏说,几个丫头管家有模有样的,产业划到他们头上,就是他们的,你们任何人不得代管,赚了、赔了,看几个孩子自己的本事。”
有他们这些长辈看着,就算赔,也赔不到哪里去。
都是她的孙辈,贾母还是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好的。
“真有那实在不会经营的,以后就告诫着,只收租吧!”
后街上,两府分出去的旁支,有那不善经营的,可把当年长辈给的全都败完了呢。
“行了,事情就是这些事情,都同意了,就回去吧!”
贾母赶人。
两房不和,再加上凤丫头小产,只要聚一起,她看大儿子就想刺一下二儿和二儿媳妇。
贾母年纪大了,也不乐意听他们吵吵,就想赶紧赶人。
“老太太~”
王夫人终于找到空子说话了,“这些产业给了,那以后孩子们的嫁娶,公中就不出银子了吗?”
她其实还想为大女儿要一份的。
奈何老大虎视眈眈,真要提了,万一他说以后族里和公中,就不给娘娘送银子可就不好了。
这两边加一起,就是两千两呢。
那些稀碎的产业,几个人分了后,哪个能一年赚两千两银子?
“琏儿,这些产业加一起,大概值多少两银子?”
“差不多一万六、七千这样。”
已经卖了好几处。
剩下的只值这些了。
“那分算下来,一人差不多就有两千两的产业。”
贾母点点头,“这样,以后他们有事,公中再出一千两银子。”
宝玉将来,有她私房贴补。
但二丫头、三丫头几个,只两千两的嫁妆是不行的。
公中再给一千两,孩子们也能念念家。
“母亲所言甚是。”
贾政表示支持。
王夫人看了他一眼,又看了贾琏一眼,很想说,琏儿已经娶过媳妇了。
他娶凤儿,一千两可不止。
可话到口边绕了又绕,她不敢说,真要说了,这个自小就跟她亲近的侄子,只怕都要恶了她。
大儿子这边,是琏儿、琮儿和二丫头迎春。二儿子这边,珠儿虽然不在了,却还有个兰哥儿,他又是长孙,倒是可以和琏儿拿的持平。然后是宝玉、环儿和三丫头探春。
这样一看,确实是二儿这边沾光些。
真要像尤氏说的,先给孩子分一部分产业,以后待他们长大嫁、娶了,确是可以省上一些儿。
“鸳鸯,尤氏说给宝玉他们提前分产业的事,你也听到了,感觉如何?”
“……大奶奶是实诚人,她也是心疼那卖出去的。”
鸳鸯一看老太太的样,就知道是心动了,“如今卖是容易,以后想买那样的……,可能就要靠运气了。”
是这个理!
贾母想定了,“去,让大老爷和二老爷都过来一趟。另外让琏儿也过来,把那些产业的册子都带着。”
“是!”
鸳鸯忙应了。
不一会,几个小丫环就从荣庆堂出发,寻贾赦、贾政和贾琏。
“好好的,老太太要那些产业的册子作甚?”
晚上起风了,有些冷,王熙凤一边给贾琏拿厚毛披风,一边又忍不住的多心,“老实说,你是不是在里面弄鬼了?”
“……我能弄什么鬼?”
他经手这些东西,自然是弄了一些,但那都是辛苦银子,每处不过是十两、二十两,根本就没记在账上。
老爹那么精,都没看出问题呢。
“老太太可能就是想看看。”
贾琏对着妻子有些心软,“放心,忙完了我就回来。”
孩子丢了,他也心疼。
但一直咋咋呼呼的媳妇因为那孩子,安静了这许久,他倒更心疼她了,“天冷,你也早点歇着,”
“我知道的。”
王熙凤回他一个笑脸。
此时,他们夫妻的感情正浓郁着,“不管什么事,你都别瞒我就行。”
老太太自来偏心的很。
站到了大房,以大房利益为先以后,王熙凤清清楚楚的看到贾母的偏心。
她怕老太太要那些产业的册子,是想指几处好的给二房,或者干脆就给宝玉留着。
“放心吧!”
贾琏捏了捏媳妇的脸,这才一笑离开。
王熙凤站在那里,摸摸刚刚被捏的地方,嘴角忍不住翘了翘。
人人都觉得宝玉长的好,可是,她就是感觉她家的夫君比宝玉好,小时候如此,如今更甚。
“二奶奶,二奶奶~”
平儿看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二爷会回来的,他跑不掉。”
“……你个小蹄子,你也敢笑话我?”
在自己的贴身大丫环面前,王熙凤只是脸颊飞红,并无半点羞恼,只抬手想要闹她。
“哈哈哈~~~”
平儿大笑着跑开,“二奶奶,不是我要笑话,而是您真的太明显了。”
难得她们二奶奶开颜了,她自然想要她好生笑一笑。
大夫都说,她们当常常逗二奶奶笑,要不然,一直郁结于心,于二奶奶的身体也很不好。
“你还说,还说~”
王熙凤跺着脚追她。
屋子里,很快响起主仆两个的笑闹声。
此时,住近的贾政已经到了荣庆堂。
大晚上的,他娘很少叫他们兄弟,每次叫都是大事。
是以才回家用了晚膳的王夫人都因不放心跟着过来了。
实在是不来不行。
东府那个搅家精尤氏白天的时候过来了。
王夫人烦的要死。
他们府里明明好好的,可尤氏每次过来,都要闹点事。
而且她闹的,十有八九都对他们二房不利。
王夫人实在是怕了。
尤其听到老太太自尤氏走后,一直心不在焉想事的时候。
“老太太,可是东府的侄媳妇又说了什么?”
这一次,王夫人决定先发制人,“几个丫头帮她管家,她这个做嫂子的,给她们开一份工钱,那是他们姑嫂的情份,您啊,也不必过于惦记。”
还属于‘禁足’小佛堂的王夫人,现在就怕尤氏要让迎春她们回来,跟她抢管家权。
要不然,她那么早的培养迎春几人做甚?
“尤氏要给三丫头她们开工钱?”
贾政上午在工部,下午在外书房跟清客相公们说话,晚间才到赵姨娘那里,还没说上两句话,老太太这边就有人来请了,此时他还真不知道这事,“好好的,她给她们开什么工钱?”
“……那是她们姑嫂的情份。”
贾母看了一眼二儿子,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尤氏觉着她妹妹们好,蓉哥儿也觉着他姑姑们好,想着她们辛苦管家,发一份管事的月例,就随他们吧!”
“是!”
贾政没想到那边是一家子和乐。
闻言倒也挺高兴的,“孩子们早点学着管家也好。”
尤氏很会管家。
珍儿去世,那么大的事,她一边伤心着,一边还给料理的风风光光,着实不错。
“尤氏是个好的,二丫头、三丫头她们跟着她,以后嫁人,我们也不必愁了。”
“是这个理!”
贾母点点头,“今儿尤氏过来,跟我说,赖大在大兴那边置办的庄子卖了?”
“……是吧!”
贾政想了一下道:“恍惚听琏儿说了一嘴。”
“是,就是卖了。”
王夫人管家更关注,“卖了差不多两千两银子,已经归到公中。”
近来的田地卖不上什么价。
“那边原本还能卖的更多,只是赖大当初借了我们家的势,在那周边还强买了不少,琏儿禀告大哥,要把那些强买的田地,又按百姓原先卖出的低价,卖还了他们。”
王夫人挺无语的。
到口的肉,都让他们拱手让人了。
大兴离京城也近呢。
要是能留下来,以后给宝玉多好。
可惜侄女小产,大房跟她闹的厉害,要不然,她高低得跟老太太说一声。
“说是因为这个,大兴的县令,还跟琏儿互请了两次饭。”
“唔,好像是有这回事。”
贾政摸了摸胡子,想起来了。
正在这时,外面小丫环报,“琏二爷来了。”
贾琏急步进来,先给老太太行礼,又给二叔二婶行礼,“老太太,这是您要的东西。”
他从袖里掏出一个小册子,“外面那些人置的产业,都在里面了。”
“……先放着吧,等你爹过来,再一起说。”
贾母年纪大了,可不想浪费那么多口水。
好在贾赦是坐马车的,虽然离得远,过来的倒也不算慢。
“老太太,您叫儿子?”
坐下的时候,看到王氏也在这里,贾赦的眉头就蹙了蹙。
邢氏虽然不太行,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大房呢。老太太把王氏都叫着了,却没叫邢氏,这是几个意思?
“……都坐吧!”
贾母看到大儿子的不满,对王氏和大儿子都挺生气的,“孩子们都渐大了,你们这些做长辈的,好歹给他们立个榜样?天天乌眼鸡似的,有意思?”
虽然更不喜王氏此时过来,但来都来了。
不压一下大儿子,万一一会分产业的时候,大儿子觉得亏了呢?
“琏儿,你就说这些册子的产业,好不好吧?”
“都挺好的。”
贾琏没想到老太太会点他的名。
做为这里唯一的孙子辈,在父亲和二叔、二婶对上时,他只想缩着脖子。
“今儿你尤大嫂子过来了。”
贾母对贾琏还算慈爱,“说是这些好的产业,可遇不可求,如今卖了,略有些划不来。是以,她建议捡些好的,划给琏儿、宝玉他们兄弟姊妹。”
什么?
贾赦和贾政都呆了。
他们两兄弟闹成那样,还好好的没分家呢。
孩子们……
两个人蹙眉的动作是一致的。
“孩子们都渐大了,早点学会管理他们自己的产业,以后也不至于被下人轻易的糊弄了。”
这?
贾赦、贾政都不敢说话了。
他们被从小一起长大的赖大糊弄了。
这样被母亲说出来,显得他们好无能啊!
倒是王夫人在心里迅速盘算。
加上兰哥儿,他们二房多一个人呢。
“老太太说的是!”
王夫人第一个表示支持,“孩子们长大了,这些东西,早给晚给都是一样。”
做为嫡母,她帮探丫头和环小子收着没问题吧?
还有宝玉,至于兰哥儿……
王夫人知道,有李纨在,他的那一份不可能到她手上。
但有了这三分产业,就不一样了啊!
她可以借着这些产业的出息,贴补一下宫里的娘娘。
“那就这么……”
贾母正要说这么定了,却没想贾赦瞪着王氏,迅速接口,“怎么是一样?我孙子没了,我孙子若在,他不得有一份?”
王夫人:“……”
“母亲,给孩子们分东西,儿子不反对。”
他一辈子想分家,都没分成。
倒是没想到,这群小崽子倒先分上了。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但面对老母亲的偏心,贾赦努力挺直腰板,给自己那无缘得见的孙子要一份。
要不然,二弟这边就能比他这里多一份呢。
“但是,既然要分,就得把我未出世的孙子算上。”
“……那就算!”
贾母想了一下,到底应了。
她总不能因为大儿子要给未来重孙子要东西,再反口说不给了吧?
那样,大儿子不更得说她偏心?
“琏儿这边,你拿两份。”
贾母道:“再算上琮儿和迎春的,大房这边就有四份。政儿你们这边,也有四份。”
她吩咐贾琏,“这些产业,琏儿你都最熟,你分成八份,写出条子,回头都在我这里抓阄。”
“……是!”
贾琏没想到,天上突然掉馅饼,他一下子能多出两份私产来。
啊啊啊!
终于有钱了。
自小夹在父亲和二叔之间的贾琏,有鉴于两位长辈的现状,严重怀疑,等他真正当家做主,至少也还要三、四十年。
老太太的身体好,看着还长寿的很,老太太在,他爹和二叔就不可能分家。
等到老太太不在了,有父亲和继母在,他们肯定也不会给分家。
说不得,继母还要借琮弟,学着老太太压一压他们夫妻。
他做好了苟着过日子的准备,却没想,突然之间,连他还没影的儿子,都能分一份产业了。
贾琏忍不住多看了眼自己的父亲。
老头近来,是比往年好了许多呢。
“给你三天时间,把条子都写好。”
贾母怕孙子做手脚,“回头拿过来,放到一样的荷包里,抽到什么就是什么。”
说到这里,她又看了眼儿媳妇王氏,道:“尤氏说,几个丫头管家有模有样的,产业划到他们头上,就是他们的,你们任何人不得代管,赚了、赔了,看几个孩子自己的本事。”
有他们这些长辈看着,就算赔,也赔不到哪里去。
都是她的孙辈,贾母还是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好的。
“真有那实在不会经营的,以后就告诫着,只收租吧!”
后街上,两府分出去的旁支,有那不善经营的,可把当年长辈给的全都败完了呢。
“行了,事情就是这些事情,都同意了,就回去吧!”
贾母赶人。
两房不和,再加上凤丫头小产,只要聚一起,她看大儿子就想刺一下二儿和二儿媳妇。
贾母年纪大了,也不乐意听他们吵吵,就想赶紧赶人。
“老太太~”
王夫人终于找到空子说话了,“这些产业给了,那以后孩子们的嫁娶,公中就不出银子了吗?”
她其实还想为大女儿要一份的。
奈何老大虎视眈眈,真要提了,万一他说以后族里和公中,就不给娘娘送银子可就不好了。
这两边加一起,就是两千两呢。
那些稀碎的产业,几个人分了后,哪个能一年赚两千两银子?
“琏儿,这些产业加一起,大概值多少两银子?”
“差不多一万六、七千这样。”
已经卖了好几处。
剩下的只值这些了。
“那分算下来,一人差不多就有两千两的产业。”
贾母点点头,“这样,以后他们有事,公中再出一千两银子。”
宝玉将来,有她私房贴补。
但二丫头、三丫头几个,只两千两的嫁妆是不行的。
公中再给一千两,孩子们也能念念家。
“母亲所言甚是。”
贾政表示支持。
王夫人看了他一眼,又看了贾琏一眼,很想说,琏儿已经娶过媳妇了。
他娶凤儿,一千两可不止。
可话到口边绕了又绕,她不敢说,真要说了,这个自小就跟她亲近的侄子,只怕都要恶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