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分产业-《红楼当家主母》

  宁国府,翻看邸报的尤本芳听到急切的脚步声,抬头望过去的时候,就见万儿慌慌张张的,“大奶奶,不好了,赵姨奶奶来了,正在跟在姑娘闹呢。”

  什么?

  尤本芳呆了一瞬。

  这里是宁国府啊,赵姨娘来闹什么?

  让小姑娘们管家时,她就查过,这边府里可没有姓赵的,就算有,那也在庄子上,而且跟赵姨娘的关系挺远的。

  “闹什么?”

  尤本芳疑惑之后,就是好奇。

  “说三姑娘自从攀上这边的高枝儿,眼里就没有她那个姨娘了。”

  尤本芳眨了眨眼,她不记得,明面上,探春的眼里有她那个姨娘。

  住老太太后罩房的时候,也几乎没到赵姨娘那里去过。

  只每天给王夫人请安,被动的和亲娘见上几面。

  但那时候,她们也没什么机会说话。

  基本都是赵姨娘主动过去找她啊!

  “赵姨娘还说,三姑娘在这边领两份月钱,屋子里的丫环婆子也都跟着发财了,却不管亲娘亲弟弟的死活,还给宝玉做鞋。”

  尤本芳:“……”

  主要是因为这个吧?

  她不知道是不是该叹口气。

  探春挺忙的。

  那一次她们玩击鼓传花,探春输了五个香囊呢。

  宝玉抄书,几乎要用一年的时间,探春的香囊自然也给了一年的时间。

  不过,小姑娘明显是不想因为住在这边,就跟老太太和王夫人生分了。

  给宝玉做鞋,既能拉近兄妹感情,还能让老太太和王夫人念上她一分。

  对此,尤本芳挺佩服的。

  迎春但凡能跟她学一点,以贾琏的良心和王熙凤的性情,怎么都会顾着她一些。

  “三妹妹怎么说的?”

  “三姑娘说,给宝二爷做鞋,是因为宝二爷上次给她带了会爬树的猴子,会啄小米的鸡儿,还说那两个小玩具,她不都送给环三爷了吗?”

  万儿道:“可是赵姨娘还是在那里胡搅蛮缠,把三姑娘气得直哭。”

  尤本芳:“……”

  要不是知道这母女两个的相处模式,她都要信了。

  “看看去。”

  尤本芳拿着邸报就过去了。

  此时,赵姨娘的发髻都有些乱,眼泪鼻涕显得好不狼狈。

  探春也委屈的要死,被迎春护着擦眼泪。

  “原来是姨娘来了,快快快,有什么事跟我说,妹妹在这里都归我管儿。”

  尤本芳扯过她,拉着就走,“她有什么不好,只管跟我说,回头我再说她。”

  “大奶奶,您不知道,我在这府里,好不容易挣命似的,才有了她和环儿。”赵姨娘好委屈,顺着尤本芳一边往外走,还一边哭诉,又甩了一个大鼻涕,“宝玉那是缺鞋的人吗?她给宝玉做,都不给环儿做。”

  “环儿是缺鞋的人吗?”

  探春气疯了。

  在这边学着管家后,她就有想过,姨娘可能会跟她闹一场,可是她真没想到,能闹到这边来。

  尤大嫂子对她们好,她就想自己能做的更好,不想有任何一点污点……

  但亲娘拽着尤大嫂子还甩大鼻涕,羞的她简直无地自容。

  探春一边落泪,一边大声道:“你说,他哪里就能没鞋穿了?但凡姨娘能说出来,我就去找老太太和太太,问一问针线房那边是不是少了环儿的份例。”

  “行了行了,都少说几句。”

  尤本芳也没想到,赵姨娘能放这样的招。

  好在她甩了鼻涕后,没往她这里抹,“要说这个,姨娘,我可得说说你。”

  她扯着赵姨娘往外走时,其实能明显感觉到,看到她来,赵姨娘也松了一口气,跟她往外走时,那脚步一点也不慢。

  哼哼,搁她这演戏呢。

  要不是看过红楼,都要被她骗了。

  尤本芳有些哭笑不得,一边再次把她往外里带,一边道:“三妹妹请宝玉给环兄弟带玩具,这是多好的事啊,你怎么就能因为一双鞋跟她闹呢?你这样闹,可让她怎么管事呢?”

  “我不是跟她闹,我是跟她讲道理,她给环儿买玩具不是应该的吗?”

  赵姨娘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再说了,那玩具也是她先玩了一两天,才给环儿送过去的。她给宝玉做鞋,就应该想到,她还有一个弟弟啊?怎么就不能多做一双?

  原本,环儿跟着我,就受尽了委屈。

  别人眼里只有宝玉也就罢了,她这个亲姐姐也是这样,您说,这得让我多寒心啊!”

  说着,她的眼泪又下来了。

  尤本芳把自己的帕子给她。

  赵姨娘顺手就擦了擦,还抹了一把鼻子,“她如今住到了这边,日子也好过了,就不能念着我和环儿一点?”

  女儿住到了这边,晚上她就不好过来了。

  这些日子,赵姨娘一边替女儿庆幸,一边也挺难受的。

  是以,眼泪那都是真真的。

  “谁说不念了?”

  尤本芳也挺服的,“昨儿我给她们说,再一人发一份管家的银钱,三妹妹还说,她不要银钱,等到一个月做满,问我给拿一匹适合姨娘的料子呢。”

  什么?

  赵姨娘听到了料子,但她更听到了女儿又将有一份管家的银钱。

  啊啊啊~~~

  她努力的攒钱,还时不时的跟老爷要这个,要那个,都是为这一双儿女。

  两个孩子长大了,一个要嫁妆,一个要有点家底。

  赵姨娘很清楚,她的孩子,以后只能得公中的那一点。

  太太是不会给什么添妆的。

  可是身为公府的姑娘,嫁妆要是太少了,嫁到婆家后,除了会被人看不起,还会被妯娌笑话啊!

  赵姨娘就亲耳听到二奶奶笑话尤大奶奶出身低,没嫁妆。

  太太也笑话大太太出身低,没嫁妆呢。

  她们的笑,那般刺耳。

  赵姨娘在怀上的时候,就在想着,怎么给攒一点。

  如今~

  赵姨娘一副震惊且感动的样子,“真……真的?”

  “自然是真的。”

  尤本芳笑,“我这个当嫂子的,总不能白用几个妹妹,真要那样,老太太和太太也饶不得我呀!”

  她确实有心贴补她们一点儿。

  还特意跟蓉哥儿说了。

  原本她打算自己给的,但蓉哥儿不同意。

  非说加上林表姑和亲姑姑,他总共就这四个姑姑。

  自从她们搬来,这个家都热闹了许多。

  不就是一点银子吗?

  哪里就用她来贴补?

  姑姑们替他们母子管家,那给她们发月钱,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尤本芳挺欣慰的。

  蓉哥儿不是那种抠门的。

  他要努力上学,给他的小师侄做榜样。是以,抄赖升和那些管事、庄头的家后,多出的产业,也全由她来管。

  尤本芳本也没有太多精力,再管家中的琐事。

  其实如果可以,她还打算,等她把那些多出来的产业,全都捋顺后,也让迎春几个帮着管一部分。

  “你呀,就赶紧回去吧,等着十六那天,三妹妹孝敬吧!”

  “诶~”

  赵姨娘高兴坏了。

  大声应下。

  尤大奶奶不是小气人。

  女儿帮着管家,虽然是几个人一起的,但每人每月怎么着也得有五两银子吧?

  要不然,尤大奶奶也拿不出手啊!

  一个月五两,那一年就是六十两。

  待到三丫头出阁,只这一项,怎么着也得有五百两了。

  啊啊啊,到时候加上公中给的,就很可以了。

  赵姨娘千恩万谢的走了。

  于是,没多一会,尤本芳要给小姑子们发管事月例的事,就传遍了荣国府。

  贾母听到了,特意让鸳鸯把她请过来。

  “老婆子怎么听说,你还要给二丫头、三丫头她们发管事的月例?”

  “……没法子,家里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尤本芳没想到传的这样快,不过半天工夫,连老太太都知道了,“抄了那些管事、庄头的家后,他们交回的产业也有不少,一个个都要捋,蓉哥儿又要念书,这些就全是我管着。

  我又不是三头六臂,妹妹们给我帮忙,不知道省了我多少事,那给她们一份管事的月例,又怎么了吗?”

  贾母:“……”

  一时她都不知道该有啥反应了。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西府这边为了争管家权,王氏跟这个斗完,又跟那个斗,没个消停。

  东府倒好……

  “是该给一份。”

  贾母笑了笑道:“不过她们四个人,你打算一个人给多少啊?”

  “十两,您看行吗?”

  “行!”

  贾母笑着点头,“不过,你都给了管事的月例,那她们其他的月例是不是就可以免了?”

  也不能太让尤氏吃亏。

  迎春、探春、黛玉可都是这边府里的。

  “我有这么小气吗?她们不是我妹妹吗?”

  尤本芳道:“她们住到那边,我给她们发月例是理所应当之事,管家是我额外请她们帮忙的,那再加一份管事的月例也是她们该得的。

  您让我免了,她们是不能来闹老太太,也不好意思闹我,可别的不说,只四妹妹,至少会有三天不理我,说不得还会找我的茬,那最后倒霉的不还是我?”

  “……你这个账啊……”

  贾母被她逗笑了,“算的可真明白。”

  尤氏大方,她也喜欢。

  她一辈子荣华富贵,最看不得小气的人。

  不管是邢氏还是王氏,其实都不得她喜。

  可惜之前的大儿媳妇张氏倒是个好的,偏又去的过早。

  “行了行了,老婆子也不能让你因为那几两银子,受一群小姑子的气。”

  “噗,瞧您这话说的。”

  尤本芳也笑了,“我听说赦叔和琏二兄弟,也还在处理那些抄来的产业?”

  “是哩!”

  贾母也没想到,那些人那么会攒,“难得你赦叔正经了这些日子。”

  没天天喝酒搂小老婆了。

  看着气色都好了许多。

  “我查了我家这边的,能被那些人置办的产业,收益其实都不错。”

  尤本芳道:“感觉卖了也挺可惜的。”

  “卖不卖的,由你赦叔和琏二弟做主。”

  贾母不放心她大儿子,但是对贾琏这个孙子还是很放心的,毕竟这孩子每隔几日还会过来,跟她和王氏汇报哪里哪里的多出的庄子,因为东府那边又赔给了原来的庄户,他们两家连着,不赔不好,但他们赔,又不能拿公中的钱,是以要卖其他一些没有纠纷的。

  “我听说,你那边除了又还了庄户好些个田地外,连各地的铺子都还了几个?”

  “是!”

  尤本芳道:“那些东西,原本就是赖升和某些管事庄头,仗着我们家的势,硬欺来的。不还……看着是没问题,但良心上是有亏的,要是再倒霉点,被御使台的人盯上,连祖宗的脸面都丢尽了。”

  贾母:“……”

  她一下子庆幸自己支持了琏儿。

  没听王氏和大儿子的。

  也幸好,凡是王氏要干的,大儿子都要反对。

  要不然,他们家这边,只怕也是不会还。

  “除了那些,没有纠纷,好的产业我觉着吧,还是可以留的。”

  尤本芳诚恳建议:“尤其这边府里,虽说暂时不分家,但等宝玉、环儿他们都大了,娶妻生子了,肯定还会有人搬出去的,到时候急买,反而不方便,还有可能更贵。

  倒是现在,好些人家都在还国库欠银,不管是田地、庄子、铺子的价钱,倒都落了些,此时卖出,却是亏了。”

  贾母:“……”

  她心里很明白,自己在一日,这边府里是不会分家的。

  但等她去了……

  就大儿子和二儿子的样,只怕就要在她棺材前分家了。

  唉~

  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的也是,回头我跟你赦叔说说。”

  “嗯嗯。”

  尤本芳道:“我就是听说大兴那边的一个小庄子卖了,挺可惜的。”她想了一下又道:“妹妹们管家有模有样,其实吧,您不如把那些没有纠纷的产业,都要过来,看着让琏二兄弟和宝玉、二妹妹、三妹妹他们全都分一点。”

  这?

  这怎么行?

  贾母哪里能同意?

  “产业到了他们手上,由他们自己负责经营。别的不说,至少不会再像我们之前那样,被下人随便糊弄了。”

  尤本芳道:“而且……,说句不当说的,此时分,还是政二叔这边占强些,毕竟赦叔那边加上琮弟,就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