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代悦归来-《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宁县的建设如火如荼,而远在海外的代悦,已经回来了。

  她嘴上跟林夜说,不着急,无所谓,心里却是早想着回来。

  她没有通知林夜和父母。

  此时,代悦拖着行李箱,站在自家那栋崭新的五层小楼前,有些恍惚。

  这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她已经找不到家在哪里,自己是一路打听过来的。

  记忆中的土坯房被眼前这栋气派的楼房取代,唯有门前那棵老樟树,依旧枝繁叶茂。

  “悦悦!”

  赖玉英听到动静,系着围裙就从厨房冲了出来,高兴的一把抱住女儿,上下打量着,

  “瘦了,也精神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代青山闻声也从书房出来,站在门口,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喜。

  他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女儿的肩膀:

  “进屋。”

  晚饭后,代青山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看新闻,而是将代悦叫进了书房。

  书桌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装帧精美的规划书,封面上写着“青山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悦悦,你看看这个。”

  代青山的神情异常郑重,他指着规划书上那些用钢笔细致批注的板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生物育种实验室……

  “这次不是小打小闹,”

  代青山的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

  “这是能真正改变咱们宁县、甚至更大范围农业面貌的大事业!林夜那孩子,有魄力,更有眼光!他投的不是钱,是未来!”

  “现在,我手里拿着的是几万亩地,开生机械厂的各种机械在源源不断的送过来,等科技大楼早就盖好了,明天带你去看看。”

  代悦眼睛一直在这本画册上,纤细的手指划过书页上那些充满前瞻性的词汇和数据模型,眼中闪过惊讶的光芒。

  她没想到,父亲口中那个曾经需要她庇护的“小夜”,如今竟能勾勒出如此宏大的农业科技蓝图。

  这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而是融合了科技、生态、市场的高精尖产业。

  “爸,这些都是林夜规划的?”她忍不住问。

  “大方向是他定的,细节我们一起琢磨。”代青山指着几处笔迹犀利的批注,

  “你看这里,他对智能灌溉系统的要求,对土壤数据实时监测的设想,甚至对农产品品牌化和可追溯体系的构建,想法非常超前!”

  代悦沉默着,一页页翻看。

  规划书里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和巨大的潜力。

  她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召唤,不仅仅是亲情的召唤,更是一种投身于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实现自我价值的巨大诱惑。

  她心中那个关于事业和情感的复杂心结,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悦悦,你也别到处跑了,跟我一起干吧,你来做副总。”

  “林夜怎么说?”

  “这也是他的意思。”

  *

  第二天,青山农业公司会议室。

  这是公司升级重组后的第一次重要项目研讨会,讨论的正是湖底村千亩示范基地的智能灌溉系统实施方案。

  林夜亲自主持,代青山、几位聘请的农业专家以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在座。

  会议进行到一半,讨论正热烈。

  林夜坐在主位,听着专家的汇报,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目光专注。

  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道靓丽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正是代悦!

  代悦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职业套装,短发利落,妆容精致,脸上带着从容而专业的微笑。

  她手中拿着一本硬皮笔记本和一个文件袋,目光平静地扫过会议室内的众人。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几位老专家有些疑惑,而认识代悦的公司老人则面露惊讶。

  林夜闻声抬起头。

  就在目光交汇的那一刹那,他脸上惯有的冷静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裂隙,敲击桌面的手指停顿了半秒。

  他眼神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是惊讶,是恍然,或许还有一丝被妥善掩藏已久的波澜。

  但很快他便恢复了常态,仿佛刚才的失神只是错觉。

  他站起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商务式笑容,主动伸出手:

  “悦悦?回来了?欢迎欢迎!”

  他巧妙地略过了寒暄,直接切入工作,将可能出现的尴尬化解于无形。

  代悦的心跳在与他手掌轻触的瞬间漏了一拍,但他的冷静和疏离像一盆冷水,让她迅速武装起自己。

  她扬起职业化的笑容,与林夜轻轻一握,随即松开,转向众人微微颔首:

  “大家好,我是代悦,各位前辈请多指教。”

  她落落大方地在留给她的空位坐下,正好在林夜的斜对面。

  林夜示意汇报继续。

  专家开始讲解一套基于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的灌溉方案。

  代悦专注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记录几下。

  当专家讲完,征询意见时,她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林夜和各位专家:

  “李工的这个方案很成熟,节能效果也不错。不过,我有个想法。

  我们是否可以更进一步,引入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和实时气象数据的预测性灌溉?

  不仅仅是土壤缺水了再浇,而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结合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提前预判和优化灌溉策略。

  这样可以更精准,避免无效用水,也能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

  她的提议专业且具有前瞻性,立刻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会议讨论的方向随之深化。

  林夜看着她侃侃而谈,眼神专注,偶尔点头表示认可。

  但在他平静的表象下,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那潭本以为早已波澜不惊的湖水,被这颗突然投入的石子,激起了怎样的涟漪。

  他必须用尽全力,才能维持着表面上的镇定自若,不让一丝一毫的异常流露出来。

  而代悦,也是一样。

  她能感受到对面投来的目光,那目光看似平静,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讨论上,但眼角的余光,却总是不自觉地捕捉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会议在专业而高效的气氛中继续进行,但一股无形的情感暗流,却在两人之间,在看似平静的会议桌下,悄然涌动,纠缠不休。

  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未尽的话语和复杂难言的情愫,都浓缩在这看似寻常的工作交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