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允许降落-《美女村官醉酒试探,我将计就计》

  放映厅内死寂般的恐慌,被墙壁上悬挂的巨大液晶电视突然传出的声音打破。

  屏幕毫无征兆地切换了频道,开始插播一则紧急新闻专访。

  画面中,吕佳辉赫然出现在镜头前!

  与之前落魄滚倒的形象判若两人。

  他身穿一件熨烫平整的白色唐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悲愤与先知般笃定的神情,整个人显得“正气凛然”。

  他端坐在采访椅上,背景是简洁的书房布局,更凸显出他此刻想要塑造的“权威”与“清醒”形象。

  记者尚未发问,吕佳辉便已对着镜头,言辞犀利,语气冰冷而沉痛,仿佛在宣读一篇战斗檄文。

  “诸位港城的市民!”

  “我想请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初《古或仔》第一部上映的时候,我吕佳辉说过什么?!”

  他的声音通过电视音响,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放映厅里。

  每一个字都像鞭子一样抽在龙港升、张富贵等人的心上。

  “我当时就明确指出,这所谓的‘江湖片’,是一部对社会,对我们港城的未来毫无贡献。”

  “只有破坏的片子!”

  “它美化暴力,扭曲义气,是在给我们下一代的精神世界投毒!”

  吕佳辉的情绪显得异常激动。

  他伸出手指,仿佛隔空指着所有曾经质疑过他的人。

  也包括此刻在电视机前面色铁青的龙港升一伙。

  “可那个时候,你们是怎么说我的?”

  “你们骂我肤浅!”

  “骂我不懂电影!”

  “骂我诋毁经典!”

  “还有那些无知之徒……”他刻意停顿,脸上露出一抹极具讽刺的冷笑。

  “甚至诅咒我妈坐火箭飞了!”

  这粗俗却极具画面感的旧账重提,充满了报复性的快意。

  紧接着,他的声调陡然拔高。

  带着一种“我早就告诉过你们”的悲怆与愤怒,伸手指向电视屏幕外。

  仿佛要指向那些报纸上刊登的青少年斗殴的照片。

  “看看!看看现在!!”

  “时间,已经证明了一切!”

  “港城街头那些被误导、被伤害的青少年们……”

  “他们流血的身影,他们破碎的家庭,就是最血淋淋的证明!!”

  他的话语充满了煽动性和感染力。

  “是谁,让我们的孩子拿起刀棍?”

  “是谁,让所谓的‘江湖义气’凌驾于法律之上?”

  “是谁,为了肮脏的票房利益,不惜牺牲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下一代的未来?!”

  这一连串掷地有声的质问,如同重锤,通过电波传遍了港城的千家万户。

  也彻底击溃了《古或仔2》放映厅内最后一点侥幸心理。

  龙港升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上那个“脱胎换骨”的吕佳辉。

  听着他那无比正义、无比契合当下舆论环境的控诉。

  他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的衬衫。

  张富贵更是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吕佳辉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对他进行公开处刑。

  吕佳辉的这次专访,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内容更是狠辣无比。

  他不仅完美地扮演了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情先知角色。

  更是将《古或仔》系列,尤其是现在由张富贵掌控的《古或仔2》。

  彻底定性为“社会毒瘤”!

  这一记补刀,配合着报纸上那些针对魏同的致命指控,形成了完美的组合拳。

  江浩的这一套连招,借助吕佳辉这张刚刚重新擦亮的“嘴”。

  彻底将龙港升、魏同等人逼入了舆论的绝境!

  龙港升瘫在椅子上,面如死灰,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完了,这次,真的被江浩这小子……捅到要害了!”

  借助《无间道》翻盘而重新积累,甚至更胜从前的名气与公信力。

  吕佳辉这番在电视上声情并茂、悲愤交加的控诉。

  如同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全港城的舆论!

  经过一夜的发酵,第二天的港城,彻底被一股反思、忏悔和愤怒的浪潮所席卷。

  街头巷尾,茶餐厅,办公室,乃至学校的走廊,人们都在热议着同一个话题……

  吕佳辉的预言,和《古或仔》的罪孽。

  报纸头版几乎清一色地转载或引用了吕佳辉的言论,措辞比前一天更加激烈。

  《古或仔2》引发的青少年暴力事件案例被不断补充、详述、

  与吕佳辉多年前的批评文章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无可辩驳的“预言链”。

  无数当初嘲笑过、辱骂过吕佳辉的普通市民,在看了专访,读了报道后。

  回想起自家孩子或邻居少年近期言语行为的变化……

  回想起街头日益增多的青少年斗殴新闻……

  一种强烈的自责和幡然醒悟的情绪涌上心头。

  一位在茶餐厅看报的中年男子,猛地将报纸拍在桌上,痛心疾首地对着同伴感叹。

  “唉!糊涂啊!当初我们真是糊涂啊!”

  “是我们错怪了吕佳辉,错怪了吕老师啊!”

  他指着报纸上吕佳辉身穿白色唐装的照片,语气充满了敬佩。

  “他才是真正有远见的人!是大预言家!”

  “我们都被那虚假的热血和兄弟情,给蒙蔽了双眼!”

  旁边一位主妇模样的女人也连连点头,眼眶甚至有些发红。

  “是啊,吕老师当初顶着那么多骂名,还要坚持说真话。”

  “是为了我们港城好,为了我们的细路仔(小孩子)好啊!”

  “我们……我们当初还跟着一起骂他,真是……”

  “真是对不起他啊!”

  收音机的点歌频道里,甚至有年轻听众打电话进去,声音带着哽咽。

  “主持人,我……我想点一首歌,送给吕佳辉老师。”

  “我为我以前在网上骂过他的话道歉……”

  “吕老师,我们错了,我们真的错了!”

  这种集体性的忏悔情绪,在那些参与过辱骂吕佳辉的年轻人,中尤为强烈。

  他们用着带有黑色幽默的方式,试图化解当年的尴尬与如今的愧疚。

  “吕老师!对不起!当年是我嘴贱!”

  “我承认错误!”

  “吕老师,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们一般见识!”

  “您是对的!”

  甚至有人喊出了那句充满戏谑,却又代表着彻底认输和解的口号。

  “吕老师!我们错了!允许您妈降落!”

  “港城机场随时欢迎!”

  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

  成为了大众向吕佳辉集体道歉、承认其先知地位的标志性话语。

  一时间,“吕老师”、“大预言家”、“允许降落”成了港城最新的流行词。

  吕佳辉的个人形象,完成了一次从“行业败类”到“忍辱负重的业界良心”。

  再到“忧国忧民的社会先知”的三级跳。

  达到了他职业生涯从未有过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