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总结会接近尾声时,三秒突然从办公桌下搬出一个纸箱,纸箱上印着“合作社备用物资”的字样,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社员们都停下了讨论,好奇地看着他——刚才还在说防灾预案,怎么突然搬起了箱子?
三秒把纸箱放在会议桌中央,轻轻打开,里面整齐地码着一排排红色的冻疮膏,还有一沓用牛皮纸包好的现金,现金旁边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名字。“大伙先别急着走,还有件重要的事要办。”他拿起一盒冻疮膏,举在手里,目光扫过台下社员们的手,不少人的手还肿着,紫红色的冻疮在袖口下若隐若现,“这次救灾,很多乡亲的手都冻坏了,有的裂了口子,有的起了冻疮,连拿筷子都费劲。这冻疮膏是我托人从县城药房买的,专门治冻伤的老牌子,大家先每人领一盒,回去早晚涂,能快点好。”
说着,他叫了陈老五的名字:“陈叔,您先来。您这手冻得最早,也最严重,得多涂几次。”陈老五愣了一下,连忙走过去,接过冻疮膏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三秒的手,两人都疼得轻轻“嘶”了一声——三秒的手比他的还肿,指缝里还沾着药膏的痕迹。“你这孩子,自己的手都这样了,还惦记着我们。”陈老五眼眶有点发热,把冻疮膏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握着一团温暖的火。
接下来,三秒一个个叫名字,叫到谁,谁就走上前领冻疮膏。老王走到台前时,三秒特意多递了他一盒:“王大爷,您不仅自己冻了手,还带着乐乐帮忙,这盒给您,也给孩子备着,别让他冻着。”老王接过两盒冻疮膏,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哎,谢谢三秒!我回去就给孩子涂,让他也知道,合作社记着咱们的好。”
等所有人都领到冻疮膏,三秒又拿起那沓现金,打开牛皮纸,露出里面崭新的钞票。“这是合作社的备用资金,我跟财务核过账,特意留了一部分出来。”他翻开笔记本,念起了名字和金额,“陈老五,两百元;老王,两百元;小林,两百元……”
念到名字的社员都愣住了,没人主动上前。小林挠了挠头,站起来说:“三秒哥,这钱我们不能要啊!救灾是咱们自己的事,合作社已经给我们分了红,哪能再要补偿?”他的话引起了共鸣,其他社员也纷纷点头:“是啊,三秒,我们不要钱,能把玉米收回来就好!”
三秒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大伙听我说,这不是‘额外补偿’,是合作社的心意。你们想想,这几天你们早出晚归,雪地里一站就是一整天,手冻得连工具都握不住,回家还得忍着疼给家人做饭。有的乡亲家里有老人孩子,自己冻着了不说,还得担心家里人没人照顾。你们为合作社受累,这点钱算什么?顶多够你们买两斤肉,补补身子。”
他顿了顿,看向坐在角落的赵二婶:“二婶,您上次跟我说,您家小孙子咳嗽,您因为忙着救灾,连去镇上拿药的时间都没有。这钱您拿着,明天让孩子爸妈带孩子去看看,别耽误了病情。”赵二婶眼圈一红,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被三秒打断:“您别推辞,这钱是给孩子的,也是给您的辛苦费。您带着妇女们捡玉米,手冻得裂了口子,还坚持每天来,合作社记着您的功劳。”
赵二婶接过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哎,谢谢三秒,谢谢合作社……我还以为没人知道我家的事,没想到你都记着。”她的话让不少社员都红了眼眶——三秒不仅记着大家的冻伤,还记着每个人家里的难处,这份细心,比钱更让人暖心。
接下来,社员们不再推辞,一个个走上前领钱。轮到小林时,三秒特意多给了他五十元:“小林,你年轻,力气大,搬玉米、搭棚子都是冲在前面,这五十元给你,买点营养品,补补身体。”小林接过钱,用力点了点头:“三秒哥,我以后一定更卖力,不辜负合作社的心意!”
等所有人都领到钱,三秒看了看空了一半的现金,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放在桌上:“还有几户乡亲,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或者孩子还小,这次救灾虽然没天天来,但也帮了不少忙,比如张大爷家、李婶家……我把钱放在这里,会后大家帮忙带给他们,就说这是合作社的心意。”
陈老五看着三秒忙碌的身影,突然站起来说:“大伙都看看三秒!他自己的手冻得最严重,指尖都发紫了,却从来没说过一句疼;他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既要指挥救灾,又要联系烘干房、保险公司,连家都顾不上回。可他现在,却把合作社的钱都拿出来给我们,自己一分钱都不多要!”
社员们纷纷看向三秒,他的手还肿着,袖口沾着药膏的油渍,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却依旧带着笑容。“陈叔,您别这么说。”三秒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合作社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大家好了,合作社才能好。你们为合作社受累,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老王也站起来,举起手里的冻疮膏和钱:“我活了六十多年,没见过这么贴心的带头人!以前种地,遇上灾年,只能自己扛,现在有了合作社,有了三秒,咱们不仅能一起救灾,还能拿到补偿,这日子才有奔头!”
“对!有奔头!”社员们齐声喊道,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股热乎劲儿。有人把冻疮膏揣进怀里,有人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还有人拿出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说合作社给发了冻疮膏和慰问金,语气里满是自豪。
会议结束后,社员们陆续离开,走的时候都特意跟三秒道别。陈老五走在最后,他拍了拍三秒的肩膀:“孩子,别太累了,你的手也得好好养。合作社的事不是一天两天的,得慢慢来。”三秒点点头,看着陈老五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才拿起桌上的冻疮膏,给自己涂了起来。药膏凉丝丝的,涂在冻疮上,却像是有一股暖流,从指尖流到心里。
他打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今日给冻伤社员发放冻疮膏32盒,慰问金6800元,剩余备用资金4200元,用于后续防灾物资采购。”写完,他合上笔记本,看向窗外——月光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光,远处传来村民们的笑声,还有孩子打闹的声音。
三秒知道,这些冻疮膏和慰问金,虽然不多,却能让社员们感受到合作社的温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让大家的心更齐,让合作社的根基更稳。他相信,只要合作社记着大家的辛苦,大家就会更用心地守护合作社,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合作社门口就热闹了起来。有人拿着冻疮膏给邻居看,说这是合作社发的;有人拿着钱去镇上给老人买药,顺便买了点肉,准备晚上给家人做顿好吃的;还有人主动来合作社帮忙,整理救灾记录,打扫仓库——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合作社的心意。
三秒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场暴雪灾害虽然带来了损失,却也让合作社的人心更齐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关心,就算再遇到更大的困难,望海坡村的合作社,也能像这片土地上的玉米一样,在寒风中扎根,在阳光下生长,结出满满的果实。
三秒把纸箱放在会议桌中央,轻轻打开,里面整齐地码着一排排红色的冻疮膏,还有一沓用牛皮纸包好的现金,现金旁边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名字。“大伙先别急着走,还有件重要的事要办。”他拿起一盒冻疮膏,举在手里,目光扫过台下社员们的手,不少人的手还肿着,紫红色的冻疮在袖口下若隐若现,“这次救灾,很多乡亲的手都冻坏了,有的裂了口子,有的起了冻疮,连拿筷子都费劲。这冻疮膏是我托人从县城药房买的,专门治冻伤的老牌子,大家先每人领一盒,回去早晚涂,能快点好。”
说着,他叫了陈老五的名字:“陈叔,您先来。您这手冻得最早,也最严重,得多涂几次。”陈老五愣了一下,连忙走过去,接过冻疮膏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三秒的手,两人都疼得轻轻“嘶”了一声——三秒的手比他的还肿,指缝里还沾着药膏的痕迹。“你这孩子,自己的手都这样了,还惦记着我们。”陈老五眼眶有点发热,把冻疮膏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握着一团温暖的火。
接下来,三秒一个个叫名字,叫到谁,谁就走上前领冻疮膏。老王走到台前时,三秒特意多递了他一盒:“王大爷,您不仅自己冻了手,还带着乐乐帮忙,这盒给您,也给孩子备着,别让他冻着。”老王接过两盒冻疮膏,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哎,谢谢三秒!我回去就给孩子涂,让他也知道,合作社记着咱们的好。”
等所有人都领到冻疮膏,三秒又拿起那沓现金,打开牛皮纸,露出里面崭新的钞票。“这是合作社的备用资金,我跟财务核过账,特意留了一部分出来。”他翻开笔记本,念起了名字和金额,“陈老五,两百元;老王,两百元;小林,两百元……”
念到名字的社员都愣住了,没人主动上前。小林挠了挠头,站起来说:“三秒哥,这钱我们不能要啊!救灾是咱们自己的事,合作社已经给我们分了红,哪能再要补偿?”他的话引起了共鸣,其他社员也纷纷点头:“是啊,三秒,我们不要钱,能把玉米收回来就好!”
三秒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大伙听我说,这不是‘额外补偿’,是合作社的心意。你们想想,这几天你们早出晚归,雪地里一站就是一整天,手冻得连工具都握不住,回家还得忍着疼给家人做饭。有的乡亲家里有老人孩子,自己冻着了不说,还得担心家里人没人照顾。你们为合作社受累,这点钱算什么?顶多够你们买两斤肉,补补身子。”
他顿了顿,看向坐在角落的赵二婶:“二婶,您上次跟我说,您家小孙子咳嗽,您因为忙着救灾,连去镇上拿药的时间都没有。这钱您拿着,明天让孩子爸妈带孩子去看看,别耽误了病情。”赵二婶眼圈一红,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被三秒打断:“您别推辞,这钱是给孩子的,也是给您的辛苦费。您带着妇女们捡玉米,手冻得裂了口子,还坚持每天来,合作社记着您的功劳。”
赵二婶接过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哎,谢谢三秒,谢谢合作社……我还以为没人知道我家的事,没想到你都记着。”她的话让不少社员都红了眼眶——三秒不仅记着大家的冻伤,还记着每个人家里的难处,这份细心,比钱更让人暖心。
接下来,社员们不再推辞,一个个走上前领钱。轮到小林时,三秒特意多给了他五十元:“小林,你年轻,力气大,搬玉米、搭棚子都是冲在前面,这五十元给你,买点营养品,补补身体。”小林接过钱,用力点了点头:“三秒哥,我以后一定更卖力,不辜负合作社的心意!”
等所有人都领到钱,三秒看了看空了一半的现金,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放在桌上:“还有几户乡亲,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或者孩子还小,这次救灾虽然没天天来,但也帮了不少忙,比如张大爷家、李婶家……我把钱放在这里,会后大家帮忙带给他们,就说这是合作社的心意。”
陈老五看着三秒忙碌的身影,突然站起来说:“大伙都看看三秒!他自己的手冻得最严重,指尖都发紫了,却从来没说过一句疼;他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既要指挥救灾,又要联系烘干房、保险公司,连家都顾不上回。可他现在,却把合作社的钱都拿出来给我们,自己一分钱都不多要!”
社员们纷纷看向三秒,他的手还肿着,袖口沾着药膏的油渍,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却依旧带着笑容。“陈叔,您别这么说。”三秒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合作社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大家好了,合作社才能好。你们为合作社受累,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老王也站起来,举起手里的冻疮膏和钱:“我活了六十多年,没见过这么贴心的带头人!以前种地,遇上灾年,只能自己扛,现在有了合作社,有了三秒,咱们不仅能一起救灾,还能拿到补偿,这日子才有奔头!”
“对!有奔头!”社员们齐声喊道,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股热乎劲儿。有人把冻疮膏揣进怀里,有人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还有人拿出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说合作社给发了冻疮膏和慰问金,语气里满是自豪。
会议结束后,社员们陆续离开,走的时候都特意跟三秒道别。陈老五走在最后,他拍了拍三秒的肩膀:“孩子,别太累了,你的手也得好好养。合作社的事不是一天两天的,得慢慢来。”三秒点点头,看着陈老五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才拿起桌上的冻疮膏,给自己涂了起来。药膏凉丝丝的,涂在冻疮上,却像是有一股暖流,从指尖流到心里。
他打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今日给冻伤社员发放冻疮膏32盒,慰问金6800元,剩余备用资金4200元,用于后续防灾物资采购。”写完,他合上笔记本,看向窗外——月光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光,远处传来村民们的笑声,还有孩子打闹的声音。
三秒知道,这些冻疮膏和慰问金,虽然不多,却能让社员们感受到合作社的温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让大家的心更齐,让合作社的根基更稳。他相信,只要合作社记着大家的辛苦,大家就会更用心地守护合作社,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合作社门口就热闹了起来。有人拿着冻疮膏给邻居看,说这是合作社发的;有人拿着钱去镇上给老人买药,顺便买了点肉,准备晚上给家人做顿好吃的;还有人主动来合作社帮忙,整理救灾记录,打扫仓库——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合作社的心意。
三秒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场暴雪灾害虽然带来了损失,却也让合作社的人心更齐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关心,就算再遇到更大的困难,望海坡村的合作社,也能像这片土地上的玉米一样,在寒风中扎根,在阳光下生长,结出满满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