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招待外宾-《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话音落处,万民齐应,呼声震得合欢树簌簌落下粉花。

  花瓣飘进酒碗,飘进汤锅,飘进每个人扬起的笑脸。

  灯火次第亮起,街与街连成光的河,锅与锅汇成香的洋;

  人声、笑声、驼铃声、丝竹声,汇成一句滚烫的誓言——

  燕赵之地,以烟火迎天下。

  胡雪岩苦着一张脸,把账本抱在胸前,像抱着一块烧红的炭,挪到李方清身后低声嘀咕:

  “主公,我知道要打响名头,可这一顿下去,库银得短一大截……”

  他越说越小声,仿佛心疼得连空气都稀薄了。

  叶连正咬着一串烤羊筋,闻言差点呛住。

  瞪圆了眼先看了看胡雪岩,又顺着他的视线望向那四条望不到头的长桌——

  羊肉堆成小山,酒坛排成城墙,糖糕与蜜饯层层叠叠,像给街道铺了一层又一层彩色的云。

  他咽了口唾沫,忍不住问:

  “这……得花多少钱啊?”

  李方清侧过头,目光穿过灯火与蒸汽,落在少年王子的脸上,声音不高,却带着让人无法质疑的笃定:

  “多少钱?为了你,都值得。”

  叶连被他突如其来的郑重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羊筋差点掉地上,忙不迭地摆手:

  “我喜欢女的,你别这么肉麻,怪恶心的。”

  李方清先是一愣,随即朗声大笑,笑得连身后旗杆上的黑旗都跟着抖了三抖。

  他抬手拍了拍叶连的肩膀,又指了指那些正端着酒碗高谈阔论的西域驼商、江南绸帮、东海盐贩:

  “殿下别急,我可不是向你求亲。

  这些钱买的是名声——

  今夜之后,‘燕赵’两个字会随着这些商队,一路传到西域三十六国、江南七十二埠。

  今日花出去的,明日都会变成翻倍的商旅税、绸缎税、茶盐税,连本带利地滚回来。”

  胡雪岩听着,愁眉总算稍稍舒展,却还是小声补了一句:

  “但愿他们回程的时候,别又把咱们的酒坛子全搬空了。”

  李方清笑着摇头,目光越过火光,望向更远的天际:

  “让他们搬。

  坛子空了,名声满了;

  名声满了,天下商路,就都是我们的。”

  灯市如昼,鼓乐未歇,李方清抬手,在鼎沸人声里轻轻一招。

  杨溥像一条游鱼般从灯火深处滑步而来。

  衣襟带着夜风的凉意,却在距李方清半步处稳稳收住,双手合袖,低低唤一声:

  “主公。”

  李方清俯身过去,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夜色里潜伏的商机:

  “商队来路、货色轻重、回程打算,可都探明白了?”

  杨溥微微侧首,目光穿过重重灯影,落在不远处两名年轻人身上。

  那两人皆着青布长衫,袖口以银线暗绣“桃溪”“雨璇”小篆,神情沉稳,眼里却燃着初担重任的亮火。

  杨溥声音轻而笃定:

  “回主公,都已厘清。

  左边那位是桃溪镇新任镇长柳澄,右边是雨璇镇镇长许望,二人皆通商贾、熟民情,今晚便率本镇书吏、仓曹、驿丁,分批引商队入镇。

  桑蚕、瓷器、河埠仓廪、窑口火候,一镇一品,一商一册,绝无遗漏。”

  他顿了顿,抬手遥指更远处。

  只见灯火阑珊处,各村灯笼连缀成一条金色长龙,沿着田埂蜿蜒而去,映得麦浪也泛起微光。

  杨溥继续道:

  “各村村长已连夜腾出院落、祠堂、晒场,新铺草席,燃艾熏虫,灶上温着新麦粥,锅里炖着腊肉笋干,只待客商歇脚。

  明早鸡鸣,推窗便是稻浪荷风;出门三步,便能喝到热腾腾的桂花松烟茶。

  如此安排,可让商旅把身子暖了,把心安了,把根也悄悄扎下。”

  李方清听罢,眼底浮起一层明亮的笑意,那笑意越过灯海,落在远处起伏的山影上:

  “好。今夜让他们枕着蛙声入眠,明日睁眼便是我们的山河烟火。

  只要客商肯住下第一晚,这条商路便算真正在燕赵的土地上生了根、开了花。”

  一旁的王子拍了拍手:

  “你这不仅发展自己的领地中心,领地的其他村镇也不落下呀!”

  李方清笑着说:

  “那当然了,都是我的领地,都是我的子民。”

  王子笑着鼓掌,清脆的掌声混进夜风里,像一串银铃撞碎灯火。

  “好一个‘都是我的’!”

  他侧首看向李方清,眼底闪着少年人特有的亮,

  “既把燕赵镇做成咽喉,又让桃溪、雨璇、沿河各村落成血脉,里子面子、骨头肉,全让你一并包圆了。”

  李方清也笑,笑意里带着三分得意七分笃定。

  他抬手,遥遥指向远处那片被灯笼映成金色的田埂,声音不高,却像铁锤敲砧:

  “殿下,山河再大,也是由一寸寸土、一个个屋顶拼起来的。

  镇是心脏,村是四肢;

  心脏跳得再响,若四肢冰凉,也走不了远路。”

  说罢,他手掌一翻,像把整片夜色都拢进掌心:

  “今日让他们在桃溪摸到丝,在雨璇喝上酒,在村口闻到粥,他们明日就能把燕赵的故事带到西域、江南、东海。

  到那时候——”

  他顿了顿,目光穿过灯火与人群,落在更远的星光里,

  “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声鸡鸣、每一缕炊烟,都会替我告诉天下:

  这里不是一座孤城,而是一张网,网住的是人心,也是将来。”

  薄雾刚被晨光拨开,桃溪镇的小旅店便热闹了起来。

  木楼梯吱呀作响,商队们陆续推门而出。

  “老冯,你们这儿的晨鼓还没响,就先把香味飘进来了!”

  西域香料商哈里克深吸一口气,大胡子跟着笑声一抖,

  “我在梦里都闻到烤馕和羊肉汤的味道!”

  旅店老板老冯捧着热腾腾的面巾,笑得眼角堆起褶子:

  “各位贵客,镇里备了免费早膳,广场长桌已摆好,热汤热饼管够!

  慢客有慢客的茶,急脚有急脚的酒!”

  “当真免费?”

  江南绸商沈娘子眼睛一亮,手里算盘珠哗啦啦响,

  “我这一路住过七家驿站,可没一家肯白送一口热水!”

  “骗你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