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糖尿病之糖尿病为什么没治-《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糖尿病为何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没治”亲爱的伙伴们,晚上好呀!在这个宁静而又美好的夜晚,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来探讨一个备受关注且困扰无数人的问题——糖尿病为何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没治”。

  曾经,我对中医能够明确糖尿病的成因,而西医却一致表示无法根治的现象感到十分困惑。这种困惑在我心中萦绕了很久,犹如一团迷雾,久久不散。直到 8 年前我在外地的一次讲课经历,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那次讲课,主办人找到我,说有个人想跟我探讨一些问题。我欣然应允,心想:“好啊,有探讨才有进步嘛!” 来者是一位西医大学的教授,他并不是医生,但却培养了无数的医生。

  他对我的课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是我们在讲解中对于脾脏的看法不同。他提到,我在讲解中强调了 “脾乃后天之本”,而他在教学中则告诉学生脾是没有用的,甚至可以摘除扔掉。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脾作为五脏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就好比一座大厦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稳,大厦怎能稳固?我们围绕 “脾” 的功能争论了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这让我意识到,中西医对于脾脏的认识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中外医着中都没有明确的解释。这给我留下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就像是心中的一颗种子,渴望破土而出,寻找答案。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很爱看电视。有一次看电视时,我突然领悟到了西医认为脾没有用的原因。大家想想,西医进入中国才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真正引进西医的是白求恩。而西方国家的西医发展历史也不长,他们在研究西医的时候,是拿西方人作为研究对象的。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身体结构相似,但在饮食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人主要以肉食和蔬菜为主,基本不吃五谷类食物。他们的早餐通常是一大杯冰冷的牛奶、煎鸡蛋、煎牛肉和蘸酱的面包。这样的饮食结构,使得他们的食物消化主要依赖肝胆系统。由于西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西方人,所以他们的理论体系中脾脏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认为是没有用的。

  而糖尿病恰恰是脾脏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的,脾脏不能正常工作,无法正常转化食物中的营养。这就像是工厂里的机器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生产产品。

  西医由于不了解脾脏的具体机能和病理,所以无法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他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东西代替脾脏工作,比如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代替脾脏转化营养的功能,但这并没有恢复脾脏本身的机能。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虽然一直在接受治疗,但病情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就好比用临时工代替正式工,虽然能完成一些工作,但终究无法达到正式工的水平。

  西医告诉你糖尿病没治,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只是用胰岛素代替脾脏的工作。因为人需要吃饭,营养需要转化,转化需要胰岛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就需要终身携带胰岛素。如果有一天停止注射胰岛素,人就会倒下。这就像是一个人依靠拐杖行走,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拐杖,就会摔倒。“民以食为天”,饮食的变化决定着我们身体的许多变化。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由于饮食不同,无论从外形和体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人饮食清淡,多以米食为主,而北方人饮食偏重,多以面食为主。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饮食差异更大,西方医学因为都是盯着指标,没有去全面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哪,所以只能告诉你没治。而中医充分了解脾脏的重要性,因而能找到恢复脾脏机能的方法。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脾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食物中的糖分无法被正常转化,从而形成糖尿病。中医通过调理脾脏,恢复其正常的运化功能,从而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中药、饮食调理等。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恢复其正常的运化功能。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原则,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其疗效却是显着的,很多糖尿病患者通过中医治疗,成功摆脱了胰岛素的依赖,生活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够让大家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