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糖尿病之三多一少-《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亲爱的伙伴们,晚上好啊!今天呢,咱们来聊聊那让人头疼不已的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啊,那可是“三多一少”,就像一个难缠的恶魔,死死地纠缠着患者。

  其实啊,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咱中国人啊,最累的就是活在那虚无缥缈的面子上,所以情志郁结就像那挥之不去的阴霾,很容易就笼罩在心头。而一旦情志郁结和那熊熊燃烧的食火这两项凑到了一块儿,就如同干柴遇到了烈火,瞬间就会燃起中医所说的“中焦化热”。

  这中焦啊,可是三焦之一呢!三焦是啥呢?它就像是人体躯干的守护者,将那保护五脏六腑的营卫之气划分成了三部分,统称为三焦。上焦啊,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心和肺;中焦呢,是那深藏不露的肝和脾;下焦则是那默默付出的肾。有时候大家去看中医,大夫会说这个人“上焦有火,下焦有寒”,说的就是这三焦呢!

  要是人老是生闷气,再加上饮食没个规律,那肝火和食火就会像一对调皮的孩子,凑到一块儿玩耍。这时候啊,就好比一根蜡烛,蜡苗和蜡油都齐活了,那可不得点着了嘛!那么,它会先伤害哪里呢?大家回家点根蜡烛看看就知道了,那火苗的底部是不会烧伤人的,反而是那火苗的顶部,热度最高,最容易伤人。中焦化热后,首先遭殃的就是那肺啊,因为这儿可是热度最高的地方,中医称之为“燥热伤肺”。

  大家可能会想,上焦还有心呢,咋不烧心,先烧肺呢?大家知道心在哪里吗?解剖学里可以看到,人体左右各有一个肺,心啊,就在左边两片肺叶的下面。中焦化热,那燥热往上涌的时候,由于肺在心脏的周边,就像忠诚的卫士一样,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首先会伤到肺,而不会直接伤到心。

  当肺的周边热的时间长了,肺里面也会热起来,就像被火烤过的大地,变得干燥无比。这时候,里面热了以后,就会出现“燥热伤津”。

  这津啊,指的就是肺的津液,也就是我们的唾液。也就是说,来自肺部的唾液变少了,长期燥热下去,就会发展成“肺燥津枯”,导致口渴多饮,这就出现了“多喝”的症状,中医叫“上消”,就是消耗过度,这可是糖尿病的第一大症状啊!

  众人或许不明就里:何为多喝?譬如我当下口渴难耐,抓起一瓶水便一饮而尽,这并非多喝。多喝乃是指无论喝下多少水,都难以消解口渴之感,务必正确理解。

  曾有一次在外地讲学完毕,与一位法院院长闲聊,一聊便是两个多时辰,他忽地忆起:“韩老师,您尚未替我诊病呢?”

  只因我为人诊病,通常无需先行切脉,亦不会强求病人去做何种检查。

  我言道:“已然看过,您患有前列腺炎、胆囊炎,此二症皆为小恙,最为要紧的是,您已迈入糖尿病前期了。”

  “前两病我确有,然并无糖尿病。”

  “并非说您患有糖尿病,而是言您已步入糖尿病前期,您已然有多喝(之症状)了。”

  “我并未多喝啊?”

  “我们交谈的这两个时辰,您每说一句话,便喝一口,这杯子未曾离过您的手,此即为多喝。”

  “怎地这也叫多喝,我不过是觉着口干,兴许是与您交谈过多所致吧?”

  我遂为他剖析,我讲课连续两个多时辰,滴水不沾亦不觉口渴,实则他并非因讲话过多致使唾液干涸而感到口渴。人在讲话时,口中的唾液并非源自外部之水,而是源于肺部的津液,饮水后口中仍觉发干,乃是由于肺燥,津液匮乏。此即为何中医将糖尿病称作“消渴症”,而非称其为病之缘由。

  我屡屡向众人强调“症”与“病”乃两个不同之概念。国人通常认为,疼痛难忍方为有病,实则初时并非病,但多喝之症状显现时,人们往往不以为意,不就是多喝了些许水嘛。特别是在夏天,多喝一点水是正常的,天热嘛!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考虑:自己的身体机能是否出现了问题?多喝就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身体机能出状况了,提醒你该调理自己了。但是大部分人对这个症状的出现,不会认为有毛病,当你不认为有毛病,还会去管它吗?

  如果你这时候不管它,点燃的蜡烛会继续燃烧,烧着烧着火就要往下了,就会伤害到胃。这时候胃痛到医院就诊,经常发生被误诊为胆囊炎的情况,这不能全怪医生,主要是病人自己都分不清楚哪里痛,是胃痛还是胆囊痛。病人说不清楚医生也就糊涂了,但是这时候你自己千万不能糊涂,要准确告诉医生疼痛的位置,否则小毛病就会变成大问题。为什么医生会误诊,因为胆囊就在胃的旁边,如果真的是胆囊出现的症状,就会引起急性胰腺炎,会危及生命,要马上处理。

  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要知道自己的胃在哪里。每个人都有心口窝,胃就在心口窝的两个横指右下方,这里痛就是胃的毛病。如果医生说要做手术,我们自己首先要谨慎,问清楚医生,分清了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这时如果还是不注意,蜡烛会再往下烧,就出现燥热伤胃,从而引起胃燥津伤,这个津是指胃液,也就是胃酸。因为脾和胃互为表里,继续烧就造成脾阴虚耗,出现糖尿病的第二大特征:,在中医称为。

  例如你早晨8点吃完早餐上班,吃完的东西进入胃,胃消化的时间是3-4个小时左右,之后食物进入小肠。正常情况下,不用看表基本上是在12点左右,肚子开始咕咕叫了,就知道该吃饭了,相差不会超过10分钟。

  如果出现多吃的症状,你同样是8点吃早餐,到了10点30分,肚子就响了。一般人第一个想法是吃少了,这时就会找东西吃,只要你一吃进东西,胃就要分泌胃液进行消化,到了中午又再吃饭,胃的工作就增加了。

  为什么会提前感到饿?真正原因是胃燥了,中焦外面这把火把胃里的温度烧高了,食物消化速度加快,人很快就感觉到饿了。

  因为正常人一天吃三餐饭,现在多加了一餐就是四餐,正常人的胃液是分泌三次,这时候就要分泌四次,津液就会受到伤害,就是胃燥津伤。正常胃口的消化是靠胃酸腐熟食物,这时如果胃的周边又有一个小火炉在加温,消化就会加快。就好像在锅的下面点火了以后,外面有温度,里面有酸液,其中的食物消化就很快,饿得也快了,总想找东西吃,人体只要多吃一点东西,胃就要多分泌一点胃液,经常过量分泌就会形成胃燥津伤。

  现在很多人还有一个误解,认为少食多餐是好事,其实这只是针对胃功能虚弱胃酸分泌不足的人而言。正常人多吃几餐,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