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五脏六腑之心-《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即将开启一场深入探索人体五脏六腑神秘领域的精彩之旅。五脏六腑,这十二个脏器宛如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再加上心包,它们犹如人体内的核心支柱;六腑,包含大肠、小肠、胆、胃、膀胱和三焦,恰似辅助五脏运行的得力助手。在这十二个脏器之中,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最为关键的存在,被尊崇地誉为君主之官,宛如人体王国中那位至高无上的君主,主宰着身体的方方面面。

  一、心为君主之官

  在古老而智慧的《黄帝内经》里,清晰地记载着心为君主之官这一重要理念,它宛如一位威严的君主,统摄着全身的五脏六腑。倘若我们将五脏六腑形象地比作一个国家,那么心无疑就是这个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君主或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在这个奇妙的人体国度里,君主周围自然环绕着一群各司其职的角色,就如同现实中君主身边有太监、丫鬟、大臣、士兵等多重角色一样。这些角色层层包围、精心保护着君主,使其免受任何邪气的侵扰,这便是中医所独具特色的 “心不受邪” 理论。在通常情况下,心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不会轻易受到邪气的干扰。即使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幸受到邪气的侵袭,心也往往是最后一个受到伤害的器官,它就像一位被重重护卫的君主,在身体的深处坚守着最后的防线。

  中医以其独特的智慧,将五脏分别对应比喻为不同的身份角色,这种巧妙的比喻犹如一把把钥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各脏器的功能特点。譬如,肺被形象地比作丞相,它就像一位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辅助君主处理国家大事,维持人体的呼吸和气机运行;肝则宛如一位勇猛的将军,负责抵御外敌,保护人体的健康;肾恰似大力士,默默地支撑着国家的根基,为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心作为君主,掌控着全局,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脾则为谏议之官,如同一位忠诚的谋士,提供中肯的建议,确保人体的营养代谢正常运行。

  二、心脏疾病与心脏养生法

  (一)循行心脏的经脉有病会引发心脏疾患

  在中医的博大精深理论中,心脏病的发作绝非仅仅是心脏本身的问题,而是与多条经过心脏的经脉紧密相连,犹如一张复杂而精密的网络。肺经在心经之前,若肺经有病,患者会感到心烦胸满,仿佛心中的火焰被压抑,难以舒畅。胃经也经过心脏,倘若胃经得病,患者会感到心中慌乱不安,犹如心中的平静被打破,波涛汹涌。脾经的病多为湿邪所致,脾经得病会引起心下急痛,即感觉心脏突突乱跳,且心里焦急,仿佛心中有一只小鹿在乱撞。如果心经得病,患者会出现嗓子干、噫干心疼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血虚引起的,好似心中的源泉干涸,无法滋润身体的各个部位。此外,肾经、心包经的疾病也会导致心脏病。例如,心包经引发的心脏病表现为 “心中儋儋(dan)”,即心中慌乱不安,仿佛心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搅动。胆经的病同样可能造成心脏不适,如心胁痛,躺在床上翻身时心脏有刺痛感,这是由于胆经生机不旺、气化不利所导致的心脏病,好似胆经这条河流出现了堵塞,影响了心脏的正常运行。

  心脏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心主血脉,二是心主神明。血脉淤滞会导致心脏病,而心与肺经、胃经等经脉相关联,因此其他脏器的疾病也可能引发心脏病。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死于心梗,其表象是心脏停止跳动,通常被认为是心梗或大面积心衰所致。然而,这种大面积心衰的背后往往与肾、肺、胃等脏器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心主神明,如果心神惑乱,人就会处于迷惑之中。例如,抑郁症的根源往往是胃经和肾经的病变,导致心气大伤。胃气不足时,心血也会不足,因为胃主血所生病,人体所有的营养物质都来自于中焦脾胃,这就是所谓的 “中焦取汁变化而赤”。因此,如果心血不足,神明就会迷惑,出现惑乱的现象,仿佛心中的明灯被熄灭,迷失了方向。

  (二)心脏养生法

  为了更好地养护我们的心脏,使其保持健康的状态,我们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入手,精心呵护这颗生命的引擎。在饮食方面,我们应多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色彩斑斓的蔬菜、新鲜多汁的水果、瘦而不腻的肉类等,这些食物如同优质的燃料,为心脏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我们要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就像杂质一样,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至关重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心脏在夜晚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如同让疲惫的君主在宫殿中安然休憩。此外,适当的运动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悠闲的散步、舒缓的太极、宁静的瑜伽等,这些运动如同温和的春风,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让心脏更加强壮有力。

  三、心脏病与十二时辰的有机联系

  中医养生犹如一门深奥的时间艺术,非常重视时间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之学也可称为时间之学,它宛如一位智慧的时钟匠,精确地把握着人体的时间节奏。中医的养生必须遵循时辰养生原则,这是打开健康之门的一把重要钥匙。通过学习十二时辰养生,我们可以像一位聪明的侦探一样,了解心脏病的真正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为心脏的健康保驾护航。例如,早晨 5 点到 7 点是卯时,大肠经当令,此时就像一位勤劳的清洁工,负责清理人体的垃圾;上午 7 点到 9 点是辰时,胃经当令,如同一位美食家,准备接受和消化食物;9 点到 11 点是巳时,脾经当令,恰似一位营养师,将食物中的营养输送到全身。如果有人心脏病发作,我们可以查看发病时间,通过时间对应了解该时段当令的经脉,从而初步判断可能是哪个经脉的问题引发了心脏病。如果心脏病发作时间为早晨,特别是该时段饮食过量,可能是由于 “子盗母气” 引发的问题。“子盗母气” 的原理与五行的相生相克有关,这就像一场奇妙的自然循环,稍后我们将详细讲解这个神秘的规律。如果心脏病发病时间为下午,可能与小肠经、膀胱经或肾经有关。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许多疾病不直接反映在心上,而是先反映在小肠上。小肠经的当令时间段为下午 13 点到 15 点,这期间如果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就像天空中的乌云,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如果此时人再生气或患上气郁之证,就很可能引发心脏病,如同点燃了导火索。膀胱经的当令时间是下午 15 点到 17 点,该时间段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导致心血往上输布的力量不够,有可能引发心脏病,仿佛河流的水流不足,无法将船只顺利送达目的地。肾经的当令时间是晚上 17 点到 19 点,此时肾气衰弱可能造成心梗发作,好似夜晚的黑暗笼罩了心脏的光芒。

  四、元气大伤导致的心脏病

  在五脏六腑的奇妙世界里,心作为君主,没有上级管理。然而,君主还有另一个神秘的名字 —— 天子,即上天的儿子,因此天能管君主。如果天的气数将尽,君主再努力也无济于事。这就像崇祯皇帝,尽管他愿意将自己的口粮都给老百姓,但面对天灾人祸,气数已尽,最终只能上吊自尽,留下一段悲壮的历史。心的天就是元气,元气藏于肾,因此元气大伤造成的心脏病归根结底是肾病的问题。元气大伤造成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心脏早搏,另一种是心脏间歇。

  (一)心脏早搏

  许多人都有心脏早搏的现象,这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小插曲。从脉象上看,早搏会出现 “突、突、突” 跳得特别快的现象,仿佛心脏在演奏一首节奏混乱的乐曲。早搏意味着人的元气尚可,就像一位疲惫的战士,虽然力量不足,但仍在努力坚持。比如,身强力壮的人因为元气十足,所以给自行车打气时一管子就可以打到底,这打到底就相当于人体正常的心跳,有力而稳定。当人生病时元气不足,就没有力气了,这时打气就会通过加速的方式打半管气,这个加速的方式就有点类似于心脏早搏。肾精没劲时,需要用加快的方式完成一天的工作,就好像开车一样,汽车的发动机就相当于心脏,当油跟不上时,发动机就会加速运转以维持动力,这类似于心脏早搏的现象,是身体在努力适应元气不足的状态。

  (二)心脏间歇

  心脏间歇是指心脏跳动中出现短暂的停顿或延迟,这种情况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打破了心脏跳动的正常节奏。它通常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导致的。心脏传导系统是心脏内部的一个特殊组织,负责将电信号传导到心脏的各个部分,从而协调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就像一位指挥家,指挥着心脏的演奏。如果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心脏跳动出现停顿或延迟,使心脏的演奏变得混乱。心脏间歇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晕厥,仿佛身体的光明被瞬间遮蔽。心脏间歇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来进行。如果是心脏传导系统本身的问题,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医疗设备来帮助协调心脏跳动,就像为指挥家配备一位助手,确保音乐的顺利进行;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则需要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消除影响心脏演奏的干扰因素。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为心脏创造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环境。

  守护心脏健康:摒弃陋习,拥抱养生之道

  心脏,堪称人体生命的发动机,它夜以继日地跳动,为全身输送着宝贵的血液与养分。然而,心脏病的发病却如阴霾般笼罩着现代人的生活,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陋习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这些陋习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杀手,悄然威胁着我们心脏的健康。

  在饮食方面,不良习惯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人沉迷于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这些食物如同黏稠的油脂,在血管壁上逐渐堆积,形成斑块,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高盐食物则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就像给心脏套上了一层沉重的枷锁;而高糖食物过量摄入会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影响血管的健康。除此之外,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习惯也如同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心脏的稳定。与之相反,健康的饮食应是一场味蕾与健康的盛宴。我们应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它们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像绿色的守护者,清理肠道,为心脏创造良好的内环境;水果中的天然果糖和抗氧化剂,如同甜蜜的卫士,保护心脏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类、豆类和瘦肉,为心脏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不给血管增添负担。

  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心脏病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长期久坐不动,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身体仿佛被定格在了椅子上。久坐使身体的代谢减缓,血液循环不畅,心脏功能逐渐衰退。而规律的运动则是一场唤醒身体活力的狂欢。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时,脚步轻快地迈动,呼吸均匀而深沉,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快地舞动;慢跑如同与风赛跑,让汗水挥洒出健康的旋律;游泳则像在水中畅游的鱼儿,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心肺功能在水的浮力与阻力中不断增强。此外,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为心脏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吸烟酗酒对心脏的损害更是触目惊心。吸烟时,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如恶魔般侵入身体,收缩血管,使心脏供血减少,同时增加心脏的负荷;酒精过量摄入则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严重后果,就像一场混乱的风暴,肆虐着心脏的正常秩序。戒烟限酒,是拯救心脏于水火之中的关键一步。戒烟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毅力,远离烟草的诱惑,让清新的空气充满肺部;限酒则要控制饮酒量,避免过度饮酒带来的危害,让心脏在健康的环境中跳动。

  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同样不可忽视。在生活的重压下,人们常常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如同乌云般笼罩着心脏,使心脏处于应激状态,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下去会严重损害心脏健康。维护心理健康,是心脏养生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瑜伽,在舒展的身体和宁静的呼吸中,释放内心的压力,找到身心的平衡;冥想则像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们深入内心,平静思绪,摆脱烦恼的困扰;阅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让心情舒畅。此外,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定期的健康检查是心脏健康的 “守护神”。它就像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等。通过检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例如,测量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采取饮食调整、运动或药物治疗等方法控制血压;血脂检查能让我们了解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定期健康检查让我们在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据主动地位,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守护心脏健康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战斗,我们需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摒弃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像呵护珍贵的宝藏一样呵护我们的心脏,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维护心理健康和定期健康检查等措施,为心脏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让心脏在健康的轨道上有力地跳动,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人生。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用心守护自己的心脏健康,远离心脏病的威胁。

  综上所述,心脏作为人体的君主之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心脏的功能和特点,还要掌握心脏疾病的防治方法和养生保健措施。通过遵循中医的时辰养生原则、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