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巢穴困斗-《西湖谜案》

  退路被炸毁的闷响在狭窄的石室内回荡,尘土弥漫。电脑屏幕的冷光成为唯一的光源,映照着沈锐三人凝重而坚毅的脸庞。

  “检查伤势!检查出口!”沈锐的声音在封闭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老陈和小李迅速确认彼此无大碍,立刻扑向“幽灵”消失的那个出口。那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一个仅容一人弯腰通行的简陋坑道,向下倾斜,深不见底,散发着阴冷潮湿的霉味。坑道口有新鲜摩擦的痕迹,显然“幽灵”刚从这里逃离。

  “他妈的,这兔子挖的洞到底通到哪儿?”老陈骂了一句,试图探头望去,却只感到一股寒意。

  “别贸然进去!”沈锐制止了他,“可能有陷阱。”对手的狡猾和狠辣他们已经充分领教。

  他的目光转向那台仍在工作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删除进度条已经走到99%。

  “电脑!”沈锐一个箭步上前,试图阻止删除程序,但为时已晚。进度条达到100%,屏幕闪烁一下,自动关机,陷入一片黑暗。

  石室内瞬间被绝对的黑暗和寂静吞噬,只能听到三人粗重的呼吸声和彼此的心跳。

  “完了…数据全没了…”小李的声音带着绝望。

  “不一定。”沈锐在黑暗中摸索着电脑主机,“这种紧急删除,很多时候只是快速格式化或覆盖文件分配表,原始数据可能还在硬盘上,只要有专业工具就能恢复。关键是,我们要把它带出去。”

  他尝试按下电脑开机键,毫无反应。“幽灵”显然设置了某种硬件自毁或断电保护。

  “老陈,试试通讯设备!”沈锐下令。

  老陈摸索到石桌上的通讯设备,摆弄了几下,沮丧道:“不行!都是定制设备,需要特定指令激活,而且天线似乎被‘幽灵’离开时破坏了关键部件。我们的对讲机在这里也完全没信号。”

  他们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被困在了地下。

  沈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分析现状:“‘幽灵’炸毁入口,一是为了困住我们,二是为了制造混乱,掩盖他真正的逃跑路线和这个巢穴的存在。他自信我们无法出去,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那我们怎么办?等救援?”小李问。

  “不能干等。入口被堵,空气有限。我们必须自救,或者…找到另一条路。”沈锐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深邃的坑道。“幽灵”从这里离开,说明它必然通向某个地方。

  “老陈,你守在这里,尝试一切办法看能否恢复一点点通讯,或者弄出点大动静让外面的人察觉到异常。小李,我们进去看看。”沈锐做出了决定,从战术腰带上取下强光手电。

  “沈队,太危险了!里面不知道有什么!”老陈反对。

  “留在这里是等死,闯一闯还有生机。这是命令!”沈锐的语气不容置疑。他率先弯腰,钻入了那狭窄漆黑的坑道。小李咬了咬牙,紧随其后。

  坑道内异常湿滑,坡度很陡,两人只能手脚并用地向下缓慢移动。手电光柱在黑暗中摇曳,只能照亮前方几米的范围,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土腥味和未知的恐惧。

  爬行了大约十几米,坑道开始变得平缓,并且出现了岔路。

  “分头走?”小李低声问。

  “不,绝对不能分开。”沈锐果断否定,“跟紧我,做好标记。”

  他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有人近期经过痕迹的岔路。又前行了约五十米,前方隐约传来微弱的水声和空气流动的感觉。

  “有风!前面可能有出口!”小李激动道。

  两人加快速度,坑道尽头是一个稍大的空间,像是一个废弃的地下溶洞的一部分。一条地下暗河从洞中穿过,水流湍急。而在河边,赫然系着一条简陋的充气皮筏!

  “他果然是从这里跑的!”沈锐检查皮筏,“还是湿的,没走远!”

  溶洞另一端,隐约有自然光透入,那才是真正的出口!

  “快!追!”沈锐和小李跳上皮筏,解开缆绳,顺着暗流快速向光亮处漂去。

  几分钟后,皮筏冲出一个被藤蔓半遮掩的洞口,外面已是夜幕低垂,繁星点点。他们竟然从山腹中直接来到了山另一侧的河谷地带!

  环顾四周,早已不见“幽灵”的踪影,只有潺潺流水和夜虫的鸣叫。

  “又让他跑了!”小李不甘地捶了一下皮筏。

  沈锐却迅速观察环境,确定方位:“我们还在道观的后山范围。立刻联系指挥部!”

  对讲机一出了山洞,立刻恢复了微弱信号。沈锐迅速报告了位置和情况。

  不到十分钟,空中传来直升机的轰鸣,探照灯的光柱扫过河谷。大批警力也从地面合围而来。

  救援到了。

  回到临时指挥部,虽然未能当场抓获“幽灵”,但收获巨大。

  技术队成功恢复了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大部分数据。虽然核心文件被加密且部分损坏,但通过碎片整理和数据恢复,仍然提取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 通讯记录片段: 发现了与多个境外IP的加密通讯残留,虽然内容无法完全破解,但时间点与几起重大盗窃案高度吻合。

  · 行程计划: 发现了“幽灵”未来几天的行程安排,其中有一个地点被重点标注——位于沿海某市的国际邮轮码头。

  · “狐王”指令片段: 恢复出一条残缺的指令:“…样本已获,按计划由‘海螺’于‘公主号’离港前交接…”

  “海螺”显然是一个新的代号。而“公主号”,是一艘即将在明天傍晚启航、前往公海的豪华国际邮轮!

  “幽灵”夺取样本后,并没有选择陆路或航空这种容易被封锁的渠道,而是计划通过人员混杂、管理相对宽松的国际邮轮进行交接!一旦进入公海,几乎就无法追回!

  “立刻部署!目标,‘公主号’邮轮!”沈锐没有丝毫犹豫。

  一场海陆空联动的紧急布控迅速展开。海关、边检、海事部门被秘密通知,邮轮码头被全方位监控。便衣警察伪装成游客、船员、工作人员,提前登船。

  这一次,绝不能让“幽灵”和他的同伙带着样本逃离国境!

  第二天傍晚,夕阳给巨大的“公主号”邮轮镀上一层金色。码头上人声鼎沸,游客们兴高采烈地排队登船,充满了度假的欢乐气氛。然而,在这份喧嚣之下,无数双警惕的眼睛正扫描着每一个人。

  沈锐坐镇码头临时指挥车,老陈和小李则带领行动小组混在游客中已经登船。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撒向这艘海上巨轮。

  根据恢复的数据,“交接”时间很可能在开船后不久、邮轮尚未进入公海之时。

  汽笛长鸣,“公主号”缓缓驶离码头,开始了它的旅程。

  船舱内,派对已经开始,音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老陈和小李的小组在预判的几个可能交接地点——酒吧、赌场、顶层甲板——严密布控。

  时间流逝,一切正常。

  “难道情报有误?或者他们察觉了?”小李通过隐秘通讯低声报告。

  “沉住气,耐心等待。”沈锐的声音从指挥车传来。

  就在邮轮即将驶出领海基线的前一小时,目标终于出现了!

  在邮轮高层的一间豪华套房外的走廊监控中,一个服务生推着餐车停在了某房间门外。但他敲门后,开门的人迅速将他拉了进去,行为异常。

  “目标出现!VIP区,蓝宝石套房!”监控组立刻报告。

  老陈和小李带人迅速向VIP区靠近。但VIP区门禁森严,需要特殊门卡或内部人员带领。

  “强行突破!”沈锐在指挥车下令。

  就在行动组准备破门时,蓝宝石套房的门突然打开,那个“服务生”快步走出,手中的餐车不见了,他径直走向紧急逃生通道!

  “跟上他!”老陈带人追去。

  小李则带人冲向蓝宝石套房,破门而入!

  套房内空空如也,只有餐车留在客厅,上面的银质餐盘盖子下,放着那根NX-5合金样本管!旁边还有一个正在倒计时的微型炸弹!

  “炸弹!”小李惊呼,“样本是诱饵!快撤!”

  队员们迅速后撤。炸弹在几秒后爆炸,威力不大,但足以引发火灾警报和瞬间的混乱!

  与此同时,老陈在逃生通道追上了那个“服务生”,经过短暂搏斗将其制伏。摘掉他的帽子,却是一张陌生的脸——他不是“幽灵”!

  “你是谁?‘海螺’呢?”老陈厉声问。

  “服务生”咧嘴一笑,用生硬的中文说:“‘海螺’…已经…下水了。”

  下水?!

  指挥车里的沈锐听到汇报,瞬间明白了!“公主号”邮轮的船体上,通常会有用于维护和紧急逃生的水下出口!他们真正的交接方式,是在水下!

  “通知海警!快艇!目标可能从水下逃离,进行船艇交接!”沈锐对着无线电大吼。

  海警巡逻艇立刻出动,探照灯照亮邮轮侧面的海域。果然,很快发现一个穿着潜水服的身影正快速游向一艘早已等候在附近、没有开灯的小型快艇!

  快艇上的人发现被锁定,立刻引擎轰鸣,试图高速逃离!

  “拦截它!”海警艇拉响警笛,全速追击。

  一场激烈的海上追逐在夜幕下的海面上展开。快艇马力强劲,试图利用小巧灵活的优势摆脱追捕。

  沈锐乘坐指挥车赶到码头,登上一艘海警快艇,亲自加入追击。

  探照灯锁定了那艘逃亡的快艇,可以看到艇上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正试图将一样东西交给另一个。

  “喊话!命令他们停船!”沈锐命令。

  扩音器发出警告,但快艇毫不理会,反而加速冲向公海方向。

  “警告射击!”

  砰!砰!海警枪手对空鸣枪示警。

  快艇上的人似乎慌了,接收东西的那人突然举起一个东西,似乎想扔进海里!

  “不能让他销毁样本!”沈锐眼神一凛,夺过旁边狙击手的步枪,深吸一口气,在颠簸的快艇上稳稳瞄准。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并非打人,而是精准地击中了那人手中物体的连接部——那是一个防水罐子。罐子脱手飞出,掉落在快艇甲板上。

  快艇上的人被这神乎其技的一枪吓住了,瞬间的迟疑决定了命运。

  海警艇迅速逼近,强行跳帮,成功控制了快艇和两名嫌疑人。

  沈锐登上快艇,捡起那个被打落的防水罐。打开一看,那根NX-5合金样本管,安然无恙地躺在里面。

  他低头看向被制伏的两名嫌疑人。开船的是一个陌生的外国面孔。而另一个,虽然穿着潜水服,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上,但那双充满不甘和震惊的眼睛,沈锐认得——正是G137次上的那个“学者”,古观中的那个“道士”!

  铁轨上的幽灵,终于在这一刻,被牢牢地钉在了现实的法网之中。

  碧波之上,警灯闪烁,映照着猎人们胜利的脸庞和狐狸落网的颓败。跨越了铁轨、隧道、山峦和海洋的较量,似乎终于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