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合金迷云-《西湖谜案》

  对王总工的暗中调查迅速展开。这位年过半百的资深工程师背景显赫,是研究院的技术骨干,表面上没有任何污点。但深入的财务调查发现,其配偶的账户近两年内有数笔来源不明、总额可观的大额资金流入,资金流向经过多层皮包公司周转,最终源头指向海外。

  同时,技术队对那种新型合金(代号NX-5)的分析也有了初步方向。这种合金以其卓越的强度、耐高温和极轻的重量特性,原本是作为下一代超高速列车关键承力结构的设计备选材料之一。但其合成工艺极不稳定,成本高昂,在一次关键测试中甚至出现了意外的脆断现象,因此项目曾被暂时搁置。

  林工程师父亲(林教授)那边的询问也得到反馈。王总工确实私下联系过他,以“老朋友帮忙复核一下老旧数据”为名,请求他对NX-5的样本进行成分分析,特别暗示“重点检查几种稀有金属元素的痕量比例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王总工可能涉嫌在NX-5合金的研发数据上造假,以谋取私利,并担心事情败露,试图通过私人渠道进行验证甚至掩盖。而“狐王”团伙,则很可能是他引入的、用于窃取或处理问题样本的黑手套。

  “看来是个内部腐败结合商业间谍的案子。”老陈总结道,“王总工怕私下复核发现问题,所以想抢在林工把样本带回家之前偷回去?”

  沈锐却没有这么乐观。他总觉得王总工的行为逻辑有些矛盾。如果仅仅是为了掩盖数据造假,他有太多更隐蔽、更安全的方式处理掉样本,何必大费周章让林工带回家,又引来“狐王”这种级别的势力抢夺?这无异于引火烧身。

  “王总工现在在哪里?”沈锐问。

  “他昨天请假了,说是老家有急事。我们的人正在确认他的行程。”

  “立刻找到他!要快!”沈锐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当天晚上,王总工被发现在老家附近的一处水库边,车辆坠湖,人已溺亡。初步现场勘察结果倾向于意外事故:雨天路滑,车辆失控。

  但沈锐和国安专员几乎立刻断定:这是灭口。

  王总工一死,很多线索似乎就此中断。案件再次陷入了迷雾。

  “难道王总工不是主谋,也只是个被利用的棋子?甚至他本身也是‘狐王’的目标之一?”小李提出一个可怕的假设。

  沈锐沉默地看着王总工的档案和他的“意外”现场照片。对手的狠辣和高效超乎想象,总能快一步掐断线索。

  “也许,我们搞错了方向。”沈锐突然开口,目光再次投向那本夹藏了样本管的杂志,“‘狐王’想要样本,不仅仅是为了掩盖什么,更是为了得到它。NX-5合金,除了用在列车上,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点醒了众人。技术队立刻扩大分析范围,将NX-5合金的特性参数输入更广泛的材料数据库进行比对。

  几个小时后,一份惊人的分析报告被放在了沈锐面前。

  NX-5合金的强度、耐热、轻量化特性,以及那次意外的“脆断”现象,在经过重新建模分析后,发现其与某种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项目中所需的一种特殊耐高温涂层的基材 requirents 高度吻合!那种脆断并非简单的工艺失败,而是在特定极端频率振动下产生的共振断裂,这恰恰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的一个关键、但极其危险的数据!

  “这份数据…如果被用于军事科技…”国安专员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一切都说得通了!

  王总工可能无意中合成了这种具有潜在战略价值的材料,但他自己并未完全意识到其真正价值,或者意识到了却不知如何处理。他数据造假可能只是为了项目能继续获得经费,或者掩盖一次“幸运的失误”。而境外势力(“狐王”)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得知了消息,试图窃取样本和数据。王总工或许后期察觉到了危险,想通过林教授私下复核来确认自己的猜测,却反而暴露了样本的行踪,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

  “狐王”的目标,自始至终,就是这份足以影响战略平衡的新型材料数据!高铁盗窃、技术图纸,都只是烟雾弹和顺带目标!样本管才是真正的核心!

  “立刻全面升级NX-5项目所有相关研发数据和安全等级!所有知情人员纳入保护范围!”沈锐立刻下令。

  虽然王总工这条线断了,但案件的性质已然明朗。对手的庞大和危险程度也远超预期。

  “幽灵…”沈锐念着这个名字。他很可能就是“狐王”麾下,负责在国内执行这种最高难度窃取任务的首席执行者。

  就在这时,技侦部门送来了对张海衣物纤维和鞋底泥土的最新分析报告。在极其细微的痕迹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特定产地的香料微粒,以及一种只存在于特定地区红土中的矿物质。

  这些痕迹,指向了一个地方——位于城市边缘、一个历史悠久、香火鼎盛,但近年来游客稀少的古道观。

  这个道观,恰好就在铁路沿线的一个小站附近,交通便利却又相对僻静。

  一个绝佳的藏身和联络点!

  沈锐眼中终于燃起一丝锐利的光芒。狐狸再狡猾,总要回巢穴。

  “准备一下,”他对老陈和小李说,“我们去上炷香。”

  古道观隐藏在一片浓密的竹林之后,红墙斑驳,显得清幽而僻静。香客寥寥,只有几个老道士在慢悠悠地打扫庭院。

  沈锐、老陈和小李便装前来,如同普通游客。他们仔细观察着观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殿宇,试图找到任何不寻常的痕迹。

  道观内部结构复杂,多有偏殿和厢房。他们注意到,后院有一片区域挂着“游客止步”的牌子,说是年久失修,正在维护。

  沈锐借口找洗手间,绕到后院附近。他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在一间挂着锁的偏殿窗台上,有一点极其微小的、与古老建筑格格不入的痕迹——一小块新鲜的、被踩扁的口香糖,其品牌恰好是之前在张海鞋底发现的那种小众进口品牌。

  有戏!

  他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退出道观,在外围进行秘密布控。技术侦查车也悄悄就位,对道观内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

  监测发现,道观内除了普通的手机信号外,确实存在一个极其微弱、但非常有规律的加密信号源,每隔一段时间就向外界发送一次短暂的脉冲信号,像是在进行某种定时报备。

  “里面肯定有猫腻!”老陈肯定地说。

  等待是漫长的。一天一夜过去了,道观内外毫无动静。

  就在队员们有些焦躁时,第二天黄昏,一辆运送蔬菜食材的小货车例行公事般地开进了道观的后门。

  负责监视的队员立刻报告:“司机是生面孔!不是平时的送货员!”

  沈锐精神一振:“各小组注意,目标可能出现。准备行动!”

  小货车进入后院约半小时后,后门再次打开。一个穿着道袍、戴着口罩、低头快步走出的身影,提着一个环保袋,看似要去丢弃垃圾。但其步态和身形,与G137次上的“学者”极为相似!

  “目标出现!重复,目标出现!正向后山竹林方向移动!”

  “行动!”沈锐一声令下。

  埋伏在四周的队员如同离弦之箭,从不同方向包抄过去。

  那“道士”察觉异常,猛地扔掉环保袋,身形如同鬼魅般加速,向竹林深处窜去!其速度之快、反应之灵敏,远超常人!

  “站住!”老陈大喝,紧追不舍。小李从侧翼包抄。

  沈锐则快步上前捡起那个环保袋,打开一看,里面根本不是垃圾,而是一套便服、一些化妆用品、以及…那根失踪的NX-5合金样本管!

  果然是他!“幽灵”果然藏在这里!

  竹林深处,一场激烈的追逐正在上演。“幽灵”对地形极为熟悉,利用竹林的茂密和昏暗的光线不断躲闪。老陈和小李几次险些得手,都被他以毫厘之差避开。

  沈锐也追入竹林,他根据前方队员的呼喝声和竹枝晃动的声音,判断着“幽灵”的逃跑方向。

  突然,“幽灵”的身影在一处茂密的竹丛后消失。

  老陈和小李冲过去,却发现那里有一个被杂草掩盖的、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石缝,似乎通向山体内部!

  “他进去了!”

  沈锐赶到,查看石缝:“小心有埋伏!”

  一名队员向里面发射了一颗照明弹。光芒照亮了一条向下延伸的、人工开凿的狭窄隧道,深不见底。

  “追!”沈锐毫不犹豫,率先钻入隧道。老陈和小李紧随其后。

  隧道内阴暗潮湿,空气浑浊。走了约十几米,前方出现一个不大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张石桌,上面放着一台正在运行的笔记本电脑、一些通讯设备和一个简易的发电装置。屏幕上,数据正在被快速删除!

  “幽灵”正站在石室另一端另一个出口前,冷冷地看着他们。他依然戴着口罩,但那双眼睛,在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微光下,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芒。

  “你跑不掉了。”沈锐举枪对准他。

  “幽灵”没有说话,只是缓缓举起手。他的手中,握着一个起爆器!

  “再见,猎犬。”一个经过变声器处理的、嘶哑的声音响起。

  他猛地按下了起爆器!

  轰隆!

  一声闷响从隧道入口处传来!大量的碎石和泥土塌陷下来,瞬间堵死了他们的退路!

  与此同时,“幽灵”转身钻入了身后的出口,身影迅速消失黑暗中。

  石室内,只剩下沈锐三人,以及那台还在闪烁着、不断删除数据的电脑。退路已被封死,前方是未知的深渊。

  他们被困在了“幽灵”的巢穴之中。

  而电脑屏幕上,最后一条被删除的信息标题一闪而过:

  “狐王:第二阶段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