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老渠道与新渔港-《西湖谜案》

  “错误的礼物已收到,期待下一次正确的馈赠。”

  这条来自暗网的挑衅信息,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指挥中心内短暂的沉寂。沈锐那句“礼物很好,下次不必了”的回复,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一种宣示——警方已严阵以待。

  压力转化为更缜密的行动。对那个活跃于东南沿海的走私团伙的监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警方动用了所有技术手段,监听、跟踪、数据分析,几乎寸步不离地盯着那几个核心头目,尤其是那个频繁出入咖啡馆的小头目——外号“阿渣”。

  阿渣显然感受到了压力,变得焦躁不安。他与那个“商务男”的会面更加隐蔽和频繁,似乎在急于安排下一次运输,以平息“客户”的怒火。

  通过监听,警方终于捕捉到了一次关键对话片段:

  阿渣:“……‘老渠道’现在根本走不通!条子盯得死紧!非要走的话,只有一个办法……‘新渔港’……但那边刚起来,还不稳……” 商务男(沉默片刻):“……客户只要结果……价钱不是问题……时间很紧……” 阿渣:“……妈的……风险太大了……得加钱!双倍!不,三倍!” 商务男:“……可以。具体时间地点,等我通知。”

  新渔港!

  这是一个全新的线索!警方立刻调查了东南沿海所有近期新建或扩建的渔港码头。符合“刚起来,还不稳”条件的,有三个。

  其中,一个位于省际交界处、刚刚完成一期工程、管理尚未完全规范的“金湾渔港”引起了专案组的特别注意。该渔港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监管存在盲区,且附近水域复杂,存在不少历史遗留的、用于走私的小型码头和河道。

  重点监控力量迅速向金湾渔港及周边区域倾斜。

  与此同时,国际刑警那边也传来好消息。通过审讯之前落网的“潘多拉”外围人员和一个被策反的低级黑客,他们拼凑出一些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模糊信息:此人极其谨慎,从不露面,声音经过多重处理,通过“暗影旅店”的单向加密通道发布指令。但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普罗米修斯”身体似乎有某种隐疾,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常年居住在拥有顶级空气净化系统的密闭环境中。

  而Dr. Li的行踪,则与几家被怀疑是“潘多拉”白手套的空壳生物公司有关,其最后被捕捉到的信号,出现在中东某个战乱地区,之后便彻底消失。

  线索依然支离破碎,但“新渔港”和“普罗米修斯”的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调查方向。

  沈锐坐镇横店,协调信息,同时确保大本营的安全。他反复推演着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既然陆路物流被盯死,走海路“新渔港”是极有可能的选择。但他们会运什么?更多的“钥匙”?还是……真正的“载荷”?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

  三天后的深夜,监控小组报告:阿渣的手机接收到一条经过加密的垃圾短信,技术队破解后,内容只有一组数字和字母:“JinWan, C区7号, 明晚23:00”。

  JinWan!金湾!C区7号泊位!明晚23点!

  对方果然选择了金湾渔港!

  收网行动立刻部署!省厅、海关缉私、海警部队联合行动,在金湾渔港布下了天罗地网。便衣侦查员提前潜入,控制制高点,水下侦查员检查泊位附近是否有水下装置,狙击手就位,海警巡逻艇在外围海域游弋,伪装成渔船的监控船也准备就绪。

  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

  第二天晚上,天气阴沉,海风带着咸腥味。渔港的夜晚并不宁静,仍有零星的渔船进出,灯光在漆黑的海面上摇曳。

  22:45分。C区7号泊位依旧空着,周围只有海浪拍打岸堤的声音。

  22:55分。一艘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中型渔船,没有开灯,如同幽灵般缓缓驶向7号泊位。

  指挥中心气氛瞬间绷紧!

  “目标出现!各单位注意!”

  渔船慢慢靠岸,抛下缆绳。船上下来两个黑影,警惕地四下张望,然后开始从船上往下搬东西——几个密封的、看起来像是水产保温箱的白色箱子!

  就是现在!

  “行动!”

  一声令下,探照灯骤然亮起,将泊位照得如同白昼!

  “警察!不许动!”

  四面八方响起喝令声,埋伏的警察如同神兵天降,迅速冲向泊位。

  船上的两人大惊失色,扔下箱子就想跳海,却被早已埋伏在水下的侦查员直接擒获。岸上的接应人员(包括阿渣和他的两个手下)也被瞬间制伏。

  行动干净利落,没有交火,无人逃脱。

  警方迅速控制了渔船,打开了那几个白色的保温箱。

  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的,不是鱼虾,而是一个个用减震材料包裹好的金属罐!罐体上没有任何标识,但触摸冰凉,显然是特殊的恒温容器。

  技术专家穿着防护服上前,小心地打开一个金属罐。

  里面是并排插着的十支玻璃安瓿瓶,和上次截获的那批一模一样!

  清点数量,足足有五百支!

  所有人心头都是一凛。如果这批“钥匙”流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押送回去!严格保密!进行全面检测!”行动指挥下令。

  沈锐在横店指挥中心通过实时画面看到了全过程,松了口气,但眉头依然紧锁。

  太顺利了。

  顺利得让人不安。对方如此狡猾,会这么轻易地被一网打尽吗?

  果然,对抓获人员的初步审讯遇到了困难。阿渣等人只是拿钱办事,对货物内容一无所知,联系他们的始终是那个“商务男”,而“商务男”在这次行动中并未出现。

  对渔船的检查也发现,这只是一艘被临时租用的普通渔船,船员也是雇来的,对内情毫不知情。

  那条加密短信的来源追查下去,又是一个无法定位的虚拟号码。

  线索似乎到阿渣这里就断了。

  “继续深挖!审问阿渣,那个‘商务男’的长相、口音、习惯,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同时,检查所有货物包装、金属罐、安瓿瓶,看有没有任何能追踪来源的标记或批次号!”沈锐命令道。

  技术专家对安瓿瓶进行了连夜检测。结果令人意外——这批“钥匙”的生物结构,与上一批被截获的,存在极其细微的差异!像是……不同的批次,或者来自不同的生产线的产品?

  这意味着,“潘多拉”组织可能拥有不止一个生产来源!

  这个发现让案情更加复杂。

  就在这时,负责审讯阿渣的侦查员汇报了一个奇怪细节:阿渣提到,上次和“商务男”在咖啡馆见面时,曾隐约闻到对方身上有一股很淡的、奇怪的药味,有点像薄荷,又有点像消毒水,但更刺鼻一些。

  药味?沈锐立刻想起了“普罗米修斯”可能患有隐疾、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的情报。

  他马上联系专项组,询问是否有关于特殊药物气味的线索。

  专项组的反馈很快:根据之前的情报,“普罗米修斯”可能患有某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或免疫缺陷,需要长期使用一种进口的、含有特殊成分(包括一种稀有的薄荷提取物和强效抗菌成分)的吸入式药剂维持。

  药味特征吻合!

  那个“商务男”,即使不是“普罗米修斯”本人,也极可能是其非常信任的核心助手之一!他亲自出面与阿渣这种底层走私犯接触,说明这次运输任务极其重要,也侧面反映了“潘多拉”组织目前可能面临人手短缺或信任危机。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警方根据阿渣提供的模糊描述,结合咖啡馆监控的侧面影像,和技术专家合作,拼凑出了“商务男”的大致模拟画像:中年,偏瘦,衣着得体,习惯用左手,可能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这张模拟画像被立刻下发至全国公安机关和海关口岸,进行秘密排查。

  一张更大的网,悄然撒开。

  虽然截获了危险的货物,逮捕了走私团伙,但真正的幕后黑手依然逍遥法外。

  沈锐看着屏幕上“商务男”的模拟画像,目光锐利。

  他知道,距离揭开“普罗米修斯”真面目的那一天,或许又近了一步。

  这场跨越了虚拟与现实、贯穿了全球的追猎,远未结束。

  但每一条线索,每一次交锋,都在将对方逼向更小的角落。

  他拿起笔,在“新渔港”三个字上,打了一个勾。

  然后,在下一行,写下了新的两个字:

  “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