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糖衣下的毒药-《西湖谜案》

  “潘多拉”案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横店警署仍处于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沈锐推动的新型安全机制刚刚开始试行,日常的巡逻和监控丝毫不敢放松。

  这天下午,沈锐正在审阅一份关于群演医疗保险落实情况的报告,办公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

  “进。”

  刑警队长老陈脸色凝重地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

  “署长,出事了。‘星梦缘’剧组,好几个主要演员和导演同时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上吐下泻,已经送去医院急救了!”

  沈锐眉头一皱:“食物中毒?剧组伙食问题?查了没有?”

  “查了,”老陈把平板递过来,上面是现场照片和初步报告,“剧组的盒饭是统一订的,来自一家叫‘快客美食’的配送公司。同一批吃饭的群演和工作人员大部分没事,但主演那几份特供餐,问题就出在那里。化验结果刚出来一部分——不是普通的细菌污染,里面检测出了超高浓度的……泻药成分,还有少量未明确的化学刺激物。”

  “针对主演的特供餐?”沈锐立刻抓住了关键,“配送流程呢?”

  “问过了。盒饭送到后,由剧组的生活制片统一接收,然后主演的助理们各自来取走自己艺人的那一份。中间经过了好几次手。”

  “生活制片,助理……”沈锐沉吟道,“有监控吗?”

  “拍摄现场外围有,但分发盒饭的区域刚好是盲区。已经派人去调取周边所有可能拍到的监控了。”

  “走,去医院看看情况。”沈锐站起身。

  医院里一片忙乱。几个当红小生小花脸色惨白地躺在病床上输液,经纪人围着医生焦急地询问,剧组工作人员则惶惶不安地守在走廊里。导演情况最严重,还在洗胃。

  沈锐没有打扰医护人员,而是找到了最先接诊的医生。

  “医生,情况怎么样?”

  “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折腾得不轻。”医生推了推眼镜,面色严肃,“主要是剧烈的胃肠道反应,伴有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奇怪的是,从呕吐物和排泄物初步化验看,导致反应的物质很复杂,不像是单一泻药,倒像是……某种强效的化学混合物,故意让人极度难受但又不至于立刻致命。有点……恶作剧的性质,但非常恶劣。”

  恶作剧?沈锐的目光冷了下来。在横店,针对主演的恶性恶作剧并不少见,私生饭投毒、竞争对手下绊子偶有发生,但这次规模这么大,手段这么刁钻,让他本能地觉得没那么简单。

  他回到警署,技术队和侦查员已经展开了工作。

  “署长,‘快客美食’公司查过了,正规注册,以往没有不良记录。今天的盒饭流水线我们也看了,没有发现异常。问题应该出在配送后到分发到主演手里的这个环节。”

  “生活制片和那几个助理的背景、社会关系,立刻深挖。尤其是近期有没有经济纠纷、感情纠葛,或者与剧组里的谁有过矛盾。”沈锐下令。

  排查迅速展开。生活制片是个老横店,人际关系复杂,但初步调查没发现明显动机。几个助理都是跟着艺人多年的身边人,背景相对干净,彼此之间也没听说有什么深仇大恨。

  这时,技术队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主演们吃剩的饭菜残渣里,除了泻药和化学刺激物,还发现了一种极其微量的、粘稠的糖浆状物质,带有一种奇异的、混合了水果和薄荷的香气。

  “这种糖浆……不属于盒饭里的任何配料。我们化验了它的成分,很复杂,含有多种合成香料和增稠剂,但有一种核心成分……很奇怪,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通常只用于顶级化妆品或特殊食品加工的植物提取物,叫‘星泪兰苷’。”

  “星泪兰苷?”沈锐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这种物质本身无毒,甚至有益,但极其稀有,价格堪比黄金。它有一个特性——能极大地增强味觉敏感性,尤其是对甜味和凉味的感知。”

  增强味觉?沈锐敏锐地抓住了什么:“你的意思是,下毒的人,为了让主演们能更‘清晰’地尝出泻药和刺激物的味道?”

  “不止如此,”技术员脸色有些古怪,“这种星泪兰苷,因为其昂贵和特性,成了一些追求极致感官体验的……‘美食家’圈子里的一种隐秘嗜好品。他们称之为‘味觉放大镜’。”

  美食家?隐秘嗜好?

  案件的性质似乎变得古怪起来。这不像是一般的报复或竞争,更像是一种……扭曲的“品味”展示。

  “查!横店范围内,谁知道甚至使用这种‘星泪兰苷’?哪些餐厅或个人会接触到这种东西?”沈锐感到自己可能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态对手。

  调查方向立刻调整。

  与此同时,对剧组人员的第二轮问询中,一个饰演小配角、平时默默无闻的女演员提供了一条不起眼的线索。她说,在分发盒饭前大概半小时,她好像看到一个穿着外卖员衣服、但帽檐压得很低的男人,在放盒饭的临时桌子附近晃了一下,当时没太在意,以为是来送餐的。

  “外卖员?‘快客美食’的外卖员服装是什么样?”

  “问过了,是亮黄色的马甲。但那个女演员说,她看到的那个是蓝色的。”

  蓝色的外卖服?那不是“快客美食”的人!

  “监控!重点排查那个时间段,穿着蓝色外卖服、出现在剧组附近的所有人!”

  庞大的监控排查工作开始了。横店每天的外卖流量巨大,穿着各色外卖服的人员川流不息。

  几个小时後,终于有了发现!

  在距离剧组两个路口的一个便利店门口的监控探头,拍到了一个穿着蓝色外卖服、戴着口罩和鸭舌帽的男人,骑着一辆没有明显标识的电动车,在案发时间前二十分钟经过。他的外卖箱看起来比普通的小,而且车把上似乎挂着一个深色的、类似保温袋的东西。

  追踪这辆电动车的轨迹发现,他在案发前后,一直在影视城各大剧组区域漫无目的地转悠,似乎在观察什么。最终,他消失在了影视城北区一片待开发的、监控稀疏的区域。

  “立刻排查北区所有租赁房、仓库、旅馆!重点查找有电动车、可能从事餐饮或化工相关的人!”沈锐下令。

  就在警方全力搜寻“蓝色外卖员”时,技术队对“星泪兰苷”的追查也有了进展。这种物质在国内流通极少,调查显示,近半年只有寥寥几笔进口记录,买家都是知名的化妆品研发中心或高端食品实验室。

  唯有一笔例外——一个月前,有一小批星泪兰苷被一个注册为“味觉艺术工作室”的空壳公司购买,收货地址是一个横店的邮政信箱。

  “味觉艺术工作室”?邮政信箱?

  警方立刻调查了这个工作室和信箱。工作室没有任何实际经营场所,注册人信息是假的。那个邮政信箱,除了这次,几乎没有其他使用记录。

  线索似乎又断了。

  但沈锐没有放弃。他让人将“蓝色外卖员”的模糊监控画面和“味觉艺术工作室”这个名称,发给横店所有派出所和基层警员,要求他们在日常巡逻和走访中留意相关线索。

  一天后,一个社区老警员反馈了一条信息:影视城北区边缘的一个破旧小区里,最近搬来了一个奇怪的租客。男人深居简出,但邻居偶尔能闻到他家里传出非常浓郁、奇怪的香味,像是混合了无数种食物和香料。有人好奇问过,他说自己是“搞艺术创作的”。

  “搞艺术创作”?“奇怪的香味”?

  沈锐立刻带人赶赴那个小区。

  租住的房间门锁着,敲门无人应答。通过房东打开房门,一股复杂到令人头晕的奇异香气扑面而来!

  房间内景象令人瞠目结舌:不像住家,更像一个疯狂的实验室和厨房的混合体。墙上贴满了各种美食的海报和分子结构图,桌上摆满了烧杯、量筒、滴管、精密电子秤,以及各种瓶瓶罐罐的香料、提取液、化学试剂。冰箱里塞满了各种高档食材,但很多都已经腐败变质。

  在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警方找到了几个注射器、一小瓶残留的星泪兰苷提取液,以及——一本厚厚的、写满了疯狂计划的笔记!

  笔记里,详细记录了他如何跟踪、观察各个剧组的用餐习惯,如何研究各种泻药和化学刺激物的搭配比例以达到“最佳口感”和“最艺术性的生理反应”,如何利用星泪兰苷增强“风味”。他甚至给每个被他“品尝”过反应的主角们打了分,评语极其变态扭曲!

  他的目标,赫然是横店所有“演技拙劣”、“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净化”影视圈,“惩罚”那些他认为是“玷污艺术”的人!

  而“星梦缘”剧组,只是他的第一个“作品”。笔记后面,还罗列了长长一串其他目标名单和计划!

  这是一个以“美食家”和“艺术批判者”自居的、高智商且极度偏执的变态罪犯!

  “立刻全市通缉此人!根据邻居描述绘制画像!他肯定还在横店,甚至可能正在策划下一次投毒!”沈锐感到一阵寒意。这种基于扭曲理念的随机作案,比有明确目标的犯罪更难防范。

  警方根据房间里的线索(快递单、购物记录等),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刘某某,某大学化学系肄业生,曾因精神问题接受过治疗,后沉迷于所谓“分子美食”和“感官艺术”,性格孤僻偏激。

  天罗地网再次撒下。

  这一次,不是为了国际阴谋,而是为了抓捕一个隐藏在市井之中、以伤害他人为“艺术”的疯子。

  沈锐站在那间充满了怪异香味的房间里,看着墙上那些被画了红叉的明星照片,心情沉重。

  横店,这座造梦之城,不仅吸引着追梦者,也滋养着各种光怪陆离的欲望和扭曲的灵魂。

  糖衣之下,包裹的可能是最致命的毒药。

  而他的工作,就是在这片巨大的名利场中,分辨出每一颗糖的真正味道。

  他拿起对讲机,声音沉稳:

  “各单位注意,嫌疑人极度危险且思维异常,逮捕时注意安全,必要时可请求心理专家支援。”

  新的挑战,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