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队的探灯将张建国的卧室照得亮如白昼,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在光柱中清晰可见。那串墙上的数字“0714”,在强光下更显诡异,仿佛带着某种未尽的诅咒。
“查!”季青的声音斩钉截铁,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张晓堂人呢?我要见他。”
老谭很快将死者的儿子张晓堂带了进来。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衣着体面但此刻面容憔悴、眼神涣散的中年男人。他双手紧紧攥着,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张先生,请节哀。”季青示意他坐下,语气放缓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我们理解你的悲痛,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明真相。你坚持认为你父亲是被人害死的,除了那张纸,还有其他依据吗?你最近一次和他联系是什么时候?”
张晓堂抬起头,眼圈通红,声音沙哑:“我、我上周三还跟他通过电话,听着挺正常的!我爸这人虽然独居,但身体没什么要命的大病,高血压吃药控制得很好。他怎么可能会被活活吓死?一定是有人对他做了什么!”他越说越激动,“那张纸!那张纸就是证据!谁会开这种恶毒的玩笑?”
“我们正在调查。”季青冷静地回应,然后话锋一转,“你父亲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没有表现出不正常的恐惧、焦虑?”
张晓堂努力回忆着,茫然地摇了摇头:“我爸退休这么多年,平时就下下棋,逛逛公园,没什么复杂的社会关系。脾气是有点倔,但也不至于和人结这么大的仇啊……”
“那这个数字,‘0714’,你有印象吗?”季青指向床头柜后的墙壁。
张晓堂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眉头紧锁,最终还是茫然地摇头:“没见过,从来没听我爸提过。这……这是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陈锐在老谭的指导下,对房间进行更细致的二次勘查。他几乎是趴在地上,一寸寸地检查地板缝隙。在床脚与墙壁的夹缝里,他的镊子夹起了一小片几乎被忽略的、非本地的深蓝色纤维,小心翼翼地放入证物袋。
“季队,谭哥,有发现!可能是嫌疑人衣服上刮下来的!”
老谭那边也有了进展。他排查了小区仅有的几个监控,发现就在三天前的深夜,一个穿着连帽衫、身形瘦高的年轻男子曾多次在张建国所在的单元楼下徘徊,行为鬼祟,并且刻意躲避了正面的摄像头,没有拍到清晰正脸。
“时间点对得上邻居听到争吵的时间。”老谭将打印出的模糊监控截图递给季青,“特征吻合:年轻,男性。”
现场临时分析会就在客厅展开。
法医老周带来了初步尸检结果:“死者确系心脏猝死,直接诱因是急性心肌缺血。但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水平远超正常范围,这表明他在死前经历了极短时间内的、巨大的精神应激反应,通俗讲,就是极度恐惧。现场没有强行侵入痕迹,熟人作案,或者至少是死者主动放其进入的可能性极高。”
技术队对“审判通知书”的初步分析也出来了:“纸张和墨水都很普通,随处可以买到。但墨水成分里,混合了微量的……朱砂和某种动物血液,可能是鸡血。这使得颜色更接近鲜血,且带有特殊气味。”这解释了老谭之前闻到的“别的味儿”。
“朱砂……鸡血……”陈锐喃喃道,“这像是在搞什么……仪式?”
“故弄玄虚,加深恐怖效果。”季青一针见血,“凶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恐吓张建国,而且成功了。”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内部系统刚刚发来的一份初步查询报告上。
“关于‘0714’,有了一个方向。”她将平板电脑转向大家,屏幕上是经过模糊处理的旧档案记录,“三十八年前,1985年的7月14日,当时还是纺织厂工人的张建国,曾作为证人,卷入过一桩当时未能侦破的女工失踪案。失踪的女工名叫……周小兰。”
周小兰?
一个沉寂了三十八年的名字,一桩悬而未决的旧案,一个因此被“审判”的老人。
所有的线索,仿佛瞬间被这个日期串联了起来。
“所以,这不是随机作案,是复仇?”陈锐感觉脊背发凉,“因为一桩三十八年前的旧案?”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季青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但调查方向明确了。老谭,你立刻带队,深挖周小兰失踪案的所有卷宗和她的人际关系,寻找可能幸存的亲属或与‘审判’理念相关的人。陈锐,你跟我去会会这位张晓堂,他对他父亲的过去,真的就一无所知吗?”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如果凶手的目标是清算旧账,那么,当年与周小兰失踪案相关的,绝不可能只有张建国一个人。我们必须快,赶在其他‘参与者’收到‘审判通知书’之前!”
(第七十七章 完)
“查!”季青的声音斩钉截铁,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张晓堂人呢?我要见他。”
老谭很快将死者的儿子张晓堂带了进来。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衣着体面但此刻面容憔悴、眼神涣散的中年男人。他双手紧紧攥着,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张先生,请节哀。”季青示意他坐下,语气放缓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我们理解你的悲痛,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明真相。你坚持认为你父亲是被人害死的,除了那张纸,还有其他依据吗?你最近一次和他联系是什么时候?”
张晓堂抬起头,眼圈通红,声音沙哑:“我、我上周三还跟他通过电话,听着挺正常的!我爸这人虽然独居,但身体没什么要命的大病,高血压吃药控制得很好。他怎么可能会被活活吓死?一定是有人对他做了什么!”他越说越激动,“那张纸!那张纸就是证据!谁会开这种恶毒的玩笑?”
“我们正在调查。”季青冷静地回应,然后话锋一转,“你父亲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没有表现出不正常的恐惧、焦虑?”
张晓堂努力回忆着,茫然地摇了摇头:“我爸退休这么多年,平时就下下棋,逛逛公园,没什么复杂的社会关系。脾气是有点倔,但也不至于和人结这么大的仇啊……”
“那这个数字,‘0714’,你有印象吗?”季青指向床头柜后的墙壁。
张晓堂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眉头紧锁,最终还是茫然地摇头:“没见过,从来没听我爸提过。这……这是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陈锐在老谭的指导下,对房间进行更细致的二次勘查。他几乎是趴在地上,一寸寸地检查地板缝隙。在床脚与墙壁的夹缝里,他的镊子夹起了一小片几乎被忽略的、非本地的深蓝色纤维,小心翼翼地放入证物袋。
“季队,谭哥,有发现!可能是嫌疑人衣服上刮下来的!”
老谭那边也有了进展。他排查了小区仅有的几个监控,发现就在三天前的深夜,一个穿着连帽衫、身形瘦高的年轻男子曾多次在张建国所在的单元楼下徘徊,行为鬼祟,并且刻意躲避了正面的摄像头,没有拍到清晰正脸。
“时间点对得上邻居听到争吵的时间。”老谭将打印出的模糊监控截图递给季青,“特征吻合:年轻,男性。”
现场临时分析会就在客厅展开。
法医老周带来了初步尸检结果:“死者确系心脏猝死,直接诱因是急性心肌缺血。但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水平远超正常范围,这表明他在死前经历了极短时间内的、巨大的精神应激反应,通俗讲,就是极度恐惧。现场没有强行侵入痕迹,熟人作案,或者至少是死者主动放其进入的可能性极高。”
技术队对“审判通知书”的初步分析也出来了:“纸张和墨水都很普通,随处可以买到。但墨水成分里,混合了微量的……朱砂和某种动物血液,可能是鸡血。这使得颜色更接近鲜血,且带有特殊气味。”这解释了老谭之前闻到的“别的味儿”。
“朱砂……鸡血……”陈锐喃喃道,“这像是在搞什么……仪式?”
“故弄玄虚,加深恐怖效果。”季青一针见血,“凶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恐吓张建国,而且成功了。”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内部系统刚刚发来的一份初步查询报告上。
“关于‘0714’,有了一个方向。”她将平板电脑转向大家,屏幕上是经过模糊处理的旧档案记录,“三十八年前,1985年的7月14日,当时还是纺织厂工人的张建国,曾作为证人,卷入过一桩当时未能侦破的女工失踪案。失踪的女工名叫……周小兰。”
周小兰?
一个沉寂了三十八年的名字,一桩悬而未决的旧案,一个因此被“审判”的老人。
所有的线索,仿佛瞬间被这个日期串联了起来。
“所以,这不是随机作案,是复仇?”陈锐感觉脊背发凉,“因为一桩三十八年前的旧案?”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季青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但调查方向明确了。老谭,你立刻带队,深挖周小兰失踪案的所有卷宗和她的人际关系,寻找可能幸存的亲属或与‘审判’理念相关的人。陈锐,你跟我去会会这位张晓堂,他对他父亲的过去,真的就一无所知吗?”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如果凶手的目标是清算旧账,那么,当年与周小兰失踪案相关的,绝不可能只有张建国一个人。我们必须快,赶在其他‘参与者’收到‘审判通知书’之前!”
(第七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