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撕裂了夜幕,朝着城东“幸福里”小区疾驰而去。
车内气氛凝重。刚破获大案的疲惫还未散去,就被这起“邪门”的新案彻底冲散。
新人陈锐忍不住打破了沉默:“季队,谭哥,被吓死……这真的可能吗?还有那个‘审判通知书’,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东西。”
老谭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语气却带着笃定:“小子,干咱们这行,什么稀奇古怪的死法都可能碰上。极度的恐惧确实会导致心脏骤停,尤其是对本身就有基础病的老年人。至于‘审判通知书’……”他睁开眼,看向副驾的季青,“就得看咱们季队怎么把它从故弄玄虚里揪出来了。”
季青没有回头,目光锐利地盯着前方不断后退的路灯,清冷的声音在车内回荡:“是人是鬼,看了现场再说。记住,我们是警察,只相信证据。”
她的这句话,像一记定心锤,也让陈锐浮躁的好奇心沉淀了下来。
现场已经被派出所同事封锁。老旧的筒子楼,昏暗的楼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老年人独居处特有的、混合了饭菜和药品的沉闷气息。
死者是一位七十岁左右的男性,名叫张建国。他仰面躺在卧室的床上,双目圆睁,瞳孔里凝固着一种极致的惊恐,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在临终前看到了什么无法理解的可怖景象。他的表情,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词。
法医老周迎了上来,面色凝重:“季队,你们来了。表面检查确实没有外伤,没有搏斗痕迹,没有中毒迹象。初步判断符合心脏猝死的特征。但是……”他指了指死者的表情,“这神态,太不寻常了。”
“通知书呢?”季青直接问。
派出所的民警递过来一个物证袋。里面是一张普通的A4打印纸,上面用血红色的、略显黏稠的墨水打印着一行大字:
“张建国,你的审判日已至。”
字体是标准宋体,随处可见。但那颜色,红得刺眼,像凝固的血,又带着一股说不清的诡异。
“报案人是死者的儿子,张晓堂。他在外地工作,今天过来探望,发现门没锁,进来就……”民警介绍着情况,“他情绪非常激动,一口咬定他爸是被人害死的,就是因为这张纸。”
季青戴上手套,接过物证袋,仔细端详,眼神锐利如鹰。
“打印机型号普遍,墨水……需要技术队分析成分。”她喃喃自语,随即抬头,“老谭,你怎么看?”
老谭凑近,眯着眼看了看那张纸,又环顾了一下这个收拾得异常整洁,甚至有些刻板的房间。“手法很业余,意在恐吓。目标明确,就是冲着张建国来的。而且……”他顿了顿,抽了抽鼻子,“这墨水,除了化学味,好像还有点儿别的什么味儿?”
陈锐看着那张纸,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审判……他到底做了什么,需要被‘审判’?”
“问得好。”季青赞许地看了陈锐一眼,随即下令,“老谭,你带人排查邻里,重点问近几天的陌生人、异常声响,还有张建国的社会关系和过往恩怨。陈锐,你跟我来,彻底搜查这个房间。记住,越是看起来‘干净’的地方,越可能藏着不想被人发现的东西。”
“是!”
季青的勘查极具压迫性。她不像是在检查,更像是在用目光剥离这个房间的每一层伪装。她打开每一个抽屉,翻阅每一本书,甚至捏了捏枕头和被褥。
陈锐则负责更基础的角落,床底、衣柜顶。他学着季青的样子,努力不放过任何细节。当他挪开那个沉重的老旧床头柜时,背后墙壁上,一小片被柜子挡住的区域露了出来。
那里没有灰尘,反而异常干净。但吸引他目光的,是墙上用指甲,或者什么尖锐的东西,深深划出的几个歪歪扭扭的数字。
“0714”。
“季队!有发现!”陈锐立刻喊道。
季青快步走来,蹲下身,用手电筒仔细照射那片区域。数字刻痕很深,边缘毛糙,显示刻划者当时用了很大的力气,甚至带着某种激烈的情绪。
“0714……”季青轻声念着这个数字,眼神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一个日期?还是……代码?”
就在这时,老谭从门外进来,脸色不太好看:“季队,邻居问完了。有个情况很一致——大概一周前,有好几户都反映,在夜里听到过张建国和人激烈争吵的声音,声音很大,但听不清具体内容。而且,不止一个人提到,争吵的另一方,好像是个……声音很年轻的男人。”
年轻男人?争吵?审判通知书?墙上的神秘数字?
所有的线索像碎片一样在空中飞舞,还无法拼凑成型,但一种不祥的预感已经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季青站起身,目光从墙上的数字移向床上死者惊恐的遗容,最后定格在手中那封血红色的“审判通知书”上。
她深吸一口气,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对老谭和陈锐说:
“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通知技术队,重点排查张建国过去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与‘0714’这个数字相关的所有记录。另外,找到那个和他争吵的年轻人。”
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冷峻。
“如果张建国真的是被‘审判’的,那他绝不会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必须赶在下一个‘通知书’出现之前,抓住这个自封的‘法官’。”
(第七十六章 完)
车内气氛凝重。刚破获大案的疲惫还未散去,就被这起“邪门”的新案彻底冲散。
新人陈锐忍不住打破了沉默:“季队,谭哥,被吓死……这真的可能吗?还有那个‘审判通知书’,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东西。”
老谭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语气却带着笃定:“小子,干咱们这行,什么稀奇古怪的死法都可能碰上。极度的恐惧确实会导致心脏骤停,尤其是对本身就有基础病的老年人。至于‘审判通知书’……”他睁开眼,看向副驾的季青,“就得看咱们季队怎么把它从故弄玄虚里揪出来了。”
季青没有回头,目光锐利地盯着前方不断后退的路灯,清冷的声音在车内回荡:“是人是鬼,看了现场再说。记住,我们是警察,只相信证据。”
她的这句话,像一记定心锤,也让陈锐浮躁的好奇心沉淀了下来。
现场已经被派出所同事封锁。老旧的筒子楼,昏暗的楼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老年人独居处特有的、混合了饭菜和药品的沉闷气息。
死者是一位七十岁左右的男性,名叫张建国。他仰面躺在卧室的床上,双目圆睁,瞳孔里凝固着一种极致的惊恐,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在临终前看到了什么无法理解的可怖景象。他的表情,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词。
法医老周迎了上来,面色凝重:“季队,你们来了。表面检查确实没有外伤,没有搏斗痕迹,没有中毒迹象。初步判断符合心脏猝死的特征。但是……”他指了指死者的表情,“这神态,太不寻常了。”
“通知书呢?”季青直接问。
派出所的民警递过来一个物证袋。里面是一张普通的A4打印纸,上面用血红色的、略显黏稠的墨水打印着一行大字:
“张建国,你的审判日已至。”
字体是标准宋体,随处可见。但那颜色,红得刺眼,像凝固的血,又带着一股说不清的诡异。
“报案人是死者的儿子,张晓堂。他在外地工作,今天过来探望,发现门没锁,进来就……”民警介绍着情况,“他情绪非常激动,一口咬定他爸是被人害死的,就是因为这张纸。”
季青戴上手套,接过物证袋,仔细端详,眼神锐利如鹰。
“打印机型号普遍,墨水……需要技术队分析成分。”她喃喃自语,随即抬头,“老谭,你怎么看?”
老谭凑近,眯着眼看了看那张纸,又环顾了一下这个收拾得异常整洁,甚至有些刻板的房间。“手法很业余,意在恐吓。目标明确,就是冲着张建国来的。而且……”他顿了顿,抽了抽鼻子,“这墨水,除了化学味,好像还有点儿别的什么味儿?”
陈锐看着那张纸,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审判……他到底做了什么,需要被‘审判’?”
“问得好。”季青赞许地看了陈锐一眼,随即下令,“老谭,你带人排查邻里,重点问近几天的陌生人、异常声响,还有张建国的社会关系和过往恩怨。陈锐,你跟我来,彻底搜查这个房间。记住,越是看起来‘干净’的地方,越可能藏着不想被人发现的东西。”
“是!”
季青的勘查极具压迫性。她不像是在检查,更像是在用目光剥离这个房间的每一层伪装。她打开每一个抽屉,翻阅每一本书,甚至捏了捏枕头和被褥。
陈锐则负责更基础的角落,床底、衣柜顶。他学着季青的样子,努力不放过任何细节。当他挪开那个沉重的老旧床头柜时,背后墙壁上,一小片被柜子挡住的区域露了出来。
那里没有灰尘,反而异常干净。但吸引他目光的,是墙上用指甲,或者什么尖锐的东西,深深划出的几个歪歪扭扭的数字。
“0714”。
“季队!有发现!”陈锐立刻喊道。
季青快步走来,蹲下身,用手电筒仔细照射那片区域。数字刻痕很深,边缘毛糙,显示刻划者当时用了很大的力气,甚至带着某种激烈的情绪。
“0714……”季青轻声念着这个数字,眼神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一个日期?还是……代码?”
就在这时,老谭从门外进来,脸色不太好看:“季队,邻居问完了。有个情况很一致——大概一周前,有好几户都反映,在夜里听到过张建国和人激烈争吵的声音,声音很大,但听不清具体内容。而且,不止一个人提到,争吵的另一方,好像是个……声音很年轻的男人。”
年轻男人?争吵?审判通知书?墙上的神秘数字?
所有的线索像碎片一样在空中飞舞,还无法拼凑成型,但一种不祥的预感已经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季青站起身,目光从墙上的数字移向床上死者惊恐的遗容,最后定格在手中那封血红色的“审判通知书”上。
她深吸一口气,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对老谭和陈锐说:
“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通知技术队,重点排查张建国过去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与‘0714’这个数字相关的所有记录。另外,找到那个和他争吵的年轻人。”
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冷峻。
“如果张建国真的是被‘审判’的,那他绝不会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必须赶在下一个‘通知书’出现之前,抓住这个自封的‘法官’。”
(第七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