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公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了一叠粗糙的纸张,慢慢在桌面上展开,篝火的光芒照亮了纸上的内容。
那竟然是几张盖着鲜红官印的——通缉令!
纸张有点脏,但上面的画像和字还很清楚。
其中一张画像,虽然画得有点糙,但那眉眼轮廓,分明就是黄昭!
画像旁边,清楚地写着他的姓名、年龄特征,还有罪名:“杀人重犯,见即捕拿,死活不论”!
另一张画像,是位面容清瘦、眼神深邃的老者,正是黄昭苦苦寻找的爷爷!罪名也是“杀人”。
还有一张通缉令上,虽然只写着“同伙”二字,没有具体画像,但描述的“身材偏瘦、常穿青灰布衣、身边可能带着怪猴子”的特征,简直是为华哥儿量身定做的!
“这……这是?!”黄昭脸色煞白,酒意全消,他盯着那两张通缉令,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华哥儿虽然没起身,但放在火娃背上的手指也微微收紧,火娃好像感受到主人的情绪,停下了啃肉,警惕地抬起头,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呜声。
“前两天,临洮县的捕快就拿着这些告示到过咱们村口了,气势汹汹,非要进村搜查,说是抓杀人重犯!幸亏当时仲颖亮明了身份,又说村里都是好人,绝对没藏凶徒,还骂他们没凭没据骚扰老百姓。那些捕快见是董校尉在这儿,不敢硬闯,这才不爽地走了,只留下了这些告示,说如果有发现,立刻报官,赏钱不少……还威胁说,要是敢包庇,同罪处理!”
五叔公的话让黄昭浑身发冷,他万万没想到,敌人的手段这么狠毒这么快!
不仅诬陷他杀人,连爷爷也成了通缉犯,甚至把一路同行、救死扶伤的华哥儿也拖下水,这分明是要把他们赶尽杀绝!
董卓这会儿脸上的随意早就没了,换成了一种沉凝的威严。他拿起酒坛,给自己又倒上一碗,然后看着黄昭,目光灼灼:
“黄小友,华先生,你们也看到了。这通缉令一出,凉州境内,各郡县关卡,肯定都收到了。你们俩,尤其是黄小友这画像,特征太明显了。只要走出我窑洞沟一步,就是自投罗网!那些捕快、衙役,甚至路上的兵丁,为了赏钱,肯定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就算华先生身手好,能护一时,怎么能护长久?更别说还要找令祖了?要是不幸被抓进大牢,到时候就算董某想救,恐怕也鞭长莫及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力:“我过几天就要回军中大营了。军中是什么地方?那是法外之地!只认军功,不管出身!只要你有本事,能砍下羌胡的脑袋,立下战功,别说这点莫须有的罪名,就是真有什么过去,也能一笔勾销!等你有军职在身,有了身份地位,再借助我在凉州的人脉,暗中查访令祖下落,岂不比你现在像丧家之犬一样东躲西藏,被人追捕强上百倍?!”
董卓威逼和利诱搅在一起,意思再明白不过:要么跟他走,进军营,在他的庇护下找机会洗刷冤屈;要么,现在就离开董村,面对无处不在的追捕,生死难料!
黄昭看向通缉令上爷爷的画像,又看向董卓那张充满枭雄气概的脸。
愤怒、不甘、对爷爷的担心……各种情绪在胸口翻腾。
他知道董卓说的没错,此刻离开董村,几乎是死路一条。
但投靠董卓麾下,进入那打打杀杀的地方,又何尝不是跳进另一个未知的漩涡?
华哥儿静静地坐在那儿,好像在权衡什么,最后,他慢慢开口:“董大人说的,确实是实话。现在看来,好像……没别的办法了。”
他这话,像是说给黄昭听,又像是承认了眼前的困境。
董卓一听,眼中精光一闪,知道事情成了大半。
他端起那碗刚倒满的酒,重重地顿在黄昭面前的桌上,酒都溅出来了。
“黄小友,是龙是虫,就看你自己选了!跟我走,搏一个前程,也搏一个找到亲人的机会!我董卓在这儿发誓,一定全力帮你洗刷冤屈,找回亲人!要是违背这誓言,就像这碗!”
话音未落,董卓猛地把自己手里的酒碗摔在地上!
“啪嚓!”一声脆响,粗陶酒碗四分五裂,碎片和酒液飞溅。这突然的举动,让整个闹哄哄的院子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愕地看向主桌。
在死一般的沉默和众人复杂的目光中,黄昭看着眼前那碗酒,又看了看地上碎了的陶片。
他明白,这碗酒,他必须喝下去。这不只是一碗酒,更是他现在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尽管这稻草的另一头,拴在名叫董卓的猛虎爪子上。
他深吸一口气,把心里所有的憋屈和不甘都压下去,然后特别沉重地,端起了面前那碗烈酒。
碗边冰凉,酒气刺鼻。
他仰起头,闭上眼,一口闷了!
酒下肚,烧灼感直冲头顶,呛得他猛咳起来。
但他忍着没放下碗,直到最后一点酒进肚。
“砰!” 黄昭把空碗重重按在桌上,抬起通红的眼睛,直视着董卓:
“好!我跟大人去!从今往后,黄昭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只求大人,别忘了今天的誓言!”
董卓看着黄昭喝下那碗“投名状”,听着他斩钉截铁的话,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大手一挥,声震全场:
“好!痛快!从今往后,你就是我董卓的兄弟!军中的事,自然有我照应!找亲人的事,我也记在心里!”
他随即看向华哥儿:“华先生……”
华哥儿微微一笑,也端起了自己的酒碗:“医者随军,也能救人。既然黄昭小友一起去,在下也就跟着走一趟吧。只希望董大人军中,别嫌弃在下这一介郎中。”
“哈哈哈哈!岂敢岂敢!有华先生这样的神医随军,是我军将士的福气!求之不得!”董卓放声大笑,豪气冲天。
一场充满喜庆的庆功宴,在通缉令的阴影和董卓的威逼利诱下,最后变成了黄昭与华哥儿踏上军旅的开始。
那竟然是几张盖着鲜红官印的——通缉令!
纸张有点脏,但上面的画像和字还很清楚。
其中一张画像,虽然画得有点糙,但那眉眼轮廓,分明就是黄昭!
画像旁边,清楚地写着他的姓名、年龄特征,还有罪名:“杀人重犯,见即捕拿,死活不论”!
另一张画像,是位面容清瘦、眼神深邃的老者,正是黄昭苦苦寻找的爷爷!罪名也是“杀人”。
还有一张通缉令上,虽然只写着“同伙”二字,没有具体画像,但描述的“身材偏瘦、常穿青灰布衣、身边可能带着怪猴子”的特征,简直是为华哥儿量身定做的!
“这……这是?!”黄昭脸色煞白,酒意全消,他盯着那两张通缉令,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华哥儿虽然没起身,但放在火娃背上的手指也微微收紧,火娃好像感受到主人的情绪,停下了啃肉,警惕地抬起头,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呜声。
“前两天,临洮县的捕快就拿着这些告示到过咱们村口了,气势汹汹,非要进村搜查,说是抓杀人重犯!幸亏当时仲颖亮明了身份,又说村里都是好人,绝对没藏凶徒,还骂他们没凭没据骚扰老百姓。那些捕快见是董校尉在这儿,不敢硬闯,这才不爽地走了,只留下了这些告示,说如果有发现,立刻报官,赏钱不少……还威胁说,要是敢包庇,同罪处理!”
五叔公的话让黄昭浑身发冷,他万万没想到,敌人的手段这么狠毒这么快!
不仅诬陷他杀人,连爷爷也成了通缉犯,甚至把一路同行、救死扶伤的华哥儿也拖下水,这分明是要把他们赶尽杀绝!
董卓这会儿脸上的随意早就没了,换成了一种沉凝的威严。他拿起酒坛,给自己又倒上一碗,然后看着黄昭,目光灼灼:
“黄小友,华先生,你们也看到了。这通缉令一出,凉州境内,各郡县关卡,肯定都收到了。你们俩,尤其是黄小友这画像,特征太明显了。只要走出我窑洞沟一步,就是自投罗网!那些捕快、衙役,甚至路上的兵丁,为了赏钱,肯定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就算华先生身手好,能护一时,怎么能护长久?更别说还要找令祖了?要是不幸被抓进大牢,到时候就算董某想救,恐怕也鞭长莫及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力:“我过几天就要回军中大营了。军中是什么地方?那是法外之地!只认军功,不管出身!只要你有本事,能砍下羌胡的脑袋,立下战功,别说这点莫须有的罪名,就是真有什么过去,也能一笔勾销!等你有军职在身,有了身份地位,再借助我在凉州的人脉,暗中查访令祖下落,岂不比你现在像丧家之犬一样东躲西藏,被人追捕强上百倍?!”
董卓威逼和利诱搅在一起,意思再明白不过:要么跟他走,进军营,在他的庇护下找机会洗刷冤屈;要么,现在就离开董村,面对无处不在的追捕,生死难料!
黄昭看向通缉令上爷爷的画像,又看向董卓那张充满枭雄气概的脸。
愤怒、不甘、对爷爷的担心……各种情绪在胸口翻腾。
他知道董卓说的没错,此刻离开董村,几乎是死路一条。
但投靠董卓麾下,进入那打打杀杀的地方,又何尝不是跳进另一个未知的漩涡?
华哥儿静静地坐在那儿,好像在权衡什么,最后,他慢慢开口:“董大人说的,确实是实话。现在看来,好像……没别的办法了。”
他这话,像是说给黄昭听,又像是承认了眼前的困境。
董卓一听,眼中精光一闪,知道事情成了大半。
他端起那碗刚倒满的酒,重重地顿在黄昭面前的桌上,酒都溅出来了。
“黄小友,是龙是虫,就看你自己选了!跟我走,搏一个前程,也搏一个找到亲人的机会!我董卓在这儿发誓,一定全力帮你洗刷冤屈,找回亲人!要是违背这誓言,就像这碗!”
话音未落,董卓猛地把自己手里的酒碗摔在地上!
“啪嚓!”一声脆响,粗陶酒碗四分五裂,碎片和酒液飞溅。这突然的举动,让整个闹哄哄的院子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愕地看向主桌。
在死一般的沉默和众人复杂的目光中,黄昭看着眼前那碗酒,又看了看地上碎了的陶片。
他明白,这碗酒,他必须喝下去。这不只是一碗酒,更是他现在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尽管这稻草的另一头,拴在名叫董卓的猛虎爪子上。
他深吸一口气,把心里所有的憋屈和不甘都压下去,然后特别沉重地,端起了面前那碗烈酒。
碗边冰凉,酒气刺鼻。
他仰起头,闭上眼,一口闷了!
酒下肚,烧灼感直冲头顶,呛得他猛咳起来。
但他忍着没放下碗,直到最后一点酒进肚。
“砰!” 黄昭把空碗重重按在桌上,抬起通红的眼睛,直视着董卓:
“好!我跟大人去!从今往后,黄昭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只求大人,别忘了今天的誓言!”
董卓看着黄昭喝下那碗“投名状”,听着他斩钉截铁的话,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大手一挥,声震全场:
“好!痛快!从今往后,你就是我董卓的兄弟!军中的事,自然有我照应!找亲人的事,我也记在心里!”
他随即看向华哥儿:“华先生……”
华哥儿微微一笑,也端起了自己的酒碗:“医者随军,也能救人。既然黄昭小友一起去,在下也就跟着走一趟吧。只希望董大人军中,别嫌弃在下这一介郎中。”
“哈哈哈哈!岂敢岂敢!有华先生这样的神医随军,是我军将士的福气!求之不得!”董卓放声大笑,豪气冲天。
一场充满喜庆的庆功宴,在通缉令的阴影和董卓的威逼利诱下,最后变成了黄昭与华哥儿踏上军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