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广宗惨败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蔓延,不仅动摇了冀州本就不稳的根基,更在洛阳朝堂引发了轩然大波。天子震怒,十常侍虽有心维护董卓(毕竟收了贿赂),但在卢植前车之鉴未远、清流士人群情汹涌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做出姿态。很快,朝廷的决断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天下:罢免董卓东中郎将之职,遣使槛车召回洛阳问罪!改派左中郎将、都乡侯皇甫嵩,总督冀州军事,接掌广宗前线指挥权!
这一任命,无疑给因董卓之败而惶惶的人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皇甫嵩,与朱儁齐名的汉末名将,家风清正,善抚士卒,战术稳健,其威望绝非董卓可比。
就在皇甫嵩星夜兼程赶往冀州的同时,另一道诏书也抵达了青州临淄。
“制诏青州牧、镇东将军、蓼侯刘衍:冀州妖氛未靖,董卓丧师,朕心甚忧。卿宗室股肱,前平青州,功勋卓着。今特命卿,即率精锐,北上冀州,受左中郎将皇甫嵩节度,协剿张角残部,以靖国难。所需粮秣,可就地与冀州牧韩馥协济。钦此!”
“臣,刘衍,领旨谢恩!”刘衍恭敬地接过诏书,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朝廷不仅同意出兵,更是明确要求他亲自领兵!这既是更大的信任,也意味着他无法再安居幕后,必须亲自踏入冀州那潭浑水。
送走天使,州牧府内气氛凝重而激昂。
“主公,朝廷此意,是要您亲自置身险地啊。”田丰面露忧色,“皇甫将军虽能,然冀州局势波谲云诡,韩馥、袁绍皆非善与之辈,主公万金之躯……”
贾诩却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主公亲自前往,虽有其险,却也是彰显我青州决心、亲自结交冀州英豪、扩大我影响力的最佳时机。关键在于,如何既能助皇甫将军平叛,又能在此过程中,为我青州谋得最大利益。”
刘衍霍然起身,气势凛然:“文和所言甚是!陛下既以国事相托,衍岂能惜身?此番北上,我意已决!不仅要助皇甫将军平定黄巾,更要让我青州之威,扬于河北!”
他目光扫过众人,开始点将:
“关羽、张飞、张辽!”
“末将在!”三将慨然出列。
“命你三人,随我一同出征!以‘春秋营’、‘枪兵营’为全军先锋与骨干,另调弩兵营、斥候营及平原营精锐,合计一万两千人,即日整军,随我北上!”
“遵命!”三将声若雷霆,战意沸腾。
“元皓先生!”刘衍看向田丰,语气郑重,“我走之后,青州军政大事,便全权托付于你!遇事不决,可问文和。内政安民,后勤转运,新兵操练,皆是你之职责!青州乃我等根基,万不可有失!”
田丰深知责任重大,肃然长揖:“主公以重任相托,丰必殚精竭虑,保青州无虞!愿主公早日凯旋!”
“文和!”刘衍最后看向贾诩,“你随我一同北上,参掌军机!洛阳、冀州各方动向,尤其是皇甫嵩、韩馥、袁绍及黄巾残部之虚实,需时刻洞察,随时报我!”
“诩,领命。”贾诩平静应下,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
就在青州上下为刘衍亲征而全力准备之际,皇甫嵩已快马加鞭赶至冀州。他抵达曲阳董卓残军大营的第一件事,并非急于进攻,而是以雷霆手段整顿军纪。他当众斩杀了数名董卓麾下扰民最甚、临阵脱逃的军官,又亲自抚慰士卒,发放抚恤,重整编制,迅速将一支士气低落的败军,重新凝聚起几分战斗力。同时,他派出大量斥候,重新侦查广宗敌情,并未因董卓之败而急于求成,反而采取了比卢植更为谨慎的步步为营策略,深沟高垒,逐步压缩张角军的活动空间。皇甫嵩的到来,如同一块巨大的磐石,瞬间稳住了冀州即将崩溃的战局。
中平元年秋,青州牧、镇东将军刘衍,亲率一万两千青州精锐,誓师北上!大军打着“青”、“刘”以及“平虏”旗号,浩浩荡荡跨过黄河,进入冀州地界。刘衍本人玄甲黑槊,骑乘骏马,居于中军,左右关、张、辽三将护卫,谋士贾诩随行侧,军容之盛,纪律之严明,令沿途冀州官民侧目。
韩馥在邺城得知刘衍亲自率军前来,且兵力逾万,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一面强令沿途郡县提供粮草方便,一面加紧与麾下谋士商议如何应对。
而蛰伏在渤海的袁绍,闻听此讯,眼中精光更盛,对身边人道:“刘衍亲至……这冀州的水,是越来越浑了。也好,且看他与皇甫嵩,如何相处。”
刘衍大军并未直趋皇甫嵩所在的广宗前线,而是按照贾诩的建议,以“清剿魏郡、赵国一带流窜黄巾,稳固大军侧翼与粮道”为名,进驻了位于魏郡与巨鹿郡交界处的战略要地——经城(虚构地名)。此地进可威胁广宗,退可连接青州,更是观察邺城、渤海动向的绝佳位置。
安营扎寨已毕,刘衍立即以青州牧、镇东将军的身份,向皇甫嵩大营派去了使者,呈上印信文书,通报抵达位置,并表示愿听从皇甫将军调遣。
青州之主,已亲临冀州。他带来的不仅是一支精兵,更是一股足以影响未来格局的力量。冀州的棋局,因为刘衍的落子,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这一任命,无疑给因董卓之败而惶惶的人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皇甫嵩,与朱儁齐名的汉末名将,家风清正,善抚士卒,战术稳健,其威望绝非董卓可比。
就在皇甫嵩星夜兼程赶往冀州的同时,另一道诏书也抵达了青州临淄。
“制诏青州牧、镇东将军、蓼侯刘衍:冀州妖氛未靖,董卓丧师,朕心甚忧。卿宗室股肱,前平青州,功勋卓着。今特命卿,即率精锐,北上冀州,受左中郎将皇甫嵩节度,协剿张角残部,以靖国难。所需粮秣,可就地与冀州牧韩馥协济。钦此!”
“臣,刘衍,领旨谢恩!”刘衍恭敬地接过诏书,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朝廷不仅同意出兵,更是明确要求他亲自领兵!这既是更大的信任,也意味着他无法再安居幕后,必须亲自踏入冀州那潭浑水。
送走天使,州牧府内气氛凝重而激昂。
“主公,朝廷此意,是要您亲自置身险地啊。”田丰面露忧色,“皇甫将军虽能,然冀州局势波谲云诡,韩馥、袁绍皆非善与之辈,主公万金之躯……”
贾诩却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主公亲自前往,虽有其险,却也是彰显我青州决心、亲自结交冀州英豪、扩大我影响力的最佳时机。关键在于,如何既能助皇甫将军平叛,又能在此过程中,为我青州谋得最大利益。”
刘衍霍然起身,气势凛然:“文和所言甚是!陛下既以国事相托,衍岂能惜身?此番北上,我意已决!不仅要助皇甫将军平定黄巾,更要让我青州之威,扬于河北!”
他目光扫过众人,开始点将:
“关羽、张飞、张辽!”
“末将在!”三将慨然出列。
“命你三人,随我一同出征!以‘春秋营’、‘枪兵营’为全军先锋与骨干,另调弩兵营、斥候营及平原营精锐,合计一万两千人,即日整军,随我北上!”
“遵命!”三将声若雷霆,战意沸腾。
“元皓先生!”刘衍看向田丰,语气郑重,“我走之后,青州军政大事,便全权托付于你!遇事不决,可问文和。内政安民,后勤转运,新兵操练,皆是你之职责!青州乃我等根基,万不可有失!”
田丰深知责任重大,肃然长揖:“主公以重任相托,丰必殚精竭虑,保青州无虞!愿主公早日凯旋!”
“文和!”刘衍最后看向贾诩,“你随我一同北上,参掌军机!洛阳、冀州各方动向,尤其是皇甫嵩、韩馥、袁绍及黄巾残部之虚实,需时刻洞察,随时报我!”
“诩,领命。”贾诩平静应下,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
就在青州上下为刘衍亲征而全力准备之际,皇甫嵩已快马加鞭赶至冀州。他抵达曲阳董卓残军大营的第一件事,并非急于进攻,而是以雷霆手段整顿军纪。他当众斩杀了数名董卓麾下扰民最甚、临阵脱逃的军官,又亲自抚慰士卒,发放抚恤,重整编制,迅速将一支士气低落的败军,重新凝聚起几分战斗力。同时,他派出大量斥候,重新侦查广宗敌情,并未因董卓之败而急于求成,反而采取了比卢植更为谨慎的步步为营策略,深沟高垒,逐步压缩张角军的活动空间。皇甫嵩的到来,如同一块巨大的磐石,瞬间稳住了冀州即将崩溃的战局。
中平元年秋,青州牧、镇东将军刘衍,亲率一万两千青州精锐,誓师北上!大军打着“青”、“刘”以及“平虏”旗号,浩浩荡荡跨过黄河,进入冀州地界。刘衍本人玄甲黑槊,骑乘骏马,居于中军,左右关、张、辽三将护卫,谋士贾诩随行侧,军容之盛,纪律之严明,令沿途冀州官民侧目。
韩馥在邺城得知刘衍亲自率军前来,且兵力逾万,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一面强令沿途郡县提供粮草方便,一面加紧与麾下谋士商议如何应对。
而蛰伏在渤海的袁绍,闻听此讯,眼中精光更盛,对身边人道:“刘衍亲至……这冀州的水,是越来越浑了。也好,且看他与皇甫嵩,如何相处。”
刘衍大军并未直趋皇甫嵩所在的广宗前线,而是按照贾诩的建议,以“清剿魏郡、赵国一带流窜黄巾,稳固大军侧翼与粮道”为名,进驻了位于魏郡与巨鹿郡交界处的战略要地——经城(虚构地名)。此地进可威胁广宗,退可连接青州,更是观察邺城、渤海动向的绝佳位置。
安营扎寨已毕,刘衍立即以青州牧、镇东将军的身份,向皇甫嵩大营派去了使者,呈上印信文书,通报抵达位置,并表示愿听从皇甫将军调遣。
青州之主,已亲临冀州。他带来的不仅是一支精兵,更是一股足以影响未来格局的力量。冀州的棋局,因为刘衍的落子,变得更加复杂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