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进攻,比预想中更为急躁和残酷。
接替卢植后,面对困守孤城的张角主力,董卓既无卢植那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耐心,也缺乏其瓦解敌军士气的谋略。他信奉的是绝对的武力碾压。在稍作整顿后,他便驱使麾下士卒,对广宗城发起了昼夜不停的猛攻。
战报如同染血的乌鸦,接连飞入青州牧府。
“报!董卓驱赶士卒,强攻广宗,死者枕籍,城下壕沟尽赤!”
“报!董卓斩怯战者数十人悬于营门,然军心愈发不稳!”
“报!张角虽病重,其弟张梁据城死守,黄巾困兽犹斗,抵抗异常激烈!”
刘衍与贾诩、田丰看着这些情报,神色各异。
田丰面露不忍与愤慨:“董卓此獠,视士卒如草芥,如此攻城,纵能破城,亦自损八百,徒耗国力!韩文节(韩馥)在邺城,竟坐视不理,庸懦至此!”
贾诩则淡淡道:“董卓新至,急于立威建功,以塞朝廷之口,更欲借此战培养嫡系,排除异己。只是,他低估了广宗黄巾的决死之心,也高估了自家军队的承受能力。”
刘衍沉默不语,目光盯着舆图上广宗的位置。董卓的失败,他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惨烈。
果然,数日后的一个深夜,加急密报送至,内容石破天惊:
“董卓中张梁诱敌之计,贪功冒进,于广宗城外遭黄巾埋伏,大败!损兵超过万余,辎重丢弃无数,现已退守曲阳,收拾败兵,广宗之围已解!张梁趁势出城追击,声势复振!”
消息传来,举州哗然!不,是举国震惊!
卢植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被董卓一朝葬送!围困已久的张角主力非但未被消灭,反而获得了喘息之机,甚至重创了官军,这无疑给各地尚在负隅顽抗的黄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州牧府内,气氛凝重。
“主公,机会!”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率先开口,“董卓新败,朝廷震怒,必急于寻找能稳定冀州局势之人。皇甫嵩、朱儁等人分身乏术,且远在豫州。主公身为青州牧,毗邻冀州,兵精粮足,又有平定青州黄巾之大功在前……”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田丰此刻也已完全进入角色,他虽不喜权谋,但也知此乃青州扩张影响力的良机。他沉吟道:“文和先生所言甚是。然我军新练,未经大战,且青州初定,不宜倾巢而出。丰以为,可上表朝廷,陈明利害,愿‘遣偏师助剿’,一则示忠于朝廷,二则可借此将触角伸入冀州,观察形势,结交豪杰,待时而动。”
刘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董卓之败,彻底打乱了朝廷的部署,也使得原本就微妙的平衡被打破。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元皓先生老成谋国,文和洞察先机。”刘衍赞道,“立刻草拟表章!以镇东将军、青州牧刘衍之名,上奏天子,弹劾董卓丧师辱国,贻误战机!同时表明,臣虽不才,愿效仿卢中郎将旧策,遣精兵一支,北上协防冀州,扼守要冲,以防黄巾流窜,并为朝廷后续平叛大军稳固侧翼!”
表章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忠愤,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略,将自身置于一个忠君爱国、勇于任事的位置。
“云长、翼德、文远!”刘衍看向麾下三将。
“末将在!”三将慨然出列,战意昂扬。
“命你三人,即刻整顿‘春秋’、‘枪兵’二营及斥候营,共计八千精锐,做好出征准备!一旦朝廷准奏,或冀州局势有变,即刻北上!”
“遵命!”
“元皓先生,青州内政,后勤保障,便全权托付于你!”
“主公放心!”田丰肃然领命。
“文和,战略谋划,情报分析,尤其是洛阳朝廷与冀州韩馥的动向,需更加密切关注!”
“诩明白。”
命令一道道下达,整个青州牧府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高效运转起来。与董卓军中的混乱绝望形成鲜明对比。
刘衍走到窗前,望向西北方向。那里,是广宗,是冀州,是更加混乱也更加广阔的舞台。
“董仲颖,你这一败,倒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这乱世,终究要靠实力说话。而我的实力,已不再是偏安一隅了。”
董卓的溃败,如同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正悄然改变着天下的格局。
接替卢植后,面对困守孤城的张角主力,董卓既无卢植那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耐心,也缺乏其瓦解敌军士气的谋略。他信奉的是绝对的武力碾压。在稍作整顿后,他便驱使麾下士卒,对广宗城发起了昼夜不停的猛攻。
战报如同染血的乌鸦,接连飞入青州牧府。
“报!董卓驱赶士卒,强攻广宗,死者枕籍,城下壕沟尽赤!”
“报!董卓斩怯战者数十人悬于营门,然军心愈发不稳!”
“报!张角虽病重,其弟张梁据城死守,黄巾困兽犹斗,抵抗异常激烈!”
刘衍与贾诩、田丰看着这些情报,神色各异。
田丰面露不忍与愤慨:“董卓此獠,视士卒如草芥,如此攻城,纵能破城,亦自损八百,徒耗国力!韩文节(韩馥)在邺城,竟坐视不理,庸懦至此!”
贾诩则淡淡道:“董卓新至,急于立威建功,以塞朝廷之口,更欲借此战培养嫡系,排除异己。只是,他低估了广宗黄巾的决死之心,也高估了自家军队的承受能力。”
刘衍沉默不语,目光盯着舆图上广宗的位置。董卓的失败,他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惨烈。
果然,数日后的一个深夜,加急密报送至,内容石破天惊:
“董卓中张梁诱敌之计,贪功冒进,于广宗城外遭黄巾埋伏,大败!损兵超过万余,辎重丢弃无数,现已退守曲阳,收拾败兵,广宗之围已解!张梁趁势出城追击,声势复振!”
消息传来,举州哗然!不,是举国震惊!
卢植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被董卓一朝葬送!围困已久的张角主力非但未被消灭,反而获得了喘息之机,甚至重创了官军,这无疑给各地尚在负隅顽抗的黄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州牧府内,气氛凝重。
“主公,机会!”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率先开口,“董卓新败,朝廷震怒,必急于寻找能稳定冀州局势之人。皇甫嵩、朱儁等人分身乏术,且远在豫州。主公身为青州牧,毗邻冀州,兵精粮足,又有平定青州黄巾之大功在前……”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田丰此刻也已完全进入角色,他虽不喜权谋,但也知此乃青州扩张影响力的良机。他沉吟道:“文和先生所言甚是。然我军新练,未经大战,且青州初定,不宜倾巢而出。丰以为,可上表朝廷,陈明利害,愿‘遣偏师助剿’,一则示忠于朝廷,二则可借此将触角伸入冀州,观察形势,结交豪杰,待时而动。”
刘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董卓之败,彻底打乱了朝廷的部署,也使得原本就微妙的平衡被打破。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元皓先生老成谋国,文和洞察先机。”刘衍赞道,“立刻草拟表章!以镇东将军、青州牧刘衍之名,上奏天子,弹劾董卓丧师辱国,贻误战机!同时表明,臣虽不才,愿效仿卢中郎将旧策,遣精兵一支,北上协防冀州,扼守要冲,以防黄巾流窜,并为朝廷后续平叛大军稳固侧翼!”
表章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忠愤,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略,将自身置于一个忠君爱国、勇于任事的位置。
“云长、翼德、文远!”刘衍看向麾下三将。
“末将在!”三将慨然出列,战意昂扬。
“命你三人,即刻整顿‘春秋’、‘枪兵’二营及斥候营,共计八千精锐,做好出征准备!一旦朝廷准奏,或冀州局势有变,即刻北上!”
“遵命!”
“元皓先生,青州内政,后勤保障,便全权托付于你!”
“主公放心!”田丰肃然领命。
“文和,战略谋划,情报分析,尤其是洛阳朝廷与冀州韩馥的动向,需更加密切关注!”
“诩明白。”
命令一道道下达,整个青州牧府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高效运转起来。与董卓军中的混乱绝望形成鲜明对比。
刘衍走到窗前,望向西北方向。那里,是广宗,是冀州,是更加混乱也更加广阔的舞台。
“董仲颖,你这一败,倒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这乱世,终究要靠实力说话。而我的实力,已不再是偏安一隅了。”
董卓的溃败,如同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正悄然改变着天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