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江东柱折-《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江陵城下的冲天火光与震天杀声,对于退守柴桑、已是病骨支离的周瑜而言,无异于最后一道催命符。自那夜赤壁火攻反噬,亲眼目睹毕生心血——江东水师十不存一,在长江上焚毁沉没,他那颗骄傲而炽热的心便已随之碎裂。急火攻心,忧愤交加,归营后便呕血不止,一病不起。

  病榻忧思,壮志难酬

  柴桑府邸内,药石味弥漫。曾经意气风发、雄姿英发的周郎,此刻躺在病榻之上,面色蜡黄,眼窝深陷,唯有一双眸子,在偶尔清醒时,仍会闪过一丝不甘与锐利,但很快便被更深的疲惫与灰暗所取代。

  他断续地从亲卫和鲁肃口中得知战局:甘宁水师纵横长江,无可匹敌;江陵被三面合围,岌岌可危;刘备败退,荆州易主已成定局……每一个消息,都像是一根根钢针,扎在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

  “咳咳……长江……天险……竟葬送于我手……”他时常在昏迷中呓语,双手无意识地攥紧被褥,仿佛还想抓住那已随波逐流的舰队帅旗。

  鲁肃、程普等旧部轮流探望,见他如此模样,无不心酸垂泪。周瑜握住鲁肃的手,气息微弱:“子敬……江东……日后……便要靠你了……联刘……抗曹……不,是抗刘衍……此策……勿忘……” 他言语断续,思绪却依旧清晰在战略大局上,然而,那句“联刘抗北”在如今荆州已失、刘备遁走的情况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英雄末路,将星陨落

  建安二十六年春,万物复苏之际,周瑜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他似乎预感到时日无多,最后一次清醒时,让人将他扶起,倚在榻上,望向窗外那奔流不息的长江。

  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回到了当年与小乔初嫁,英姿勃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东吴世家。那时,他是何等自信,何等风流!可如今……一切都已成空。江东的水上长城,毁于他亲自定下的计策;称霸中原的梦想,随着荆州的陷落而彻底破碎。

  “既生瑜……何生亮……何生……刘衍……” 他用尽最后力气,发出一声悠长而充满无尽遗憾与不甘的叹息,眼角一滴英雄泪悄然滑落,手臂无力垂下。

  江东美周郎,一代军事奇才,吴侯霸业的擎天之柱,就此与世长辞,年仅三十六岁。

  江东举哀,天下同悲

  周瑜的死讯传出,江东震动,三军缟素。孙权闻讯,痛哭失声,亲自前往柴桑吊唁,以王侯之礼厚葬周瑜于庐江,誉其为“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哀痛欲绝。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统帅,更是半壁江山和未来的希望。

  消息传至成都,刚刚稳住阵脚的刘备与诸葛亮亦是默然良久。诸葛亮虽与周瑜多有谋略之争,但亦敬其才,感其志,闻其英年早逝,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憾,对天长叹:“公瑾一去,江东无人矣……”

  而在北方的邺城,刘衍接到周瑜病逝的奏报,亦是沉吟片刻。周瑜是他统一道路上最难缠的对手之一,其水战之能,几可称当世无双。

  “周郎确乃人杰,惜乎天不假年。”刘衍对郭嘉、贾诩道,“江东失此栋梁,孙权如断一臂。自此,长江之上,再无人能阻兴霸兵锋矣。”

  周瑜之死,标志着江东军事强盛时代的彻底终结。失去了最锋利爪牙的孙权,面对已完全掌控长江、即将挟平定荆州之威西顾或南下的刘衍,只能陷入更深的恐惧与被动防御之中。

  长江水依旧东流,却再也映照不出那位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青年都督。一颗璀璨的将星,在无尽的遗憾中,过早地陨落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他的离去,为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也为刘衍的一统大业,扫清了最后一道来自南方的强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