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的事情安排妥当后,赵乾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黄浦江的水汽裹着煤烟味扑在脸上时,经半月颠簸的赵乾终于踏上上海码头。三年未见,远东明珠早已失了往日光彩 —— 流民蜷缩在码头边的破席上,怀里紧揣半块干硬的窝头;远处银号门前排着蜿蜒长队,有人攥着金条急得直跺脚;穿短打的挑夫扛着半袋米疾行,粗哑嗓音裹着焦虑:“又涨了三成!再晚就买不着了!” 赵乾拢了拢熨帖的深灰西装下摆,避开地上泥泞与污水,招手叫了辆黄包车,报出地址:“愚园路,明家公馆。”
黄包车在公馆黑漆铁门前停下,门柱上的缠枝莲雕花虽蒙了层薄灰,依旧透着几分体面 —— 院里法国梧桐遮着浓荫,墙角月季开得艳烈,倒比街上的混乱清净许多。赵乾刚按响门旁铜铃,里头便传来阵轻快脚步声,阿香系着蓝白碎花围裙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块半湿的抹布,头发用红绳松松挽在脑后,额角沾着细汗,一见门外人,眼睛 “唰” 地亮了:“哎哟!赵先生!您可算回上海了!”
她快步跑过来,不由分说去接赵乾脚边的皮箱,手腕上的银镯子叮当作响:“您这箱子看着沉,快给我!您是客人,哪能让您自己拎?”
赵乾笑着虚拦:“阿香,别累着,这里头就是些南洋带回来的小东西 —— 给大姐的咖啡豆,还有给你和明诚的礼物。”
“哟!您还记着我!” 阿香笑得眉眼弯弯,还是执拗地抢过箱子,拎着往院里引。
“大小姐这阵子总对着账本出神,纱厂的原料被兵痞抢了两回,工人人心浮动,她嘴上不说,夜里总在书房待得很晚。您这一来,她准能松快些!”
说着便朝里头喊:“大小姐!赵先生来了!” 喊完又回头冲赵乾笑,“您先在廊下坐会儿,我去叫大小姐!” 话音落,拎着箱子一阵风似的往书房跑。
不过片刻,书房门 “吱呀” 开了,明镜攥着账本快步出来。藏青暗纹的蓝布旗袍熨得平整,袖口轻轻挽至小臂,露出腕间一串温润的珍珠手串,走动时手串随动作轻轻晃,添了几分柔态。见着赵乾,她攥账本的手缓缓松开,账本顺势搁在臂弯里,上前两步自然地握住他的手腕,掌心温度暖得熨帖,语气里裹着几分急切的欢喜,眼底却没半分嗔怪,只满是久别重逢的惦念:“阿乾!回上海怎么不先拍封电报?我好让明诚去码头接你。你看你,晒得都黑了些,这几年在外面可还安稳?”
赵乾跟着她往廊下走,笑着摇头:“一路顺得很,就是船慢了些。想着先来看您,省得您惦记。”
“惦记?我怎能不惦记?” 明镜拉他在藤椅上坐下,自己也挨着坐下,顺手将账本放在旁边矮几上,指尖轻轻拂过他西装肩头沾的薄尘,动作轻柔得像怕碰坏什么。
“你这孩子,当年若不是你拼着命护我,我哪能安稳到现在?自那以后没了你的消息,我总怕你在外面受委屈 —— 如今回了上海,倒不先知会我一声,是故意让我惊喜呢?”
“哪敢故意让您等?” 赵乾从口袋里摸出个锡制礼盒,递过去,“这是我在南洋寻的咖啡豆,知道您爱喝。”
明镜双手接过,指尖轻轻摩挲着罐身的缠枝纹,又小心揭开锡盖一角,鼻尖凑过去轻嗅,眼底当即漾开柔暖的笑意,连眉梢都染了光。她转头朝屋里喊:“阿香!泡壶祁门红茶来,再把前儿从苏州带来的杏仁酥端一碟!”
阿香在屋里应了声 “哎”,很快端着茶盘出来,笑着打趣:“大小姐方才还对着账本发呆呢,赵先生一到,您这嘴角都没放下来过!”
明镜无奈地摇了摇头,指尖轻轻点了点阿香的手背,语气里满是纵容:“就你话多。”
待阿香走后,她才转头对赵乾叹道,廊下挂着的素色风灯被风吹得轻晃,映得她眼底的光软了几分:“你是没见现在上海的乱局,明氏纱厂这阵子确实难 —— 原料被抢,成品堆在库房,可厂里几百号工人要靠着吃饭,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倒了。不过也没什么,慢慢熬着,总能想出办法。” 说这话时,她语气平静,没有半句抱怨,只透着股撑得住事的韧性。
直到暮色漫过百叶窗,明楼和明诚才并肩进门。明楼依旧是一身合体的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赵乾,先朝明镜欠身:“大姐,我们回来了。”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快步上前,一把将赵乾抱住,双手在他背后用力拍了拍,语气虽沉稳却藏着暖意:“小乾,你可终于想起老哥了,一别这几年,连封书信都没有,可让我们好等。”
明诚跟在身后,手里拎着的公文包还沾着夜露的潮气,他快步上前,笑着给赵乾胸前轻捶了一拳,声音里满是欣喜:“小乾,你可真是个大忙人!当年走得急,如今回上海,竟也不先给我透个信。”
八仙桌摆上了四样小菜 —— 红烧肉、清炒虾仁、糖醋排骨,还有一碗明镜亲手炖的鸡汤。明楼却没动筷子,先提起了话头:“小乾你这次来上海,怕是不只为叙旧吧。”
他夹了块排骨放在明镜碗里,又看向赵乾,“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只管说,这里都是你的家人。”
赵乾放下手中的汤勺,从公文包里取出两份装订整齐的文件,轻轻推到明楼面前 —— 华夏商行南洋产业概况和爪哇经济数据。
“大哥,我这次回来,确实是来求贤的。” 他指尖轻轻敲了敲文件边缘,语气里没半分自矜,“这几年在南洋折腾,总算闯出了些名堂,现在缺个把控金融和银行的大能,把根基扎稳。”
明楼拿起文件翻了两页,目光落在 “澳洲铁矿的储量”“爪哇工厂目录和产能” 的数据上,桌上的骨瓷汤匙都顿了半分,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却又很快平复:“小乾,你可藏得太深了。前阵子上海的报纸都在说,华夏商行击败荷兰签订爪哇独立条约,消息传来,多少国人都跟着振奋 —— 没想到这竟是你的手笔。”
“恰逢其会罢了。” 赵乾声音沉了些,“大哥该知道,南洋华人在当地属于外来者,却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可历来任人宰割。但现在不同,爪哇已经是华人做主,有强大的军力做后盾,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我想把那里打造成南洋华人的后盾,和国家对外经济的中转站。现在那里发展迅速,急需大哥你这样有能力,又心系国家的人,去把控经济盘。”
他转向明诚,“至于诚哥,我想由你在爪哇建立起情报部门 —— 现阶段爪哇还有不少反抗分子和各国间谍,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素。”
明诚摩挲着杯沿,忽然笑了:“这是我的老本行,倒是没什么难度。但需要融入当地的人加入,成效才会显着”
他顿了顿,又补充:“还有,我需要一批特种精英作为情报部门的武力后盾。”
一直沉默的明镜忽然开口,手里的汤勺轻轻碰了碰碗沿:“阿乾,你说爪哇的华人能‘安稳’过日子?”
她想起去年印尼传来的消息 —— 多地出现针对华人的暴动,“我这辈子执掌明氏,不求赚多少钱,只求阿楼、阿诚他们能平安,只求咱们华人能抬起头做人,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大姐放心。” 赵乾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照片,是三宝垄商业街的热闹景象 —— 掌柜老王正给客人端炸酱面,几个华人工人坐在桌边笑谈,墙上还挂着一幅 “天下华人是一家” 的匾额,“这是上个月拍的,老王从苏门答腊迁过去,儿子进了军工厂,每月工资能养活全家,还能存下钱娶媳妇。爪哇的华文学校下月就开学,孩子们能读《论语》,能说中文,不用再怕被人惦记。”
明楼看着照片里华人脸上的笑容,又瞥了眼桌上的报表,忽然问:“我管财政,要‘完全独立’—— 用人、预算、政策,旁人不得干涉;还要在爪哇建立银行,让华人的钱能存到自己的银行里。你能答应吗?”
“这也是我需要你做的。” 赵乾端起酒杯,“大哥的要求都能答应,后续还需要发行自己的货币。”
明诚这时也端起酒杯:“我要的译电、通讯方面的精英,还有行动部门,尽快就到爪哇 —— 我要先把澳洲航线的情报点布好,免得夜长梦多。”
“都给你。” 赵乾与他碰杯,酒液溅起细小的水花。
明镜看着三个年轻人的模样,忽然笑了,给赵乾夹了块红烧肉:“明家的产业迁去爪哇也好,总比在上海被蛀虫啃光强。阿楼管财政,阿诚管情报,我去管华文学校 —— 咱们明家,就去南洋再建个‘家乡’。”
她又看向明楼,语气软了些,“你到了爪哇,可别再像在上海这样,一天到晚绷着弦,也该好好歇口气。”
明楼笑着点头:“知道了,大姐。”
夜色渐深
赵乾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梧桐树影,忽然想起万隆的灯火 —— 那片星河般的光,很快就要添上明家这簇火种了。
“对了,” 明楼忽然抬头,手里还捏着笔,“你要找的人,除了我们,还有谁?”
赵乾嘴角扬起笑意:“下一站,北平。我要去请几位先生 ,后续他们也会去爪哇。”
黄浦江的水汽裹着煤烟味扑在脸上时,经半月颠簸的赵乾终于踏上上海码头。三年未见,远东明珠早已失了往日光彩 —— 流民蜷缩在码头边的破席上,怀里紧揣半块干硬的窝头;远处银号门前排着蜿蜒长队,有人攥着金条急得直跺脚;穿短打的挑夫扛着半袋米疾行,粗哑嗓音裹着焦虑:“又涨了三成!再晚就买不着了!” 赵乾拢了拢熨帖的深灰西装下摆,避开地上泥泞与污水,招手叫了辆黄包车,报出地址:“愚园路,明家公馆。”
黄包车在公馆黑漆铁门前停下,门柱上的缠枝莲雕花虽蒙了层薄灰,依旧透着几分体面 —— 院里法国梧桐遮着浓荫,墙角月季开得艳烈,倒比街上的混乱清净许多。赵乾刚按响门旁铜铃,里头便传来阵轻快脚步声,阿香系着蓝白碎花围裙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块半湿的抹布,头发用红绳松松挽在脑后,额角沾着细汗,一见门外人,眼睛 “唰” 地亮了:“哎哟!赵先生!您可算回上海了!”
她快步跑过来,不由分说去接赵乾脚边的皮箱,手腕上的银镯子叮当作响:“您这箱子看着沉,快给我!您是客人,哪能让您自己拎?”
赵乾笑着虚拦:“阿香,别累着,这里头就是些南洋带回来的小东西 —— 给大姐的咖啡豆,还有给你和明诚的礼物。”
“哟!您还记着我!” 阿香笑得眉眼弯弯,还是执拗地抢过箱子,拎着往院里引。
“大小姐这阵子总对着账本出神,纱厂的原料被兵痞抢了两回,工人人心浮动,她嘴上不说,夜里总在书房待得很晚。您这一来,她准能松快些!”
说着便朝里头喊:“大小姐!赵先生来了!” 喊完又回头冲赵乾笑,“您先在廊下坐会儿,我去叫大小姐!” 话音落,拎着箱子一阵风似的往书房跑。
不过片刻,书房门 “吱呀” 开了,明镜攥着账本快步出来。藏青暗纹的蓝布旗袍熨得平整,袖口轻轻挽至小臂,露出腕间一串温润的珍珠手串,走动时手串随动作轻轻晃,添了几分柔态。见着赵乾,她攥账本的手缓缓松开,账本顺势搁在臂弯里,上前两步自然地握住他的手腕,掌心温度暖得熨帖,语气里裹着几分急切的欢喜,眼底却没半分嗔怪,只满是久别重逢的惦念:“阿乾!回上海怎么不先拍封电报?我好让明诚去码头接你。你看你,晒得都黑了些,这几年在外面可还安稳?”
赵乾跟着她往廊下走,笑着摇头:“一路顺得很,就是船慢了些。想着先来看您,省得您惦记。”
“惦记?我怎能不惦记?” 明镜拉他在藤椅上坐下,自己也挨着坐下,顺手将账本放在旁边矮几上,指尖轻轻拂过他西装肩头沾的薄尘,动作轻柔得像怕碰坏什么。
“你这孩子,当年若不是你拼着命护我,我哪能安稳到现在?自那以后没了你的消息,我总怕你在外面受委屈 —— 如今回了上海,倒不先知会我一声,是故意让我惊喜呢?”
“哪敢故意让您等?” 赵乾从口袋里摸出个锡制礼盒,递过去,“这是我在南洋寻的咖啡豆,知道您爱喝。”
明镜双手接过,指尖轻轻摩挲着罐身的缠枝纹,又小心揭开锡盖一角,鼻尖凑过去轻嗅,眼底当即漾开柔暖的笑意,连眉梢都染了光。她转头朝屋里喊:“阿香!泡壶祁门红茶来,再把前儿从苏州带来的杏仁酥端一碟!”
阿香在屋里应了声 “哎”,很快端着茶盘出来,笑着打趣:“大小姐方才还对着账本发呆呢,赵先生一到,您这嘴角都没放下来过!”
明镜无奈地摇了摇头,指尖轻轻点了点阿香的手背,语气里满是纵容:“就你话多。”
待阿香走后,她才转头对赵乾叹道,廊下挂着的素色风灯被风吹得轻晃,映得她眼底的光软了几分:“你是没见现在上海的乱局,明氏纱厂这阵子确实难 —— 原料被抢,成品堆在库房,可厂里几百号工人要靠着吃饭,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倒了。不过也没什么,慢慢熬着,总能想出办法。” 说这话时,她语气平静,没有半句抱怨,只透着股撑得住事的韧性。
直到暮色漫过百叶窗,明楼和明诚才并肩进门。明楼依旧是一身合体的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赵乾,先朝明镜欠身:“大姐,我们回来了。”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快步上前,一把将赵乾抱住,双手在他背后用力拍了拍,语气虽沉稳却藏着暖意:“小乾,你可终于想起老哥了,一别这几年,连封书信都没有,可让我们好等。”
明诚跟在身后,手里拎着的公文包还沾着夜露的潮气,他快步上前,笑着给赵乾胸前轻捶了一拳,声音里满是欣喜:“小乾,你可真是个大忙人!当年走得急,如今回上海,竟也不先给我透个信。”
八仙桌摆上了四样小菜 —— 红烧肉、清炒虾仁、糖醋排骨,还有一碗明镜亲手炖的鸡汤。明楼却没动筷子,先提起了话头:“小乾你这次来上海,怕是不只为叙旧吧。”
他夹了块排骨放在明镜碗里,又看向赵乾,“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只管说,这里都是你的家人。”
赵乾放下手中的汤勺,从公文包里取出两份装订整齐的文件,轻轻推到明楼面前 —— 华夏商行南洋产业概况和爪哇经济数据。
“大哥,我这次回来,确实是来求贤的。” 他指尖轻轻敲了敲文件边缘,语气里没半分自矜,“这几年在南洋折腾,总算闯出了些名堂,现在缺个把控金融和银行的大能,把根基扎稳。”
明楼拿起文件翻了两页,目光落在 “澳洲铁矿的储量”“爪哇工厂目录和产能” 的数据上,桌上的骨瓷汤匙都顿了半分,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却又很快平复:“小乾,你可藏得太深了。前阵子上海的报纸都在说,华夏商行击败荷兰签订爪哇独立条约,消息传来,多少国人都跟着振奋 —— 没想到这竟是你的手笔。”
“恰逢其会罢了。” 赵乾声音沉了些,“大哥该知道,南洋华人在当地属于外来者,却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可历来任人宰割。但现在不同,爪哇已经是华人做主,有强大的军力做后盾,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我想把那里打造成南洋华人的后盾,和国家对外经济的中转站。现在那里发展迅速,急需大哥你这样有能力,又心系国家的人,去把控经济盘。”
他转向明诚,“至于诚哥,我想由你在爪哇建立起情报部门 —— 现阶段爪哇还有不少反抗分子和各国间谍,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素。”
明诚摩挲着杯沿,忽然笑了:“这是我的老本行,倒是没什么难度。但需要融入当地的人加入,成效才会显着”
他顿了顿,又补充:“还有,我需要一批特种精英作为情报部门的武力后盾。”
一直沉默的明镜忽然开口,手里的汤勺轻轻碰了碰碗沿:“阿乾,你说爪哇的华人能‘安稳’过日子?”
她想起去年印尼传来的消息 —— 多地出现针对华人的暴动,“我这辈子执掌明氏,不求赚多少钱,只求阿楼、阿诚他们能平安,只求咱们华人能抬起头做人,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大姐放心。” 赵乾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照片,是三宝垄商业街的热闹景象 —— 掌柜老王正给客人端炸酱面,几个华人工人坐在桌边笑谈,墙上还挂着一幅 “天下华人是一家” 的匾额,“这是上个月拍的,老王从苏门答腊迁过去,儿子进了军工厂,每月工资能养活全家,还能存下钱娶媳妇。爪哇的华文学校下月就开学,孩子们能读《论语》,能说中文,不用再怕被人惦记。”
明楼看着照片里华人脸上的笑容,又瞥了眼桌上的报表,忽然问:“我管财政,要‘完全独立’—— 用人、预算、政策,旁人不得干涉;还要在爪哇建立银行,让华人的钱能存到自己的银行里。你能答应吗?”
“这也是我需要你做的。” 赵乾端起酒杯,“大哥的要求都能答应,后续还需要发行自己的货币。”
明诚这时也端起酒杯:“我要的译电、通讯方面的精英,还有行动部门,尽快就到爪哇 —— 我要先把澳洲航线的情报点布好,免得夜长梦多。”
“都给你。” 赵乾与他碰杯,酒液溅起细小的水花。
明镜看着三个年轻人的模样,忽然笑了,给赵乾夹了块红烧肉:“明家的产业迁去爪哇也好,总比在上海被蛀虫啃光强。阿楼管财政,阿诚管情报,我去管华文学校 —— 咱们明家,就去南洋再建个‘家乡’。”
她又看向明楼,语气软了些,“你到了爪哇,可别再像在上海这样,一天到晚绷着弦,也该好好歇口气。”
明楼笑着点头:“知道了,大姐。”
夜色渐深
赵乾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梧桐树影,忽然想起万隆的灯火 —— 那片星河般的光,很快就要添上明家这簇火种了。
“对了,” 明楼忽然抬头,手里还捏着笔,“你要找的人,除了我们,还有谁?”
赵乾嘴角扬起笑意:“下一站,北平。我要去请几位先生 ,后续他们也会去爪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