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年 6 月
此时的爪哇岛,早已褪去一年前硝烟弥漫的肃杀,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三宝垄至泗水的公路上。满载着橡胶、货物的卡车呼啸而过,车斗里的华人工人哼着家乡小调,车窗外,成片的橡胶园里,新移植的树苗已抽出嫩绿的新芽,远处的工厂区烟囱林立,灰白色的烟雾与天边的朝霞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工业图景。
本地土着迁出后,赵乾将异世界中大量的技术人员投送出来,加入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他们的加入也给爪哇的建设按下了加速键,各地工厂都在快速建成投产。
赵乾站在日惹市军工厂的办公室窗口,手里捏着一份刚送来的生产报表。报表上的数据密密麻麻,却每一个都透着振奋 —— 本季度军舰下水数量较上季度提升 20%,步枪产量突破五万支,就连最难攻克的装甲钢板冶炼技术,在工程师李烨的带领下,也实现了良品率的翻倍。
“老板,您看那边!” 身后传来陈峰的声音,他指着港口方向,只见一艘通体银灰色的驱逐舰正缓缓驶出船坞,舰艏的 “华威号” 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岸边,穿着蓝色工装的华人工人挥舞着帽子欢呼,几个后世来的技术人员站在高处,举着图纸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向身边的学徒讲解技术要点。
赵乾放下报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一年前咱们还在跟荷兰人谈条件,现在总算有了自己的家底。对了,澳洲铁矿的运输情况怎么样?”
“您放心,” 陈峰递过来一份航线图
“从澳洲塔巴塔巴冶炼厂到日惹港的航线已经稳定下来,每月有十二艘货轮往返,运来的钢材足够支撑军工厂和造船厂的需求。而且咱们在澳洲的采矿队里,一半都是从国内过来的技术人员,他们熟悉开采技术,加上后面加入的工程师提供图纸研发的采矿设备,现在铁矿的日产量比刚开始的时候翻了三倍。”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小泉一郎穿着笔挺的黑色制服,手里拿着一份清单,快步走了过来。一年过去,他脸上的戾气更重了些,只是见到赵乾时,依旧习惯性地弯腰鞠躬,头低到胸口:“老板,巴厘岛港口的扩建工程已经完成,现在可以同时停靠五艘万吨级货轮。另外,扶桑雇佣军按照您的命令,已经完成对巴厘岛以东群岛上武装力量的清剿,下一步准备投入对东帝汶的登陆渗透。”
赵乾接过清单,翻了几页,抬头看向小泉一郎:“雇佣军的纪律怎么样?要是还闹出幺蛾子,尤其是对岛上的华人居民,要是出了什么事,你知道后果。”
小泉一郎连忙点头,额头上渗出细汗:“老板放心,我已经制定了严格的纪律条例,要是有人违反,直接送去澳洲的挖矿,绝不姑息。队员控制在营区,无任务不允许外出。”
赵乾 “嗯” 了一声,将清单递给陈峰,转身朝着工厂区走去。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操作机床加工零件,有的在组装步枪,还有的围着工程师,认真听着技术讲解。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工人,手里拿着扳手,额头上满是汗水,却眼神专注地盯着眼前的零件,直到将最后一颗螺丝拧紧,才长舒了一口气。
赵乾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技术学得怎么样?”
年轻工人转过身,看到赵乾,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老板!我现在已经能独立操作车床了,师傅还说我学得快,以后要教我更复杂的技术呢!”
“好,好好学,” 赵乾笑着说,“咱们爪哇岛要想强大,靠的就得你们。以后工厂还会引进更多先进设备,你们的舞台会越来越大。”
从工厂出来,赵乾乘车前往三宝垄的商业区。这里早已不是一年前的破败模样,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绸缎庄、杂货店、饭馆一应俱全,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大多是从印尼其他地区迁来的华人。
一家名为 “家乡味” 的饭馆里,坐满了食客,掌柜的是从苏门答腊过来的老王,正忙着给客人端菜,嘴里还念叨着:“您尝尝这炸酱面,跟咱北平的味道一模一样!”
看到赵乾进来,老王连忙放下手里的盘子,快步走过来,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老板!您可来了!自从迁到爪哇岛,咱们华人终于不用再受欺负了,现在有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军队,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太多了!我儿子上个月还进了军工厂上班,每月能拿不少工资呢!”
赵乾看着饭馆里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一年前,他在万隆指挥中心和汉斯谈判时,心里就憋着一股劲 —— 一定要让华人在爪哇岛站稳脚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如今,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岛上的华人越来越多,工业、农业、商业都在蓬勃发展,曾经被荷兰人掠夺的资源,如今成了滋养华人的养分。
傍晚时分,赵乾回到万隆指挥中心,陈峰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进来:“老板,国内传来消息,天津、北平的工厂已经全部交由培训出来的技术工人接管,生产情况稳定。另外,军备部已经在日惹建立了实验室,开始研发你要求的新型武器和工业设备,预计年底就能有成果。”
赵乾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走到地图前,手指在爪哇岛及周边群岛上划过:“现在爪哇岛的根基已经稳住了,但这还不够。接下来,咱们要扩大种植园的规模,增加橡胶、香料的产量,同时加快海军的建设,确保海上航线的安全。另外,要在岛上建立学校,让华人子弟都能上学,培养更多的人才 —— 只有人才多了,咱们的基业才能长久。”
陈峰点点头:“我已经安排人去筹备学校的事了,预计下个月就能在三宝垄和泗水各建一所小学,以后还会逐步扩大规模。海军方面,‘华威号’驱逐舰已经完成海试,下个月就能正式服役,还有三艘护卫舰正在建造中,预计明年就能形成战斗力。”
此时的爪哇的军力已经足以维护自身安全,国内的特种师剩余的几个团已经全部转移到爪哇,此时爪哇岛已拥有:陆军5个中型合成旅;空军2个师的轰炸机部队,3个师的战斗机;海军一支驱逐舰支队,一支30艘巡逻艇。
赵乾看着地图上日益繁荣的爪哇岛,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夜色渐深,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亮着,窗外,万隆市的夜景灯火璀璨,与远处工厂区的灯光连成一片,宛如一片星河。这片土地,已成为东南亚华人的乐土。
这里的事情已经步入正轨,剩余的就交给陈峰他们,由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也让他们能尽快得到锻炼成长起来。
此时的爪哇岛,早已褪去一年前硝烟弥漫的肃杀,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三宝垄至泗水的公路上。满载着橡胶、货物的卡车呼啸而过,车斗里的华人工人哼着家乡小调,车窗外,成片的橡胶园里,新移植的树苗已抽出嫩绿的新芽,远处的工厂区烟囱林立,灰白色的烟雾与天边的朝霞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工业图景。
本地土着迁出后,赵乾将异世界中大量的技术人员投送出来,加入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他们的加入也给爪哇的建设按下了加速键,各地工厂都在快速建成投产。
赵乾站在日惹市军工厂的办公室窗口,手里捏着一份刚送来的生产报表。报表上的数据密密麻麻,却每一个都透着振奋 —— 本季度军舰下水数量较上季度提升 20%,步枪产量突破五万支,就连最难攻克的装甲钢板冶炼技术,在工程师李烨的带领下,也实现了良品率的翻倍。
“老板,您看那边!” 身后传来陈峰的声音,他指着港口方向,只见一艘通体银灰色的驱逐舰正缓缓驶出船坞,舰艏的 “华威号” 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岸边,穿着蓝色工装的华人工人挥舞着帽子欢呼,几个后世来的技术人员站在高处,举着图纸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向身边的学徒讲解技术要点。
赵乾放下报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一年前咱们还在跟荷兰人谈条件,现在总算有了自己的家底。对了,澳洲铁矿的运输情况怎么样?”
“您放心,” 陈峰递过来一份航线图
“从澳洲塔巴塔巴冶炼厂到日惹港的航线已经稳定下来,每月有十二艘货轮往返,运来的钢材足够支撑军工厂和造船厂的需求。而且咱们在澳洲的采矿队里,一半都是从国内过来的技术人员,他们熟悉开采技术,加上后面加入的工程师提供图纸研发的采矿设备,现在铁矿的日产量比刚开始的时候翻了三倍。”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小泉一郎穿着笔挺的黑色制服,手里拿着一份清单,快步走了过来。一年过去,他脸上的戾气更重了些,只是见到赵乾时,依旧习惯性地弯腰鞠躬,头低到胸口:“老板,巴厘岛港口的扩建工程已经完成,现在可以同时停靠五艘万吨级货轮。另外,扶桑雇佣军按照您的命令,已经完成对巴厘岛以东群岛上武装力量的清剿,下一步准备投入对东帝汶的登陆渗透。”
赵乾接过清单,翻了几页,抬头看向小泉一郎:“雇佣军的纪律怎么样?要是还闹出幺蛾子,尤其是对岛上的华人居民,要是出了什么事,你知道后果。”
小泉一郎连忙点头,额头上渗出细汗:“老板放心,我已经制定了严格的纪律条例,要是有人违反,直接送去澳洲的挖矿,绝不姑息。队员控制在营区,无任务不允许外出。”
赵乾 “嗯” 了一声,将清单递给陈峰,转身朝着工厂区走去。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操作机床加工零件,有的在组装步枪,还有的围着工程师,认真听着技术讲解。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工人,手里拿着扳手,额头上满是汗水,却眼神专注地盯着眼前的零件,直到将最后一颗螺丝拧紧,才长舒了一口气。
赵乾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技术学得怎么样?”
年轻工人转过身,看到赵乾,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老板!我现在已经能独立操作车床了,师傅还说我学得快,以后要教我更复杂的技术呢!”
“好,好好学,” 赵乾笑着说,“咱们爪哇岛要想强大,靠的就得你们。以后工厂还会引进更多先进设备,你们的舞台会越来越大。”
从工厂出来,赵乾乘车前往三宝垄的商业区。这里早已不是一年前的破败模样,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绸缎庄、杂货店、饭馆一应俱全,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大多是从印尼其他地区迁来的华人。
一家名为 “家乡味” 的饭馆里,坐满了食客,掌柜的是从苏门答腊过来的老王,正忙着给客人端菜,嘴里还念叨着:“您尝尝这炸酱面,跟咱北平的味道一模一样!”
看到赵乾进来,老王连忙放下手里的盘子,快步走过来,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老板!您可来了!自从迁到爪哇岛,咱们华人终于不用再受欺负了,现在有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军队,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太多了!我儿子上个月还进了军工厂上班,每月能拿不少工资呢!”
赵乾看着饭馆里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一年前,他在万隆指挥中心和汉斯谈判时,心里就憋着一股劲 —— 一定要让华人在爪哇岛站稳脚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如今,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岛上的华人越来越多,工业、农业、商业都在蓬勃发展,曾经被荷兰人掠夺的资源,如今成了滋养华人的养分。
傍晚时分,赵乾回到万隆指挥中心,陈峰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进来:“老板,国内传来消息,天津、北平的工厂已经全部交由培训出来的技术工人接管,生产情况稳定。另外,军备部已经在日惹建立了实验室,开始研发你要求的新型武器和工业设备,预计年底就能有成果。”
赵乾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走到地图前,手指在爪哇岛及周边群岛上划过:“现在爪哇岛的根基已经稳住了,但这还不够。接下来,咱们要扩大种植园的规模,增加橡胶、香料的产量,同时加快海军的建设,确保海上航线的安全。另外,要在岛上建立学校,让华人子弟都能上学,培养更多的人才 —— 只有人才多了,咱们的基业才能长久。”
陈峰点点头:“我已经安排人去筹备学校的事了,预计下个月就能在三宝垄和泗水各建一所小学,以后还会逐步扩大规模。海军方面,‘华威号’驱逐舰已经完成海试,下个月就能正式服役,还有三艘护卫舰正在建造中,预计明年就能形成战斗力。”
此时的爪哇的军力已经足以维护自身安全,国内的特种师剩余的几个团已经全部转移到爪哇,此时爪哇岛已拥有:陆军5个中型合成旅;空军2个师的轰炸机部队,3个师的战斗机;海军一支驱逐舰支队,一支30艘巡逻艇。
赵乾看着地图上日益繁荣的爪哇岛,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夜色渐深,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亮着,窗外,万隆市的夜景灯火璀璨,与远处工厂区的灯光连成一片,宛如一片星河。这片土地,已成为东南亚华人的乐土。
这里的事情已经步入正轨,剩余的就交给陈峰他们,由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也让他们能尽快得到锻炼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