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像肥皂泡,看起来绚丽,却一戳就破。
晓燕怀揣着于丽娟提供的模糊线索和苏婷承诺的帮助,度过了焦灼的两天。她不敢再去“林记”,那扇门仿佛贴着无形的封条,写着“罪证”二字。她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表面上是顺从“禁止经营”的命令,实则心神不宁地等待着转机。
她试图自己梳理。那个仓库管理员老李头,手头阔绰……这能说明什么?也许是人家家里有喜事,或者就是于丽娟那哥们瞎传的。没有真凭实据,一切都是空想。
她甚至鼓起勇气,又去了一趟农机厂附近,远远望着那气派的大门和食堂的方向,却再也找不到任何进去的理由和勇气。保卫科的人肯定还记得她,她一去,只怕会被立刻驱赶。
于丽娟那边再没传来新的消息,估计她那点人脉也就挖到那么多。
而苏婷答应帮忙打听,也杳无音信。晓燕几次走到文化馆附近,又犹豫着离开了。她怕催得太紧惹人烦,更怕听到的是坏消息,或者……是苏婷出于同情而编造的敷衍之词。
时间每过去一秒,她的心就下沉一分。谣言在家属院里发酵得越来越难听,甚至开始有人说她用的油是地沟油,面粉是发霉的。孙秀英更是变本加厉,仿佛已经坐实了她的罪名,整天嚷嚷着要和她划清界限,免得影响林小宝的前程。
林卫国除了叹气,就是沉默地抽烟,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晓燕感觉自己像被困在了一个密不透风的蚕茧里,四周是冰冷的丝线,越缠越紧,几乎要窒息。那种百口莫辩的酸楚和无力感,再次汹涌而来。
第三天下午,就在晓燕几乎要绝望,甚至开始怀疑那包药和那句提示是不是自己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时,院门外传来了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是苏婷。
她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配着蓝色长裙,依旧清爽文雅,但脸上带着一丝匆忙和凝重。
晓燕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几乎是跑着迎了出去。
“苏同志?有消息了吗?”她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苏婷停好车,看了看四周投来的好奇目光,低声道:“我们找个安静地方说?”
晓燕连忙把她让进自己屋里,关上了门,隔绝了外面那些探究的视线。
“怎么样?”晓燕急切地问,眼睛紧紧盯着苏婷。
苏婷轻轻叹了口气,这个表情让晓燕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我托工会的朋友侧面打听了一下,”苏婷压低了声音,“食堂那边现在口风很紧。张主任因为这次事故,被厂里批评了,暂时停职检查。现在食堂是副主任老王在负责。”
晓燕的心一沉。张主任停职了?那个唯一可能还对她点心有点好印象的领导?
“那……那个仓库管理员,姓李的,有什么异常吗?”晓燕不甘心地问。
苏婷摇了摇头:“我问了,朋友说没听说老李头有什么特别。就是普通老职工,快退休了,平时看着挺老实本分一个人。手头阔绰……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很难查证。”
希望彻底破灭了。晓燕踉跄了一下,扶住桌子才站稳。唯一的线索断了,所有的猜测都变成了毫无根据的臆想。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是某个她没注意到的环节出了纰漏?她真的要背负这个黑锅,永世不得翻身?
巨大的失望和委屈袭来,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却死死咬着牙不让眼泪掉下来。
苏婷看着她苍白的脸和强忍泪水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同情,或许还有一丝别的什么。她犹豫了一下,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更低了:
“不过……我朋友无意中听到一点别的。”
晓燕猛地抬头,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什么?”
“食堂里有人在私下议论,说……说事发那天,看到副厂长的小舅子,就是后勤科的那个刘干事,在点心送去后,去过食堂后厨一趟,说是……检查卫生。”苏婷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但时间点很巧,就在点心入库后不久。而且,他平时几乎从不下去检查的。”
副厂长的小舅子?刘干事?检查卫生?
晓燕的心脏狂跳起来!一个从不下去检查的人,偏偏在那个敏感的时间点出现?这太可疑了!
“这个刘干事……他为人怎么样?和张主任关系如何?”晓燕急切地追问。
苏婷蹙着眉:“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只听朋友提过一句,说刘干事仗着姐夫是副厂长,在后勤系统有点……不太安分,和张主任那种实干派好像不太对付。但这也只是传言,做不得准。”
虽然还是传言,但比起于丽娟那条模糊的线索,这个信息显然更具指向性!时间、人物、动机(可能与张主任不和)似乎都能隐隐约约串起来!
如果真是这个刘干事趁机在点心里做了手脚,既打击了张主任(引进外来点心出问题),又把自己这个毫无背景的个体户当成了完美的替罪羊……简直一箭双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晓燕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她看向苏婷,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激:“苏同志!太谢谢你了!这消息太重要了!”
苏婷却并没有显得多高兴,反而露出一丝担忧:“晓燕同志,你先别激动。这只是个毫无证据的猜测,甚至可能是我朋友听错了。对方是副厂长的小舅子,有身份有背景,你想查他,难如登天。搞不好,还会惹上更大的麻烦。”
她顿了顿,看着晓燕,语气真诚甚至带了些恳切:“听我一句劝,这件事……就算了吧。我知道你委屈,但有时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等风头过了,也许还能做点别的。硬碰硬,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这番话,听起来完全是站在晓燕的角度,为她着想。充满了关切和现实的考量。
若是以前的林晓燕,或许就真的怕了,认了。
但现在的她,经历了这么多,骨子里那点倔强和韧性已经被彻底激发出来。
她看着苏婷,摇了摇头,眼神异常坚定:“不,苏同志。我不能就这么算了。不是我做的,就不是我做的!这个黑锅我背不起!就算他是天王老子的小舅子,我也要试一试!谢谢你告诉我这些,真的,非常感谢!”
苏婷看着她眼中燃烧的火焰,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一抹复杂的、似是赞赏又似是无奈的笑容:“你……果然和报道里写的一样,很倔强,很……特别。”她轻轻叹了口气,“那……你打算怎么做?这事我真的不能再插手了,不然我朋友也会有麻烦。”
“我明白,已经非常感激你了。”晓燕用力点头,“我自己再想办法。”
苏婷点点头,又安慰了晓燕几句,便起身告辞了。推车离开院子时,她似乎不经意地朝陈默那紧闭的屋门望了一眼。
送走苏婷,晓燕沉浸在获得新线索的兴奋和如何调查的焦虑中,并没有太多留意苏婷最后那个眼神。
新的目标出现了——后勤科刘干事。
但怎么接近他?怎么调查他?她依旧毫无头绪。这比调查食堂职工更难无数倍。
她需要帮手。她需要一个能接触到厂里内部信息、又不惧怕副厂长权势的人。
她再一次,不可抑制地想到了陈默。
他到底去哪里了?为什么出事之后一直不见踪影?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吗?
如果……如果苏婷告诉他的呢?苏婷会去找他吗?以什么身份?关心?还是……分享信息?
一想到苏婷可能和陈默一起讨论自己的事,一种更深的、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恐慌攫住了晓燕。苏婷的帮助是真的出于善意,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甚至是为了在陈默面前表现她的善良和能干?
调查陷入僵局带来的无力感,与情感上朦胧的威胁感交织在一起,让晓燕的心乱成了一团麻。
她走到窗边,望着陈默那扇依旧紧闭的门,第一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孤独。
真相仿佛就在眼前,却又隔着一层无法捅破的厚纱。而身边唯一可能帮她的人,却踪迹全无,并且似乎正被另一个比她更优秀、更得体的女性“关心”着。
她该怎么办?
晓燕怀揣着于丽娟提供的模糊线索和苏婷承诺的帮助,度过了焦灼的两天。她不敢再去“林记”,那扇门仿佛贴着无形的封条,写着“罪证”二字。她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表面上是顺从“禁止经营”的命令,实则心神不宁地等待着转机。
她试图自己梳理。那个仓库管理员老李头,手头阔绰……这能说明什么?也许是人家家里有喜事,或者就是于丽娟那哥们瞎传的。没有真凭实据,一切都是空想。
她甚至鼓起勇气,又去了一趟农机厂附近,远远望着那气派的大门和食堂的方向,却再也找不到任何进去的理由和勇气。保卫科的人肯定还记得她,她一去,只怕会被立刻驱赶。
于丽娟那边再没传来新的消息,估计她那点人脉也就挖到那么多。
而苏婷答应帮忙打听,也杳无音信。晓燕几次走到文化馆附近,又犹豫着离开了。她怕催得太紧惹人烦,更怕听到的是坏消息,或者……是苏婷出于同情而编造的敷衍之词。
时间每过去一秒,她的心就下沉一分。谣言在家属院里发酵得越来越难听,甚至开始有人说她用的油是地沟油,面粉是发霉的。孙秀英更是变本加厉,仿佛已经坐实了她的罪名,整天嚷嚷着要和她划清界限,免得影响林小宝的前程。
林卫国除了叹气,就是沉默地抽烟,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晓燕感觉自己像被困在了一个密不透风的蚕茧里,四周是冰冷的丝线,越缠越紧,几乎要窒息。那种百口莫辩的酸楚和无力感,再次汹涌而来。
第三天下午,就在晓燕几乎要绝望,甚至开始怀疑那包药和那句提示是不是自己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时,院门外传来了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是苏婷。
她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配着蓝色长裙,依旧清爽文雅,但脸上带着一丝匆忙和凝重。
晓燕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几乎是跑着迎了出去。
“苏同志?有消息了吗?”她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苏婷停好车,看了看四周投来的好奇目光,低声道:“我们找个安静地方说?”
晓燕连忙把她让进自己屋里,关上了门,隔绝了外面那些探究的视线。
“怎么样?”晓燕急切地问,眼睛紧紧盯着苏婷。
苏婷轻轻叹了口气,这个表情让晓燕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我托工会的朋友侧面打听了一下,”苏婷压低了声音,“食堂那边现在口风很紧。张主任因为这次事故,被厂里批评了,暂时停职检查。现在食堂是副主任老王在负责。”
晓燕的心一沉。张主任停职了?那个唯一可能还对她点心有点好印象的领导?
“那……那个仓库管理员,姓李的,有什么异常吗?”晓燕不甘心地问。
苏婷摇了摇头:“我问了,朋友说没听说老李头有什么特别。就是普通老职工,快退休了,平时看着挺老实本分一个人。手头阔绰……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很难查证。”
希望彻底破灭了。晓燕踉跄了一下,扶住桌子才站稳。唯一的线索断了,所有的猜测都变成了毫无根据的臆想。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是某个她没注意到的环节出了纰漏?她真的要背负这个黑锅,永世不得翻身?
巨大的失望和委屈袭来,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却死死咬着牙不让眼泪掉下来。
苏婷看着她苍白的脸和强忍泪水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同情,或许还有一丝别的什么。她犹豫了一下,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更低了:
“不过……我朋友无意中听到一点别的。”
晓燕猛地抬头,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什么?”
“食堂里有人在私下议论,说……说事发那天,看到副厂长的小舅子,就是后勤科的那个刘干事,在点心送去后,去过食堂后厨一趟,说是……检查卫生。”苏婷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但时间点很巧,就在点心入库后不久。而且,他平时几乎从不下去检查的。”
副厂长的小舅子?刘干事?检查卫生?
晓燕的心脏狂跳起来!一个从不下去检查的人,偏偏在那个敏感的时间点出现?这太可疑了!
“这个刘干事……他为人怎么样?和张主任关系如何?”晓燕急切地追问。
苏婷蹙着眉:“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只听朋友提过一句,说刘干事仗着姐夫是副厂长,在后勤系统有点……不太安分,和张主任那种实干派好像不太对付。但这也只是传言,做不得准。”
虽然还是传言,但比起于丽娟那条模糊的线索,这个信息显然更具指向性!时间、人物、动机(可能与张主任不和)似乎都能隐隐约约串起来!
如果真是这个刘干事趁机在点心里做了手脚,既打击了张主任(引进外来点心出问题),又把自己这个毫无背景的个体户当成了完美的替罪羊……简直一箭双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晓燕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她看向苏婷,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激:“苏同志!太谢谢你了!这消息太重要了!”
苏婷却并没有显得多高兴,反而露出一丝担忧:“晓燕同志,你先别激动。这只是个毫无证据的猜测,甚至可能是我朋友听错了。对方是副厂长的小舅子,有身份有背景,你想查他,难如登天。搞不好,还会惹上更大的麻烦。”
她顿了顿,看着晓燕,语气真诚甚至带了些恳切:“听我一句劝,这件事……就算了吧。我知道你委屈,但有时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等风头过了,也许还能做点别的。硬碰硬,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这番话,听起来完全是站在晓燕的角度,为她着想。充满了关切和现实的考量。
若是以前的林晓燕,或许就真的怕了,认了。
但现在的她,经历了这么多,骨子里那点倔强和韧性已经被彻底激发出来。
她看着苏婷,摇了摇头,眼神异常坚定:“不,苏同志。我不能就这么算了。不是我做的,就不是我做的!这个黑锅我背不起!就算他是天王老子的小舅子,我也要试一试!谢谢你告诉我这些,真的,非常感谢!”
苏婷看着她眼中燃烧的火焰,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一抹复杂的、似是赞赏又似是无奈的笑容:“你……果然和报道里写的一样,很倔强,很……特别。”她轻轻叹了口气,“那……你打算怎么做?这事我真的不能再插手了,不然我朋友也会有麻烦。”
“我明白,已经非常感激你了。”晓燕用力点头,“我自己再想办法。”
苏婷点点头,又安慰了晓燕几句,便起身告辞了。推车离开院子时,她似乎不经意地朝陈默那紧闭的屋门望了一眼。
送走苏婷,晓燕沉浸在获得新线索的兴奋和如何调查的焦虑中,并没有太多留意苏婷最后那个眼神。
新的目标出现了——后勤科刘干事。
但怎么接近他?怎么调查他?她依旧毫无头绪。这比调查食堂职工更难无数倍。
她需要帮手。她需要一个能接触到厂里内部信息、又不惧怕副厂长权势的人。
她再一次,不可抑制地想到了陈默。
他到底去哪里了?为什么出事之后一直不见踪影?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吗?
如果……如果苏婷告诉他的呢?苏婷会去找他吗?以什么身份?关心?还是……分享信息?
一想到苏婷可能和陈默一起讨论自己的事,一种更深的、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恐慌攫住了晓燕。苏婷的帮助是真的出于善意,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甚至是为了在陈默面前表现她的善良和能干?
调查陷入僵局带来的无力感,与情感上朦胧的威胁感交织在一起,让晓燕的心乱成了一团麻。
她走到窗边,望着陈默那扇依旧紧闭的门,第一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孤独。
真相仿佛就在眼前,却又隔着一层无法捅破的厚纱。而身边唯一可能帮她的人,却踪迹全无,并且似乎正被另一个比她更优秀、更得体的女性“关心”着。
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