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小包止泻药和那句模糊的提示,像黑夜里骤然划亮的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瞬间照亮了林晓燕前方的泥泞,也点燃了她几乎被浇灭的斗志。
不是意外,是阴谋!
这个认知让她浑身发冷,却又奇异地驱散了那几乎将她压垮的绝望和心酸。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愤怒和一种必须查清真相的执拗。
她迅速收起药片和纸条,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她必须争分夺秒。
孙秀英还在外间指桑骂槐,林卫国唉声叹气。晓燕充耳不闻,她的大脑飞速运转。
首先,消息来源。那声音极低,显然是怕人听见。徐婆子给的药?徐婆子大部分时间糊涂,但偶尔清醒,她儿子曾是厂医,家里有各种药不奇怪。可那句提示……不像是徐婆子能说出来的。是谁?那个扔下话的人,一定是知情人,甚至可能目睹了什么!但ta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提醒?是害怕?还是别有用心?
其次,下手的时间和地点。点心是她和娟子一起做的,原料没问题,制作过程没问题。那么,问题只可能出在离开她视线之后——要么是在运送途中,要么就是在农机厂食堂!
运送途中,她蹬着三轮车,点心筐盖得严实,一路直接到食堂后门,中途并未停留。被人动手脚的机会不大。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食堂!在她交货之后,到点心被分发出去之前这段时间!
谁有机会?食堂的工作人员!或者……能轻易进出食堂后厨的人!
晓燕的心沉了下去。如果真是食堂内部的人动手,那调查起来就太难了。她一个毫无背景的个体户,怎么去查一个国营大厂的食堂?
但她不能放弃。她想起张主任验收点心的场景,他是第一个经手人,但他似乎没有动机陷害自己。那么,会是其他厨工?或者是……保管点心的人?
还有动机。谁要这么害她?她得罪了谁?
孙秀英?她巴不得自己倒霉,但她有那个本事把手伸进农机厂食堂吗?可能性不大。
于丽娟?自己拒绝了和她深度合作,但也不至于下这种毒手吧?而且于丽娟的生意和食堂不搭界。
竞争对手?县城里做点心的不止她一家,但都是小摊小贩,“林记”虽然小有名气,但还不至于让人用这种违法的手段来打压。
难道是……无意中挡了谁的路?或者,这阴谋根本不是冲着她来的?而是冲着……农机厂食堂的某个人?自己只是恰好成了被利用的棋子?
思绪纷乱如麻。晓燕知道,光靠自己胡思乱想没用,她需要信息,需要线索。
她看了一眼窗外,夜色已深。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她强迫自己躺下,却一夜无眠,脑子里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
第二天一早,家属院的气氛依旧诡异。人们看到晓燕,纷纷避开目光,或者加快脚步。孙秀英倒是得意洋洋,哼着小调,仿佛家里出了个罪犯是件光宗耀祖的事。
晓燕面无表情地洗漱,生火,熬了锅稀粥。她吃得很少,但强迫自己吃下去。她需要体力。
吃完早饭,她出了门。她没去已经等同于被封的“林记”,而是先去了徐婆子家。
徐婆子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晒太阳,眼神浑浊,嘴里念念叨叨不知说些什么。
晓燕蹲下身,放柔声音:“徐婆婆,昨天谢谢您的药。”
徐婆子茫然地看着她,嘿嘿笑了两声:“药……吃药……不拉肚肚……”
“婆婆,那药……是谁让您给我的呀?”晓燕小心地问。
徐婆子歪着头,想了半天,突然拍手:“小猴子……爬高高……摔屁墩儿……嘿嘿……”
完全问不出有用的信息。晓燕心里失望,但还是把带来的一块软糕放在徐婆子手里,起身离开。
看来,直接线索断了。她必须从别处入手。
她想到了一个人——于丽娟。于丽娟交际广,三教九流认识的人多,消息灵通,或许能知道些农机厂食堂的内部情况?虽然晓燕不太喜欢她咋咋呼呼的性子,但此刻,任何一丝可能都不能放过。
她来到于丽娟的“丽华贸易公司”(其实就是一间租来的临街小屋)。于丽娟正在屋里对着账本拨算盘,看到晓燕,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算盘,表情复杂。
“哟,稀客啊林老板?哦不对,现在不能叫老板了。”于丽娟的语气有点刻薄,但眼神里倒没有太多幸灾乐祸,更多的是一种“看吧我早说过风险大”的意味。
晓燕没在意她的讽刺,直接开门见山:“于经理,我遇到什么事你应该知道了。我想问你打听点事。”
于丽娟挑挑眉:“打听什么?我可跟农机厂食堂没交集。”
“你消息灵通,认不认识厂里或者食堂里的人?或者,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关于食堂的?”晓燕盯着她。
于丽娟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眯着眼打量晓燕:“怎么?觉得是有人害你?”
“我的点心绝对没问题。”晓燕语气斩钉截铁。
于丽娟沉默了一下,弹了弹烟灰:“农机厂食堂……水可不浅。那张主任看着和气,底下几个班长可不是省油的灯。采购、保管……都是肥差。”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听说前段时间,厂里搞审计,查后勤账目,食堂好像有点小问题,最后不了了之了。具体我不清楚,也是道听途说。”
审计?账目问题?晓燕的心猛地一跳。这会不会是关键?
“还有呢?食堂的工作人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或者最近有什么异常?”
于丽娟想了想:“异常?哦,对了,前几天碰见个以前一起倒腾过粮票的哥们,他好像有个远房亲戚在农机厂食堂当厨工,抱怨说他们食堂那个管仓库的老李头,最近手头阔绰了不少,居然抽上带过滤嘴的烟了。谁知道呢,也许发横财了。”
管仓库的老李头?手头阔绰?晓燕立刻记住了这个信息。
“谢了,于经理。”晓燕站起身。
于丽娟叫住她:“喂,林晓燕,我可提醒你,就算真有人搞鬼,那也是他们内部的事,你一个外人想掺和查?别把自己再折进去!这事认倒霉算了!”
晓燕没回头:“倒霉?我不能白倒霉。”
离开于丽娟那里,晓燕心里渐渐有了个模糊的方向。如果食堂内部确实有账目问题,而张主任的审计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那么,这次中毒事件,会不会是一次针对张主任的陷害?而自己,成了那个被选中的、完美的替罪羊?因为她的点心是外来的,最容易做手脚,也最容易被推卸责任!
那么,谁最可能动手?既得利益者!那个手头突然阔绰的仓库管理员老李头?或者是其他害怕被查的人?
她需要证实这个猜测。但她怎么接近食堂的人?怎么调查?
她想到了陈默。陈默经常给农机厂送货,或许认识里面的人?就算不认识,他也许能有办法?
可是……昨天出事到现在,陈默一直没有露面。他去哪儿了?他知道这件事了吗?他会怎么想?也会像其他人一样认为她是黑心商人吗?
一想到陈默可能用怀疑甚至厌恶的眼神看自己,晓燕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比面对所有人的指责还要难受。
她犹豫着,是否要去找他。就在她踌躇不前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
“晓燕同志?”
晓燕回头,看到苏婷推着自行车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关切和一丝犹豫。
“苏干事?”
“我……我听说了你的事。”苏婷推车走过来,眉头微蹙,“你还好吗?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
在这人人避之不及的时候,听到一句“相信”,晓燕鼻尖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勉强笑了笑:“谢谢。”
苏婷看着她,忽然说:“你是不是想调查这件事?需要帮忙吗?”
晓燕一愣:“你?”
苏婷点点头,声音压低了些:“文化馆有时候会下厂矿搞活动,我认识农机厂工会的一个人,或许……能帮你问问食堂那边的情况?当然,不能保证一定能问到什么。”
晓燕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但与此同时,一丝微妙的疑虑也浮上心头:苏婷为什么这么热心?仅仅是因为相信她?还是因为……陈默?
但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任何一丝希望,她都必须抓住。
“真的吗?那太谢谢你了,苏同志!”晓燕急切地说。
“别客气。”苏婷笑了笑,“等我消息。对了,这件事……陈默同志知道了吗?他或许也能帮上忙?”
她果然提到了陈默。晓燕心里的那点疑虑又加深了,但她此刻无暇细想,只是含糊道:“我……还没见到他。”
“哦。”苏婷点点头,没再说什么,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晓燕看着苏婷远去的背影,心情更加复杂。苏婷的主动帮助像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却连着让她心绪不宁的“情敌”。
真相的迷雾似乎浓郁得化不开,而身边的的人际关系,也仿佛变得微妙难测。晓燕站在街口,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但又有一股绝不低头的倔强,支撑着她继续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调查之路上,艰难地摸索前行。
她决定,不能再被动等待。如果苏婷那边没有进展,她必须想办法,自己去会会那个食堂仓库的管理员——老李头。
不是意外,是阴谋!
这个认知让她浑身发冷,却又奇异地驱散了那几乎将她压垮的绝望和心酸。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愤怒和一种必须查清真相的执拗。
她迅速收起药片和纸条,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她必须争分夺秒。
孙秀英还在外间指桑骂槐,林卫国唉声叹气。晓燕充耳不闻,她的大脑飞速运转。
首先,消息来源。那声音极低,显然是怕人听见。徐婆子给的药?徐婆子大部分时间糊涂,但偶尔清醒,她儿子曾是厂医,家里有各种药不奇怪。可那句提示……不像是徐婆子能说出来的。是谁?那个扔下话的人,一定是知情人,甚至可能目睹了什么!但ta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提醒?是害怕?还是别有用心?
其次,下手的时间和地点。点心是她和娟子一起做的,原料没问题,制作过程没问题。那么,问题只可能出在离开她视线之后——要么是在运送途中,要么就是在农机厂食堂!
运送途中,她蹬着三轮车,点心筐盖得严实,一路直接到食堂后门,中途并未停留。被人动手脚的机会不大。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食堂!在她交货之后,到点心被分发出去之前这段时间!
谁有机会?食堂的工作人员!或者……能轻易进出食堂后厨的人!
晓燕的心沉了下去。如果真是食堂内部的人动手,那调查起来就太难了。她一个毫无背景的个体户,怎么去查一个国营大厂的食堂?
但她不能放弃。她想起张主任验收点心的场景,他是第一个经手人,但他似乎没有动机陷害自己。那么,会是其他厨工?或者是……保管点心的人?
还有动机。谁要这么害她?她得罪了谁?
孙秀英?她巴不得自己倒霉,但她有那个本事把手伸进农机厂食堂吗?可能性不大。
于丽娟?自己拒绝了和她深度合作,但也不至于下这种毒手吧?而且于丽娟的生意和食堂不搭界。
竞争对手?县城里做点心的不止她一家,但都是小摊小贩,“林记”虽然小有名气,但还不至于让人用这种违法的手段来打压。
难道是……无意中挡了谁的路?或者,这阴谋根本不是冲着她来的?而是冲着……农机厂食堂的某个人?自己只是恰好成了被利用的棋子?
思绪纷乱如麻。晓燕知道,光靠自己胡思乱想没用,她需要信息,需要线索。
她看了一眼窗外,夜色已深。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她强迫自己躺下,却一夜无眠,脑子里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
第二天一早,家属院的气氛依旧诡异。人们看到晓燕,纷纷避开目光,或者加快脚步。孙秀英倒是得意洋洋,哼着小调,仿佛家里出了个罪犯是件光宗耀祖的事。
晓燕面无表情地洗漱,生火,熬了锅稀粥。她吃得很少,但强迫自己吃下去。她需要体力。
吃完早饭,她出了门。她没去已经等同于被封的“林记”,而是先去了徐婆子家。
徐婆子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晒太阳,眼神浑浊,嘴里念念叨叨不知说些什么。
晓燕蹲下身,放柔声音:“徐婆婆,昨天谢谢您的药。”
徐婆子茫然地看着她,嘿嘿笑了两声:“药……吃药……不拉肚肚……”
“婆婆,那药……是谁让您给我的呀?”晓燕小心地问。
徐婆子歪着头,想了半天,突然拍手:“小猴子……爬高高……摔屁墩儿……嘿嘿……”
完全问不出有用的信息。晓燕心里失望,但还是把带来的一块软糕放在徐婆子手里,起身离开。
看来,直接线索断了。她必须从别处入手。
她想到了一个人——于丽娟。于丽娟交际广,三教九流认识的人多,消息灵通,或许能知道些农机厂食堂的内部情况?虽然晓燕不太喜欢她咋咋呼呼的性子,但此刻,任何一丝可能都不能放过。
她来到于丽娟的“丽华贸易公司”(其实就是一间租来的临街小屋)。于丽娟正在屋里对着账本拨算盘,看到晓燕,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算盘,表情复杂。
“哟,稀客啊林老板?哦不对,现在不能叫老板了。”于丽娟的语气有点刻薄,但眼神里倒没有太多幸灾乐祸,更多的是一种“看吧我早说过风险大”的意味。
晓燕没在意她的讽刺,直接开门见山:“于经理,我遇到什么事你应该知道了。我想问你打听点事。”
于丽娟挑挑眉:“打听什么?我可跟农机厂食堂没交集。”
“你消息灵通,认不认识厂里或者食堂里的人?或者,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关于食堂的?”晓燕盯着她。
于丽娟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眯着眼打量晓燕:“怎么?觉得是有人害你?”
“我的点心绝对没问题。”晓燕语气斩钉截铁。
于丽娟沉默了一下,弹了弹烟灰:“农机厂食堂……水可不浅。那张主任看着和气,底下几个班长可不是省油的灯。采购、保管……都是肥差。”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听说前段时间,厂里搞审计,查后勤账目,食堂好像有点小问题,最后不了了之了。具体我不清楚,也是道听途说。”
审计?账目问题?晓燕的心猛地一跳。这会不会是关键?
“还有呢?食堂的工作人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或者最近有什么异常?”
于丽娟想了想:“异常?哦,对了,前几天碰见个以前一起倒腾过粮票的哥们,他好像有个远房亲戚在农机厂食堂当厨工,抱怨说他们食堂那个管仓库的老李头,最近手头阔绰了不少,居然抽上带过滤嘴的烟了。谁知道呢,也许发横财了。”
管仓库的老李头?手头阔绰?晓燕立刻记住了这个信息。
“谢了,于经理。”晓燕站起身。
于丽娟叫住她:“喂,林晓燕,我可提醒你,就算真有人搞鬼,那也是他们内部的事,你一个外人想掺和查?别把自己再折进去!这事认倒霉算了!”
晓燕没回头:“倒霉?我不能白倒霉。”
离开于丽娟那里,晓燕心里渐渐有了个模糊的方向。如果食堂内部确实有账目问题,而张主任的审计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那么,这次中毒事件,会不会是一次针对张主任的陷害?而自己,成了那个被选中的、完美的替罪羊?因为她的点心是外来的,最容易做手脚,也最容易被推卸责任!
那么,谁最可能动手?既得利益者!那个手头突然阔绰的仓库管理员老李头?或者是其他害怕被查的人?
她需要证实这个猜测。但她怎么接近食堂的人?怎么调查?
她想到了陈默。陈默经常给农机厂送货,或许认识里面的人?就算不认识,他也许能有办法?
可是……昨天出事到现在,陈默一直没有露面。他去哪儿了?他知道这件事了吗?他会怎么想?也会像其他人一样认为她是黑心商人吗?
一想到陈默可能用怀疑甚至厌恶的眼神看自己,晓燕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比面对所有人的指责还要难受。
她犹豫着,是否要去找他。就在她踌躇不前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
“晓燕同志?”
晓燕回头,看到苏婷推着自行车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关切和一丝犹豫。
“苏干事?”
“我……我听说了你的事。”苏婷推车走过来,眉头微蹙,“你还好吗?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
在这人人避之不及的时候,听到一句“相信”,晓燕鼻尖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勉强笑了笑:“谢谢。”
苏婷看着她,忽然说:“你是不是想调查这件事?需要帮忙吗?”
晓燕一愣:“你?”
苏婷点点头,声音压低了些:“文化馆有时候会下厂矿搞活动,我认识农机厂工会的一个人,或许……能帮你问问食堂那边的情况?当然,不能保证一定能问到什么。”
晓燕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但与此同时,一丝微妙的疑虑也浮上心头:苏婷为什么这么热心?仅仅是因为相信她?还是因为……陈默?
但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任何一丝希望,她都必须抓住。
“真的吗?那太谢谢你了,苏同志!”晓燕急切地说。
“别客气。”苏婷笑了笑,“等我消息。对了,这件事……陈默同志知道了吗?他或许也能帮上忙?”
她果然提到了陈默。晓燕心里的那点疑虑又加深了,但她此刻无暇细想,只是含糊道:“我……还没见到他。”
“哦。”苏婷点点头,没再说什么,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晓燕看着苏婷远去的背影,心情更加复杂。苏婷的主动帮助像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却连着让她心绪不宁的“情敌”。
真相的迷雾似乎浓郁得化不开,而身边的的人际关系,也仿佛变得微妙难测。晓燕站在街口,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但又有一股绝不低头的倔强,支撑着她继续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调查之路上,艰难地摸索前行。
她决定,不能再被动等待。如果苏婷那边没有进展,她必须想办法,自己去会会那个食堂仓库的管理员——老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