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一月下旬的深圳,虽处南国,冬意依旧在晨间的薄雾中透出几分清寒。但位于福田区的远航集团总部大楼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春节的喜庆气氛早已提前弥漫开来,公司门口挂起了大红灯笼,前台也摆放了金桔盆景,寓意着大吉大利。
最大的会议室被精心布置过,“远航集团1995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的红色横幅悬挂在主席台后方,显得格外醒目。主席台上摆放着鲜花,台下座位席无虚席,员工们身着正装,脸上洋溢着期待与自豪。这是一年来辛勤耕耘后,等待收获和肯定的时刻。
上午九点整,萧远携马婷婷准时步入会场。萧远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身形挺拔,年轻的面庞上带着沉稳的笑容,目光扫过全场,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马婷婷则选择了一件宽松舒适的枣红色羊绒连衣裙,巧妙地遮掩了微微隆起的小腹,气色红润,眉眼间尽是即将为人母的柔和与喜悦。她的出现,让严肃的会议氛围平添了几分温馨。
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萧远和马婷婷在主席台中央就坐,赵经理、张工等总部高管分坐两侧。
掌声稍歇,萧远没有急于拿起讲稿,而是双手虚按,微笑着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各位远航的同仁们,大家上午好!看到大家精神饱满的样子,我就知道,过去这一年,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纸面上的业绩,更是整个团队的精气神!首先,我要代表公司,也代表我个人,感谢在座的每一位,以及所有坚守在全国各地岗位上的同事们,感谢大家一九九五年的辛勤付出!”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今天是腊八前一天,”萧远语气轻松了些,“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咱们今天就关起门来,一家人好好盘点一下咱们这一年的收成,然后,开开心心过个大年!”
亲切的开场白让会场气氛更加活跃。萧远顺势切入正题,示意会议开始。
首先由财务总监做集团整体营收报告。当投影幕布上显示出那一长串令人振奋的数字时,会场内不时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一九九五年,集团合并报表营业收入,较一九九四年增长百分之二百三十五!”财务总监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净利润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三百一十!各项财务指标健康,现金流充裕!”
具体到各业务线:
BP机业务,作为集团的“现金奶牛”,在张工的带领下,不仅顶住了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更通过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化,利润率保持了较高水平。张工在补充发言时,着重介绍了研发中心的进展:“我们的第二代数字BP机原型测试顺利,预计九六年中期可推向市场。同时,对未来通信技术的预研工作也已有序展开。”他的汇报务实而充满技术自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地产业务,则由赵经理汇报。他坦诚地回顾了年初遭遇竞争对手王健不正当竞争带来的波折,但也着重介绍了团队如何齐心协力,通过提升项目品质、灵活调整策略,最终使几个主要项目(包括受冲击的高端楼盘)实现了超出预期的利润。“特别是下半年,”赵经理看向萧远,语气带着敬佩,“在萧总的战略指引下,我们成功把握了市场回暖的窗口期,加快了资金回笼。地产板块全年贡献的利润,占据了集团总利润的相当大比重。”这番汇报既肯定了团队的努力,也隐晦地表达了了对萧远决策的赞许。
贸易业务,虽因重心向上海转移,深圳本部增量放缓,但整体贸易额仍保持了稳健增长。更重要的是,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贸易渠道已初步打通。
接下来,是本次会议的重头戏之一——外地分公司的连线汇报。
会议秘书接通了上海的长途电话,苏芷晴清晰而冷静的声音通过免提传了出来:“萧总、马总,各位总部的同事,大家上午好。我是苏芷晴。”
“芷晴,辛苦了。上海那边情况怎么样?”萧远对着话筒说道,语气中带着关切和鼓励。
“谢谢萧总。”苏芷晴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细听之下能察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成就感交织的波动,“我代表上海分公司全体同仁,向总部汇报。自九五年十一月筹建以来,我们已完成团队组建、业务衔接和首单突破。就在本月初,我们成功竞得美国家居连锁品牌‘Ho & More’的一笔重要纺织品出口配额订单,金额虽非巨大,但战略意义显着,为我们在华东贸易圈打响了第一炮。”
她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成功夺标的过程,略去了与本地巨头宏业贸易竞争的细节,但与会众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萧远赞许地点头:“非常好,芷晴!上海滩水深浪急,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站稳脚跟,并取得开门红,非常不容易!陈明和他的本地团队也功不可没,请转达总部的慰问和感谢。”
“谢谢萧总,我会转达。”苏芷晴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浦东地块的调研和前期接触也在进行中,我们会谨慎推进。”
“明白,稳扎稳打。”萧远肯定道。
上海这边捷报刚传完,北京的电话也接了进来。周伟华的声音听起来比苏芷晴更显沉稳,带着京片子特有的圆融:“萧总,婷婷,各位,我这边是周伟华。”
“伟华,北京情况如何?”马婷婷微笑着开口问道,体现了她作为联合创始人对各板块业务的熟悉。
“马总,各位同仁,”周伟华的声音透着一种在权力中心浸淫已久的谨慎与老练,“北京办事处已于上月正式获批升级为分公司。这边的环境,大家可能也了解,不同于上海和深圳,更讲究个‘润物细无声’。我们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建立信任和疏通渠道上。通过新任总经理王建国同志的一些关系,我们刚接下了一个部委下属单位信息化系统升级的小单子,金额不大,但意义在于建立样板和信任。地产方面,我们正在密切跟踪几个潜在的旧城改造项目信息,但不会急于求成。”
周伟华的汇报务实而低调,符合北京分公司的定位。萧远表示认可:“伟华的策略是对的,北京市场有其特殊性,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是关键。王建国同志刚到任,你们要多支持他。”
“请萧总放心,我们一定精诚合作。”周伟华保证道。
两地分公司的汇报,虽然一个高歌猛进,一个低调潜行,但都展示了远航集团全国布局的初步成果,让总部的员工们倍感振奋,对集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所有业务汇报结束后,萧远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再次肯定了全体员工的努力,特别点名表扬了几个团队:
“这一年,我们遭遇过挑战,”萧远的目光扫过赵经理和他的地产团队,“但在压力面前,我们的地产团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应变能力,值得掌声!”赵经理等人激动地鼓掌。
“这一年,我们开启了新的征程,”萧远看向电话连线方向,虽然看不到人,但语气充满力量,“上海分公司在苏芷晴总经理和陈明副总经理的带领下,锐意进取,沪上初战告捷!北京分公司在周伟华同志和王建国同志的运筹下,稳扎稳打,悄然落子!他们是集团开疆拓土的功臣!”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身旁的马婷婷身上,眼神变得格外柔和:“当然,这一年,我们集团内部也迎来了最大的喜事。我和婷婷,即将迎来我们爱情结晶。在此,我也要特别感谢婷婷,在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同时,依然为集团的发展殚精竭虑。”
全场响起了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充满了真诚的祝福。马婷婷脸颊微红,微笑着向众人点头致意。
萧远抬手压下掌声,语气转为沉稳:“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九五年,我们实现了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的初步跨越。但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扩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资源如何更高效配置?信息如何更快速流转?各业务线、各区域公司如何形成更强的合力?这是我们九六年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新的一年,我们的关键词是:巩固、消化、提升!要巩固我们已经取得的阵地,消化吸收快速扩张的成果,全面提升我们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
他并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竞争对手名字,也没有渲染危机,但敏锐的高管们已经从话语中感受到了潜在的张力,以及集团战略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决心。
总结环节过后,进入了最令人期待的表彰和年终奖发放环节。由马婷婷亲自宣布获奖名单和奖金数额。一批批优秀员工、杰出团队代表上台,从萧远和马婷婷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和沉甸甸的大红包。会场气氛达到高潮,欢声笑语不断。丰厚的奖金实实在在地体现了集团对员工付出的认可,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归属感和干劲。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员工们相互道贺,讨论着年终奖的用途,憧憬着春节假期,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散会后,萧远和马婷婷最后离开会议室。走在略显空旷的走廊里,马婷婷轻轻挽住萧远的手臂,低声道:“远哥,大家都辛苦了。看到公司今天的样子,真好像做梦一样。”
萧远拍拍她的手背,温言道:“是啊,一步步走来,不容易。但这才只是开始,后面的路会更难走。”他想起周伟华和苏芷晴私下汇报中提及的王健在沪京两地的悄然活动,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不过,只要我们内部团结,方向正确,就不怕任何风浪。”
他顿了顿,看着马婷婷,语气变得轻快:“好了,不想这些了。马上过年了,爸妈过几天就来深圳,今年咱们一家人好好过个团圆年。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持好心情,养好身体。”
马婷婷幸福地靠在他肩上,点了点头。窗外,深圳冬日的阳光正好,穿透云雾,洒在崭新的城市轮廓上,也照在这对年轻夫妻身上,勾勒出充满希望的光影。年终盘点是过去的终点,更是通往未来的起点。辉煌与喜悦之下,新的挑战与征程,已然悄然开启。
最大的会议室被精心布置过,“远航集团1995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的红色横幅悬挂在主席台后方,显得格外醒目。主席台上摆放着鲜花,台下座位席无虚席,员工们身着正装,脸上洋溢着期待与自豪。这是一年来辛勤耕耘后,等待收获和肯定的时刻。
上午九点整,萧远携马婷婷准时步入会场。萧远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身形挺拔,年轻的面庞上带着沉稳的笑容,目光扫过全场,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马婷婷则选择了一件宽松舒适的枣红色羊绒连衣裙,巧妙地遮掩了微微隆起的小腹,气色红润,眉眼间尽是即将为人母的柔和与喜悦。她的出现,让严肃的会议氛围平添了几分温馨。
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萧远和马婷婷在主席台中央就坐,赵经理、张工等总部高管分坐两侧。
掌声稍歇,萧远没有急于拿起讲稿,而是双手虚按,微笑着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各位远航的同仁们,大家上午好!看到大家精神饱满的样子,我就知道,过去这一年,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纸面上的业绩,更是整个团队的精气神!首先,我要代表公司,也代表我个人,感谢在座的每一位,以及所有坚守在全国各地岗位上的同事们,感谢大家一九九五年的辛勤付出!”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今天是腊八前一天,”萧远语气轻松了些,“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咱们今天就关起门来,一家人好好盘点一下咱们这一年的收成,然后,开开心心过个大年!”
亲切的开场白让会场气氛更加活跃。萧远顺势切入正题,示意会议开始。
首先由财务总监做集团整体营收报告。当投影幕布上显示出那一长串令人振奋的数字时,会场内不时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一九九五年,集团合并报表营业收入,较一九九四年增长百分之二百三十五!”财务总监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净利润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三百一十!各项财务指标健康,现金流充裕!”
具体到各业务线:
BP机业务,作为集团的“现金奶牛”,在张工的带领下,不仅顶住了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更通过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化,利润率保持了较高水平。张工在补充发言时,着重介绍了研发中心的进展:“我们的第二代数字BP机原型测试顺利,预计九六年中期可推向市场。同时,对未来通信技术的预研工作也已有序展开。”他的汇报务实而充满技术自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地产业务,则由赵经理汇报。他坦诚地回顾了年初遭遇竞争对手王健不正当竞争带来的波折,但也着重介绍了团队如何齐心协力,通过提升项目品质、灵活调整策略,最终使几个主要项目(包括受冲击的高端楼盘)实现了超出预期的利润。“特别是下半年,”赵经理看向萧远,语气带着敬佩,“在萧总的战略指引下,我们成功把握了市场回暖的窗口期,加快了资金回笼。地产板块全年贡献的利润,占据了集团总利润的相当大比重。”这番汇报既肯定了团队的努力,也隐晦地表达了了对萧远决策的赞许。
贸易业务,虽因重心向上海转移,深圳本部增量放缓,但整体贸易额仍保持了稳健增长。更重要的是,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贸易渠道已初步打通。
接下来,是本次会议的重头戏之一——外地分公司的连线汇报。
会议秘书接通了上海的长途电话,苏芷晴清晰而冷静的声音通过免提传了出来:“萧总、马总,各位总部的同事,大家上午好。我是苏芷晴。”
“芷晴,辛苦了。上海那边情况怎么样?”萧远对着话筒说道,语气中带着关切和鼓励。
“谢谢萧总。”苏芷晴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细听之下能察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成就感交织的波动,“我代表上海分公司全体同仁,向总部汇报。自九五年十一月筹建以来,我们已完成团队组建、业务衔接和首单突破。就在本月初,我们成功竞得美国家居连锁品牌‘Ho & More’的一笔重要纺织品出口配额订单,金额虽非巨大,但战略意义显着,为我们在华东贸易圈打响了第一炮。”
她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成功夺标的过程,略去了与本地巨头宏业贸易竞争的细节,但与会众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萧远赞许地点头:“非常好,芷晴!上海滩水深浪急,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站稳脚跟,并取得开门红,非常不容易!陈明和他的本地团队也功不可没,请转达总部的慰问和感谢。”
“谢谢萧总,我会转达。”苏芷晴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浦东地块的调研和前期接触也在进行中,我们会谨慎推进。”
“明白,稳扎稳打。”萧远肯定道。
上海这边捷报刚传完,北京的电话也接了进来。周伟华的声音听起来比苏芷晴更显沉稳,带着京片子特有的圆融:“萧总,婷婷,各位,我这边是周伟华。”
“伟华,北京情况如何?”马婷婷微笑着开口问道,体现了她作为联合创始人对各板块业务的熟悉。
“马总,各位同仁,”周伟华的声音透着一种在权力中心浸淫已久的谨慎与老练,“北京办事处已于上月正式获批升级为分公司。这边的环境,大家可能也了解,不同于上海和深圳,更讲究个‘润物细无声’。我们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建立信任和疏通渠道上。通过新任总经理王建国同志的一些关系,我们刚接下了一个部委下属单位信息化系统升级的小单子,金额不大,但意义在于建立样板和信任。地产方面,我们正在密切跟踪几个潜在的旧城改造项目信息,但不会急于求成。”
周伟华的汇报务实而低调,符合北京分公司的定位。萧远表示认可:“伟华的策略是对的,北京市场有其特殊性,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是关键。王建国同志刚到任,你们要多支持他。”
“请萧总放心,我们一定精诚合作。”周伟华保证道。
两地分公司的汇报,虽然一个高歌猛进,一个低调潜行,但都展示了远航集团全国布局的初步成果,让总部的员工们倍感振奋,对集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所有业务汇报结束后,萧远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再次肯定了全体员工的努力,特别点名表扬了几个团队:
“这一年,我们遭遇过挑战,”萧远的目光扫过赵经理和他的地产团队,“但在压力面前,我们的地产团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应变能力,值得掌声!”赵经理等人激动地鼓掌。
“这一年,我们开启了新的征程,”萧远看向电话连线方向,虽然看不到人,但语气充满力量,“上海分公司在苏芷晴总经理和陈明副总经理的带领下,锐意进取,沪上初战告捷!北京分公司在周伟华同志和王建国同志的运筹下,稳扎稳打,悄然落子!他们是集团开疆拓土的功臣!”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身旁的马婷婷身上,眼神变得格外柔和:“当然,这一年,我们集团内部也迎来了最大的喜事。我和婷婷,即将迎来我们爱情结晶。在此,我也要特别感谢婷婷,在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同时,依然为集团的发展殚精竭虑。”
全场响起了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充满了真诚的祝福。马婷婷脸颊微红,微笑着向众人点头致意。
萧远抬手压下掌声,语气转为沉稳:“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九五年,我们实现了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的初步跨越。但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扩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资源如何更高效配置?信息如何更快速流转?各业务线、各区域公司如何形成更强的合力?这是我们九六年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新的一年,我们的关键词是:巩固、消化、提升!要巩固我们已经取得的阵地,消化吸收快速扩张的成果,全面提升我们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
他并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竞争对手名字,也没有渲染危机,但敏锐的高管们已经从话语中感受到了潜在的张力,以及集团战略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决心。
总结环节过后,进入了最令人期待的表彰和年终奖发放环节。由马婷婷亲自宣布获奖名单和奖金数额。一批批优秀员工、杰出团队代表上台,从萧远和马婷婷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和沉甸甸的大红包。会场气氛达到高潮,欢声笑语不断。丰厚的奖金实实在在地体现了集团对员工付出的认可,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归属感和干劲。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员工们相互道贺,讨论着年终奖的用途,憧憬着春节假期,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散会后,萧远和马婷婷最后离开会议室。走在略显空旷的走廊里,马婷婷轻轻挽住萧远的手臂,低声道:“远哥,大家都辛苦了。看到公司今天的样子,真好像做梦一样。”
萧远拍拍她的手背,温言道:“是啊,一步步走来,不容易。但这才只是开始,后面的路会更难走。”他想起周伟华和苏芷晴私下汇报中提及的王健在沪京两地的悄然活动,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不过,只要我们内部团结,方向正确,就不怕任何风浪。”
他顿了顿,看着马婷婷,语气变得轻快:“好了,不想这些了。马上过年了,爸妈过几天就来深圳,今年咱们一家人好好过个团圆年。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持好心情,养好身体。”
马婷婷幸福地靠在他肩上,点了点头。窗外,深圳冬日的阳光正好,穿透云雾,洒在崭新的城市轮廓上,也照在这对年轻夫妻身上,勾勒出充满希望的光影。年终盘点是过去的终点,更是通往未来的起点。辉煌与喜悦之下,新的挑战与征程,已然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