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沪上交锋-《系统首富》

  一九九六年一月八日的上海,清晨的天空是铅灰色的,透着江南冬日特有的湿冷。空气中弥漫着黄浦江带来的水汽和城市早起忙碌的烟火气。位于浦东新区一栋新建写字楼七层的远航集团上海分公司,虽然办公面积不算很大,但窗明几净,装修简约现代,与周围许多尚在开发中的工地形成鲜明对比。早晨八点半,公司里已经灯火通明,员工们各就各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与兴奋。

  总经理办公室内,苏芷晴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藏青色职业套装,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逐渐苏醒的街道和远处笼罩在薄雾中的外滩建筑群。她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眼神专注而冷静。今天,将是上海分公司成立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考验——与上海本土老牌贸易巨头宏业贸易公司,正面争夺一笔至关重要的纺织品出口配额订单。

  这笔订单的采购方是美国“Ho & More”连锁超市的代表史密斯先生,订单金额本身不算天文数字,但其象征意义和带来的配额资源,对于意在华东贸易市场站稳脚跟的远航上海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谁能拿下这笔订单,谁就能在接下来一年的纺织品出口圈子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准入证。

  “苏总,陈副总到了。”秘书的声音从内线电话传来。

  “请进。”苏芷晴转过身,将咖啡杯放在桌上。

  门被推开,陈明快步走了进来。陈明年约四十,穿着熨烫平整的深色西装,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典型的上海精英经理人形象。他原是上海一家国有外贸公司的业务骨干,被苏芷晴高薪挖来,看中的正是他对本地贸易规则、人脉网络的熟悉以及扎实的业务能力。

  “芷晴,情况基本摸清了。”陈明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带着一丝凝重,“宏业的赵国雄这次是志在必得。他们不仅报了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而且听说通过关系,已经提前和史密斯先生的翻译接触过几次了。”

  苏芷晴走到办公桌后坐下,示意陈明也坐:“价格方面,萧总和我们之前议定的底线还有空间,但不能轻易让步,否则后续的订单难做。关键是那个翻译……看来赵国雄是想走‘内部路线’。”

  陈明点点头:“赵国雄在上海外贸圈经营了二十多年,关系盘根错节,这种手段他常用。史密斯先生是第一次来中国大规模采购,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翻译的理解和推荐。”

  苏芷晴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她回想起之前系统【资讯分析】功能提供的一些关于九十年代中期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特点简报,其中提到像“Ho & More”这类新兴连锁超市,除了价格,开始逐渐注重供应商的稳定性、反应速度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品质管理意识。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陈总,你和轻工进出口总公司的王处长,关系维护得怎么样?”苏芷晴突然问道。王处长是主管部分配额审批的关键人物之一,陈明在前期的关系铺垫中提起过。

  “一直有联系,还算融洽。王处长为人比较正派,但宏业那边和他关系也很深。”陈明如实回答。

  “不是要走后门。”苏芷晴摆摆手,“我是想,能否通过王处长这边,侧面了解一下宏业最近在配额使用和履约方面,有没有出现过什么瑕疵?哪怕是小问题。”

  陈明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苏芷晴的意图:“您的意思是……收集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在关键时刻作为谈判筹码?或者至少让我们心里有底?”

  “不错。”苏芷晴赞许地点头,“赵国雄想玩盘外招,我们也不能完全不设防。但主要战场,还是要放在史密斯先生本人身上。我们要让他相信,选择远航,不仅仅是选择了一个低价,更是选择了一个更可靠、更高效、更有前瞻性的合作伙伴。”

  她顿了顿,继续部署:“第一,把我们之前准备好的公司介绍、成功案例(尤其是涉及标准化生产的案例)、以及我们初步拟定的质量控制流程方案,再仔细检查一遍,确保英文版本准确、专业、有说服力。第二,重新审视我们的报价策略,可以考虑在付款方式或者最小起订量上增加一些灵活性,但核心价格先稳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总,你需要想办法,创造一个能让史密斯先生相对摆脱翻译影响,与我们进行更直接沟通的机会,哪怕只有几分钟。”

  陈明认真记下,尤其是第三点,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说道:“创造直接沟通的机会……史密斯先生入住的是和平饭店,今晚宏业的赵国雄已经约了他共进晚餐。我们原本计划是明天上午正式会谈。如果要想今晚介入,恐怕……”

  “今晚的晚餐,我们不去打扰。”苏芷晴果断地说,“但晚餐后呢?史密斯先生第一次来上海,或许会对这座城市的夜景感兴趣?和平饭店九楼的华懋阁,视野绝佳,可以俯瞰外滩全景。如果我们能‘偶遇’呢?”

  陈明立刻领会:“我明白了。我有个朋友的弟弟在和平饭店做大堂副理,我试试看能否安排一下,至少确保我们能有位置,并且能知道史密斯先生大概的行程。”

  “好!这件事你去办,要自然,不能引起对方反感。”苏芷晴叮嘱道,“另外,关于宏业的情况,也麻烦你尽快通过王处长那边侧面了解一下。”

  “我马上去办。”陈明起身,雷厉风行地离开了办公室。

  苏芷晴深吸一口气,走到墙上的上海市地图前,目光落在浦东这片热土上。这一仗,不仅是为了订单,更是为了远航在上海的立足之战。她绝不能输。

  下午两点,远航上海分公司的小会议室内,苏芷晴和陈明以及两名业务骨干正在进行最后的沙盘推演。

  陈明已经带来了反馈:“苏总,王处长那边我委婉地问了。他口风很紧,没明说,但暗示宏业去年底有一批出口到欧洲的针织衫,因为色差问题被客户索赔过,虽然金额不大,但也算是个小污点。另外,和平饭店那边也安排了,晚上九点左右,华懋阁靠窗的位置给我们留了,而且听说史密斯先生有晚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