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广州,空气依旧温热,但已没了盛夏的酷暑。下午两点,萧远和苏芷晴乘坐的公司轿车停在了天河区一处略显陈旧的工业园门口。挂着一块崭新铜牌——“广州靓影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苏芷晴脸上带着明显的兴奋,一边下车一边对萧远说:“萧总,就是这里了。我调研了小半年,这个‘靓影’品牌虽然刚起步,但势头很猛!他们主打中草药护发概念,广告语‘乌黑亮泽,靓影相伴’在本地电台效果不错,据说铺货很快。”
萧远点点头,抬头看了看这栋五层高的老厂房。外墙有些斑驳,但门口“靓影”的logo设计得倒是颇为时尚,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这是自月初投资委员会确定“审慎多元”方针后,第一个进入实质性考察的非主业项目。苏芷晴对品牌和市场的敏感度一向很高,她极力推荐,萧远也愿意来看看。毕竟,快消品市场容量巨大,如果真能找到有潜力的标的,不失为一个好的多元化方向。
“走吧,进去看看。”萧远整理了一下西装,平静地说道。意识深处,他已悄然对系统下达指令:“扫描评估‘靓影’品牌创始人贾仁义的可信度及项目潜在风险。”
【指令收到。启动“人脉扫描”及“风险预警”功能。】
【扫描目标:贾仁义,“靓影”品牌创始人。】
【分析中…】
两人在前台小姐的引导下,走上楼梯。楼梯是水泥的,边缘有些磨损,但打扫得还算干净。来到三楼一间挂着“总经理”牌子的办公室前,门虚掩着。前台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热情洋溢的男声:“请进请进!”
推门进去,一个穿着条纹衬衫、头发梳得油亮、体型微胖的中年男人立刻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他伸出手,热情地握住苏芷晴的手:“苏总监!欢迎欢迎!大驾光临,让我们这小公司蓬荜生辉啊!”接着又转向萧远,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更浓的讨好:“这位一定就是萧总吧?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我是贾仁义,靓影的负责人。”
【人脉扫描初步结果:】
【姓名:贾仁义】
【诚信度:65/100(善于言辞,表现热情,但数据可能存在夸大倾向)】
【能力值(营销/管理):72/100(市场嗅觉尚可,执行力一般)】
【当前需求:95/100(极度渴望获得投资,缓解资金压力)】
【风险预警:黄色警示。目标言辞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偏差,建议谨慎核实关键数据。】
系统的提示让萧远心中微微一动。诚信度65,不算低,但“数据可能存在夸大倾向”和“黄色警示”值得注意。他面上不动声色,与贾仁义握了握手,客气道:“贾总过奖了,我们是来学习的。”
“哎呀,萧总太谦虚了!你们远航贸易才是真正的大公司,实力雄厚!”贾仁义一边说着,一边将两人让到办公室一角的沙发上坐下,亲自倒茶。他的办公室装修得倒是挺气派,红木办公桌,真皮沙发,墙上还挂着一幅“大展宏图”的书法,但与这栋旧厂房的外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寒暄几句后,贾仁义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推介。
“萧总,苏总监,不瞒二位,我们‘靓影’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绝对是看准了风口!”贾仁义唾沫横飞,“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越来越注重形象,尤其是头发!那些外国牌子,贵得离谱,还不一定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发质!我们‘靓影’,主打的就是中草药精华,何首乌、人参、皂角……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温和不伤发,效果实实在在!”
他拿出一摞宣传册和几张本地报纸的广告版面,指着上面的数据说:“你看,这是我们上个月在《羊城晚报》做的广告,咨询电话都快打爆了!我们在广州、深圳、东莞的铺货率已经达到了30%,经销商反馈非常好,复购率很高!预计到年底,月销售额就能突破一百万!”
苏芷晴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对这些数据很满意,她补充道:“萧总,我侧面了解过,他们在一些百货商场和发廊的销量的确增长很快。中草药概念现在很受欢迎,差异化竞争做得不错。”
萧远认真地听着,不时提问:“贾总,产品的核心配方是自主研发的还是购买的?有没有相关的检测报告?”
“这个您放心!”贾仁义拍着胸脯,“配方是我们高薪从一家老字号药厂请来的退休工程师调的,绝对独家!检测报告都有,符合国家标准!”他示意秘书拿来一叠文件,萧远接过翻看了一下,是些基础的安全性检测,看不出太多门道。
“生产成本和毛利大概多少?”萧远继续问。
“成本控制得很好!”贾仁义眼神闪烁了一下,“因为我们采用了一些……优化的供应链,毛利能达到50%以上!只要规模上去,利润非常可观!”
【风险预警:黄色警示提升至橙色警示。目标在回答生产成本和毛利时,情绪波动异常,存在高概率夸大或隐瞒。建议重点核查财务数据及供应链实际情况。】
系统的警告更强烈了。萧远的心沉了下去,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淡淡的微笑。“贾总,方便我们去生产车间看看吗?了解一下生产工艺。”
“当然!当然方便!”贾仁义满口答应,站起身,“我们的生产车间虽然不大,但绝对是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来的!刘主任,陪萧总苏总监去车间参观一下!”
一个穿着有些油腻工装、面色疲惫的中年男人应声进来,是生产车间的刘主任。贾仁义叮嘱道:“好好给萧总介绍介绍,一定要展现我们最好的一面!”
“好的,贾总。”刘主任低声应道,眼神有些躲闪。
在刘主任的带领下,萧远和苏芷晴穿过走廊,走向另一栋相连的厂房。车间的味道扑面而来,是各种香精、化学品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混合的气味。车间比萧远想象的要小,设备看起来也比较陈旧,几个女工正在流水线上忙碌地灌装、贴标签。卫生条件只能说马马虎虎,地面有积水,一些原料桶随意堆放。
苏芷晴微微蹙了蹙眉,似乎也觉得这生产环境与贾仁义描述的“严格标准”有些差距。
萧远走到一个正在搅拌原料的大锅前,问道:“刘主任,这锅里的就是主打的中草药精华吗?”
刘主任有些紧张地搓着手:“是……是的,萧总。”
“主要是哪些成分?配比有标准吗?”萧远看似随意地拿起旁边一个原料桶的标签看了看,上面写着一些化学名称,并未看到明显的中草药成分。
“呃……这个……何首乌提取液……还有……”刘主任支支吾吾,额头冒汗,“配比是保密的,贾总亲自掌握。”
【风险预警:橙色警示持续。生产管理人员对核心工艺不熟悉,生产环境与管理规范存在隐患。与宣传的“中草药精华”概念严重不符的可能性极高。】
萧远又走到包装区,拿起一瓶成品“靓影”洗发水。包装设计确实不错,但拧开盖子闻了闻,香味浓烈得有些刺鼻。他注意到瓶身的标签贴得有些歪斜,生产日期印章也有些模糊。
“现在的产能怎么样?能满足市场需求吗?”萧远放下瓶子,问刘主任。
“还……还行吧。”刘主任眼神飘忽,“就是有时候原料供应不太稳定……”
就在这时,萧远的目光被车间角落一堆蒙着灰尘的旧设备吸引。他走过去,发现是一些更老式的灌装机和封口机,上面贴着“已报废”的纸条。但引起他注意的是,旁边一个半开的垃圾桶里,露出几个完全不同品牌、看起来质量低劣的洗发水瓶子和标签。
萧远心中疑窦丛生,但并未声张。他转身对刘主任说:“好了,我们看得差不多了,谢谢刘主任。”
回到贾仁义的办公室,贾仁义立刻热情地问:“萧总,苏总监,看得怎么样?我们的生产还是很有潜力的吧?只要资金到位,马上可以引进新设备,扩大产能!”
苏芷晴似乎也从刚才的车间参观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没有立刻接话,而是看向萧远。
萧远坐下,沉吟片刻,直接切入核心问题:“贾总,感谢您的详细介绍。我对‘靓影’的品牌理念和市场定位是感兴趣的。不过,有几个具体问题还想再确认一下。您刚才提到月销售额即将突破百万,不知道方不方便看一下最近三个月的财务报表和银行流水?还有,您说的50%以上毛利,是基于哪些成本核算的?另外,关于核心配方,除了检测报告,是否有更详细的成分分析或专利申请?”
贾仁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了一下,虽然很快又恢复热情,但那一闪而过的慌乱没有逃过萧远的眼睛。
“这个……萧总,财务报表和流水涉及一些商业机密,而且我们正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账目有些……比较复杂。”贾仁义搓着手,“毛利核算绝对是准确的,我们成本控制得力嘛!配方更是核心机密,专利申请已经在流程中了,很快就能下来!”
他话锋一转,开始大谈特谈未来规划:“萧总,只要您愿意投资,不用多,两三百万就行!我们计划明年进军全国市场,广告打到央视去!到时候,回报率绝对是十倍、几十倍!机会难得啊!”
【风险预警:红色警示!目标对关键财务和技术数据的回避态度异常,诚信度评估下调至55/100。结合生产车间观察,该项目存在严重虚假宣传、财务数据造假、产品质量隐患极高的风险。投资失败概率大于90%。强烈不建议投资!】
系统的最终警告如同冷水浇头,让萧远彻底清醒。贾仁义的夸夸其谈,生产车间的蛛丝马迹,以及系统明确的红色警示,都指向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包装精美、但内里问题重重的陷阱。
萧远心中已有决断。他不再纠缠细节,站起身,语气平静而疏离:“贾总,您的宏图大志我很佩服。不过,投资是件需要非常谨慎的事情。我们需要回去再内部评估一下。今天非常感谢您的接待和介绍。”
贾仁义愣住了,他没想到萧远会这么干脆地结束会谈,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他急忙站起来:“萧总,萧总!再坐会儿聊聊嘛!价格好商量!或者我们先合作个小项目试试水?”
苏芷晴也看出了萧远的态度转变,虽然心中仍有不甘和疑惑,但还是职业地站起身,准备告辞。
“不必了,贾总。”萧远的声音不容置疑,“我们还有安排。再见。”
说完,他对苏芷晴示意了一下,两人径直离开了办公室,留下贾仁义一脸错愕和不甘地站在原地。
走下楼梯,坐进停在厂区外的轿车里,苏芷晴终于忍不住问道:“萧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吗?虽然生产车间是有点旧,但贾总说的市场前景……”
萧远没有立刻回答,对司机说了声“回深圳”。车子启动,驶离了这片略显杂乱的工业区。
直到车子汇入广州通往深圳的高速公路车流,萧远才缓缓开口,语气严肃:“芷晴,你的市场嗅觉没错,‘中草药护发’这个概念确实有潜力。但是,这个‘靓影’品牌,问题很大。”
苏芷晴认真地看着他:“您发现了什么?”
“第一,贾仁义这个人,言过其实。”萧远分析道,“他极度渴望资金,这本身没问题,但他对关键数据,比如财务报表、具体成本、核心技术,总是闪烁其词,用‘商业机密’、‘流程中’来搪塞。一个真正有底气的企业,不会这样。”
“第二,生产车间。你我也看到了,环境、管理、设备,都和他的描述相差甚远。那个刘主任,连基本的生产工艺都说不清楚。更重要的是,”萧远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疑点,“我在车间角落,看到了其他劣质品牌的包装瓶。我怀疑,他们可能不止生产‘靓影’,还可能涉及一些……模仿甚至假冒的生产。”
“什么?”苏芷晴吃了一惊,脸色微变,“这……我只是看了他们的市场表现和宣传资料,没想到生产端这么……”
“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是直觉,也是一种综合判断。”萧远不能明说系统,只能归结为经验和直觉,“这个项目,风险极高。贾仁义画的大饼很诱人,但根基是虚的。我几乎可以断定,他的财务数据有水分,产品质量也堪忧。我们投钱进去,很可能血本无归,甚至会被拖累声誉。”
苏芷晴沉默了,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物。她回想起贾仁义的夸夸其谈,车间里不协调的细节,以及萧远敏锐的观察和果断的拒绝。她不是不懂商业风险,只是被前期的市场调研数据和品牌概念迷惑了,加上急于做出成绩证明自己“品牌建设”思路的正确性,差点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低声说:“萧总,对不起。是我工作不够细致,差点让公司陷入风险。我只关注了市场和品牌概念,忽视了对企业本身,尤其是生产和财务的深入核查。”
她的语气带着失落和自责。这是她主导推荐的第一个重要投资项目,却被如此干脆地否决,对她的信心是个不小的打击。
萧远看着她,语气缓和下来:“不用自责。发现机会、敢于推荐是你的职责和优点。这次考察本身就是一次学习。快消品行业水很深,包装和宣传可以做得很好,但内核更重要。这次经历也提醒我们,未来的投资考察,必须要建立更严格的尽职调查流程,财务、生产、技术,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对公司和所有员工负责。”
他顿了顿,继续道:“记住我们在投资委员会上确定的——‘聚焦主业,审慎多元’。多元化不是不能做,但一定要围绕我们的核心优势,并且对标的项目进行最严格的筛选。这次就算交学费了,但这个学费很值,它让我们避免了一个更大的坑。”
苏芷晴抬起头,看着萧远冷静而坚定的侧脸,心中的失落渐渐被一种信服取代。她再次感受到萧远那种超越常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他似乎总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抓住最本质的风险和机遇。
“我明白了,萧总。”苏芷晴深吸一口气,重新打起精神,“我会吸取这次教训。以后的项目考察,我会更加全面和谨慎。”
“嗯。”萧远点点头,“快消品领域我们可以继续保持关注,但标准要提高。真正有产品力、有诚信团队的好项目,我们依然可以投。但像‘靓影’这种,敬而远之。”
车子在高速上平稳行驶,夕阳的余晖洒进车内。萧远闭上眼睛,意识中再次确认了系统的红色警示。他知道,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也许一两个月后,关于“靓影”或者其他类似品牌的负面消息就会传出,到时候,苏芷晴和团队都会更加理解“审慎”二字的重量。
这次快消品投资的挫败,并非坏事。它像一盆冷水,让略有膨胀的团队更加清醒,也让“审慎多元”的战略方针,以最直观的方式,刻入了每个人的心中。对于苏芷晴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成长,让她从单纯的市场兴奋中,开始建立起更全面的风险意识和投资眼光。
而萧远,则再次体会到系统这个“隐形雷达”的可贵。在商海暗礁密布的区域,它能提前发出警报,指引正确的航向。这使得他对即将到来的更多、更复杂的投资决策,充满了信心。
广州的高楼大厦渐渐被甩在身后,深圳的方向灯火初上。一次失败的考察,却让远航这艘船,在迷雾中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苏芷晴脸上带着明显的兴奋,一边下车一边对萧远说:“萧总,就是这里了。我调研了小半年,这个‘靓影’品牌虽然刚起步,但势头很猛!他们主打中草药护发概念,广告语‘乌黑亮泽,靓影相伴’在本地电台效果不错,据说铺货很快。”
萧远点点头,抬头看了看这栋五层高的老厂房。外墙有些斑驳,但门口“靓影”的logo设计得倒是颇为时尚,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这是自月初投资委员会确定“审慎多元”方针后,第一个进入实质性考察的非主业项目。苏芷晴对品牌和市场的敏感度一向很高,她极力推荐,萧远也愿意来看看。毕竟,快消品市场容量巨大,如果真能找到有潜力的标的,不失为一个好的多元化方向。
“走吧,进去看看。”萧远整理了一下西装,平静地说道。意识深处,他已悄然对系统下达指令:“扫描评估‘靓影’品牌创始人贾仁义的可信度及项目潜在风险。”
【指令收到。启动“人脉扫描”及“风险预警”功能。】
【扫描目标:贾仁义,“靓影”品牌创始人。】
【分析中…】
两人在前台小姐的引导下,走上楼梯。楼梯是水泥的,边缘有些磨损,但打扫得还算干净。来到三楼一间挂着“总经理”牌子的办公室前,门虚掩着。前台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热情洋溢的男声:“请进请进!”
推门进去,一个穿着条纹衬衫、头发梳得油亮、体型微胖的中年男人立刻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他伸出手,热情地握住苏芷晴的手:“苏总监!欢迎欢迎!大驾光临,让我们这小公司蓬荜生辉啊!”接着又转向萧远,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更浓的讨好:“这位一定就是萧总吧?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我是贾仁义,靓影的负责人。”
【人脉扫描初步结果:】
【姓名:贾仁义】
【诚信度:65/100(善于言辞,表现热情,但数据可能存在夸大倾向)】
【能力值(营销/管理):72/100(市场嗅觉尚可,执行力一般)】
【当前需求:95/100(极度渴望获得投资,缓解资金压力)】
【风险预警:黄色警示。目标言辞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偏差,建议谨慎核实关键数据。】
系统的提示让萧远心中微微一动。诚信度65,不算低,但“数据可能存在夸大倾向”和“黄色警示”值得注意。他面上不动声色,与贾仁义握了握手,客气道:“贾总过奖了,我们是来学习的。”
“哎呀,萧总太谦虚了!你们远航贸易才是真正的大公司,实力雄厚!”贾仁义一边说着,一边将两人让到办公室一角的沙发上坐下,亲自倒茶。他的办公室装修得倒是挺气派,红木办公桌,真皮沙发,墙上还挂着一幅“大展宏图”的书法,但与这栋旧厂房的外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寒暄几句后,贾仁义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推介。
“萧总,苏总监,不瞒二位,我们‘靓影’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绝对是看准了风口!”贾仁义唾沫横飞,“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越来越注重形象,尤其是头发!那些外国牌子,贵得离谱,还不一定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发质!我们‘靓影’,主打的就是中草药精华,何首乌、人参、皂角……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温和不伤发,效果实实在在!”
他拿出一摞宣传册和几张本地报纸的广告版面,指着上面的数据说:“你看,这是我们上个月在《羊城晚报》做的广告,咨询电话都快打爆了!我们在广州、深圳、东莞的铺货率已经达到了30%,经销商反馈非常好,复购率很高!预计到年底,月销售额就能突破一百万!”
苏芷晴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对这些数据很满意,她补充道:“萧总,我侧面了解过,他们在一些百货商场和发廊的销量的确增长很快。中草药概念现在很受欢迎,差异化竞争做得不错。”
萧远认真地听着,不时提问:“贾总,产品的核心配方是自主研发的还是购买的?有没有相关的检测报告?”
“这个您放心!”贾仁义拍着胸脯,“配方是我们高薪从一家老字号药厂请来的退休工程师调的,绝对独家!检测报告都有,符合国家标准!”他示意秘书拿来一叠文件,萧远接过翻看了一下,是些基础的安全性检测,看不出太多门道。
“生产成本和毛利大概多少?”萧远继续问。
“成本控制得很好!”贾仁义眼神闪烁了一下,“因为我们采用了一些……优化的供应链,毛利能达到50%以上!只要规模上去,利润非常可观!”
【风险预警:黄色警示提升至橙色警示。目标在回答生产成本和毛利时,情绪波动异常,存在高概率夸大或隐瞒。建议重点核查财务数据及供应链实际情况。】
系统的警告更强烈了。萧远的心沉了下去,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淡淡的微笑。“贾总,方便我们去生产车间看看吗?了解一下生产工艺。”
“当然!当然方便!”贾仁义满口答应,站起身,“我们的生产车间虽然不大,但绝对是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来的!刘主任,陪萧总苏总监去车间参观一下!”
一个穿着有些油腻工装、面色疲惫的中年男人应声进来,是生产车间的刘主任。贾仁义叮嘱道:“好好给萧总介绍介绍,一定要展现我们最好的一面!”
“好的,贾总。”刘主任低声应道,眼神有些躲闪。
在刘主任的带领下,萧远和苏芷晴穿过走廊,走向另一栋相连的厂房。车间的味道扑面而来,是各种香精、化学品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混合的气味。车间比萧远想象的要小,设备看起来也比较陈旧,几个女工正在流水线上忙碌地灌装、贴标签。卫生条件只能说马马虎虎,地面有积水,一些原料桶随意堆放。
苏芷晴微微蹙了蹙眉,似乎也觉得这生产环境与贾仁义描述的“严格标准”有些差距。
萧远走到一个正在搅拌原料的大锅前,问道:“刘主任,这锅里的就是主打的中草药精华吗?”
刘主任有些紧张地搓着手:“是……是的,萧总。”
“主要是哪些成分?配比有标准吗?”萧远看似随意地拿起旁边一个原料桶的标签看了看,上面写着一些化学名称,并未看到明显的中草药成分。
“呃……这个……何首乌提取液……还有……”刘主任支支吾吾,额头冒汗,“配比是保密的,贾总亲自掌握。”
【风险预警:橙色警示持续。生产管理人员对核心工艺不熟悉,生产环境与管理规范存在隐患。与宣传的“中草药精华”概念严重不符的可能性极高。】
萧远又走到包装区,拿起一瓶成品“靓影”洗发水。包装设计确实不错,但拧开盖子闻了闻,香味浓烈得有些刺鼻。他注意到瓶身的标签贴得有些歪斜,生产日期印章也有些模糊。
“现在的产能怎么样?能满足市场需求吗?”萧远放下瓶子,问刘主任。
“还……还行吧。”刘主任眼神飘忽,“就是有时候原料供应不太稳定……”
就在这时,萧远的目光被车间角落一堆蒙着灰尘的旧设备吸引。他走过去,发现是一些更老式的灌装机和封口机,上面贴着“已报废”的纸条。但引起他注意的是,旁边一个半开的垃圾桶里,露出几个完全不同品牌、看起来质量低劣的洗发水瓶子和标签。
萧远心中疑窦丛生,但并未声张。他转身对刘主任说:“好了,我们看得差不多了,谢谢刘主任。”
回到贾仁义的办公室,贾仁义立刻热情地问:“萧总,苏总监,看得怎么样?我们的生产还是很有潜力的吧?只要资金到位,马上可以引进新设备,扩大产能!”
苏芷晴似乎也从刚才的车间参观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没有立刻接话,而是看向萧远。
萧远坐下,沉吟片刻,直接切入核心问题:“贾总,感谢您的详细介绍。我对‘靓影’的品牌理念和市场定位是感兴趣的。不过,有几个具体问题还想再确认一下。您刚才提到月销售额即将突破百万,不知道方不方便看一下最近三个月的财务报表和银行流水?还有,您说的50%以上毛利,是基于哪些成本核算的?另外,关于核心配方,除了检测报告,是否有更详细的成分分析或专利申请?”
贾仁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了一下,虽然很快又恢复热情,但那一闪而过的慌乱没有逃过萧远的眼睛。
“这个……萧总,财务报表和流水涉及一些商业机密,而且我们正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账目有些……比较复杂。”贾仁义搓着手,“毛利核算绝对是准确的,我们成本控制得力嘛!配方更是核心机密,专利申请已经在流程中了,很快就能下来!”
他话锋一转,开始大谈特谈未来规划:“萧总,只要您愿意投资,不用多,两三百万就行!我们计划明年进军全国市场,广告打到央视去!到时候,回报率绝对是十倍、几十倍!机会难得啊!”
【风险预警:红色警示!目标对关键财务和技术数据的回避态度异常,诚信度评估下调至55/100。结合生产车间观察,该项目存在严重虚假宣传、财务数据造假、产品质量隐患极高的风险。投资失败概率大于90%。强烈不建议投资!】
系统的最终警告如同冷水浇头,让萧远彻底清醒。贾仁义的夸夸其谈,生产车间的蛛丝马迹,以及系统明确的红色警示,都指向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包装精美、但内里问题重重的陷阱。
萧远心中已有决断。他不再纠缠细节,站起身,语气平静而疏离:“贾总,您的宏图大志我很佩服。不过,投资是件需要非常谨慎的事情。我们需要回去再内部评估一下。今天非常感谢您的接待和介绍。”
贾仁义愣住了,他没想到萧远会这么干脆地结束会谈,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他急忙站起来:“萧总,萧总!再坐会儿聊聊嘛!价格好商量!或者我们先合作个小项目试试水?”
苏芷晴也看出了萧远的态度转变,虽然心中仍有不甘和疑惑,但还是职业地站起身,准备告辞。
“不必了,贾总。”萧远的声音不容置疑,“我们还有安排。再见。”
说完,他对苏芷晴示意了一下,两人径直离开了办公室,留下贾仁义一脸错愕和不甘地站在原地。
走下楼梯,坐进停在厂区外的轿车里,苏芷晴终于忍不住问道:“萧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吗?虽然生产车间是有点旧,但贾总说的市场前景……”
萧远没有立刻回答,对司机说了声“回深圳”。车子启动,驶离了这片略显杂乱的工业区。
直到车子汇入广州通往深圳的高速公路车流,萧远才缓缓开口,语气严肃:“芷晴,你的市场嗅觉没错,‘中草药护发’这个概念确实有潜力。但是,这个‘靓影’品牌,问题很大。”
苏芷晴认真地看着他:“您发现了什么?”
“第一,贾仁义这个人,言过其实。”萧远分析道,“他极度渴望资金,这本身没问题,但他对关键数据,比如财务报表、具体成本、核心技术,总是闪烁其词,用‘商业机密’、‘流程中’来搪塞。一个真正有底气的企业,不会这样。”
“第二,生产车间。你我也看到了,环境、管理、设备,都和他的描述相差甚远。那个刘主任,连基本的生产工艺都说不清楚。更重要的是,”萧远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疑点,“我在车间角落,看到了其他劣质品牌的包装瓶。我怀疑,他们可能不止生产‘靓影’,还可能涉及一些……模仿甚至假冒的生产。”
“什么?”苏芷晴吃了一惊,脸色微变,“这……我只是看了他们的市场表现和宣传资料,没想到生产端这么……”
“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是直觉,也是一种综合判断。”萧远不能明说系统,只能归结为经验和直觉,“这个项目,风险极高。贾仁义画的大饼很诱人,但根基是虚的。我几乎可以断定,他的财务数据有水分,产品质量也堪忧。我们投钱进去,很可能血本无归,甚至会被拖累声誉。”
苏芷晴沉默了,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物。她回想起贾仁义的夸夸其谈,车间里不协调的细节,以及萧远敏锐的观察和果断的拒绝。她不是不懂商业风险,只是被前期的市场调研数据和品牌概念迷惑了,加上急于做出成绩证明自己“品牌建设”思路的正确性,差点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低声说:“萧总,对不起。是我工作不够细致,差点让公司陷入风险。我只关注了市场和品牌概念,忽视了对企业本身,尤其是生产和财务的深入核查。”
她的语气带着失落和自责。这是她主导推荐的第一个重要投资项目,却被如此干脆地否决,对她的信心是个不小的打击。
萧远看着她,语气缓和下来:“不用自责。发现机会、敢于推荐是你的职责和优点。这次考察本身就是一次学习。快消品行业水很深,包装和宣传可以做得很好,但内核更重要。这次经历也提醒我们,未来的投资考察,必须要建立更严格的尽职调查流程,财务、生产、技术,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对公司和所有员工负责。”
他顿了顿,继续道:“记住我们在投资委员会上确定的——‘聚焦主业,审慎多元’。多元化不是不能做,但一定要围绕我们的核心优势,并且对标的项目进行最严格的筛选。这次就算交学费了,但这个学费很值,它让我们避免了一个更大的坑。”
苏芷晴抬起头,看着萧远冷静而坚定的侧脸,心中的失落渐渐被一种信服取代。她再次感受到萧远那种超越常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他似乎总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抓住最本质的风险和机遇。
“我明白了,萧总。”苏芷晴深吸一口气,重新打起精神,“我会吸取这次教训。以后的项目考察,我会更加全面和谨慎。”
“嗯。”萧远点点头,“快消品领域我们可以继续保持关注,但标准要提高。真正有产品力、有诚信团队的好项目,我们依然可以投。但像‘靓影’这种,敬而远之。”
车子在高速上平稳行驶,夕阳的余晖洒进车内。萧远闭上眼睛,意识中再次确认了系统的红色警示。他知道,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也许一两个月后,关于“靓影”或者其他类似品牌的负面消息就会传出,到时候,苏芷晴和团队都会更加理解“审慎”二字的重量。
这次快消品投资的挫败,并非坏事。它像一盆冷水,让略有膨胀的团队更加清醒,也让“审慎多元”的战略方针,以最直观的方式,刻入了每个人的心中。对于苏芷晴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成长,让她从单纯的市场兴奋中,开始建立起更全面的风险意识和投资眼光。
而萧远,则再次体会到系统这个“隐形雷达”的可贵。在商海暗礁密布的区域,它能提前发出警报,指引正确的航向。这使得他对即将到来的更多、更复杂的投资决策,充满了信心。
广州的高楼大厦渐渐被甩在身后,深圳的方向灯火初上。一次失败的考察,却让远航这艘船,在迷雾中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