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地产首子-《系统首富》

  七月中旬的深圳,暑气正盛。宝安县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的拍卖厅里,虽然老旧的窗式空调卖力地吞吐着冷气,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汗水、烟草和灰尘的燥热气息。厅内座无虚席,大多是穿着各式衬衫、腋下夹着公文包的男人们,他们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眼神中交织着审视、计算和志在必得的锐光。这里是九十年代初深圳地产热潮的一个微小缩影,每一块土地的出让,都可能孕育着未来的财富传奇,或是吞噬资金的陷阱。

  萧远和赵国强坐在中间偏后一排的位置。萧远依旧是一身简洁的商务休闲打扮,与周围不少略显粗犷的“老板”们相比,显得格外年轻和沉静。他身旁的赵国强,则是一位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身材微胖,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熨烫平整的短袖白衬衫和深色西裤,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更像是一位严谨的会计师或工程师。他是萧远和马婷婷经过多轮面试后,为新成立的“远航地产”聘用的首位专业项目经理,此前在一家国有建筑公司负责项目预算和工程管理,经验丰富,作风踏实。

  “萧总,这是今天推出的最后一块地,也是我们目标的那块,编号B93-07。”赵国强压低声音,将手中的拍卖资料册翻到相应页面,指着上面的地块示意图和参数,“位置在靠近新区边缘的规划工业园附近,面积不大,35亩左右。起拍价是每亩8万元。”

  萧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资料。这些信息他早已烂熟于心。在决定成立地产公司后,他和赵国强花了近两周时间,几乎跑遍了深圳当时所有计划出让的土地,最终将首次试水的目标锁定在了这块地上。理由很充分:首先,它面积适中,总价可控,正好符合“小步快跑”的策略;其次,规划用途是工业用地,未来可以建设标准厂房或仓储设施,这与远航贸易自身的物流需求能形成协同,即便短期内没有合适的租售对象,也可以自用,降低了空置风险;最后,位置虽然当前略显偏僻,但紧邻政府新规划的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周边几家竞争对手的情况,摸清楚了吗?”萧远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丝毫紧张。这毕竟是他两世为人、也是远航系第一次正式参与土地招拍挂。

  赵国强推了推眼镜,身体向萧远这边倾斜,用更小的声音汇报:“基本上清楚了。左边第三排那个穿花衬衫的,是本地一个做五金起家的老板,想拿地建自己的五金加工厂,资金实力一般,但可能会为自用厂房出价比较坚决。前排那个穿灰色POLO衫的,代表一家港资小公司,他们对这类小型工业地也有兴趣,但据我观察,他们的心理价位不会太高,主要是试探性质。最需要注意的是右前方那个瘦高个,是专门做小型厂房开发然后出租的,有成熟模式,对这类地块很熟悉,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

  萧远顺着赵国强的暗示,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下那几个潜在对手。他能感觉到,当拍卖师介绍到这块地时,厅内的气氛明显变得更加专注,许多道目光都投向了前方悬挂的区位图。

  “系统,‘风险预警’,目标:宝安B93-07号工业用地竞拍项目。”萧远在心中默念。这是他参与此次拍卖的另一重保障。虽然前期分析和赵国强专业的判断都显示风险可控,但有了系统的最终确认,更能让他安心。

  意识中,半透明的系统面板浮现,【风险预警】功能被激活。短暂的延迟后,面板上显示出评估结果:

  【目标:B93-07号工业用地竞拍。】

  【风险等级:低。】

  【评估依据:地块性质清晰,无产权纠纷;规划前景明朗;起拍价合理,低于当前同类地块市场均价约15%;竞争对手实力均未形成碾压性优势。】

  【潜在风险点:1.竞拍过程中因非理性因素导致成交价过高,影响项目利润率。2.未来两年内区域配套设施建设速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出租率。】

  【建议:在预设心理价位内可积极参与竞拍,注意控制情绪,避免追高。】

  “风险等级:低”。系统的判断与他和赵国强的分析高度一致,这让萧远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看了一眼身旁略显紧张的赵国强,递过去一个安抚的眼神。

  “赵经理,放松点。按我们昨晚商定的策略来。志在必得,但也要量力而行。”萧远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

  赵国强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写着几个关键数字的纸条——那是他们设定的不同竞价阶梯和最终的心理上限。萧总的镇定无疑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原本还担心这位过于年轻的老板会像一些暴发户那样,在拍卖场上容易冲动,但现在看来,萧总的冷静远超他的年龄。

  这时,拍卖师走到了台前,是一位四十多岁、声音洪亮的中年人。他简单地重申了拍卖规则和这块地的基本情况,然后敲了一下木槌:“宝安县B93-07号工业用地,面积35.2亩,起拍价每亩8万元,每次加价幅度不得低于5000元/亩。现在开始竞拍!”

  “8万!”拍卖师话音刚落,前排那个港资公司的代表就举起了号牌。

  “8万5!”左后排一个声音响起,是另一个之前没太引起注意的竞拍者。

  “9万!”赵国强在萧远的示意下,沉稳地举起了远航地产的18号牌。他的第一次出价,直接将价格拉升了一个台阶,显示了一定的决心。

  竞价节奏很快,价格一路攀升。

  “9万5!”

  “10万!”港资公司再次出价。

  “10万5!”五金厂老板加入了战团。

  “11万!”赵国强再次举牌,面不改色。

  当价格超过每亩11万时,竞价者明显减少了。五金厂老板摇了摇头,放下了号牌,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他为自建厂房设定的预算。只剩下港资公司、那个专门做厂房开发的瘦高个,以及远航地产。

  “11万5!”瘦高个第一次喊价,声音有些沙哑。

  “12万!”港资公司代表似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跟了。

  “12万5!”赵国强毫不犹豫。这个价格还在他们预估的合理区间内。

  拍卖厅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拍卖师环视全场:“18号出价12万5每亩,还有没有加价的?12万5第一次……”

  港资公司的代表低声和旁边的人交谈了几句,最终没有再举牌。

  瘦高个皱着眉头,手指在号牌上轻轻敲击着,似乎在权衡利弊。这块地的规模和位置,对他而言属于“鸡肋”型项目——有得赚,但利润空间不会太大,而且需要投入精力管理。每亩12万5的价格,已经接近他的盈亏平衡点了。

  “12万5第二次……”拍卖师拖长了声音,目光落在瘦高个身上。

  瘦高个最终摇了摇头,将号牌放在了腿上,表示放弃。

  “12万5第三次!”拍卖师重重落槌,“成交!恭喜18号竞买人,远航地产有限公司,以每亩12万5千元的价格,成功竞得B93-07号地块!”

  木槌敲响的瞬间,拍卖厅里响起了一阵并不算热烈的掌声,更多的是各种意味不明的目光投向萧远和赵国强这边——有好奇,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不屑,觉得这年轻老板做了笔不算很划算的买卖。

  赵国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心竟然有些湿润。他转向萧远,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带着成就感的笑容:“萧总,我们拿下了!”

  萧远微笑着拍了拍赵国强的肩膀:“辛苦了,赵经理。首战告捷,干得漂亮。”他的平静与周围的躁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每亩12万5,总价440万元,恰好落在了他们设定的心理价位中区,既显示了决心,又没有过度追高,为后续的开发留出了合理的利润空间。

  接下来是签订《成交确认书》等繁琐的手续。赵国强展现出了他专业细致的一面,所有文件条款都仔细审阅,与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沟通顺畅高效。萧远大多时间只是在一旁看着,心中对这位新下属的评价又高了几分。马婷婷推荐赵国强时,就特别强调过他做事认真、条理清晰,现在看来,确实是个可靠的人选。

  办完所有手续,走出交易中心的大门时,已是中午时分。炽热的阳光扑面而来,让人瞬间感到一阵眩晕。

  “萧总,我们是在附近找个地方吃个便饭,还是直接回公司?”赵国强拿出车钥匙问道。公司为地产项目部配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作为项目用车。

  “回公司吧。”萧远坐进副驾驶,系好安全带,“路上正好聊聊你对这块地的初步开发设想。”

  车子驶离交易中心,汇入宝安县略显嘈杂的街道。赵国强一边熟练地驾驶着车辆,一边开始汇报他的思路:“萧总,我的初步想法是,这块地我们不宜追求过高端的建设标准,但质量和实用性一定要保证。可以规划建设三到四栋标准钢结构厂房,每栋面积控制在2000-3000平方米左右,层高要满足大部分轻型制造业的需求。同时配套建设办公楼、员工宿舍和食堂。这样既可以整体出租给一家稍大的企业,也可以分割出租给几家小型企业,灵活性比较高。”

  他顿了顿,继续道:“工期方面,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前期报建需要两到三个月,建设周期大概八到十个月。也就是说,顺利的话,明年年中左右,我们的第一批厂房就可以投入使用。资金方面,土地款440万,后续建安成本、配套费用以及管理成本,我初步估算还需要投入600万到800万左右。总投资大概在1000万到1200万之间。”

  萧远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赵国强的规划非常务实,完全契合了“小步快跑、积累经验”的初衷。这笔投入,对于资产过亿的远航系来说,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即便项目最终收益不高,甚至略有亏损,只要能换来一支成熟的地产团队和完整的项目开发经验,就是值得的。更何况,根据系统和趋势判断,这笔投资盈利的可能性极大。

  “规划很扎实。”萧远肯定道,“回公司后,你尽快拿出一个更详细的方案,包括设计要点、预算明细和进度计划。资金方面不用担心,马总会全力支持。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每一笔支出都必须严格审核,确保用在刀刃上。我们是新进入者,更要爱惜羽毛,工程质量是生命线。”

  “明白,萧总!您放心,我一定会严格控制成本和质量的。”赵国强立刻保证道,语气郑重。

  回到位于市区的远航贸易总部,萧远第一时间将成功拿地的消息告诉了马婷婷。马婷婷虽然对地产行业心存谨慎,但听到整个过程有理有据,价格控制在预算内,且系统风险预警为“低”,也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看来我们的赵经理确实很靠谱。”马婷婷给萧远倒了杯水,“土地款我会安排财务尽快支付。后续的开发资金,也会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拨付。不过,我得派个得力的会计常驻地产项目部,你得跟赵经理打好招呼。”

  “这是自然,财务安全是第一位的。你直接安排就好,赵经理那边我会沟通,他应该能理解。”萧远笑道。马婷婷的谨慎,正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压舱石。

  下午,萧远召集了周伟华、苏芷晴等核心管理层,简单通报了地产公司成功拿下首块土地的消息。大家都对此表示祝贺,这标志着远航系的业务版图正式向多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周伟华还主动提出,可以在厂房建设所需的建材采购方面提供渠道支持,实现内部协同。

  处理完日常事务,下班时间已过。萧远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华灯初上的街道。深圳的夜晚,依然充满了活力。今天这场波澜不惊的土地拍卖,对于许多大地产商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萧远和他的远航系而言,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意味着公司资产表中增加了一块土地,更代表着他的商业触角,开始向一个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

  他想起系统关于这块地“风险等级:低”的评估,想起赵国强在拍卖场上的沉稳和专业,想起马婷婷在资金上的鼎力支持,想起团队成员的协同配合。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地产首子已落,接下来,就是精心耕耘,让它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的一部分。”萧远心中默念,对未来的布局,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系统的面板悄然无声,【风险预警】功能已然沉寂,但它带来的那份笃定,却已融入萧远决策的每一个瞬间。LV15的系统,正伴随着他的步伐,一步步将前瞻性的判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足迹。而这足迹,从深圳宝安一块35亩的工业用地开始,必将走向更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