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风转向苏荃拱手致歉:“实在失礼,是这孩子莽撞了,请先生勿怪……这拜师之念原是我起意,若要责罚,全由我承担便是。”
“不必如此。”苏荃摆手。
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凡人亲眼见过昨夜那般景象,动了修道之心,想要拜师学艺,实属寻常。
更何况魏无风知进退,在苏荃拒绝之后立即制止晚辈,不再纠缠,这份分寸让他心生几分好感。
他对魏家人印象本就不差,否则也不会轻易赐下那道符箓。
片刻沉默后,苏荃忽然袖袍一扬,一本薄册轻飘飘落在桌前。
封面上六个字清晰可见:
“下品神打秘要”。
魏安急忙捧起,满脸惊喜:“多谢苏先生!”
随即再次跪地,恭恭敬敬磕了一头。
苏荃安然受了这一礼,正色道:“这本秘要送你。”
“日后若用此术作恶害人,扰乱地方安宁,我必亲手取你性命。”
“弟子明白!”魏安连忙应道,“这些道理父母自幼教诲,今日又蒙先生训导,魏安永不敢忘!”
“嗯。”
苏荃神情稍缓:“切记,施术之时务必凝神静气,依咒诵念,若有差池,引上凶戾冤魂附体,便是死路一条。”
“谨遵先生教诲!”
魏无风也是激动万分,拱手道:“先生乃天上真仙,神通广大,然无论何等高远,对我魏家皆有再造之恩。
今后但有所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吃饭吧。”苏荃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丹道自然不能传,而魏安并非茅山门人,正宗外道法门也不能授予。
至于这《下品神打秘要》,在玄门之中不过是寻常法术,流传甚广,并不算什么机密。
天下道门,十有八九都掌握着这门秘法,凡是能够修行之人,几乎人人皆可修习。
虽说只是最低等的术法,顶多引来些许微弱的天兵残影附体,但送这样一篇法诀出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没过多久,魏家讨债的队伍便陆续归来。
这些人个个衣襟染血,眼神凌厉,眉宇间透着一股杀气,显然刚经历过一番搏斗。
毕竟在郭北县这种龙蛇混杂之地收债,若无几分狠辣手段,根本寸步难行。
可就是这群凶神恶煞之徒,一见到低头吃饭的苏荃,竟齐刷刷收起刀剑,规规矩矩拱手行礼,齐声唤道:“苏先生。”
直到苏荃微微点头示意,他们才敢落座,却仍拘谨万分,夹菜时也小心翼翼,生怕发出半点声响。
酒楼里的客人无不将目光投向苏荃。
这位白衣少年生得白净秀气,看上去像个出身书香门第的读书郎,衣饰又极为讲究,不少人心里早已盘算着如何下手劫财。
可眼下见连魏家这等狠角色都对他毕恭毕敬,那些念头顿时烟消云散。
在这郭北县讨生活的人,心里都清楚得很——谁可以动,谁碰不得,自有分寸。
正吃着,街上传来一阵吵嚷声。
苏荃抬眼望去,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被推搡着摔了出来,怀里还死死护着一只破旧的书箱。
对面走出一名中年掌柜,指着那人破口大骂:“账本都没了你还敢来要钱?滚远点!再不走我让人废了你!”
“账本……是有的,只是被雨水泡坏了……”那书生虽满脸惧色,却仍倔强地抬起头,“掌柜的,您多少给些银子吧,不然我连回乡的路费都没有。”
“一个铜板都不会给你,滚!”
楼上众人看得真切。
苏荃盯着那个狼狈起身的书生,唇角悄然扬起一丝笑意:“倒是个有趣的人物……宁采臣?”
魏无风察觉到他的神情,也顺着望了一眼,正好瞧见那文弱书生正颤抖着手整理湿漉漉的账册。
他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一眼便看透了事情原委,忍不住笑道:“这书呆子怕是读坏了脑子,在郭北县这地方竟敢单身前来讨债?”
“那掌柜还算留情,只骂了几句就赶人。
换作心狠些的,今夜就得有人收尸了。”
旁边魏家子弟听了纷纷点头,彼此对视一眼,皆露出认同之色。
方才他们进门时刀刃上的血迹犹新,便可知此番催债绝非言语周旋就能了事。
见苏荃依旧凝视着窗外,魏无风脸上的笑渐渐敛去,低声问道:“那书生……有何特别?”
“并无。”
苏荃回过神,笑着摇头,“不过刚才一时走神,想些别的事罢了。”
这一顿饭吃了约莫半个时辰。
因有这群杀气腾腾的汉子坐镇,店家不敢再偷工减料,酒也不敢兑水,菜肴反倒有了几分滋味。
饭罢,天色已渐昏暗。
魏家人在镇上寻了间客栈安顿下来,曾诚心邀请苏荃与燕赤霞同行,却被婉拒。
魏无风本想挽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只是对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深深一躬,直至身影彻底消失在街角,才缓缓直起身来。
“家主。”
一名壮汉凑上前,在他耳边低语:“您让我们查的事,已有结果。”
“那书生姓宁,名采臣,浙城人氏,读过几年圣贤书,赴京赶考落榜而归。
性情耿直,却不善机变,家中贫困,妻子久病卧床。
为谋生计,这才接了这份替人收账的差事。”
“可苏先生不是说他没什么特别吗?这宁采臣确实平平无奇,您为何还要这般上心?”
魏无风淡淡扫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苏先生那样的高人,一举一动皆有深意。
不管他当时究竟在看什么人,我们只当这宁采臣真有什么玄机,已被先生相中。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那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壮汉应了一声,又问。
“不必。”魏无风摆手,“不用派人送钱,更不必轻举妄动。
静观其变便是。”
魏无风轻轻挥了挥手:“太扎眼了,不宜轻举妄动。
继续盯着他,看他往哪个方向走。
要是他奔着苏先生去的,等出了镇子就收手,把人撤回来。”
“如果只是打算离开小镇,那就派几个身手利落的兄弟暗中护一段路。
寻个由头,提一嘴我魏家的名字,让那书生心里有个念想,也算结个善缘。”
“明白。”那壮汉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秋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兰若寺位于郭北县东边约莫三里半的位置,但这只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
实际上山路蜿蜒,丘陵起伏,林木丛生,小径盘绕曲折,真要一步步走过去,恐怕十里的脚程都不够。
可这对凡人是难事,对苏荃和燕赤霞这等修行者而言,不过是闲庭信步罢了。
“苏道友。”
燕赤霞随手一剑挑开从树梢滑下的青蛇,随口问道:“一直没问过,不知你师承何处?有这般深厚的修为,想必出身定是玄门大派吧。”
“嗯,确实算是名门。”苏荃点头,却并未明说。
毕竟此刻他还未拜入茅山,若贸然报出门户,日后恐生波折。
见对方无意多谈,燕赤霞也不再追问,转而讲起自己早年在尘世担任判官时的种种经历——那些冤案错案、人情冷暖,倒也听得苏荃兴致盎然。
虽听不得戏文,但这个年头的说书人自有其风采,而燕赤霞显然极擅此道,言语间生动传神。
“瞧见没?前头那座阴气沉沉的老庙,便是兰若寺了。”
“不必如此。”苏荃摆手。
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凡人亲眼见过昨夜那般景象,动了修道之心,想要拜师学艺,实属寻常。
更何况魏无风知进退,在苏荃拒绝之后立即制止晚辈,不再纠缠,这份分寸让他心生几分好感。
他对魏家人印象本就不差,否则也不会轻易赐下那道符箓。
片刻沉默后,苏荃忽然袖袍一扬,一本薄册轻飘飘落在桌前。
封面上六个字清晰可见:
“下品神打秘要”。
魏安急忙捧起,满脸惊喜:“多谢苏先生!”
随即再次跪地,恭恭敬敬磕了一头。
苏荃安然受了这一礼,正色道:“这本秘要送你。”
“日后若用此术作恶害人,扰乱地方安宁,我必亲手取你性命。”
“弟子明白!”魏安连忙应道,“这些道理父母自幼教诲,今日又蒙先生训导,魏安永不敢忘!”
“嗯。”
苏荃神情稍缓:“切记,施术之时务必凝神静气,依咒诵念,若有差池,引上凶戾冤魂附体,便是死路一条。”
“谨遵先生教诲!”
魏无风也是激动万分,拱手道:“先生乃天上真仙,神通广大,然无论何等高远,对我魏家皆有再造之恩。
今后但有所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吃饭吧。”苏荃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丹道自然不能传,而魏安并非茅山门人,正宗外道法门也不能授予。
至于这《下品神打秘要》,在玄门之中不过是寻常法术,流传甚广,并不算什么机密。
天下道门,十有八九都掌握着这门秘法,凡是能够修行之人,几乎人人皆可修习。
虽说只是最低等的术法,顶多引来些许微弱的天兵残影附体,但送这样一篇法诀出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没过多久,魏家讨债的队伍便陆续归来。
这些人个个衣襟染血,眼神凌厉,眉宇间透着一股杀气,显然刚经历过一番搏斗。
毕竟在郭北县这种龙蛇混杂之地收债,若无几分狠辣手段,根本寸步难行。
可就是这群凶神恶煞之徒,一见到低头吃饭的苏荃,竟齐刷刷收起刀剑,规规矩矩拱手行礼,齐声唤道:“苏先生。”
直到苏荃微微点头示意,他们才敢落座,却仍拘谨万分,夹菜时也小心翼翼,生怕发出半点声响。
酒楼里的客人无不将目光投向苏荃。
这位白衣少年生得白净秀气,看上去像个出身书香门第的读书郎,衣饰又极为讲究,不少人心里早已盘算着如何下手劫财。
可眼下见连魏家这等狠角色都对他毕恭毕敬,那些念头顿时烟消云散。
在这郭北县讨生活的人,心里都清楚得很——谁可以动,谁碰不得,自有分寸。
正吃着,街上传来一阵吵嚷声。
苏荃抬眼望去,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被推搡着摔了出来,怀里还死死护着一只破旧的书箱。
对面走出一名中年掌柜,指着那人破口大骂:“账本都没了你还敢来要钱?滚远点!再不走我让人废了你!”
“账本……是有的,只是被雨水泡坏了……”那书生虽满脸惧色,却仍倔强地抬起头,“掌柜的,您多少给些银子吧,不然我连回乡的路费都没有。”
“一个铜板都不会给你,滚!”
楼上众人看得真切。
苏荃盯着那个狼狈起身的书生,唇角悄然扬起一丝笑意:“倒是个有趣的人物……宁采臣?”
魏无风察觉到他的神情,也顺着望了一眼,正好瞧见那文弱书生正颤抖着手整理湿漉漉的账册。
他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一眼便看透了事情原委,忍不住笑道:“这书呆子怕是读坏了脑子,在郭北县这地方竟敢单身前来讨债?”
“那掌柜还算留情,只骂了几句就赶人。
换作心狠些的,今夜就得有人收尸了。”
旁边魏家子弟听了纷纷点头,彼此对视一眼,皆露出认同之色。
方才他们进门时刀刃上的血迹犹新,便可知此番催债绝非言语周旋就能了事。
见苏荃依旧凝视着窗外,魏无风脸上的笑渐渐敛去,低声问道:“那书生……有何特别?”
“并无。”
苏荃回过神,笑着摇头,“不过刚才一时走神,想些别的事罢了。”
这一顿饭吃了约莫半个时辰。
因有这群杀气腾腾的汉子坐镇,店家不敢再偷工减料,酒也不敢兑水,菜肴反倒有了几分滋味。
饭罢,天色已渐昏暗。
魏家人在镇上寻了间客栈安顿下来,曾诚心邀请苏荃与燕赤霞同行,却被婉拒。
魏无风本想挽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只是对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深深一躬,直至身影彻底消失在街角,才缓缓直起身来。
“家主。”
一名壮汉凑上前,在他耳边低语:“您让我们查的事,已有结果。”
“那书生姓宁,名采臣,浙城人氏,读过几年圣贤书,赴京赶考落榜而归。
性情耿直,却不善机变,家中贫困,妻子久病卧床。
为谋生计,这才接了这份替人收账的差事。”
“可苏先生不是说他没什么特别吗?这宁采臣确实平平无奇,您为何还要这般上心?”
魏无风淡淡扫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苏先生那样的高人,一举一动皆有深意。
不管他当时究竟在看什么人,我们只当这宁采臣真有什么玄机,已被先生相中。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那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壮汉应了一声,又问。
“不必。”魏无风摆手,“不用派人送钱,更不必轻举妄动。
静观其变便是。”
魏无风轻轻挥了挥手:“太扎眼了,不宜轻举妄动。
继续盯着他,看他往哪个方向走。
要是他奔着苏先生去的,等出了镇子就收手,把人撤回来。”
“如果只是打算离开小镇,那就派几个身手利落的兄弟暗中护一段路。
寻个由头,提一嘴我魏家的名字,让那书生心里有个念想,也算结个善缘。”
“明白。”那壮汉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秋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兰若寺位于郭北县东边约莫三里半的位置,但这只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
实际上山路蜿蜒,丘陵起伏,林木丛生,小径盘绕曲折,真要一步步走过去,恐怕十里的脚程都不够。
可这对凡人是难事,对苏荃和燕赤霞这等修行者而言,不过是闲庭信步罢了。
“苏道友。”
燕赤霞随手一剑挑开从树梢滑下的青蛇,随口问道:“一直没问过,不知你师承何处?有这般深厚的修为,想必出身定是玄门大派吧。”
“嗯,确实算是名门。”苏荃点头,却并未明说。
毕竟此刻他还未拜入茅山,若贸然报出门户,日后恐生波折。
见对方无意多谈,燕赤霞也不再追问,转而讲起自己早年在尘世担任判官时的种种经历——那些冤案错案、人情冷暖,倒也听得苏荃兴致盎然。
虽听不得戏文,但这个年头的说书人自有其风采,而燕赤霞显然极擅此道,言语间生动传神。
“瞧见没?前头那座阴气沉沉的老庙,便是兰若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