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背上亡国之因,自寻死路?-《僵尸:九叔师弟,任家镇发财》

  燕赤霞并未深究,接着说道:“这位颜长老确有真本事,执掌国师多年,扶正压邪,斩杀妖类无数,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甚至为他设生祠,尊称‘降魔真人’。”

  颜道勤生前修为不过炼气化神巅峰,与苏荃相当,并未踏入炼虚合道之境。

  只因九朝护国之功深厚,又得茅山上下推动,死后才被阴司册封为渡魂司主,受冥律加持,方得神力。

  寻常百姓不懂修道境界,凡是有神通、行善事者,皆唤作“真人”。

  “颜国师的事迹我们也略有耳闻。”魏无风插言道,“都说他白发童颜,似仙非俗,有他在,妖邪不敢近边。

  当年武宗皇帝还亲笔赐字,称他‘不老神仙’。”

  苏荃轻轻点头。

  可这太平盛世的背后,未必全是师叔一人之功。

  国师一职,在仙门眼中乃是派驻凡尘皇廷的颜面象征。

  只要颜长老稳坐其位,寻常妖邪自会由茅山弟子出手铲除;纵是道行深厚的巨妖,也自有紫霄大真人镇守山门,威慑四方。

  如今虽无神君监察之限,真人平日隐居不出,但若事态紧急,提剑下山亦非难事。

  试问红尘之中,哪只妖物能接得住大真人一剑?

  因此,只要仙门有人执掌国师之位,皇室便高枕无忧。

  妖魔乱政?绝无可能。

  除非人间自起纷争,江山易主——可那等凡俗权变,修真之士向来不予干涉。

  “既然如此,为何眼下颜国师之位,竟被普渡慈航取而代之?”苏荃低声开口。

  “这事啊,还得从神宗皇帝的求仙执念说起。”

  燕赤霞轻叹一声,嘴角泛起一丝苦意:“古往今来,哪个帝王不渴望长生?当今神宗尤甚。

  他曾多次向颜国师求取延寿妙法,皆遭婉拒。

  久而久之,心中积怨日深,终至翻脸,一纸诏书将颜长老罢黜,遣返茅山。”

  “谁料颜师前脚刚走,那普渡慈航便主动现身,声称掌握不死秘术,得蒙召见。

  此妖尼确有几分本事,献上一枚丹药,神宗服下后白发转黑,肌骨如春,容貌竟重返青年之态!”

  “自此她深得帝心,获封护国方丈。

  此职一旦加身,便与大明龙气相系,尤其在京城之内,若有人对她出手,便是逆天而行,直撼王朝命脉!”

  “败了不必多言,可若胜了呢?龙气崩毁,国运倾颓,断送数百年基业的因果,谁担得起?又有几人敢背?”

  苏荃听罢,神色微动,已然明白其中关窍。

  难怪那老尼如此猖狂,却不见玄门高手现身除害。

  大明虽已显颓势,然积年龙气未散,厚重如山。

  地仙之境尚且难以抗衡,遑论轻易撼动?除非紫霄真人亲临,否则无人能破此局。

  可那些即将渡劫飞升的大真人,岂会为斩一妖孽,背上亡国之因,自寻死路?

  眼望着远去的仪仗队伍,燕赤霞摇头低语:“不知多少正道隐修暗中蛰伏,欲除此祸患。

  可那老妖怪也非愚钝之辈,深知杀机四伏,索性龟缩皇城,终年不出。”

  “反倒收了九十九名弟子,替她行走俗世,代行其事。”

  苏荃微微颔首。

  方才他以法眼窥探过那顶小轿中的女子,不过是个毫无修为的凡人罢了。

  “她的好日子,怕也不多了。”他随口说道,语气平静。

  心思却早已飘远。

  前世记忆中的画面浮现眼前——倘若这普渡慈航真如旧日影像所示,敢于离开皇城,那就绝不只是冒险出巡那么简单。

  以她如今处境,只要踏出宫门一步,便是死路一条。

  明知如此,仍愿现身于外……必是有极重要的缘由,或是外界有足以令她铤而走险的奇宝异物!

  苏荃眉心微蹙,而一旁的魏无风却满脸神往。

  长生不老……

  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谁人不动此念?

  他迟疑片刻,终究按捺不住心头悸动,略带羞赧地问道:“苏先生,您说……这长生丹药,真的存在吗?”

  苏荃斜睨他一眼,见其目中光芒闪烁,不由一笑:“魏家主怕是想岔了。

  当今天下,断无能让凡躯立登长生的灵药。”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有此物,也轮不到区区一个妖类掌握。

  仙门尚且无此秘法,若她果真手握仙丹,为何不自行服用,逍遥天地?”

  “反倒为一个虚衔,拱手送予他人?你觉得,值得么?”

  别说护国方丈,哪怕换作九五至尊之位,都不够格!

  魏无风顿时醒悟,自己是一时被妄念迷了心智,讪讪一笑,不再言语。

  燕赤霞此时插了一句:“我倒是听过些上古传闻……”

  “那是远古的事了。”苏荃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如今早已没有了。”

  早先就提过,修道之路分两条。

  一条是苏荃如今所走的。

  汇聚精气神三元,炼成一口纯阳真炁,日复一日锤炼,待到第四重境界圆满,渡过天劫,生三花于顶,聚五气于身,体内自生仙根,五行流转不息,挣脱此界桎梏,得长生自在之身。

  另一条,则是以金添汞、炉火炼丹。

  在鼎炉之中凝炼仙丹,凡人服下后辅以秘法,便可飞升登仙,寿与天齐。

  这条路如今已断绝多年,仅存少数仙门手中尚有残缺丹方与炼制古法。

  要炼成仙丹,不仅需高人耗费数百年光阴温养,更得集齐无数稀世灵材——其中许多连尘世难觅,唯仙域方可寻得。

  而今仙凡隔绝,天路断绝,此道自然无从谈起。

  几人边说边行,已步入酒楼雅间。

  虽说对妖邪束手无策,但魏家在俗世也算富甲一方,魏无风干脆包下最贵的厢房,又将店中名菜尽数点上,方才作罢。

  席间,苏荃与燕赤霞大口吃喝。

  一个本就是贪嘴之人,另一个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吃相自然谈不上雅观。

  魏无风在一旁频频劝酒,眼神却有些游移不定,似有心事藏于心底。

  魏安更是坐立难安,神色局促。

  直到苏荃饮尽一杯酒,魏无风终于开口:“苏先生,您看小安这孩子如何?”

  苏荃斜睨他一眼,心中已然了然,却不点破,只道:“尚可,有些悟性。”

  的确算得上聪慧,虽不足以承丹道真传,但习练旁门术法倒也够格。

  可像茅山这类大宗门,长老收徒极严,专挑能走丹道的奇才,有时十几年也不得一人。

  其余资质稍逊者,须自行拜师,经受重重考验,品性过关方能入内门修行。

  话音未落,魏安便扑通跪倒在地。

  苏荃不动声色,依旧夹着盘中菜肴。

  “苏先生!”

  魏安重重叩首:“我……我想拜您为师,求您传我仙法!”

  面对他的恳求,苏荃只是轻轻摇头:“不收。”

  “苏先生……”

  魏安还想再求,却被魏无风一把拽起。

  “叔父,我……”

  “闭嘴!先生既已回绝,岂能再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