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请君入瓮-《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

  京州,国家超算中心,“领航者”专项先进计算实验室内。

  深夜,万籁俱寂。

  只有服务器机柜上,那无数个细小的指示灯,在黑暗中,不知疲倦地闪烁着,如同宇宙深处的繁星。

  徐涛,独自一人,坐在控制台前。

  他的面前,摆着三台显示器。

  左边的屏幕,显示着高翔和秦峰的理论模型,正在海量的计算资源推动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迭代。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间的屏幕,是他用来处理日常工作的界面,上面,还保留着白天,与中心技术人员开会时,留下的网络拓扑图以及一些优化建议。

  而右边的屏幕,显示的,则是“衔尾蛇”系统的后台监控界面。一片漆黑的背景上,只有几行关键的数据,在安静地、实时地跳动着。

  自从一周前,那场“表彰大会”之后,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

  宋建国院士,依旧,每天都会,打来一个电话,亲切地,询问一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他的学生李默,也依旧,每天,以“提供技术和生活支持”为名,在实验室里,待上很长的时间。

  而那个隐藏的IpmI“后门”,则在每晚固定的时间,准时开启,像一个贪婪的饕餮,悄无声息地,吞噬着徐涛,主动“喂”给它的、那些充满了陷阱的“核心代码”。

  敌人,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这场自以为完美的窃密行动中。

  而徐涛,则像一个,最有耐心的猎手,静静地,等待着猎物,踏入陷阱最深处的那一刻。

  今天,就是收网的日子。

  徐涛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指向了凌晨02:16。

  距离那个“幽灵”,每天固定的“上班”时间,还有一分钟。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放在了键盘上。

  他没有再像过去几天那样,只是被动地,记录和投喂。

  今晚,他要主动出击。

  他调出了“衔尾蛇”系统,最新加入的一个模块——“蜂鸟”。

  这个模块的灵感,来自于他之前,为“衔尾蛇”设计的,“数据包替换”功能。

  它的作用,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对方,发起数据窃取,进行加密握手的那一瞬。利用那不到三百毫秒的、极其短暂的时间窗口,将一个,体积仅有几个字节、比病毒更微小、比灰尘更隐蔽的“量子追踪信标”,注入到,对方的加密信道之中。

  这个“信标”,不会对数据传输,产生任何影响。

  它,只会像一只,拥有量子纠缠特性的蜂鸟,死死地,跟随着那份被窃取的数据。

  无论那份数据,经过多少次中转,多少次伪装,多少次加密。

  这个“信标”,都能,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中,为徐涛,精准地,标记出它的……最终坐标。

  这是徐涛,在过去一周里,倾尽了自己所有的才华,所打造出的、最锋利的“矛”。

  时间,一秒一秒地,滑向02:17。

  徐涛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衔尾蛇”的监控界面。

  来了!

  屏幕上,红色的警报,准时地,闪烁了起来!

  那个熟悉的IpmI“后门”,再次,被激活了!

  一次加密握手请求,从内部管理控制台的Ip地址,发向了他们的服务器。

  就是现在!

  徐涛的手指,在键盘上,重重地,敲下了回车键!

  “‘蜂鸟’,释放!”

  指令,在瞬间,被执行。

  那个微小到,近乎不存在的“量子追踪信标”,悄无声息地,附着在了,对方的数据流之上。

  紧接着,和过去几天一样,“衔尾蛇”的“蜜罐”功能,自动启动。

  一份,被徐涛命名为“最终章”的、包含了整个“协同剪切域”错误模型的、体积超过2mb的“毒代码”,被主动地,喂了过去。

  对方,毫无察觉地,接收了这份“大礼”。

  几秒钟后,IpmI“后门”,再次关闭,恢复了静默。

  一切,都和过去几天,没有任何不同。

  但是,徐涛知道。

  从这一刻起,一切,都将,截然不同。

  他打开了“蜂鸟”的追踪界面。

  一个,以超算中心为原点的、巨大的世界网络地图,出现在了屏幕上。

  一个微小的、不断闪烁的光点,正在地图上,飞速地,移动着。

  那个光点,离开超算中心后,先是在京州市内的几个数据交换节点,进行了数次,极其复杂的跳转和伪装。

  然后,它,连接上了,位于沪市的,国际数据出口。

  瞬间,跨越了亚欧大陆。

  最终,在经过了,遍布全球的、上百个肉鸡服务器的“清洗”之后。

  那个光点,终于,停了下来。

  它,停在了,德国西部,一个,名叫“杜塞尔多夫”的城市上空。

  并且,精准地,降落在了,这座城市,莱茵河畔的,一栋,标志性的建筑之上。

  徐涛,将地图,放大,再放大。

  最终,当那栋建筑的名称,和卫星俯瞰图,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时。

  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寒芒。

  “泰坦动力”材料研发中心总部。

  找到了。

  但是,这,还不够。

  他需要,另一个,更直接的、足以,将国内那条“狐狸”,一击毙命的证据。

  徐涛的手,再次,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衔尾蛇”,记录下了,每一次,窃密行动的“连接指纹”。

  这个“指纹”,包含了,对方发起攻击时,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型号、内核版本、网卡mAc地址、甚至是cpU的序列号……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比人类指纹,更难以伪造的……身份证明。

  而就在刚才,当那个“幽灵”,以为自己,只是在进行一次,常规的窃密时。

  徐涛,已经通过那个IpmI“后门”,进行了一次,极其隐蔽的……反向渗透。

  他,没有去攻击对方的系统。

  他,只是,向那个,作为攻击源头的内部管理控制台,发送了一个,最简单的“ping”指令。

  然后,悄无声息的拿到了,那台电脑的……物理mAc地址。

  现在,徐涛要做的,就是,证明。

  这个mAc地址,属于谁。

  他,调出了,超算中心内部网络的,设备管理日志。

  这是,他在白天,以“优化网络性能”为由,向运维部申请到的、一个临时的、只读的权限。

  他在数百万条的日志中,输入了那个,他已经牢牢记在心里的mAc地址。

  搜索结果,瞬间,跳了出来。

  那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记录。

  [设备绑定记录]

  mAc地址: 00-1A-2b-3c-4d-5E

  设备类型: 笔记本电脑 (Lenovo thinkpad p1)

  设备所有者: 李默 (Id: 7032)

  绑定时间: [一周前的日期]

  铁证如山。

  徐涛缓缓地,靠在了椅背上。

  他将这两份,一份,指向了“泰坦动力”总部。

  另一份,指向了宋建国院士的,得意门生。

  足以,让整个事件,彻底定性的证据,全部,截图、加密、保存。

  他看了一眼时间,凌晨三点。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拿起了桌上那台,黑色的卫星电话。

  ……

  江北,“新地平线”公司总部。

  陈默和林浩,一夜未眠。

  当他们,在电脑上,看到徐涛,从京州,实时传回的那两份,无可辩驳的证据时。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所有的猜测,所有的怀疑,在这一刻,都变成了,冰冷的、残酷的现实。

  “……立刻,让徐涛他们,准备撤离。”

  许久,陈默才开口,声音,沙哑得,有些吓人。

  “不。”林浩摇了摇头,他的眼神,比窗外的夜色,更冷,“现在撤,就等于告诉他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不能给他们,任何销毁证据的机会。”

  “那……”

  “我这就去订,最早一班,飞京州的机票。”林浩站起身,拿起了自己的外套,“陈老师,请您立刻,联系王院士。请他,无论如何,都要在今天上午,帮我们约到陆总工。”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的商量的余地,充满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一次,”他看着陈默,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要带着证据亲自去敲响,陆总工的……办公室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