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恒手握那枚刻着“李”字的玉佩,如同握着一块灼热的寒冰,其中蕴含的罪孽与怨念让他心生厌恶。他不再理会瘫软在墙角、面如死灰的李县丞父子,身形一晃,便如清风般掠过庭院,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座弥漫着腐朽气息的府邸。
与此同时,青娥与浩南已在城西的破庙附近焦急等待。见到霍恒安然返回,并亮出那关键玉佩,两人都松了口气。青娥立刻将她打探到的关于陈仵作的消息告知霍恒。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去杏花坞!”霍恒当机立断。
三人不敢耽搁,一路疾行,来到了城外宁静却略显破败的杏花坞。几经打听,终于在一处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找到了那位须发皆白、面容沧桑的陈仵作。
起初,陈仵作见到三个陌生孩子问及当年旧案,神色骤变,紧闭双唇,连连摆手,声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想安度晚年。无论霍恒如何劝说,老人只是摇头叹息,眼神躲闪。
青娥见状,心知老人是畏惧李县丞的权势,也怕祸及家人。她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取出几张翠绿的草木符纸,指尖灵力涌动,符纸无风自燃,化作点点蕴含着生命与记忆气息的绿光,缓缓渗入院中的泥土与周围的草木之中。
霎时间,光影流转,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三年前破庙内的模糊景象——徐玄方女奋力挣扎、衣襟被撕裂、那双充满绝望与痛苦的眼眸……虽然不及昨夜在破庙中清晰,但那悲愤与不甘的情绪,却无比真实地传递开来。
陈仵作看着这由草木记忆勾勒出的凄惨片段,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浑浊的老眼里涌出了泪水,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猛地一拍大腿,老泪纵横:“别……别放了!我……我说!我都说!”
他颤巍巍地转身回屋,从一个落满灰尘的旧木箱最底层,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纸张已然泛黄、边角卷起的册子,郑重地交到霍恒手中。“这……这就是当年老夫私下记录的、真实的验尸格目!”他声音哽咽,指着上面清晰的墨字,“你们看!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徐姑娘颈部有扼痕,四肢多有挣扎所致的淤伤,分明是生前遭人暴力侵害致死!绝……绝非什么自寻短见!”
老人用袖子擦着泪,痛心疾首:“当年那李县丞威逼利诱,要我篡改尸格,我誓死不从,他便革了我的职,还扬言若敢泄露半句,就让我全家不得安宁……我……我愧对徐姑娘啊!三位小英雄,老夫无能,只能将这真相埋藏至今……求你们,一定要替徐姑娘伸冤,还她一个公道啊!”
手握玉佩与真实的验尸记录,关键证据已然齐全!三人辞别激动不已的陈仵作,马不停蹄,直奔会稽县衙而去。
县衙大堂之上,听闻霍恒三人击鼓鸣冤,状告县丞李甫仁父子,县太爷起初还一脸不耐,呵斥小儿胡闹。但当霍恒亮出那枚“李”字玉佩,以及陈仵作珍藏的验尸记录,并将自身精纯仙力缓缓注入,于公堂之上短暂显化出徐玄方女那穿着红衣、面容悲戚的虚影时——
“啊!鬼……鬼啊!”县太爷吓得直接从太师椅上滚落下来,官帽歪斜,浑身抖如筛糠。那虚影虽无声,但其蕴含的冤屈与怨念,以及霍恒展现出的非凡手段,彻底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加上堂外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议论纷纷,群情汹涌,县太爷生怕引火烧身,再也顾不得官场情面,立刻惊惶失措地下令:“拿……拿下!速将李甫仁父子捉拿归案!快!”
衙役们如狼似虎地冲了出去。不久,在一片百姓愤怒的呐喊和咒骂声中,面如死灰、官袍凌乱的李县丞和吓得几乎瘫软的李衙内被押解上堂。当他们看到霍恒手中的玉佩和那份泛黄的验尸记录时,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瘫倒在地,无从辩驳。
县衙外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听闻真相水落石出,得知徐玄方女竟是被如此构害,无不义愤填膺!不知是谁先带头,烂菜叶、臭鸡蛋、碎石土块如同雨点般砸向被押解出来的李县丞父子,怒骂声不绝于耳。“狗官!”“畜生!”“还徐姑娘命来!”……汹涌的民意,成为了正义最后的注脚。
徐玄方女的虚影静静地飘浮在县衙上空,她低头看着下方那两个害她性命、毁她清白的仇人终于银铛入狱,即将受到律法的严惩。她周身的浓郁黑气与血红怨念,如同被阳光驱散的冰雪,迅速消融、褪去。最终,她那虚幻的身影变得洁白而通透,脸上露出了释然与平和的神情。她转向霍恒、青娥和浩南三人所在的方向,在空中深深地、郑重地拜了三拜,眼中流下的是清澈的、感激的泪光。随后,她的身影化作一道柔和而圣洁的白光,如同晨曦破晓,缓缓升腾,最终消散在蔚蓝的天际,前往她迟到了三年的轮回。
与此同时,霍恒感到胸前一直隐隐发烫的清心玉,那灼热的感彻底褪去,恢复了往日温润通透的触感,静静贴在他的心口。
“总算……结束了。”浩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感觉腿都有些发软。他笑嘻嘻地从随身包袱里掏出用油纸包好的橘糖,先给霍恒和青娥各分了一块,自己也塞了一块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吃块糖,压压惊,也甜一甜!今天可真是……太解气了!”
夕阳将天边染成温暖的橘红色,三人没有选择回城,而是在城外寻了一处僻静、可俯瞰江流的空地露营。浩南手脚麻利地拾来干柴,生起篝火。青娥则从她那个看似普通却内藏乾坤的布包里,取出干净的清水、草药捣成的碧绿膏体和洁白的绷带,示意霍恒坐下。
“你什么时候受的伤?”青娥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原来霍恒潜入李府时,为避开一名护卫骤然劈来的腰刀,动作虽快,手臂仍被刀锋边缘划了一道浅浅的口子,当时情况紧急未曾在意,此刻放松下来,才感到隐隐作痛。
跳跃的篝火光焰映照着青娥专注的侧脸,为她白皙的肌肤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柔和的阴影,指尖蘸取清水,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霍恒手臂伤口周围已经干涸的血迹和尘土,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霍恒怔怔地盯着她近在咫尺的容颜,只觉得手臂上那点微不足道的痛感早已消失无踪,反而是心口处,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像是揣了一个正在慢慢加热的小暖炉,暖洋洋,又带着点令人心慌意乱的悸动。
“嘿嘿,青娥姑娘,你对我小师父也太好了吧?”坐在火堆对面正烤着橘子的浩南,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挤眉弄眼地打趣道,“这细心劲儿,比我娘对我还好哩!你们俩是不是……嗯?”他故意拉长了语调,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
“浩南!”霍恒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出声打断,脸颊“唰”地一下红透了,连耳根和脖颈都染上了绯色,在火光下无所遁形,“你、你休要胡说八道!”
青娥正在缠绕绷带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白皙的耳尖也瞬间泛起了淡淡的粉色。她没有抬头去看霍恒,只是低声解释道,声音依旧平稳,却似乎比平时更轻柔了些:“他……他是我们的伙伴,一路同行,互相照顾是应该的。”然而,她纤细的手指在系紧绷带结时,那微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颤抖,却泄露了她心底并非毫无波澜。
浩南见状,知道自己这玩笑可能开得有点过,连忙吐了吐舌头,不敢再继续打趣,赶紧转移话题,又开始眉飞色舞地描述起刚才在县衙外,百姓们是如何群情激愤,李县丞父子是如何狼狈不堪的场景,气氛这才重新活跃起来。霍恒悄悄用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青娥,见她嘴角也噙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似乎并未真的生气,心里那莫名的慌乱才稍稍平复了些许,只觉得这江边带着水汽的晚风,吹在脸上格外舒适,甚至……还带着几分若有似无的甜意。
夜深了,江涛轻涌,星子渐明。奔波劳累了一天的浩南早已靠在篝火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发出了轻微而均匀的鼾声,沉沉睡去。霍恒和青娥却似乎并无睡意,并肩坐在即将熄灭的篝火旁,沉默地看着那跳动的、渐弱的橘红色火焰,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
“今天……谢谢你。”最终还是霍恒先开了口,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许,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青娥微微偏头,有些不解地看向他。
“若不是你当时阻止我直接超度徐玄方女,”霍恒继续说道,目光依旧落在火焰上,“坚持要查明真相,还她公道……恐怕,她至今仍困于怨念,不得解脱,而李县丞父子也依旧逍遥法外。你是对的,‘救执念里的人’,比单纯净化执念更重要。”
青娥转过头,清澈的眼眸在星月微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她眼底映着最后一点跳跃的火光,像盛着细碎的星辰。“是你愿意听我的建议,”她轻轻摇头,语气温柔而肯定,“霍恒,你变了。不再是那个只凭仙力衡量是非、被动接受使命的仙童了。你越来越懂得去倾听、去感受……‘人心’了。”
霍恒心中猛地一动,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上心头,他转过头,想看向青娥的眼睛,想说些什么。可就在这时,青娥却忽然抬起手,纤细的指尖轻轻拂过他的额前,替他拈去了一小片不知何时沾上的草屑。
那指尖微凉的触感,如同蜻蜓点水般划过他的皮肤,却像一道细微的电流,瞬间窜过他的四肢百骸,让他整个人都僵了一下,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然而,与此同时,青娥身上那股特有的、清雅恬淡的草木花香,又若有若无地萦绕在他的鼻尖,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宁感,甚至让他产生了一丝困倦的错觉。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四目相对,在朦胧的夜色里,仿佛有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在悄然流淌,无声胜有声。
然而,无论是沉浸在微妙气氛中的霍恒与青娥,还是早已酣睡的浩南,都未曾察觉到——在距离他们露营地不远处的幽暗树林里,浓密的树影遮蔽之下,一双充满算计与阴鸷的眼睛,正冷冷地穿透枝叶的缝隙,牢牢锁定在火堆旁那两个依偎很近的身影上。那眼底闪过一丝诡谲而贪婪的光芒,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而诡异的弧度。
与此同时,青娥与浩南已在城西的破庙附近焦急等待。见到霍恒安然返回,并亮出那关键玉佩,两人都松了口气。青娥立刻将她打探到的关于陈仵作的消息告知霍恒。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去杏花坞!”霍恒当机立断。
三人不敢耽搁,一路疾行,来到了城外宁静却略显破败的杏花坞。几经打听,终于在一处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找到了那位须发皆白、面容沧桑的陈仵作。
起初,陈仵作见到三个陌生孩子问及当年旧案,神色骤变,紧闭双唇,连连摆手,声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想安度晚年。无论霍恒如何劝说,老人只是摇头叹息,眼神躲闪。
青娥见状,心知老人是畏惧李县丞的权势,也怕祸及家人。她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取出几张翠绿的草木符纸,指尖灵力涌动,符纸无风自燃,化作点点蕴含着生命与记忆气息的绿光,缓缓渗入院中的泥土与周围的草木之中。
霎时间,光影流转,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三年前破庙内的模糊景象——徐玄方女奋力挣扎、衣襟被撕裂、那双充满绝望与痛苦的眼眸……虽然不及昨夜在破庙中清晰,但那悲愤与不甘的情绪,却无比真实地传递开来。
陈仵作看着这由草木记忆勾勒出的凄惨片段,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浑浊的老眼里涌出了泪水,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猛地一拍大腿,老泪纵横:“别……别放了!我……我说!我都说!”
他颤巍巍地转身回屋,从一个落满灰尘的旧木箱最底层,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纸张已然泛黄、边角卷起的册子,郑重地交到霍恒手中。“这……这就是当年老夫私下记录的、真实的验尸格目!”他声音哽咽,指着上面清晰的墨字,“你们看!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徐姑娘颈部有扼痕,四肢多有挣扎所致的淤伤,分明是生前遭人暴力侵害致死!绝……绝非什么自寻短见!”
老人用袖子擦着泪,痛心疾首:“当年那李县丞威逼利诱,要我篡改尸格,我誓死不从,他便革了我的职,还扬言若敢泄露半句,就让我全家不得安宁……我……我愧对徐姑娘啊!三位小英雄,老夫无能,只能将这真相埋藏至今……求你们,一定要替徐姑娘伸冤,还她一个公道啊!”
手握玉佩与真实的验尸记录,关键证据已然齐全!三人辞别激动不已的陈仵作,马不停蹄,直奔会稽县衙而去。
县衙大堂之上,听闻霍恒三人击鼓鸣冤,状告县丞李甫仁父子,县太爷起初还一脸不耐,呵斥小儿胡闹。但当霍恒亮出那枚“李”字玉佩,以及陈仵作珍藏的验尸记录,并将自身精纯仙力缓缓注入,于公堂之上短暂显化出徐玄方女那穿着红衣、面容悲戚的虚影时——
“啊!鬼……鬼啊!”县太爷吓得直接从太师椅上滚落下来,官帽歪斜,浑身抖如筛糠。那虚影虽无声,但其蕴含的冤屈与怨念,以及霍恒展现出的非凡手段,彻底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加上堂外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议论纷纷,群情汹涌,县太爷生怕引火烧身,再也顾不得官场情面,立刻惊惶失措地下令:“拿……拿下!速将李甫仁父子捉拿归案!快!”
衙役们如狼似虎地冲了出去。不久,在一片百姓愤怒的呐喊和咒骂声中,面如死灰、官袍凌乱的李县丞和吓得几乎瘫软的李衙内被押解上堂。当他们看到霍恒手中的玉佩和那份泛黄的验尸记录时,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瘫倒在地,无从辩驳。
县衙外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听闻真相水落石出,得知徐玄方女竟是被如此构害,无不义愤填膺!不知是谁先带头,烂菜叶、臭鸡蛋、碎石土块如同雨点般砸向被押解出来的李县丞父子,怒骂声不绝于耳。“狗官!”“畜生!”“还徐姑娘命来!”……汹涌的民意,成为了正义最后的注脚。
徐玄方女的虚影静静地飘浮在县衙上空,她低头看着下方那两个害她性命、毁她清白的仇人终于银铛入狱,即将受到律法的严惩。她周身的浓郁黑气与血红怨念,如同被阳光驱散的冰雪,迅速消融、褪去。最终,她那虚幻的身影变得洁白而通透,脸上露出了释然与平和的神情。她转向霍恒、青娥和浩南三人所在的方向,在空中深深地、郑重地拜了三拜,眼中流下的是清澈的、感激的泪光。随后,她的身影化作一道柔和而圣洁的白光,如同晨曦破晓,缓缓升腾,最终消散在蔚蓝的天际,前往她迟到了三年的轮回。
与此同时,霍恒感到胸前一直隐隐发烫的清心玉,那灼热的感彻底褪去,恢复了往日温润通透的触感,静静贴在他的心口。
“总算……结束了。”浩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感觉腿都有些发软。他笑嘻嘻地从随身包袱里掏出用油纸包好的橘糖,先给霍恒和青娥各分了一块,自己也塞了一块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吃块糖,压压惊,也甜一甜!今天可真是……太解气了!”
夕阳将天边染成温暖的橘红色,三人没有选择回城,而是在城外寻了一处僻静、可俯瞰江流的空地露营。浩南手脚麻利地拾来干柴,生起篝火。青娥则从她那个看似普通却内藏乾坤的布包里,取出干净的清水、草药捣成的碧绿膏体和洁白的绷带,示意霍恒坐下。
“你什么时候受的伤?”青娥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原来霍恒潜入李府时,为避开一名护卫骤然劈来的腰刀,动作虽快,手臂仍被刀锋边缘划了一道浅浅的口子,当时情况紧急未曾在意,此刻放松下来,才感到隐隐作痛。
跳跃的篝火光焰映照着青娥专注的侧脸,为她白皙的肌肤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柔和的阴影,指尖蘸取清水,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霍恒手臂伤口周围已经干涸的血迹和尘土,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霍恒怔怔地盯着她近在咫尺的容颜,只觉得手臂上那点微不足道的痛感早已消失无踪,反而是心口处,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像是揣了一个正在慢慢加热的小暖炉,暖洋洋,又带着点令人心慌意乱的悸动。
“嘿嘿,青娥姑娘,你对我小师父也太好了吧?”坐在火堆对面正烤着橘子的浩南,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挤眉弄眼地打趣道,“这细心劲儿,比我娘对我还好哩!你们俩是不是……嗯?”他故意拉长了语调,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
“浩南!”霍恒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出声打断,脸颊“唰”地一下红透了,连耳根和脖颈都染上了绯色,在火光下无所遁形,“你、你休要胡说八道!”
青娥正在缠绕绷带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白皙的耳尖也瞬间泛起了淡淡的粉色。她没有抬头去看霍恒,只是低声解释道,声音依旧平稳,却似乎比平时更轻柔了些:“他……他是我们的伙伴,一路同行,互相照顾是应该的。”然而,她纤细的手指在系紧绷带结时,那微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颤抖,却泄露了她心底并非毫无波澜。
浩南见状,知道自己这玩笑可能开得有点过,连忙吐了吐舌头,不敢再继续打趣,赶紧转移话题,又开始眉飞色舞地描述起刚才在县衙外,百姓们是如何群情激愤,李县丞父子是如何狼狈不堪的场景,气氛这才重新活跃起来。霍恒悄悄用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青娥,见她嘴角也噙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似乎并未真的生气,心里那莫名的慌乱才稍稍平复了些许,只觉得这江边带着水汽的晚风,吹在脸上格外舒适,甚至……还带着几分若有似无的甜意。
夜深了,江涛轻涌,星子渐明。奔波劳累了一天的浩南早已靠在篝火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发出了轻微而均匀的鼾声,沉沉睡去。霍恒和青娥却似乎并无睡意,并肩坐在即将熄灭的篝火旁,沉默地看着那跳动的、渐弱的橘红色火焰,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
“今天……谢谢你。”最终还是霍恒先开了口,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许,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青娥微微偏头,有些不解地看向他。
“若不是你当时阻止我直接超度徐玄方女,”霍恒继续说道,目光依旧落在火焰上,“坚持要查明真相,还她公道……恐怕,她至今仍困于怨念,不得解脱,而李县丞父子也依旧逍遥法外。你是对的,‘救执念里的人’,比单纯净化执念更重要。”
青娥转过头,清澈的眼眸在星月微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她眼底映着最后一点跳跃的火光,像盛着细碎的星辰。“是你愿意听我的建议,”她轻轻摇头,语气温柔而肯定,“霍恒,你变了。不再是那个只凭仙力衡量是非、被动接受使命的仙童了。你越来越懂得去倾听、去感受……‘人心’了。”
霍恒心中猛地一动,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上心头,他转过头,想看向青娥的眼睛,想说些什么。可就在这时,青娥却忽然抬起手,纤细的指尖轻轻拂过他的额前,替他拈去了一小片不知何时沾上的草屑。
那指尖微凉的触感,如同蜻蜓点水般划过他的皮肤,却像一道细微的电流,瞬间窜过他的四肢百骸,让他整个人都僵了一下,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然而,与此同时,青娥身上那股特有的、清雅恬淡的草木花香,又若有若无地萦绕在他的鼻尖,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宁感,甚至让他产生了一丝困倦的错觉。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四目相对,在朦胧的夜色里,仿佛有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在悄然流淌,无声胜有声。
然而,无论是沉浸在微妙气氛中的霍恒与青娥,还是早已酣睡的浩南,都未曾察觉到——在距离他们露营地不远处的幽暗树林里,浓密的树影遮蔽之下,一双充满算计与阴鸷的眼睛,正冷冷地穿透枝叶的缝隙,牢牢锁定在火堆旁那两个依偎很近的身影上。那眼底闪过一丝诡谲而贪婪的光芒,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而诡异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