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李府怪谈:玉佩证凶-《轮渡奇潭》

  翌日清晨,会稽城在朦胧的晨曦中渐渐苏醒。街市开始喧闹,贩夫走卒的吆喝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掩盖了昨夜城西的诡谲与悲怨。青娥换上了一身寻常的粗布衣裙,将灵秀之气稍作遮掩,如同滴水入海般融入了往来的人流之中。她刻意流连于茶摊、货栈这些消息灵通之地,假意挑选货物,实则竖耳倾听,小心地打探着关于李衙内平日行踪、嗜好,以及三年前那场旧案的任何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霍恒已施展了玄妙的隐身术法,身形与气息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如同一道无形的清风,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位于城东、戒备森严的县丞李府。

  李府果然气派,朱门高墙,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飞檐斗拱极尽精巧。然而,在这份富丽堂皇之下,霍恒却敏锐地感知到一股隐藏的奢靡与虚浮之气,仿佛金玉其外,内里却隐隐透着不安。他凭借胸前的清心玉对异常气息的敏锐感应,避开一队队巡逻的健硕家丁,穿过曲折的回廊与精巧的花园,径直朝着府邸深处、妖气与徐玄方女残留怨气最为交织浓烈的区域——后院书房摸去。

  书房那扇沉重的梨花木门并未关严,留下了一道细微的缝隙。霍恒屏息凝神,贴近门边,里面立刻传来了两个压低的交谈声,语气中透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爹,你说……那徐玄方女的鬼魂,会不会真的……真的回来找我们索命?”一个声音听起来年轻却带着几分油腻与慌张,正是李衙内,“我这几天晚上总睡不踏实,一闭眼就仿佛听到女人在哭,总觉得后背发凉,像是被什么东西盯着……”

  “慌什么!”另一个声音显得更为老成威严,但仔细听,也能品出一丝色厉内荏,自然是李县丞,“当年那件事,我们做得干净利落,首尾都处理好了!官府上下也打点得明明白白,谁能翻案?一个死了三年的孤魂野鬼,还能掀起什么风浪不成?再说,别忘了,我们可是花重金从云游的‘高僧’那里求来了护身灵符,就贴身戴着呢!任她什么厉鬼,也近不了我们的身!”

  霍恒心中冷笑,果然是他们父子!罪魁祸首就在眼前。他小心翼翼地将门缝推得稍大一些,目光向内探去。只见李县丞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桌之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而李衙内则焦躁不安地在旁边踱步。而就在书桌显眼的位置,赫然摆放着一块质地温润、雕刻着繁复花纹的玉佩,正中央那个清晰的“李”字,与昨日青娥借助草木记忆还原出的虚影一模一样!

  证据就在眼前!霍恒心中一喜,正欲施展隔空取物之术,将那关键的证物拿到手。

  不料,那李衙内心神不宁,疑神疑鬼,恰好在此刻猛地转头看向门口,厉声喝道:“谁?!谁在外面?!” 他这声呼喊,并非真的看到了什么,更多是源于内心的恐惧。

  霍恒暗道一声“不妙”!行踪既已引起怀疑,再隐藏已无意义。他当机立断,瞬间解除隐身术,清秀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书房门口!

  “来人……”李衙内惊骇之下,刚要呼救,霍恒已不给他机会。只见霍恒抬手便是一道凝实的淡金色仙力,如同离弦之箭,迅疾无比地打在李衙内的胸口。李衙内不过是个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纨绔,哪里经受得住这等力道,当即闷哼一声,踉跄着向后摔倒在地,一时岔了气,话都说不出来。

  李县丞见状,老脸煞白,但毕竟宦海沉浮多年,反应极快。他猛地拉开书桌抽屉,从里面抓出一张绘制着扭曲符文的黄色符纸,口中急速念动晦涩的咒语,朝着霍恒一指:“妖孽!看法宝!此乃高僧所赐护身灵符,定叫你魂飞魄散!”

  那符纸“噗”地一声无火自燃,化作一道略显暗淡、却带着邪异波动的金光,如同毒蛇般射向霍恒!

  然而,这等借助外物、蕴含邪气的符箓,在霍恒这等正统仙童眼中,简直是班门弄斧。他甚至懒得闪避,只是冷哼一声,屈指一弹,一缕更为精纯炽热的仙力激射而出,后发先至,精准地撞击在那道金光之上。

  “嗤——!”

  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入雪堆,那看似唬人的金光连片刻都未能支撑,瞬间便被霍恒的仙力净化、打散,化作几缕青烟消失无踪,连点像样的声响都没留下。

  “这……这怎么可能?!”李县丞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符纸灰烬簌簌落下。他赖以保命的“高僧”符箓,在对方手下竟如此不堪一击!

  霍恒步步向前,虽年纪尚小,但周身散发出的仙家威压却让久居上位的李县丞感到窒息。“李县丞,李公子,”霍恒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三年前,徐玄方女冤死破庙一案,你们栽赃陷害,草菅人命,天道昭昭,如今,是你们还债的时候了。”

  “你……你到底是人是鬼?!”李县丞父子吓得面无人色,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向后倒退,直至脊背抵住了冰冷的墙壁,退无可退。

  “我是谁,你们不配知道。”霍恒懒得与他们废话,目光锁定书桌上那块玉佩。他伸出手,凌空一抓,一股无形的吸力产生,那枚刻着“李”字的玉佩便轻飘飘地飞起,稳稳落入他的掌心。玉佩入手温凉,但霍恒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萦绕不散的一丝血腥与怨念,这正是它曾出现在凶案现场的铁证!“这,便是你们罪行的证据之一!”

  就在霍恒于李府与李家父子对峙,取得关键物证的同时,另一边,在城中小心打探消息的青娥,也凭借着她的细心与智慧,从一个多年前曾在衙门当过杂役的老人口中,探听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当年负责检验徐玄方女尸首的仵作,姓陈,因为为人刚正,坚持要在尸格上如实记录伤痕与疑点,不肯顺从李县丞的意思将案件定为“自尽”,竟被寻了个由头革去职务,之后便心灰意冷,携家眷隐居到了城外西边一个名为“杏花坞”的小村子里,至今仍在世!

  这个消息至关重要!若能找到这位陈仵作,取得他当年记录的真实尸格副本或是他的证词,那么结合霍恒找到的玉佩,以及徐玄方女鬼魂的指证,便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足以将李县丞父子绳之以法!

  青娥心中既喜且忧,喜的是柳暗花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忧的是霍恒独闯李府,不知是否顺利,那李府之中,除了护身符,是否还隐藏着其他未知的危险?她不敢耽搁,立刻设法与在外接应的浩南汇合,将这一新发现告知于他,两人决定先行赶往城西破庙附近,等待霍恒归来,再一同前往杏花坞,寻找那位关键的陈仵作。

  而此刻的李府书房内,气氛已然凝固。霍恒手握玉佩,如同掌握了审判的权柄。李县丞在最初的惊恐过后,眼中闪过一丝老狐狸般的狠厉与算计,他背在身后的手,悄悄摸向了墙上一个不起眼的机关……他经营多年,岂会没有最后的保命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