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把建房清单折好塞进衣兜,刚要出门,二哥已经等在院门口,手里拎着工具包,陈伯也背着尺子和墨斗从隔壁院子过来。三人没多话,顺着村道往李家沟走。
路上二哥还在念叨:“张员外这活儿倒是实在,一百五十块,七天工期,材料他出大头,咱们只出工。”
陈伯点点头:“梁架重立不是小活,能接下是好事。不过你大哥那房的事,还得另想法子。”
林烨脚步没停:“已经在想了。”
到了李家沟第三户,门开着,院子里堆着拆下来的旧木料。张员外蹲在屋檐下抽旱烟,见他们来了,抬手招呼。林烨上前两步,看了看塌了一半的厢房屋顶,又抬头看梁架断裂的位置。
“这梁是老松木,年头久了,中间蛀空了。”陈伯伸手摸了摸断口,皱眉,“得整根换。”
张员外吐了口烟:“你们要是干不了,现在说也不迟。”
林烨没答,脑子里调出系统界面,对着梁架扫了一下。数据立刻跳出来:**材质分析完成,建议替换方案已生成,可优化用料成本百分之八**。
他心里有数了,转头对张员外说:“能干。今天下午就能备料,明天一早开工。”
张员外看了他一眼,点头:“行,定金三十我先给你。”
林烨接过钱,交给二哥收好,又问:“村里最近还有谁家在修东西?”
张员外一愣:“怎么,你还想接别的活?”
“闲人多,工钱压得住。”林烨说,“有急活、现结的,我们都接。”
张员外想了想:“县城西街赵府前两天在找人修屏风,听说是个老物件,没人敢动。他们家托货郎放了话,八十块,三天内修好。”
林烨眼神一动:“八十?”
“可不是。”张员外冷笑,“值这个价,但修坏了得赔。谁敢碰?”
林烨没再问,回身对陈伯说:“您刚才看这梁木,要是换成那种老式榫卯拼接,能修吗?”
陈伯摇头:“这种精细活,得找专门修古件的老匠人。咱们村里早没人会了。”
林烨点头,心里已经打定主意。
三人离开张员外家,走到村口岔路,林烨停下:“你们先回去准备材料,我去趟县城。”
二哥一愣:“这时候去?天都快黑了。”
“这事不等人。”林烨说,“屏风要是修成,八十块现钱,够买两车沙石。”
陈伯犹豫:“可咱没人会这手艺。”
“我不打算自己修。”林烨掏出系统兑换记录翻了翻,点开搜索栏,输入“传统榫卯 修复 匠人”,几秒后跳出一条信息:**县城西街,柳氏木坊,柳德海,七十二岁,专修明清家具,三十年从业记录**。
他记下地址,把工具包递给二哥:“你带人先把张员外家的料备上,我今晚就赶过去谈。”
二哥还想说什么,林烨已经转身走了。
天擦黑时,林烨进了县城。西街不宽,两边都是老铺子,灯笼陆续亮起来。他一家家找过去,终于在尽头看见一块褪色木匾:**柳氏木坊**。
门关着,里面透出一点光。林烨敲了三下。
过了会儿,门开了一条缝,个老头探出头,满脸皱纹,眼睛却亮。
“干什么?”
“听人说您能修老家具。”林烨说,“有个屏风,榫头碎了,想请您出手。”
老头眯眼打量他:“哪来的?”
“赵府的。”
老头哼了一声:“他们找过我,我没答应。”
“为什么?”
“那屏风是清末的东西,四扇折叠,雕的是百鸟朝凤。一处松动,全靠暗扣咬合。修不好就是毁。”
林烨点头:“所以才来找您。别人不敢动,您能。”
老头盯着他看了几秒:“你懂这个?”
“不懂。”林烨坦然,“但我查过资料,知道这活儿得什么样的手艺才能接。”
老头愣了下,上下又看了他一眼:“进来吧。”
屋里堆满木料,墙上挂着各种锯子刨子。老头坐下,慢悠悠点烟:“你说八十块就想让人修这东西?赵府抠门。”
林烨坐在旁边的小凳上:“钱我可以加。四十块定金,完工再付四十,您看行不行?”
老头笑出声:“四十?打发叫花子?”
“四十是我出的。”林烨看着他,“赵府给八十,我一分不留,全给您。我要的只是您肯接这活,三天内修好。”
老头烟杆顿住:“你图什么?”
“我图一笔现钱。”林烨说,“村里有人要成家,差两百块盖房。这笔活成了,能补上一半。”
老头沉默片刻,忽然问:“你不是本地人吧?”
“生在这里,长在外面。”林烨没多解释,“前几年回来的。”
老头盯着他,忽然笑了:“你这人说话不绕弯。行,我接。”
“谢了。”林烨立刻从怀里掏出三十块,“这是定金,剩下十块明早送来。”
老头接过钱,点了点:“后天中午,你来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不能让我兄弟在这儿看着?”林烨说,“他不懂手艺,但能搬搬东西,也算搭把手。”
老头皱眉:“不用。”
“每日另加五块监工费。”林烨说,“他不住您这儿,白天来,晚上走。”
老头想了想:“行。叫他别乱碰东西。”
“明白。”林烨站起来,“我回去安排人,明早就到。”
走出木坊,天已经黑透。林烨站在街口,掏出系统确认任务进度:【承接高价值零工 - 进行中】。
他还差二十贡献点,就能换那把便携切割刀。如果这次顺利,不止能凑钱,还能提升队伍效率。
回村的路不好走,他走得快,肩膀被书包带磨得发烫。路过岔道时,远远看见二哥提着马灯在等。
“怎么样?”二哥迎上来。
“谈成了。”林烨说,“柳德海接了,四十块,后天中午完工。”
二哥眼睛一亮:“真成?那你让我去监工?”
“你明天一早就去,带着工具箱,说是帮忙收拾材料。”林烨叮嘱,“别提赵府,就说我是帮人找的匠人,你来打下手。”
“怕他反悔?”
“不怕他反悔,怕他觉得我们在盯他。”林烨说,“这人重手艺,不喜外人插手。你只做事,少说话。”
二哥点头:“我懂。”
两人一路走回村,林烨顺道去了趟工地。陈伯还在核对电线批次,见他来了,问:“县城那边定了?”
“定了。”林烨把协议草稿递过去,“后天中午取货,你安排辆车,咱们直接送去赵府。”
陈伯看完,眉头舒展:“这下钱有着落了。”
林烨嗯了声,抬头看夜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露出半边月亮。
他正要走,二哥忽然从外头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纸:“三儿!赵府刚传话出来——说屏风要是修得好,额外赏二十!”
林烨猛地转身。
路上二哥还在念叨:“张员外这活儿倒是实在,一百五十块,七天工期,材料他出大头,咱们只出工。”
陈伯点点头:“梁架重立不是小活,能接下是好事。不过你大哥那房的事,还得另想法子。”
林烨脚步没停:“已经在想了。”
到了李家沟第三户,门开着,院子里堆着拆下来的旧木料。张员外蹲在屋檐下抽旱烟,见他们来了,抬手招呼。林烨上前两步,看了看塌了一半的厢房屋顶,又抬头看梁架断裂的位置。
“这梁是老松木,年头久了,中间蛀空了。”陈伯伸手摸了摸断口,皱眉,“得整根换。”
张员外吐了口烟:“你们要是干不了,现在说也不迟。”
林烨没答,脑子里调出系统界面,对着梁架扫了一下。数据立刻跳出来:**材质分析完成,建议替换方案已生成,可优化用料成本百分之八**。
他心里有数了,转头对张员外说:“能干。今天下午就能备料,明天一早开工。”
张员外看了他一眼,点头:“行,定金三十我先给你。”
林烨接过钱,交给二哥收好,又问:“村里最近还有谁家在修东西?”
张员外一愣:“怎么,你还想接别的活?”
“闲人多,工钱压得住。”林烨说,“有急活、现结的,我们都接。”
张员外想了想:“县城西街赵府前两天在找人修屏风,听说是个老物件,没人敢动。他们家托货郎放了话,八十块,三天内修好。”
林烨眼神一动:“八十?”
“可不是。”张员外冷笑,“值这个价,但修坏了得赔。谁敢碰?”
林烨没再问,回身对陈伯说:“您刚才看这梁木,要是换成那种老式榫卯拼接,能修吗?”
陈伯摇头:“这种精细活,得找专门修古件的老匠人。咱们村里早没人会了。”
林烨点头,心里已经打定主意。
三人离开张员外家,走到村口岔路,林烨停下:“你们先回去准备材料,我去趟县城。”
二哥一愣:“这时候去?天都快黑了。”
“这事不等人。”林烨说,“屏风要是修成,八十块现钱,够买两车沙石。”
陈伯犹豫:“可咱没人会这手艺。”
“我不打算自己修。”林烨掏出系统兑换记录翻了翻,点开搜索栏,输入“传统榫卯 修复 匠人”,几秒后跳出一条信息:**县城西街,柳氏木坊,柳德海,七十二岁,专修明清家具,三十年从业记录**。
他记下地址,把工具包递给二哥:“你带人先把张员外家的料备上,我今晚就赶过去谈。”
二哥还想说什么,林烨已经转身走了。
天擦黑时,林烨进了县城。西街不宽,两边都是老铺子,灯笼陆续亮起来。他一家家找过去,终于在尽头看见一块褪色木匾:**柳氏木坊**。
门关着,里面透出一点光。林烨敲了三下。
过了会儿,门开了一条缝,个老头探出头,满脸皱纹,眼睛却亮。
“干什么?”
“听人说您能修老家具。”林烨说,“有个屏风,榫头碎了,想请您出手。”
老头眯眼打量他:“哪来的?”
“赵府的。”
老头哼了一声:“他们找过我,我没答应。”
“为什么?”
“那屏风是清末的东西,四扇折叠,雕的是百鸟朝凤。一处松动,全靠暗扣咬合。修不好就是毁。”
林烨点头:“所以才来找您。别人不敢动,您能。”
老头盯着他看了几秒:“你懂这个?”
“不懂。”林烨坦然,“但我查过资料,知道这活儿得什么样的手艺才能接。”
老头愣了下,上下又看了他一眼:“进来吧。”
屋里堆满木料,墙上挂着各种锯子刨子。老头坐下,慢悠悠点烟:“你说八十块就想让人修这东西?赵府抠门。”
林烨坐在旁边的小凳上:“钱我可以加。四十块定金,完工再付四十,您看行不行?”
老头笑出声:“四十?打发叫花子?”
“四十是我出的。”林烨看着他,“赵府给八十,我一分不留,全给您。我要的只是您肯接这活,三天内修好。”
老头烟杆顿住:“你图什么?”
“我图一笔现钱。”林烨说,“村里有人要成家,差两百块盖房。这笔活成了,能补上一半。”
老头沉默片刻,忽然问:“你不是本地人吧?”
“生在这里,长在外面。”林烨没多解释,“前几年回来的。”
老头盯着他,忽然笑了:“你这人说话不绕弯。行,我接。”
“谢了。”林烨立刻从怀里掏出三十块,“这是定金,剩下十块明早送来。”
老头接过钱,点了点:“后天中午,你来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不能让我兄弟在这儿看着?”林烨说,“他不懂手艺,但能搬搬东西,也算搭把手。”
老头皱眉:“不用。”
“每日另加五块监工费。”林烨说,“他不住您这儿,白天来,晚上走。”
老头想了想:“行。叫他别乱碰东西。”
“明白。”林烨站起来,“我回去安排人,明早就到。”
走出木坊,天已经黑透。林烨站在街口,掏出系统确认任务进度:【承接高价值零工 - 进行中】。
他还差二十贡献点,就能换那把便携切割刀。如果这次顺利,不止能凑钱,还能提升队伍效率。
回村的路不好走,他走得快,肩膀被书包带磨得发烫。路过岔道时,远远看见二哥提着马灯在等。
“怎么样?”二哥迎上来。
“谈成了。”林烨说,“柳德海接了,四十块,后天中午完工。”
二哥眼睛一亮:“真成?那你让我去监工?”
“你明天一早就去,带着工具箱,说是帮忙收拾材料。”林烨叮嘱,“别提赵府,就说我是帮人找的匠人,你来打下手。”
“怕他反悔?”
“不怕他反悔,怕他觉得我们在盯他。”林烨说,“这人重手艺,不喜外人插手。你只做事,少说话。”
二哥点头:“我懂。”
两人一路走回村,林烨顺道去了趟工地。陈伯还在核对电线批次,见他来了,问:“县城那边定了?”
“定了。”林烨把协议草稿递过去,“后天中午取货,你安排辆车,咱们直接送去赵府。”
陈伯看完,眉头舒展:“这下钱有着落了。”
林烨嗯了声,抬头看夜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露出半边月亮。
他正要走,二哥忽然从外头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纸:“三儿!赵府刚传话出来——说屏风要是修得好,额外赏二十!”
林烨猛地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