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回温府侧门时,日头已然西沉,天边铺陈着绚丽的晚霞。
温暖刚下马车,早已候在门口的管家便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恭敬与谄媚:“大小姐,您可回来了!老爷和夫人都在厅里等着您呢!”
这态度与几日前她被禁足时的冷淡截然不同。温暖心中了然,面色平静地点点头:“有劳管家带路。”
步入正厅,果然见温明诚和王氏正坐在主位上。温明诚满面红光,难掩激动之色,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而王氏的表情则复杂得多,欣喜中掺杂着难以掩饰的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与愧疚。
“暖暖,回来了?快,快坐下!”温明诚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发颤,“殿下……殿下待你如何?可还满意?都说了些什么?”
王氏也站起身,走上前来,目光在温暖身上细细扫过,像是要确认她是否完好无损。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累了吧?”语气带着母亲本能的关切,却又显得有些局促。
温暖将母亲的复杂神色看在眼里,心中微叹。她这个母亲,并非不爱她,只是作为一个深宅妇人,长久以来,温暖这个嫡女过于懂事、沉静,反而让王氏觉得少了些亲近感。相比之下,同样养在身边、嘴甜会撒娇、更依赖她的庶女温芷嫣,自然更能牵动她的心肠,让她投入更多心疼和关注。久而久之,对温暖的关心便成了习惯性的忽视。 那晚温暖意外“失踪”,王氏在焦急之余,将温芷嫣推出去,未尝没有存了为她搏个前程的心思。
温暖依言在下首坐下,接过丫鬟奉上的茶,轻轻啜了一口,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温婉:“劳父亲母亲挂心。殿下只是邀女儿赏景品茗,闲话了些家常,并未多言其他。”
“赏景品茗?好!好啊!”温明诚抚掌大笑,“殿下肯花时间与你闲话家常,这便是极大的恩宠了!这说明殿下对你甚是满意!”他自动将温暖的省略解读为一切顺利。
“殿下还特意嘱咐,”温暖放下茶盏,抬眼看向父母,补充道,“让女儿回去好生歇着,无事……便不要随意出门了。”
温明诚闻言,眼中惊喜更甚:“殿下这是……这是心疼你,要你安心待嫁啊!好好好!暖暖,你真是为父的好女儿!为我温家立下大功了!”他激动地踱步,畅想着家族的未来。
王氏在一旁听着,脸上的笑容却有些发僵。女儿得了这般天大的造化,她自然是高兴的,可一想到那日是自己提议让芷嫣顶替,结果弄巧成拙,险些坏事,如今温暖却凭自己得了殿下青眼……这让她在面对女儿时,总有些不自在和愧疚。她偷偷觑了温暖一眼,见女儿神色平静,并无怨怼之色,心下稍安,却又更觉酸涩复杂。
“既然殿下有此嘱咐,你便安心在院里待着,需要什么,定要最好的!”温明诚大手一挥道。
“女儿知道了。”温暖垂下眼眸。
又应付了几句父母兴奋过度的盘问和叮嘱,温暖才得以脱身,回到自己的院落。
一进院门,她便感觉到气氛不同往日。院子里打扫得纤尘不染,多了几盆名贵的兰花。丫鬟婆子们无不屏息凝神,行礼的动作带着十二分的小心翼翼和敬畏。
碧玉迎了上来,眼中带着担忧:“小姐,您可算回来了……”
温暖拍拍她的手,安抚地笑了笑:“无事。”
她知道,从今日起,她在这温府的地位已然不同。然而,这种因“奇货可居”而带来的重视,也让她感受不到丝毫快乐。
她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那几株白玉兰,脑海中浮现出谢衍的眼睛。
四皇子谢琮处理完一日公务,揉着有些发胀的额角走出书房,习惯性地问身旁内侍:“老七呢?今日怎未见他来寻我议事?可是又泡在案卷里了?”
内侍躬身回道:“回殿下,瑞王殿下今日一早就出去了,似乎……并未查阅案卷。”
“出去了?”谢琮挑眉,有些意外。他这七弟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来到江南后更是几乎扎根在案牍之中,今日竟会抛下公务外出?“可知去了何处?”
内侍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奴才听闻……殿下似乎是去了城外的归云别院。而且……似是邀了温家大小姐一同赏景。”
“温家大小姐?”谢琮愣了一下,随即想起那夜水榭中那个弹琴的桃红衣女子,眉头微蹙,“那晚那个?老七不是对她毫无兴趣,甚至颇有些不耐吗?”他记得清楚,那晚谢衍连正眼都未曾给过那温家女,周身散发着不耐。
怎么这才过了两日,就突然转了性子,亲自邀人赏景去了?还是去的归云别院那种风花雪月之地?这绝非谢衍一贯的作风。
内侍小心翼翼地补充道:“殿下,听闻……并非那晚抚琴的温家二小姐。而是温家那位甚少露面、据说容貌更为出众的嫡长女,温暖。”
“嫡长女?”谢琮更觉诧异,“那晚她并未出现吧?”他印象中,温家主要推出的就是那个抚琴的女儿。
“正是。那晚嫡小姐似乎因故未至。但据下面人探知,瑞王殿下这两日曾命人打探过这位温大小姐的喜好,昨日更是亲自挑选了一支玉簪作为礼物送至温府……”
谢琮听着,脸上的疑惑之色越来越浓。亲自打探喜好?赠送玉簪?相约赏景?这一连串的举动,放在任何一位风流皇子身上都不算稀奇,但放在他那个冷心冷情、眼中只有政务和刀剑的七弟身上,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那温家嫡女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引得谢衍如此破例?
谢琮与谢衍虽非一母所出,但年纪相仿,自幼一起在上书房读书,一起习武,感情远比与其他兄弟深厚。他自认为了解谢衍,那家伙就像一块捂不热的寒铁,对女色向来淡漠,甚至有些厌烦那些试图靠近他的莺莺燕燕。父皇和母妃为此没少操心,却都拿他没办法。
如今这块寒铁,竟主动对一个商贾之女示好?
这背后定然有什么缘由。绝不仅仅是美色那么简单。谢衍绝非沉溺美色之人。
谢琮沉吟片刻,吩咐道:“去仔细查查,那日宴席前后,可还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关于那位温家嫡女的。还有,老七那日离开宴席后,可有什么异常?”
他直觉感到,一定有什么关键的事情被他遗漏了。
“是,奴才这就去办。”内侍领命,匆匆退下。
谢琮独自站在廊下,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栏杆。
老七啊老七,你这唱的是哪一出?
那温家女……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你如此反常?
温暖刚下马车,早已候在门口的管家便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恭敬与谄媚:“大小姐,您可回来了!老爷和夫人都在厅里等着您呢!”
这态度与几日前她被禁足时的冷淡截然不同。温暖心中了然,面色平静地点点头:“有劳管家带路。”
步入正厅,果然见温明诚和王氏正坐在主位上。温明诚满面红光,难掩激动之色,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而王氏的表情则复杂得多,欣喜中掺杂着难以掩饰的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与愧疚。
“暖暖,回来了?快,快坐下!”温明诚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发颤,“殿下……殿下待你如何?可还满意?都说了些什么?”
王氏也站起身,走上前来,目光在温暖身上细细扫过,像是要确认她是否完好无损。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累了吧?”语气带着母亲本能的关切,却又显得有些局促。
温暖将母亲的复杂神色看在眼里,心中微叹。她这个母亲,并非不爱她,只是作为一个深宅妇人,长久以来,温暖这个嫡女过于懂事、沉静,反而让王氏觉得少了些亲近感。相比之下,同样养在身边、嘴甜会撒娇、更依赖她的庶女温芷嫣,自然更能牵动她的心肠,让她投入更多心疼和关注。久而久之,对温暖的关心便成了习惯性的忽视。 那晚温暖意外“失踪”,王氏在焦急之余,将温芷嫣推出去,未尝没有存了为她搏个前程的心思。
温暖依言在下首坐下,接过丫鬟奉上的茶,轻轻啜了一口,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温婉:“劳父亲母亲挂心。殿下只是邀女儿赏景品茗,闲话了些家常,并未多言其他。”
“赏景品茗?好!好啊!”温明诚抚掌大笑,“殿下肯花时间与你闲话家常,这便是极大的恩宠了!这说明殿下对你甚是满意!”他自动将温暖的省略解读为一切顺利。
“殿下还特意嘱咐,”温暖放下茶盏,抬眼看向父母,补充道,“让女儿回去好生歇着,无事……便不要随意出门了。”
温明诚闻言,眼中惊喜更甚:“殿下这是……这是心疼你,要你安心待嫁啊!好好好!暖暖,你真是为父的好女儿!为我温家立下大功了!”他激动地踱步,畅想着家族的未来。
王氏在一旁听着,脸上的笑容却有些发僵。女儿得了这般天大的造化,她自然是高兴的,可一想到那日是自己提议让芷嫣顶替,结果弄巧成拙,险些坏事,如今温暖却凭自己得了殿下青眼……这让她在面对女儿时,总有些不自在和愧疚。她偷偷觑了温暖一眼,见女儿神色平静,并无怨怼之色,心下稍安,却又更觉酸涩复杂。
“既然殿下有此嘱咐,你便安心在院里待着,需要什么,定要最好的!”温明诚大手一挥道。
“女儿知道了。”温暖垂下眼眸。
又应付了几句父母兴奋过度的盘问和叮嘱,温暖才得以脱身,回到自己的院落。
一进院门,她便感觉到气氛不同往日。院子里打扫得纤尘不染,多了几盆名贵的兰花。丫鬟婆子们无不屏息凝神,行礼的动作带着十二分的小心翼翼和敬畏。
碧玉迎了上来,眼中带着担忧:“小姐,您可算回来了……”
温暖拍拍她的手,安抚地笑了笑:“无事。”
她知道,从今日起,她在这温府的地位已然不同。然而,这种因“奇货可居”而带来的重视,也让她感受不到丝毫快乐。
她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那几株白玉兰,脑海中浮现出谢衍的眼睛。
四皇子谢琮处理完一日公务,揉着有些发胀的额角走出书房,习惯性地问身旁内侍:“老七呢?今日怎未见他来寻我议事?可是又泡在案卷里了?”
内侍躬身回道:“回殿下,瑞王殿下今日一早就出去了,似乎……并未查阅案卷。”
“出去了?”谢琮挑眉,有些意外。他这七弟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来到江南后更是几乎扎根在案牍之中,今日竟会抛下公务外出?“可知去了何处?”
内侍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奴才听闻……殿下似乎是去了城外的归云别院。而且……似是邀了温家大小姐一同赏景。”
“温家大小姐?”谢琮愣了一下,随即想起那夜水榭中那个弹琴的桃红衣女子,眉头微蹙,“那晚那个?老七不是对她毫无兴趣,甚至颇有些不耐吗?”他记得清楚,那晚谢衍连正眼都未曾给过那温家女,周身散发着不耐。
怎么这才过了两日,就突然转了性子,亲自邀人赏景去了?还是去的归云别院那种风花雪月之地?这绝非谢衍一贯的作风。
内侍小心翼翼地补充道:“殿下,听闻……并非那晚抚琴的温家二小姐。而是温家那位甚少露面、据说容貌更为出众的嫡长女,温暖。”
“嫡长女?”谢琮更觉诧异,“那晚她并未出现吧?”他印象中,温家主要推出的就是那个抚琴的女儿。
“正是。那晚嫡小姐似乎因故未至。但据下面人探知,瑞王殿下这两日曾命人打探过这位温大小姐的喜好,昨日更是亲自挑选了一支玉簪作为礼物送至温府……”
谢琮听着,脸上的疑惑之色越来越浓。亲自打探喜好?赠送玉簪?相约赏景?这一连串的举动,放在任何一位风流皇子身上都不算稀奇,但放在他那个冷心冷情、眼中只有政务和刀剑的七弟身上,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那温家嫡女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引得谢衍如此破例?
谢琮与谢衍虽非一母所出,但年纪相仿,自幼一起在上书房读书,一起习武,感情远比与其他兄弟深厚。他自认为了解谢衍,那家伙就像一块捂不热的寒铁,对女色向来淡漠,甚至有些厌烦那些试图靠近他的莺莺燕燕。父皇和母妃为此没少操心,却都拿他没办法。
如今这块寒铁,竟主动对一个商贾之女示好?
这背后定然有什么缘由。绝不仅仅是美色那么简单。谢衍绝非沉溺美色之人。
谢琮沉吟片刻,吩咐道:“去仔细查查,那日宴席前后,可还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关于那位温家嫡女的。还有,老七那日离开宴席后,可有什么异常?”
他直觉感到,一定有什么关键的事情被他遗漏了。
“是,奴才这就去办。”内侍领命,匆匆退下。
谢琮独自站在廊下,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栏杆。
老七啊老七,你这唱的是哪一出?
那温家女……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你如此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