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桐书院的午膳,一向清雅。
没有大鱼大肉的铺张,只几样精致的小菜,一碗碧梗粥,一碟新剥的鸡头米。
皇帝用得很舒心,筷子在一盘清炒芦笋尖上多停了片刻。
“这几日看你胃口不错,朕就放心了。”
甄嬛亲手为他盛了一小碗银耳雪梨汤,汤盅是温的,不烫手。
“臣妾这里清净,吃得香,睡得也安稳。”
她将汤碗递过去,话锋转得自然,像只是随口一提。
“不像慧嫔妹妹那儿,听说天地一家春的门槛,都快被道喜的人给踏平了。”
“还有淳妹妹,也跟着沾光,皇后娘娘赏了不少好东西下去。”
皇帝喝汤的动作没有停。
他只淡淡地“嗯”了一声。
“慧嫔有福,淳儿乖巧。”
他的语气平常得像在说两个无关紧要的宫人,听不出偏爱,也听不出不耐。
甄嬛垂下眼帘,捏着帕子的指节微微发白。
“臣妾只是觉得,慧嫔妹妹这福气来得太盛,怕是……招眼。”
她抬起脸,一双清澈的杏眼望着皇帝,里面盛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前儿听说,华妃娘娘宫里的人去送贺礼,话里话外的意思,可不怎么中听。”
“华妃娘娘的性子,四郎是知道的。慧嫔妹妹如今正是关键时候,万一……”
“她不敢。”
皇帝放下了汤碗。
碗底与桌面轻碰,发出的声音不大,却让甄嬛的心跟着一悬。
苏培盛递上帕子,皇帝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再开口时,声音里那点温情已经褪得干干净净。
他看着甄嬛,眼神不再是看爱侣的温存,而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属于君王的审视。
“菀菀,你坐过来。”
甄嬛依言起身,坐到了皇帝身边的软榻上。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揽住她,只是握住了她的手。
掌心干燥而温热,力道却很重,捏得她腕骨生疼。
“朕知道,你心里有委屈。”
“朕抬举慧嫔,是因为她腹中的‘双生’,是朕递给朝堂的一面旗。”
“朕纵容年氏,是因为年羹尧在西北,还有用处。”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每一个字都像楔子,钉进甄嬛的耳朵里。
这些话,不是解释,是告知。
甄嬛的血液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流动。
她能感觉到,皇帝握着她的手,又收紧了些。
“快了。”
皇帝只说了两个字,却比长篇大论更具分量。
窗外,风吹过芭蕉叶,发出簌簌的轻响。
殿内,一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这不是试探,也不是安抚。
这是一个帝王,在向他自认为可以信任的女人,透露风暴将至的信号。
“这盘棋,朕布了很久。收网的时候,难免血光四溅。”
皇帝的视线落在她依旧平坦的小腹上,那审视的目光,终于化开,变成了一丝难以察脱的忧虑。
“朕怕的,是他们会冲你来。”
“华妃恨你入骨,你怀着身孕,是现成的靶子。”
甄嬛的指尖一片冰凉。
她当然想过这些,可从皇帝口中亲耳听到,那份寒意,还是顺着脊背爬满了全身。
“那臣妾……”
“所以,朕要先把你摘出去。”
皇帝抬起她的下巴,让她看着自己。
“嬛嬛,朕要委屈你一阵子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喙的决断。
“过些日子,咱们演一出戏。”
“朕会寻个由头,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罚你。”
“禁足,收回你协理六宫之权,让你彻底‘失宠’。”
甄嬛的喉头猛地一紧。
她看着皇帝,脑中那根紧绷的弦豁然松开。
一瞬间,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甘,所有的疑虑,全都找到了出口。
她明白了。
所谓的“失宠”,是最好的保护色。
一个被皇帝厌弃的孕妇,在华妃眼里,就失去了争斗的价值。
在一个即将到来的巨大风暴里,被远远地抛开,才是最安全的。
他不是不爱她。
他是在用帝王的方式,保护她和他们的孩子。
“四郎……”
她的声音发颤,眼眶控制不住地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
“别怕。”
皇帝终于将她揽进怀里,下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嗅着她发间清雅的香气。
“只是暂时的。等朕拔了年家这颗钉子,这后宫,这天下,就再也没有人能让你受委屈。”
他抱着她,像抱着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
“朕知道你聪明,一点就透。”
他的唇贴在她的耳边,温热的气息吹拂着她的耳廓。
“华妃一定会拿话刺你,你不用忍。”
甄嬛在他怀里,轻轻地点了点头。
“臣妾……该怎么做?”
“你就当着众人的面,顶撞她,让她下不来台。”
皇帝的声音里,甚至带上了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纵容笑意。
“你不是一直想这么做吗?朕给你这个机会。”
甄嬛怔了怔,随即也忍不住,在他怀里低低地笑了起来。
是啊,她忍了太久了。
原来,最懂她心底那点不忿的,还是眼前这个人。
这份被看穿,被纵容的感觉,比任何赏赐和情话,都更让她心安。
“只要为了四郎,为了我们的孩子,臣妾什么都愿意做。”
她仰起脸,泪水已经拭去,眼底只剩下全然的信赖。
皇帝低头,吻住了她的唇。
这个吻,带着安抚,带着承诺,也带着一场巨大风暴来临前的,片刻温存。
良久,唇分。
皇帝替她理了理鬓边微乱的发丝,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记住,穿朕上个月赏你的那件云锦裁的玉色宫装。”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那料子,是江南新贡的,连华妃都没有。宫里只有你有。”
***
同一时刻,天地一家春。
孙妙青闭上眼,太和殿上皇帝看向她时那狂喜又锐利的眼神,再次浮现在眼前。
他需要祥瑞,是因为他要动手了。
而华妃,显然也嗅到了这股山雨欲来的气息。
所以她先下手为强,废了皇帝的一把刀,这是警告,也是试探。
孙妙青睁开眼,眼神清明得没有一丝杂质。
华妃已经出招,皇帝的雷霆反击,就在眼前。
而碧桐书院那位……
孙妙青的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皇帝一定会把她最心爱的菀嫔,藏到最安全的地方去。
如何藏?
唯有“失宠”,才能彻底脱离华妃的视线。
一场大戏,即将开锣。
甄嬛有皇帝的庇护,可以安然“失宠”,静待风暴过去。
而她孙妙青,被“祥瑞”高高架在火上烤,身后是整个孙家,退无可退。
她不能等,更不能躲。
她必须在这场风暴中,为自己,为她的孩子,为孙家,撕开一道口子,抢到最大的那份功劳。
孙妙青站起身,走到窗边。
夜色渐浓,圆明园的灯火如星。
她看向碧桐书院的方向,眼神平静。
“春喜。”
“奴婢在。”
“去告诉小厨房,明儿一早,给皇上备一份牛乳燕窝羹。”
春喜有些不解:“娘娘,菀嫔娘娘不是日日都……”
“她的,是她的。”
孙妙青打断她,声音里没有半分情绪。
“我的,是我的。”
***
七月流火,圆明园的晚宴也带上了几分燥意。
淳贵人临盆在即,早已不再出席宴饮。
如今这席上,最显眼的,便是同样怀胎五月,小腹已然隆起的菀嫔与慧嫔。
丝竹声中,菀嫔端着一杯酸梅汤,盈盈起身。
今日的她,格外明艳。
“宫中姐妹尽在,臣妾以酸梅汤代酒,敬皇上一杯,敬皇后一杯,愿皇上与皇后,圣体安康,福泽万年。”
她身着那件皇帝新赏的玉色云锦宫装,料子是江南新贡,连华妃都没有。
那颜色衬得她肤若凝脂,眉眼间带着宠妃才有的、恰到好处的娇矜。
华妃眼皮一掀,瞥了那身衣裳,冷哼一声,朝颂芝递了个眼色。
颂芝立刻会意,捧着一盘晶莹剔透的鲜果,袅袅上前。
“皇上万福金安。酒多伤身,臣妾特意为皇上剥了一盘好果子,请皇上品尝。”
皇帝示意苏培盛接了,捏起一颗,尝了尝。
“尚可。”
菀嫔的笑声清脆,一串串滚过玉盘。
“颂芝妹妹这份心意,皇上只道‘尚可’,看来妹妹对皇上心意的体察,还差了些火候呢。”
这话戳心窝子,颂芝的眼圈当即就红了,委屈地转向皇帝。
“娘娘教训的是。嫔妾伺候皇上时日尚短,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嫔妾日月所想,无一不是关于皇上的,还请皇上明鉴。”
皇帝放下手中的酒杯。
“朕知道。有朕在,无人敢说你的不是。”
华妃慢悠悠地开了口,语气里的讥讽不加掩饰。
“皇上一向最疼菀嫔妹妹,今日竟难得为旁人说话。可见,皇上是真怜惜颂芝妹妹。”
菀嫔抚了抚鬓角,看都没看华妃,目光只落在颂芝身上。
“颂芝妹妹说得极是,这皇上的心意,谁不是一点点揣摩出来的?难道还能凭着一腔热情不成?”
“不过妹妹可要加把劲儿了,如今已是七月,八月初圣驾回銮,中秋一过,便是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选。到时候新人辈出,妹妹这揣摩心意的功夫,怕是有的忙了。”
颂芝被噎得脸色发白。
“再忙,也忙不过娘娘。菀嫔娘娘年长,又深得圣心,自然能游刃有余地教导新妹妹们。”
“本宫可没这个本事。”菀嫔轻笑一声。
“常听人说,勤谨之人不易老。妹妹不仅勤谨,还善于将自己献给皇上,这份本事,本宫是万万学不来的。”
众人无声。
华妃拍案而起。
“菀嫔,你放肆!皇上,您就由着她这般作践臣妾宫里的人吗?”
满座皆静。
皇帝的脸沉了下来,却不看华妃,只转向皇后。
“皇后怎么看?”
皇后依旧是那副端庄贤淑的模样:“女人家嘴碎,许是多喝了两杯,并非有心的。等散了席,本宫会好生与她们说……”
“够了!”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冰碴子。
“这就是皇后给朕治理的后宫?难怪平日里总是风波不断!”
丝竹声戛然而止。
满殿嫔妃连同皇后在内,呼啦啦跪了一地。
“皇上息怒,都是臣妾的不是。”皇后的声音发颤。
皇帝冷冷地看着她:“你可知你的不是在何处?后宫口角都弹压不住,岂非是你这个皇后无能!”
“臣妾有罪……”
“菀嫔。”
皇帝打断了她。
菀嫔身子一抖,跪在地上:“臣妾在。”
皇帝吐出两个字。
“去吧。”
敬妃忙出来和稀泥:“皇上……皇上的意思是……”
华妃抢先道:“皇上向来公正严明,自然是不会偏私的。”
皇帝的目光刮过华一,带着刺骨的寒意。
“菀嫔御前失仪,出言无状,着即送往蓬莱洲,闭门思过,非诏不得外出!”
蓬莱洲?
到这了。
孙妙青心头猛地一缩。
那地方远在后湖中心,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船可通,说是仙境,实则是个水上囚牢。
好一招明着罚,暗着保。
她立刻起身,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惊慌。
“皇上!蓬莱洲偏远湿寒,菀嫔妹妹还怀着五个月的身孕,此举万万不可啊!求皇上念在妹妹是初犯,饶了她吧!”
菀嫔也演得十足,脸色惨白,匍匐在地,泪水涟涟。
“皇上,臣妾侍奉您三载,纵有失礼,也求您念在往日情分上,饶恕臣妾这一回吧!臣妾再也不敢了!”
“不敢?”皇帝冷笑,“方才你对颂芝说话时,那盛气凌人的样子呢?朕宠爱颂芝几日,你就多番为难,当着朕的面尚敢如此,背后不知何等刁钻!朕岂能容你!”
敬妃也连忙求情:“皇上,菀嫔是初犯,蓬莱洲实在太过偏远了,还请从轻发落。”
“皇上圣裁已下,你们还敢多言?”
华妃终于出了口恶气,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
皇帝目光扫向敬妃,语气森然。
“蓬莱洲宽敞,敬妃可是想去作伴?”
敬妃吓得立刻噤声,不敢再言。
华妃掩唇一笑,满眼得意:“真是委屈芝答应了。”
“朕,自会好生安慰她。”皇帝淡淡道。
苏培盛躬身上前,声音平稳无波。
“菀嫔娘娘,请起吧。奴才这就着人打点,送您去蓬莱洲小住。”
华妃看着失魂落魄的菀嫔,施施然道:“菀嫔妹妹,好走啊。”
菀嫔被宫人扶起,身形踉跄,一张脸血色尽褪。
颂芝更是上前一步,福了福身子,声音不大不小,却足够让每个人听清。
“嫔妾无能,但定会替菀嫔娘娘,好生照顾皇上的。娘娘,您走好。”
菀嫔猛地抬头,那一眼里,怨毒、不甘、绝望,种种情绪翻涌,看得人心头发颤。
孙妙青端起面前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
她看到,在菀嫔被扶着转身的那一刹那,皇帝的视线,与她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了不足半息。
没有言语。
却胜过千言万语。
好一出天衣无缝的戏。
孙妙青垂下眼帘,看着茶水中自己模糊的倒影。
菀嫔这个最大的靶子,被皇帝亲手“藏”了起来。
那接下来,这后宫里,谁又会成为那个新的,最显眼的活靶子呢?
她下意识地,轻轻抚上了自己的小腹。
***
宴席上的喧嚣犹在耳边,慧嫔与和贵人已并肩走出了那片浮华之地。
夜风带着一丝燥热,吹得人心里发闷。
孙妙青示意春喜和宝鹃都退后几步,只与安陵容两人走在前面。
“今晚这出戏,唱得可真热闹。”
孙妙青的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考校身旁的人。
安陵容拢了拢身上的云霏妆花缎披风,指尖有些发凉。
她低声道:“是热闹,只是……太突然了。”
“皇上为了一个颂芝,竟将菀嫔姐姐罚得这样重,臣妾心里总觉得不安。”
“有什么不安的。”
孙妙青停下脚步,目光投向远处黑漆漆的湖面,那里是蓬莱洲的方向。
“皇上这是在救她。”
安陵容的呼吸一滞。
“蓬莱洲,四面环水,除了御赐的小船,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孙妙青侧过脸,眼底映着远处灯笼的微光,那光芒在她瞳孔深处,冷得像冰。
“那哪里是囚牢。”
“分明是皇上亲手为他最心爱的女人,建了一座最安稳的堡垒。”
“外头的天,便是塌下来,也砸不到她身上了。”
帝王之术,翻云覆覆雨。
安陵容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让她遍体生凉。
原来宠爱到了极致,竟是这般模样。
“那咱们……”她下意识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咱们什么都不用做,安安分分看戏就好。”
孙妙青重新迈开步子,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只是这戏台子上,主角含冤退了场,总得有几个忠心耿耿的配角,跟着哭一哭,闹一闹,才显得情真意切,不是吗?”
她话锋一转,仿佛只是不经意地提起。
“可惜瑞珠不在,不然还能去碧答应那儿走动走动。”
“我记得,你宫里的菊青,也是从碧桐书院出来的?”
安陵容心头猛地一跳,瞬间领悟了孙妙青的言外之意。
“是。”
“那孩子瞧着是个懂事的。”
孙妙青的脚步没有停,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这会儿菀嫔落难,昔日的姐妹情分,也该让她回去探望探望,送些安神的香料,表表心意。”
“毕竟,人总得念旧情。”
“姐姐说的是,妹妹这就让菊青去。”
安陵容垂下眼,将心底所有的惊涛骇浪都悉数藏进了温顺的眉眼里。
这哪里是念旧情。
这分明是去给那位前途未卜的碧答应,递过去一把梯子。
至于那梯子是通往青云之上,还是通往万丈深渊,就看她自己,敢不敢爬了。
***
碧答应浣碧的住处,早已是一片死寂。
菀嫔被押往蓬莱洲的消息,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浣碧心上,让她从里到外都焦灼不安。
姐姐失势了。
那个她既嫉妒又依赖的靠山,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她算什么?
一个靠着姐姐余光才得了几日恩宠的答应?
在华妃眼里,怕是连只挡路的蚂蚁都不如,随时都能被心情不好的贵人一脚碾死。
浣碧死死攥着手里的帕子,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点刺痛也无法缓解她心中铺天盖地的恐惧。
就在这时,宫女七喜白着一张脸,匆匆从外面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眼熟的宫女。
“主子,和贵人派了菊青姐姐来,说是……给您送些安神的熏香。”
菊青?
浣碧猛地抬起头,正对上菊青那双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睛。
菊青依着规矩行了礼,将一个精致的香囊奉上。
她嘴里说着场面上的宽慰话,眼神却飞快地扫了一眼旁边的七喜,趁着递东西的瞬间,用只有三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飞快地说了一句:
“我们娘娘说,越是这种时候,越显人心。”
“方才过来时,听清凉殿的人在议论,说要好好‘关照’一下碧桐书院剩下的旧人呢。”
说完,她便不多留,福了福身子,迅速告退了。
“关照”两个字,像两根淬了毒的钢针,狠狠扎进浣碧的心里。
“主子!”
七喜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完了!华妃娘娘这是要拿您开刀,杀鸡儆猴啊!”
浣碧浑身剧烈一颤,脑子里“嗡”的一声,眼前阵阵发黑。
“那……那我该怎么办?!”她抓住七喜的胳膊,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七喜脑子转得飞快,她想起方才菊青那意有所指的眼神,和那句“越显人心”。
她猛地一咬牙,仿佛下了一个巨大的赌注。
“主子,不能坐以待毙!您忘了,您当初是怎么得宠的?是因为您对菀嫔娘娘忠心啊!皇上还亲口夸过您是忠仆!”
“如今菀嫔娘娘落难,您若是躲着,旁人只会骂您凉薄无义!”
“可您若是……若是陪着娘娘一同去蓬莱洲,那就不一样了!”
七喜的声音越来越急切,像是在说服浣碧,也像是在说服自己。
“这叫什么?这叫情深义重,生死相随!满宫里的人,谁敢说您一个‘不’字?皇上知道了,也只会觉得您是个重情重义的!等日后菀嫔娘娘翻身,您就是头一份的泼天功劳!”
这一番话,像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开了浣碧脑中的混沌。
对!
与其留在这里,日夜不宁地等着被华妃寻个由头磋磨死。
不如赌一把!
去蓬莱洲是苦,可至少能活命!还能落一个“忠仆”的好名声!
浣碧猛地站起身,脸上的恐惧被一种濒临绝境的疯狂所取代。
她理了理微乱的衣裳,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仿佛带着血腥味。
“走!我们去见姐姐!”
***
甄嬛正在收拾东西。
流朱和佩儿在一旁默默垂泪,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浣碧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
“姐姐!”
甄嬛回头,见是她,脸上露出几分诧异:“你怎么来了?”
浣碧二话不说,直接跪倒在地。
她仰起脸,眼眶里已经蓄满了泪水,那泪水滚烫,仿佛能灼伤人。
“我已回禀了皇上,要与姐姐同去蓬莱洲居住!”
“你说什么?!”
甄嬛是真的惊了。
“不许胡说!你以为蓬莱洲是什么好地方?那地方偏远苦寒,你何必陪我去过那种苦日子!”
“姐姐,我心里明白。”
浣碧哭得情真意切,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里掏出来的。
“自我得宠以来,宫中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给我白眼,只有姐姐待我恩重如山。如今姐姐有难,妹妹若是留在宫里苟且偷生,看人眼色,那还不如死了干净!”
她膝行两步,死死抱住甄嬛的腿,泣不成声。
“求姐姐就让妹妹陪着您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妹妹什么苦都不怕!”
甄嬛看着她,心里千回百转。
她不信浣碧有这般赤胆忠心。
可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又是当着满屋子宫人的面。
她若执意拒绝,倒显得自己薄情寡义,连一个忠心的妹妹都容不下。
更何况……
甄嬛的目光掠过浣碧的头顶,变得深沉。
把这个野心勃勃又脑子不清的妹妹带在身边看着,总比留她在宫里,不知又会被谁当了枪使,或是惹出什么天大的乱子要好。
想到这里,甄嬛的眼神软了下来。
她扶起浣碧,用帕子为她拭去眼泪,声音里带上了恰到好处的感动与哽咽。
“好妹妹……难为你这份心。”
“既如此,姐姐……应了你便是。”
浣碧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劫后余生的笑容,哭中带笑,狼狈又真切。
甄嬛抱着她,目光却越过她的肩头,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这盘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会落在哪儿了。
***
宴席不欢而散。
皇后寝殿内一片死寂。
连熏笼里精心调配的瓜果清香,此刻都透着一股阴森的寒意。
剪秋为皇后换下朝服,端来安神茶。
她却一动不动,只是盯着窗外那片墨色的夜。
殿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是淳贵人和玉答应来了。
两人一进门,便被殿内无形的压力扼住了呼吸,连忙跪下请安。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起来吧。”
皇后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连夜叫你们过来,是本宫心里不踏实。”
淳贵人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被扶着坐到锦墩上,脸上惊魂未定。
“娘娘,今晚的事,太蹊跷了。”
玉答应急于表现,抢着接话:“是啊娘娘!颂芝算个什么东西?皇上就算宠她,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宫女,当众折辱菀嫔,还罚得那么重!”
皇后端起茶碗,杯盖刮过茶水,发出刺耳的“沙沙”声。
她没喝,眼神却冷了三分。
“你们只看到了颂芝,却没看到她身后站着的是谁。”
“嗑。”
茶碗重重落在桌上。
“菀嫔的父亲甄远道,在朝中弹劾年羹尧,属他叫得最响。”
“皇上今日护着颂芝,就是护着华妃。”
“罚了菀嫔,就是打了甄远道的脸。”
“你们说,皇上这是何意?”
淳贵人毕竟单纯,闻言脸色刷地白了。
“难道……皇上又要护着年家了?那菀嫔姐姐岂不是再无翻身之日?”
“翻身?”
皇后发出一声冷笑。
“只怕甄家都要跟着后继无力!”
“年羹尧本就树大根深,好不容易有了甄远道这把刀,皇上却亲手把刀收回了鞘里!”
“本宫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年氏一族,再这么猖狂下去!”
“哎哟……”
淳贵人忽然皱眉,揉了揉后腰。
“你们这么一说,我肚子里这个,都踹得我生疼。”
皇后看了她一眼,神色稍缓:“你月份大了,别跟着操心,仔细身子。”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带上几分惋惜。
“可惜了,你若不是怀着身子,由你去陪菀嫔,倒也名正言顺,她不会疑心。”
淳贵人满脸遗憾:“是臣妾没用,不能为娘娘分忧。”
玉答应眼珠一转,立刻跪下表态。
“娘娘说的是!菀嫔娘娘孤身一人在蓬莱洲,定会伤心。臣妾愿意去陪着姐姐,替娘娘分忧!”
皇后瞥了她一眼。
那目光不带任何情绪,却让玉答应感觉自己被剥去了所有伪装,成了一件毫无价值的死物。
“你?”
“你去了,菀嫔会开门让你进去么?”
玉答应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皇后的话语平淡,却字字诛心。
“菀嫔何等心高气傲,她失势时,你跑去‘陪伴’,在她眼里,和看她笑话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你是本宫的人。”
“你去了,不就是明着告诉所有人,她甄嬛,从今往后就是本宫的人了?”
“皇上会怎么想?”
“她自己,又岂会甘心?”
一席话,说得玉答应恨不得当场死去,跪在地上,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皇后摆了摆手,示意她们退下。
待殿内重归寂静,她脸上那层端庄和忧虑的面具缓缓褪去,只剩下冰冷的算计。
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暂时猜不透。
但这把叫甄嬛的刀,是指望不上了。
可华妃还在,年家还在。
皇后走到窗边,看着那轮被乌云死死缠住的残月,指甲用力,在窗格上划出深深的刻痕。
一把刀废了……
那就,再找一把。
一把更锋利,也更听话的新刀。
一个身影在她脑中清晰浮现。
慧嫔。
这个选择,简直完美。
她自己足够聪明,懂得审时度势。
肚子里揣着的“双生祥瑞”,是后宫里最坚不可摧的护身符。
更重要的,她和华妃,早就结下梁子。
一把天生就对准了敌人的刀。
皇后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冰冷而满意。
“剪秋。”
“奴婢在。”
皇后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去,把库里那尊白玉送子观音,给天地一家春的慧嫔娘娘,送去。”
没有大鱼大肉的铺张,只几样精致的小菜,一碗碧梗粥,一碟新剥的鸡头米。
皇帝用得很舒心,筷子在一盘清炒芦笋尖上多停了片刻。
“这几日看你胃口不错,朕就放心了。”
甄嬛亲手为他盛了一小碗银耳雪梨汤,汤盅是温的,不烫手。
“臣妾这里清净,吃得香,睡得也安稳。”
她将汤碗递过去,话锋转得自然,像只是随口一提。
“不像慧嫔妹妹那儿,听说天地一家春的门槛,都快被道喜的人给踏平了。”
“还有淳妹妹,也跟着沾光,皇后娘娘赏了不少好东西下去。”
皇帝喝汤的动作没有停。
他只淡淡地“嗯”了一声。
“慧嫔有福,淳儿乖巧。”
他的语气平常得像在说两个无关紧要的宫人,听不出偏爱,也听不出不耐。
甄嬛垂下眼帘,捏着帕子的指节微微发白。
“臣妾只是觉得,慧嫔妹妹这福气来得太盛,怕是……招眼。”
她抬起脸,一双清澈的杏眼望着皇帝,里面盛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前儿听说,华妃娘娘宫里的人去送贺礼,话里话外的意思,可不怎么中听。”
“华妃娘娘的性子,四郎是知道的。慧嫔妹妹如今正是关键时候,万一……”
“她不敢。”
皇帝放下了汤碗。
碗底与桌面轻碰,发出的声音不大,却让甄嬛的心跟着一悬。
苏培盛递上帕子,皇帝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再开口时,声音里那点温情已经褪得干干净净。
他看着甄嬛,眼神不再是看爱侣的温存,而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属于君王的审视。
“菀菀,你坐过来。”
甄嬛依言起身,坐到了皇帝身边的软榻上。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揽住她,只是握住了她的手。
掌心干燥而温热,力道却很重,捏得她腕骨生疼。
“朕知道,你心里有委屈。”
“朕抬举慧嫔,是因为她腹中的‘双生’,是朕递给朝堂的一面旗。”
“朕纵容年氏,是因为年羹尧在西北,还有用处。”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每一个字都像楔子,钉进甄嬛的耳朵里。
这些话,不是解释,是告知。
甄嬛的血液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流动。
她能感觉到,皇帝握着她的手,又收紧了些。
“快了。”
皇帝只说了两个字,却比长篇大论更具分量。
窗外,风吹过芭蕉叶,发出簌簌的轻响。
殿内,一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这不是试探,也不是安抚。
这是一个帝王,在向他自认为可以信任的女人,透露风暴将至的信号。
“这盘棋,朕布了很久。收网的时候,难免血光四溅。”
皇帝的视线落在她依旧平坦的小腹上,那审视的目光,终于化开,变成了一丝难以察脱的忧虑。
“朕怕的,是他们会冲你来。”
“华妃恨你入骨,你怀着身孕,是现成的靶子。”
甄嬛的指尖一片冰凉。
她当然想过这些,可从皇帝口中亲耳听到,那份寒意,还是顺着脊背爬满了全身。
“那臣妾……”
“所以,朕要先把你摘出去。”
皇帝抬起她的下巴,让她看着自己。
“嬛嬛,朕要委屈你一阵子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喙的决断。
“过些日子,咱们演一出戏。”
“朕会寻个由头,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罚你。”
“禁足,收回你协理六宫之权,让你彻底‘失宠’。”
甄嬛的喉头猛地一紧。
她看着皇帝,脑中那根紧绷的弦豁然松开。
一瞬间,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甘,所有的疑虑,全都找到了出口。
她明白了。
所谓的“失宠”,是最好的保护色。
一个被皇帝厌弃的孕妇,在华妃眼里,就失去了争斗的价值。
在一个即将到来的巨大风暴里,被远远地抛开,才是最安全的。
他不是不爱她。
他是在用帝王的方式,保护她和他们的孩子。
“四郎……”
她的声音发颤,眼眶控制不住地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
“别怕。”
皇帝终于将她揽进怀里,下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嗅着她发间清雅的香气。
“只是暂时的。等朕拔了年家这颗钉子,这后宫,这天下,就再也没有人能让你受委屈。”
他抱着她,像抱着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
“朕知道你聪明,一点就透。”
他的唇贴在她的耳边,温热的气息吹拂着她的耳廓。
“华妃一定会拿话刺你,你不用忍。”
甄嬛在他怀里,轻轻地点了点头。
“臣妾……该怎么做?”
“你就当着众人的面,顶撞她,让她下不来台。”
皇帝的声音里,甚至带上了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纵容笑意。
“你不是一直想这么做吗?朕给你这个机会。”
甄嬛怔了怔,随即也忍不住,在他怀里低低地笑了起来。
是啊,她忍了太久了。
原来,最懂她心底那点不忿的,还是眼前这个人。
这份被看穿,被纵容的感觉,比任何赏赐和情话,都更让她心安。
“只要为了四郎,为了我们的孩子,臣妾什么都愿意做。”
她仰起脸,泪水已经拭去,眼底只剩下全然的信赖。
皇帝低头,吻住了她的唇。
这个吻,带着安抚,带着承诺,也带着一场巨大风暴来临前的,片刻温存。
良久,唇分。
皇帝替她理了理鬓边微乱的发丝,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记住,穿朕上个月赏你的那件云锦裁的玉色宫装。”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那料子,是江南新贡的,连华妃都没有。宫里只有你有。”
***
同一时刻,天地一家春。
孙妙青闭上眼,太和殿上皇帝看向她时那狂喜又锐利的眼神,再次浮现在眼前。
他需要祥瑞,是因为他要动手了。
而华妃,显然也嗅到了这股山雨欲来的气息。
所以她先下手为强,废了皇帝的一把刀,这是警告,也是试探。
孙妙青睁开眼,眼神清明得没有一丝杂质。
华妃已经出招,皇帝的雷霆反击,就在眼前。
而碧桐书院那位……
孙妙青的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皇帝一定会把她最心爱的菀嫔,藏到最安全的地方去。
如何藏?
唯有“失宠”,才能彻底脱离华妃的视线。
一场大戏,即将开锣。
甄嬛有皇帝的庇护,可以安然“失宠”,静待风暴过去。
而她孙妙青,被“祥瑞”高高架在火上烤,身后是整个孙家,退无可退。
她不能等,更不能躲。
她必须在这场风暴中,为自己,为她的孩子,为孙家,撕开一道口子,抢到最大的那份功劳。
孙妙青站起身,走到窗边。
夜色渐浓,圆明园的灯火如星。
她看向碧桐书院的方向,眼神平静。
“春喜。”
“奴婢在。”
“去告诉小厨房,明儿一早,给皇上备一份牛乳燕窝羹。”
春喜有些不解:“娘娘,菀嫔娘娘不是日日都……”
“她的,是她的。”
孙妙青打断她,声音里没有半分情绪。
“我的,是我的。”
***
七月流火,圆明园的晚宴也带上了几分燥意。
淳贵人临盆在即,早已不再出席宴饮。
如今这席上,最显眼的,便是同样怀胎五月,小腹已然隆起的菀嫔与慧嫔。
丝竹声中,菀嫔端着一杯酸梅汤,盈盈起身。
今日的她,格外明艳。
“宫中姐妹尽在,臣妾以酸梅汤代酒,敬皇上一杯,敬皇后一杯,愿皇上与皇后,圣体安康,福泽万年。”
她身着那件皇帝新赏的玉色云锦宫装,料子是江南新贡,连华妃都没有。
那颜色衬得她肤若凝脂,眉眼间带着宠妃才有的、恰到好处的娇矜。
华妃眼皮一掀,瞥了那身衣裳,冷哼一声,朝颂芝递了个眼色。
颂芝立刻会意,捧着一盘晶莹剔透的鲜果,袅袅上前。
“皇上万福金安。酒多伤身,臣妾特意为皇上剥了一盘好果子,请皇上品尝。”
皇帝示意苏培盛接了,捏起一颗,尝了尝。
“尚可。”
菀嫔的笑声清脆,一串串滚过玉盘。
“颂芝妹妹这份心意,皇上只道‘尚可’,看来妹妹对皇上心意的体察,还差了些火候呢。”
这话戳心窝子,颂芝的眼圈当即就红了,委屈地转向皇帝。
“娘娘教训的是。嫔妾伺候皇上时日尚短,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嫔妾日月所想,无一不是关于皇上的,还请皇上明鉴。”
皇帝放下手中的酒杯。
“朕知道。有朕在,无人敢说你的不是。”
华妃慢悠悠地开了口,语气里的讥讽不加掩饰。
“皇上一向最疼菀嫔妹妹,今日竟难得为旁人说话。可见,皇上是真怜惜颂芝妹妹。”
菀嫔抚了抚鬓角,看都没看华妃,目光只落在颂芝身上。
“颂芝妹妹说得极是,这皇上的心意,谁不是一点点揣摩出来的?难道还能凭着一腔热情不成?”
“不过妹妹可要加把劲儿了,如今已是七月,八月初圣驾回銮,中秋一过,便是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选。到时候新人辈出,妹妹这揣摩心意的功夫,怕是有的忙了。”
颂芝被噎得脸色发白。
“再忙,也忙不过娘娘。菀嫔娘娘年长,又深得圣心,自然能游刃有余地教导新妹妹们。”
“本宫可没这个本事。”菀嫔轻笑一声。
“常听人说,勤谨之人不易老。妹妹不仅勤谨,还善于将自己献给皇上,这份本事,本宫是万万学不来的。”
众人无声。
华妃拍案而起。
“菀嫔,你放肆!皇上,您就由着她这般作践臣妾宫里的人吗?”
满座皆静。
皇帝的脸沉了下来,却不看华妃,只转向皇后。
“皇后怎么看?”
皇后依旧是那副端庄贤淑的模样:“女人家嘴碎,许是多喝了两杯,并非有心的。等散了席,本宫会好生与她们说……”
“够了!”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冰碴子。
“这就是皇后给朕治理的后宫?难怪平日里总是风波不断!”
丝竹声戛然而止。
满殿嫔妃连同皇后在内,呼啦啦跪了一地。
“皇上息怒,都是臣妾的不是。”皇后的声音发颤。
皇帝冷冷地看着她:“你可知你的不是在何处?后宫口角都弹压不住,岂非是你这个皇后无能!”
“臣妾有罪……”
“菀嫔。”
皇帝打断了她。
菀嫔身子一抖,跪在地上:“臣妾在。”
皇帝吐出两个字。
“去吧。”
敬妃忙出来和稀泥:“皇上……皇上的意思是……”
华妃抢先道:“皇上向来公正严明,自然是不会偏私的。”
皇帝的目光刮过华一,带着刺骨的寒意。
“菀嫔御前失仪,出言无状,着即送往蓬莱洲,闭门思过,非诏不得外出!”
蓬莱洲?
到这了。
孙妙青心头猛地一缩。
那地方远在后湖中心,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船可通,说是仙境,实则是个水上囚牢。
好一招明着罚,暗着保。
她立刻起身,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惊慌。
“皇上!蓬莱洲偏远湿寒,菀嫔妹妹还怀着五个月的身孕,此举万万不可啊!求皇上念在妹妹是初犯,饶了她吧!”
菀嫔也演得十足,脸色惨白,匍匐在地,泪水涟涟。
“皇上,臣妾侍奉您三载,纵有失礼,也求您念在往日情分上,饶恕臣妾这一回吧!臣妾再也不敢了!”
“不敢?”皇帝冷笑,“方才你对颂芝说话时,那盛气凌人的样子呢?朕宠爱颂芝几日,你就多番为难,当着朕的面尚敢如此,背后不知何等刁钻!朕岂能容你!”
敬妃也连忙求情:“皇上,菀嫔是初犯,蓬莱洲实在太过偏远了,还请从轻发落。”
“皇上圣裁已下,你们还敢多言?”
华妃终于出了口恶气,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
皇帝目光扫向敬妃,语气森然。
“蓬莱洲宽敞,敬妃可是想去作伴?”
敬妃吓得立刻噤声,不敢再言。
华妃掩唇一笑,满眼得意:“真是委屈芝答应了。”
“朕,自会好生安慰她。”皇帝淡淡道。
苏培盛躬身上前,声音平稳无波。
“菀嫔娘娘,请起吧。奴才这就着人打点,送您去蓬莱洲小住。”
华妃看着失魂落魄的菀嫔,施施然道:“菀嫔妹妹,好走啊。”
菀嫔被宫人扶起,身形踉跄,一张脸血色尽褪。
颂芝更是上前一步,福了福身子,声音不大不小,却足够让每个人听清。
“嫔妾无能,但定会替菀嫔娘娘,好生照顾皇上的。娘娘,您走好。”
菀嫔猛地抬头,那一眼里,怨毒、不甘、绝望,种种情绪翻涌,看得人心头发颤。
孙妙青端起面前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
她看到,在菀嫔被扶着转身的那一刹那,皇帝的视线,与她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了不足半息。
没有言语。
却胜过千言万语。
好一出天衣无缝的戏。
孙妙青垂下眼帘,看着茶水中自己模糊的倒影。
菀嫔这个最大的靶子,被皇帝亲手“藏”了起来。
那接下来,这后宫里,谁又会成为那个新的,最显眼的活靶子呢?
她下意识地,轻轻抚上了自己的小腹。
***
宴席上的喧嚣犹在耳边,慧嫔与和贵人已并肩走出了那片浮华之地。
夜风带着一丝燥热,吹得人心里发闷。
孙妙青示意春喜和宝鹃都退后几步,只与安陵容两人走在前面。
“今晚这出戏,唱得可真热闹。”
孙妙青的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考校身旁的人。
安陵容拢了拢身上的云霏妆花缎披风,指尖有些发凉。
她低声道:“是热闹,只是……太突然了。”
“皇上为了一个颂芝,竟将菀嫔姐姐罚得这样重,臣妾心里总觉得不安。”
“有什么不安的。”
孙妙青停下脚步,目光投向远处黑漆漆的湖面,那里是蓬莱洲的方向。
“皇上这是在救她。”
安陵容的呼吸一滞。
“蓬莱洲,四面环水,除了御赐的小船,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孙妙青侧过脸,眼底映着远处灯笼的微光,那光芒在她瞳孔深处,冷得像冰。
“那哪里是囚牢。”
“分明是皇上亲手为他最心爱的女人,建了一座最安稳的堡垒。”
“外头的天,便是塌下来,也砸不到她身上了。”
帝王之术,翻云覆覆雨。
安陵容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让她遍体生凉。
原来宠爱到了极致,竟是这般模样。
“那咱们……”她下意识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咱们什么都不用做,安安分分看戏就好。”
孙妙青重新迈开步子,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只是这戏台子上,主角含冤退了场,总得有几个忠心耿耿的配角,跟着哭一哭,闹一闹,才显得情真意切,不是吗?”
她话锋一转,仿佛只是不经意地提起。
“可惜瑞珠不在,不然还能去碧答应那儿走动走动。”
“我记得,你宫里的菊青,也是从碧桐书院出来的?”
安陵容心头猛地一跳,瞬间领悟了孙妙青的言外之意。
“是。”
“那孩子瞧着是个懂事的。”
孙妙青的脚步没有停,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这会儿菀嫔落难,昔日的姐妹情分,也该让她回去探望探望,送些安神的香料,表表心意。”
“毕竟,人总得念旧情。”
“姐姐说的是,妹妹这就让菊青去。”
安陵容垂下眼,将心底所有的惊涛骇浪都悉数藏进了温顺的眉眼里。
这哪里是念旧情。
这分明是去给那位前途未卜的碧答应,递过去一把梯子。
至于那梯子是通往青云之上,还是通往万丈深渊,就看她自己,敢不敢爬了。
***
碧答应浣碧的住处,早已是一片死寂。
菀嫔被押往蓬莱洲的消息,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浣碧心上,让她从里到外都焦灼不安。
姐姐失势了。
那个她既嫉妒又依赖的靠山,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她算什么?
一个靠着姐姐余光才得了几日恩宠的答应?
在华妃眼里,怕是连只挡路的蚂蚁都不如,随时都能被心情不好的贵人一脚碾死。
浣碧死死攥着手里的帕子,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点刺痛也无法缓解她心中铺天盖地的恐惧。
就在这时,宫女七喜白着一张脸,匆匆从外面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眼熟的宫女。
“主子,和贵人派了菊青姐姐来,说是……给您送些安神的熏香。”
菊青?
浣碧猛地抬起头,正对上菊青那双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睛。
菊青依着规矩行了礼,将一个精致的香囊奉上。
她嘴里说着场面上的宽慰话,眼神却飞快地扫了一眼旁边的七喜,趁着递东西的瞬间,用只有三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飞快地说了一句:
“我们娘娘说,越是这种时候,越显人心。”
“方才过来时,听清凉殿的人在议论,说要好好‘关照’一下碧桐书院剩下的旧人呢。”
说完,她便不多留,福了福身子,迅速告退了。
“关照”两个字,像两根淬了毒的钢针,狠狠扎进浣碧的心里。
“主子!”
七喜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完了!华妃娘娘这是要拿您开刀,杀鸡儆猴啊!”
浣碧浑身剧烈一颤,脑子里“嗡”的一声,眼前阵阵发黑。
“那……那我该怎么办?!”她抓住七喜的胳膊,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七喜脑子转得飞快,她想起方才菊青那意有所指的眼神,和那句“越显人心”。
她猛地一咬牙,仿佛下了一个巨大的赌注。
“主子,不能坐以待毙!您忘了,您当初是怎么得宠的?是因为您对菀嫔娘娘忠心啊!皇上还亲口夸过您是忠仆!”
“如今菀嫔娘娘落难,您若是躲着,旁人只会骂您凉薄无义!”
“可您若是……若是陪着娘娘一同去蓬莱洲,那就不一样了!”
七喜的声音越来越急切,像是在说服浣碧,也像是在说服自己。
“这叫什么?这叫情深义重,生死相随!满宫里的人,谁敢说您一个‘不’字?皇上知道了,也只会觉得您是个重情重义的!等日后菀嫔娘娘翻身,您就是头一份的泼天功劳!”
这一番话,像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开了浣碧脑中的混沌。
对!
与其留在这里,日夜不宁地等着被华妃寻个由头磋磨死。
不如赌一把!
去蓬莱洲是苦,可至少能活命!还能落一个“忠仆”的好名声!
浣碧猛地站起身,脸上的恐惧被一种濒临绝境的疯狂所取代。
她理了理微乱的衣裳,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仿佛带着血腥味。
“走!我们去见姐姐!”
***
甄嬛正在收拾东西。
流朱和佩儿在一旁默默垂泪,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浣碧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
“姐姐!”
甄嬛回头,见是她,脸上露出几分诧异:“你怎么来了?”
浣碧二话不说,直接跪倒在地。
她仰起脸,眼眶里已经蓄满了泪水,那泪水滚烫,仿佛能灼伤人。
“我已回禀了皇上,要与姐姐同去蓬莱洲居住!”
“你说什么?!”
甄嬛是真的惊了。
“不许胡说!你以为蓬莱洲是什么好地方?那地方偏远苦寒,你何必陪我去过那种苦日子!”
“姐姐,我心里明白。”
浣碧哭得情真意切,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里掏出来的。
“自我得宠以来,宫中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给我白眼,只有姐姐待我恩重如山。如今姐姐有难,妹妹若是留在宫里苟且偷生,看人眼色,那还不如死了干净!”
她膝行两步,死死抱住甄嬛的腿,泣不成声。
“求姐姐就让妹妹陪着您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妹妹什么苦都不怕!”
甄嬛看着她,心里千回百转。
她不信浣碧有这般赤胆忠心。
可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又是当着满屋子宫人的面。
她若执意拒绝,倒显得自己薄情寡义,连一个忠心的妹妹都容不下。
更何况……
甄嬛的目光掠过浣碧的头顶,变得深沉。
把这个野心勃勃又脑子不清的妹妹带在身边看着,总比留她在宫里,不知又会被谁当了枪使,或是惹出什么天大的乱子要好。
想到这里,甄嬛的眼神软了下来。
她扶起浣碧,用帕子为她拭去眼泪,声音里带上了恰到好处的感动与哽咽。
“好妹妹……难为你这份心。”
“既如此,姐姐……应了你便是。”
浣碧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劫后余生的笑容,哭中带笑,狼狈又真切。
甄嬛抱着她,目光却越过她的肩头,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这盘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会落在哪儿了。
***
宴席不欢而散。
皇后寝殿内一片死寂。
连熏笼里精心调配的瓜果清香,此刻都透着一股阴森的寒意。
剪秋为皇后换下朝服,端来安神茶。
她却一动不动,只是盯着窗外那片墨色的夜。
殿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是淳贵人和玉答应来了。
两人一进门,便被殿内无形的压力扼住了呼吸,连忙跪下请安。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起来吧。”
皇后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连夜叫你们过来,是本宫心里不踏实。”
淳贵人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被扶着坐到锦墩上,脸上惊魂未定。
“娘娘,今晚的事,太蹊跷了。”
玉答应急于表现,抢着接话:“是啊娘娘!颂芝算个什么东西?皇上就算宠她,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宫女,当众折辱菀嫔,还罚得那么重!”
皇后端起茶碗,杯盖刮过茶水,发出刺耳的“沙沙”声。
她没喝,眼神却冷了三分。
“你们只看到了颂芝,却没看到她身后站着的是谁。”
“嗑。”
茶碗重重落在桌上。
“菀嫔的父亲甄远道,在朝中弹劾年羹尧,属他叫得最响。”
“皇上今日护着颂芝,就是护着华妃。”
“罚了菀嫔,就是打了甄远道的脸。”
“你们说,皇上这是何意?”
淳贵人毕竟单纯,闻言脸色刷地白了。
“难道……皇上又要护着年家了?那菀嫔姐姐岂不是再无翻身之日?”
“翻身?”
皇后发出一声冷笑。
“只怕甄家都要跟着后继无力!”
“年羹尧本就树大根深,好不容易有了甄远道这把刀,皇上却亲手把刀收回了鞘里!”
“本宫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年氏一族,再这么猖狂下去!”
“哎哟……”
淳贵人忽然皱眉,揉了揉后腰。
“你们这么一说,我肚子里这个,都踹得我生疼。”
皇后看了她一眼,神色稍缓:“你月份大了,别跟着操心,仔细身子。”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带上几分惋惜。
“可惜了,你若不是怀着身子,由你去陪菀嫔,倒也名正言顺,她不会疑心。”
淳贵人满脸遗憾:“是臣妾没用,不能为娘娘分忧。”
玉答应眼珠一转,立刻跪下表态。
“娘娘说的是!菀嫔娘娘孤身一人在蓬莱洲,定会伤心。臣妾愿意去陪着姐姐,替娘娘分忧!”
皇后瞥了她一眼。
那目光不带任何情绪,却让玉答应感觉自己被剥去了所有伪装,成了一件毫无价值的死物。
“你?”
“你去了,菀嫔会开门让你进去么?”
玉答应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皇后的话语平淡,却字字诛心。
“菀嫔何等心高气傲,她失势时,你跑去‘陪伴’,在她眼里,和看她笑话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你是本宫的人。”
“你去了,不就是明着告诉所有人,她甄嬛,从今往后就是本宫的人了?”
“皇上会怎么想?”
“她自己,又岂会甘心?”
一席话,说得玉答应恨不得当场死去,跪在地上,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皇后摆了摆手,示意她们退下。
待殿内重归寂静,她脸上那层端庄和忧虑的面具缓缓褪去,只剩下冰冷的算计。
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暂时猜不透。
但这把叫甄嬛的刀,是指望不上了。
可华妃还在,年家还在。
皇后走到窗边,看着那轮被乌云死死缠住的残月,指甲用力,在窗格上划出深深的刻痕。
一把刀废了……
那就,再找一把。
一把更锋利,也更听话的新刀。
一个身影在她脑中清晰浮现。
慧嫔。
这个选择,简直完美。
她自己足够聪明,懂得审时度势。
肚子里揣着的“双生祥瑞”,是后宫里最坚不可摧的护身符。
更重要的,她和华妃,早就结下梁子。
一把天生就对准了敌人的刀。
皇后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冰冷而满意。
“剪秋。”
“奴婢在。”
皇后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去,把库里那尊白玉送子观音,给天地一家春的慧嫔娘娘,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