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哥去哪了?怎么不来送行?!”
大军临行,竹溪在人群中看见了孙云的影子,挥着手招呼道。
孙云双手撑在嘴边,向前方高声回话:“我哥被派去止南关了————那夜你们喝完酒,临时受命被调走了————家都没来得及回呢!”
声音穿过层层人墙遁入竹溪的耳朵,她笑着点了点头,心想既然孙迟是那夜被调走的,那就一定带上了她的裘衣,最起码路上不用受冻了。
“走了!”她最后一次挥手回话,随即坐直了身子,调转马头,一夹马腹奔去了队伍前方。
紫貂的皮毛在凛冽的阳光下流转着碎金般的光泽,与战马披覆的金甲辉映交织。她策马而行的剪影,恍若刺破永冬阴霾的一线灼灼晨曦。
龙崖关的城墙如铁脊般咬住山脉棱线,延绵不绝。
朔风剐蹭着士兵裸露的脸颊,他们身上的铁甲已凝出霜刃,铠叶相击时谱成的‘战曲’被山谷全部收容,一丝响动似乎都无法传出。
“将军,您说,我们能赶回去过正旦吗?”副将望着渐渐漆黑的天色,面露惆怅。
“今年怕是够呛了...”竹溪思索道,“明年应该可以。”
“唉——”副将叹了口气。
龙崖要塞,虽然离乡百里,宛若孤城,但若是不守,朔风城就会被两面夹击。
“唉声叹气什么,”竹溪微微皱眉,拍了拍他的后背宽慰道:“一个正旦而已,守住了才有几十、几百个正旦。”
副将尴尬一笑,提醒道:“您过不了几百个正...”
“闭嘴。”竹溪脸色一沉,她好心安慰结果他却给她找茬。
副将得令,抿住嘴巴笑得奉承。
可下一瞬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血红的落日之下蓦然蒙上了乌纱,远处的山谷也隐约传来了杂乱的马蹄声。
“狼烟!”他高呼道,“全军戒备!”
利箭如雨,兵聚如云,雨点落在云间,阵出雷响。
滚烫的火油沿着云梯倾泻,如熔岩般裹住攀爬的敌兵,刹那间爆燃的烈焰撕开暮色,接替暂退的霞光烧出一片血海。
纵使龙崖关早早部署,但还是有地势低矮的地方被攻破。
望着如泄洪般涌入的敌军,竹溪猛然间意识到,这人数似乎与朔风城的情报完全不同,光今晚到场的北羌士兵就远超他们的人马,这么大的行军阵仗,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恍惚间,她想起了孙云说的话,他说他偶然撞见过杜子牛焚烧家书。
完了...
刀柄在竹溪的掌心剧烈震颤,如同握住一尾垂死的鱼。寒意从脚底窜上后颈时,她瞪大了双眼向朔风城的方向望去,明明所望之处唯有在夜幕下翻卷成狰狞兽型的狼烟,可她却似乎看见了朔风城的城门在风雪中飘摇坠落。
不知战了多久,待敌方冲锋减缓时,竹溪才拿出了四封信笺,声音哽咽:“这封送去朔风城。”
“这封送去止南。”她沾满烟灰的手指在信封上轻轻点了点,又移到了另一封上,“这封,送去窑阳,还有这封...”
她猛吸了一口气,试图逼回自己呼之欲出的泪水。
“朔风到止南的方向,从东南边走,穿过一处碑林,有座雀阁...”她欲言又止,颤着手将这第四封信递给了她的副将。
“这是送去哪里的?”副将接过,连忙问道。
“皇宫。”竹溪说着,闭上双眼咬紧了牙关,似是下定了决心。
“将军,您不撤吗?”信使问道,关外的厮杀声仍未停止,一轮接着一轮,两万大军怕是抵御不了多久。
竹溪摇了摇头,她睁开双眼,破晓的辉光灼烧着她眼角的泪花,手中刀刃上悬而未落的血珠,在光里微微发颤——那是她亲手选定的路标。
她不能逃,不管朔风城是否已经覆灭,她都必须得拼尽全力守住龙崖关。
纵使她也想一窥未来的荣光,但她绝不能让燕州百姓复刻她的曾经。
“一定要...一定要送到皇宫。”
竹溪站起身子,四名信使也随之站起,他们五人回望了彼此最后一眼,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几日的光影,烽烟燃烬,倒在城外的尸身早就可以堆积成梯,漫过高耸的城墙不成问题。
朔州的信使没了踪影,反倒是送往止南的信使回来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宛若枯枝的手,献上了一块儿碎铁。
那是铁水凝固后滴落的碎屑,一般浇筑城门时会有些滴在地上,底部大多粘着沙土,可这一块儿并没有沙土,它代表城门已破。
龙崖关将士们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就此击溃,止南城破那就意味着燕州以北十城将全部卷入北羌的铁骑之下。
众人纷纷猜测北羌到底是诞生了何等强劲的先锋,可只有竹溪知道,如今燕州的尸山血海似乎全部来源于宫中织室里那匹长了一寸的浮云锦。
“这是什么东西?”
身旁士兵蓦然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正有士兵提着两只野味向他们走来。
“这是旱獭,山里没别的吃的了,王启家以前是猎户,他带我们找到的。”
那人说着,举起两只还在蹬着后腿妄图挣扎的旱獭,它们的脖颈被细绳索高高吊起,绳索前沿牢牢圈住了它们突出前牙,令它们无法合上嘴巴。
“将军,今天先吃这个熬过去吧...
“将军!”
那人还未说完,就被突然闯入的士兵打断了。
“东边的敌军又动身了!”
嘹亮的冲锋哨吹响,寒意瞬间席卷在场所有人的身体,脚下的石砖也随着攻城木的突击而颤动。
这是龙崖关的最后一段,他们已退无可退。
两只旱獭似是被惊动声再次激发起了求生本能,剧烈的挣扎着。
士兵一个没攥紧,小旱獭跌在地上摔了一跤,几个翻滚之下,它被竹溪生擒住了后颈。
她凝视着面前吱哇乱叫形似竹鼠的东西,都说旱獭皮可以御寒,可这只似是生了病,怎么大冬天的背上还有几块儿斑秃。
恍惚间,她想起了在一本杂记中看到过的描述:獭居巉岩,其体藏瘴,非烈火久炙不可啖。
一个大胆的念头顿时在竹溪脑海中疯涨,喜悦盖过了恐惧,她笑得发痴,口中念叨着:“老天助我...老天助我...”
她的眼泪不可抑制地从眼角滑落,高兴得有些手舞足蹈,余下士兵们面面相觑,都以为将军疯了。
硝烟又燃了一天一夜,直到龙崖关最后一道铸铁的城门也如止南城门一样碎了一地,关内仅剩的二百战士最后一次磨亮兵刃,迎着朝阳欣然御敌。
与他们设想的一样,此次领兵的正是北羌可汗,只不过他直到今天才现身。
黑驹如夜潭凝墨,毛色间浮动着碎银般的月辉,铁蹄踏裂尘土,扬起一道道烟尘。
竹溪端坐其上,昂首挺胸。
她把战甲擦得锃亮如新,手中的雁翅刀直指向地面,像鸟儿的飞羽一般舒展。她的背上还背着江绾亲赐的‘神弓’,箭囊里三支雕翎箭的尾羽无风自动,有着超乎寻常的轻盈。
北羌可汗也是今日才看清这个只会耍刀的女将军,他听闻这人曾是太后身边的侍女,原本没把她放在眼里,直到她生擒耶可聿,才不得不重视起来。
不过也怪耶可聿轻敌,不然被俘的就应该是她。
“将军!你若是现在投降!我们大汗可以免你死罪!”领头的北羌士兵用蹩脚的口音高呼,语气嘲弄,嘴角噙着势在必得的笑容。
大军临行,竹溪在人群中看见了孙云的影子,挥着手招呼道。
孙云双手撑在嘴边,向前方高声回话:“我哥被派去止南关了————那夜你们喝完酒,临时受命被调走了————家都没来得及回呢!”
声音穿过层层人墙遁入竹溪的耳朵,她笑着点了点头,心想既然孙迟是那夜被调走的,那就一定带上了她的裘衣,最起码路上不用受冻了。
“走了!”她最后一次挥手回话,随即坐直了身子,调转马头,一夹马腹奔去了队伍前方。
紫貂的皮毛在凛冽的阳光下流转着碎金般的光泽,与战马披覆的金甲辉映交织。她策马而行的剪影,恍若刺破永冬阴霾的一线灼灼晨曦。
龙崖关的城墙如铁脊般咬住山脉棱线,延绵不绝。
朔风剐蹭着士兵裸露的脸颊,他们身上的铁甲已凝出霜刃,铠叶相击时谱成的‘战曲’被山谷全部收容,一丝响动似乎都无法传出。
“将军,您说,我们能赶回去过正旦吗?”副将望着渐渐漆黑的天色,面露惆怅。
“今年怕是够呛了...”竹溪思索道,“明年应该可以。”
“唉——”副将叹了口气。
龙崖要塞,虽然离乡百里,宛若孤城,但若是不守,朔风城就会被两面夹击。
“唉声叹气什么,”竹溪微微皱眉,拍了拍他的后背宽慰道:“一个正旦而已,守住了才有几十、几百个正旦。”
副将尴尬一笑,提醒道:“您过不了几百个正...”
“闭嘴。”竹溪脸色一沉,她好心安慰结果他却给她找茬。
副将得令,抿住嘴巴笑得奉承。
可下一瞬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血红的落日之下蓦然蒙上了乌纱,远处的山谷也隐约传来了杂乱的马蹄声。
“狼烟!”他高呼道,“全军戒备!”
利箭如雨,兵聚如云,雨点落在云间,阵出雷响。
滚烫的火油沿着云梯倾泻,如熔岩般裹住攀爬的敌兵,刹那间爆燃的烈焰撕开暮色,接替暂退的霞光烧出一片血海。
纵使龙崖关早早部署,但还是有地势低矮的地方被攻破。
望着如泄洪般涌入的敌军,竹溪猛然间意识到,这人数似乎与朔风城的情报完全不同,光今晚到场的北羌士兵就远超他们的人马,这么大的行军阵仗,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恍惚间,她想起了孙云说的话,他说他偶然撞见过杜子牛焚烧家书。
完了...
刀柄在竹溪的掌心剧烈震颤,如同握住一尾垂死的鱼。寒意从脚底窜上后颈时,她瞪大了双眼向朔风城的方向望去,明明所望之处唯有在夜幕下翻卷成狰狞兽型的狼烟,可她却似乎看见了朔风城的城门在风雪中飘摇坠落。
不知战了多久,待敌方冲锋减缓时,竹溪才拿出了四封信笺,声音哽咽:“这封送去朔风城。”
“这封送去止南。”她沾满烟灰的手指在信封上轻轻点了点,又移到了另一封上,“这封,送去窑阳,还有这封...”
她猛吸了一口气,试图逼回自己呼之欲出的泪水。
“朔风到止南的方向,从东南边走,穿过一处碑林,有座雀阁...”她欲言又止,颤着手将这第四封信递给了她的副将。
“这是送去哪里的?”副将接过,连忙问道。
“皇宫。”竹溪说着,闭上双眼咬紧了牙关,似是下定了决心。
“将军,您不撤吗?”信使问道,关外的厮杀声仍未停止,一轮接着一轮,两万大军怕是抵御不了多久。
竹溪摇了摇头,她睁开双眼,破晓的辉光灼烧着她眼角的泪花,手中刀刃上悬而未落的血珠,在光里微微发颤——那是她亲手选定的路标。
她不能逃,不管朔风城是否已经覆灭,她都必须得拼尽全力守住龙崖关。
纵使她也想一窥未来的荣光,但她绝不能让燕州百姓复刻她的曾经。
“一定要...一定要送到皇宫。”
竹溪站起身子,四名信使也随之站起,他们五人回望了彼此最后一眼,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几日的光影,烽烟燃烬,倒在城外的尸身早就可以堆积成梯,漫过高耸的城墙不成问题。
朔州的信使没了踪影,反倒是送往止南的信使回来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宛若枯枝的手,献上了一块儿碎铁。
那是铁水凝固后滴落的碎屑,一般浇筑城门时会有些滴在地上,底部大多粘着沙土,可这一块儿并没有沙土,它代表城门已破。
龙崖关将士们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就此击溃,止南城破那就意味着燕州以北十城将全部卷入北羌的铁骑之下。
众人纷纷猜测北羌到底是诞生了何等强劲的先锋,可只有竹溪知道,如今燕州的尸山血海似乎全部来源于宫中织室里那匹长了一寸的浮云锦。
“这是什么东西?”
身旁士兵蓦然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正有士兵提着两只野味向他们走来。
“这是旱獭,山里没别的吃的了,王启家以前是猎户,他带我们找到的。”
那人说着,举起两只还在蹬着后腿妄图挣扎的旱獭,它们的脖颈被细绳索高高吊起,绳索前沿牢牢圈住了它们突出前牙,令它们无法合上嘴巴。
“将军,今天先吃这个熬过去吧...
“将军!”
那人还未说完,就被突然闯入的士兵打断了。
“东边的敌军又动身了!”
嘹亮的冲锋哨吹响,寒意瞬间席卷在场所有人的身体,脚下的石砖也随着攻城木的突击而颤动。
这是龙崖关的最后一段,他们已退无可退。
两只旱獭似是被惊动声再次激发起了求生本能,剧烈的挣扎着。
士兵一个没攥紧,小旱獭跌在地上摔了一跤,几个翻滚之下,它被竹溪生擒住了后颈。
她凝视着面前吱哇乱叫形似竹鼠的东西,都说旱獭皮可以御寒,可这只似是生了病,怎么大冬天的背上还有几块儿斑秃。
恍惚间,她想起了在一本杂记中看到过的描述:獭居巉岩,其体藏瘴,非烈火久炙不可啖。
一个大胆的念头顿时在竹溪脑海中疯涨,喜悦盖过了恐惧,她笑得发痴,口中念叨着:“老天助我...老天助我...”
她的眼泪不可抑制地从眼角滑落,高兴得有些手舞足蹈,余下士兵们面面相觑,都以为将军疯了。
硝烟又燃了一天一夜,直到龙崖关最后一道铸铁的城门也如止南城门一样碎了一地,关内仅剩的二百战士最后一次磨亮兵刃,迎着朝阳欣然御敌。
与他们设想的一样,此次领兵的正是北羌可汗,只不过他直到今天才现身。
黑驹如夜潭凝墨,毛色间浮动着碎银般的月辉,铁蹄踏裂尘土,扬起一道道烟尘。
竹溪端坐其上,昂首挺胸。
她把战甲擦得锃亮如新,手中的雁翅刀直指向地面,像鸟儿的飞羽一般舒展。她的背上还背着江绾亲赐的‘神弓’,箭囊里三支雕翎箭的尾羽无风自动,有着超乎寻常的轻盈。
北羌可汗也是今日才看清这个只会耍刀的女将军,他听闻这人曾是太后身边的侍女,原本没把她放在眼里,直到她生擒耶可聿,才不得不重视起来。
不过也怪耶可聿轻敌,不然被俘的就应该是她。
“将军!你若是现在投降!我们大汗可以免你死罪!”领头的北羌士兵用蹩脚的口音高呼,语气嘲弄,嘴角噙着势在必得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