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这些话另有玄机!-《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眼下嘛,在他眼中,她跟男人也没什么区别。

  大雷在他眼里也就一块胸肌,陆亦可也差不多。

  所以听到她那句近乎撒娇的话,祁同伟只是冷冷扫了她一眼,语气带刺:

  “怎么?党委的决定还得向你汇报?

  要不这样,我现在就给你姑父打个电话,请他亲自跟你解释,你看行不行?”

  陆亦可立马缩了缩脖子。

  提到高育良,她是真怵。

  那位姑父眼神太毒,她心里稍有点波动都能被看穿,所以最怕他拿正眼瞧自己。

  此刻祁同伟提起他,她立刻闭上了嘴。

  正想再说两句缓和气氛,突然,祁同伟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

  那是专线,只有重大事项才会响起。

  祁同伟立刻接起,神情肃然。

  而陆亦可还坐在原地,一时忘了回避。

  “同伟啊,我刚看了汉东报上来的材料。”

  电话那头传来陈部长的声音,“

  怎么搞的?厅长人选提名,赵东来就你一个人支持;

  反倒是那个陈海,得了九十八票?

  他是哪路神仙?连公安系统都没待过,你给我讲讲。”

  陈部长确实纳闷,这才第一时间打电话来问个究竟。

  而祁同伟如今在部里的分量,早已不同往日。

  若不是他马上要转副书籍,部里一个副部长的位置,早就留给他了。

  哪怕现在给人安个虚衔,加个“汉东厅长 副部长”的名头,听着怪了些,但在地方也不是没有先例。

  可这次提名已经上报,只能作罢。

  这事本不必知会一个即将离任的厅长。

  按理说,人家都快走人了,还通报什么情况?

  可陈部长偏偏打了电话——

  不是程序要求,而是出于尊重。

  因为现在的公安部,是真的把祁同伟当根顶梁柱在用。

  他的出现,不仅让整个系统风气为之一振,更推动了一个关键副果的落地实施。

  这份功劳,明眼人都看得见。

  所以说到底,这一通电话,无关规矩,只关乎分量。

  或者说,是对祁同伟的一种信任。

  也是一种变相的利益让步——毕竟来自公安部的这份示好,意义不言而喻。

  他们需要做出这样的姿态,来回应祁同伟此前的付出,这一点心照不宣。

  而这通电话,正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继任人选的事,现在由你祁同伟来定。

  按常理来说,这种级别的任命,根本轮不到他插手。

  原本这是沙瑞金与中央部门之间的角力场,但如今局势变了。

  自从祁同伟那次进京办事,为部里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后,他的分量已经不一样了。

  所以这次,陈部长愿意给他这个面子,也算还人情、搭关系。

  祁同伟一接到电话,立刻就懂了其中的深意。

  这分明是陈部长递过来的一根杆子,只要他顺梯子爬,就能掌握主动权。

  就算对方不打这通电话,他自己也会找机会开口——毕竟陈海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既然上不了,那就得换人。

  祁同伟最初的打算,就是设法让上面撤回提名,甚至直接否掉这个安排。

  只是还没想好措辞,正琢磨着怎么开口更稳妥,陈部长的电话就来了。

  真是恰到好处,来得正是时候。

  祁同伟心里一阵欣喜,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笑意,对着话筒语气热络地回应:

  “陈部长啊,您这通电话可是盼久了。

  我这边都快望眼欲穿了!

  前阵子京城的任务刚结束,我还以为您把我忘了呢。

  现在听见您的声音,真是一下子踏实了。”

  电话那头的陈部长听着这话,嘴角微微一扯。

  祁同伟说得客气,可谁不明白背后的含义?说白了就是:我帮你办了事,你也该给我点回报。

  话没明说,但弦外之音清清楚楚。

  要是直愣愣讲出来,反倒显得生分,没人情味儿。

  可祁同伟偏偏拿捏得准,既表达了诉求,又留了余地。

  这让陈部长心里暗暗嘀咕:这小子,还真是精得很。

  不过他也并不反感。

  相反,越是这样懂得分寸又难缠的角色,才越值得拉拢。

  尤其是现在,祁同伟算是自己这边的人,他越能折腾,对公安系统就越有利。

  于是陈部长也顺势接话,语气诚恳中带着几分无奈:

  “同伟啊,你要体谅哥哥的难处。

  这次的事牵扯太大,赵立春倒台,背后抖出一堆人。

  有些内情,你们地方上不清楚。

  光是一个国务院副职提前退二线,就知道动静有多大了。

  趁着这场变动,我们公安部也得争取些实权。

  这不是推脱,是真的腾不出手来顾及你这边。

  要不是看到汉东那边递上来的材料,我都还在犹豫该怎么跟你开口。

  现在借着这机会聊聊也好……可别怪哥哥偏心啊。”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讲清了当前的复杂局面,又把冷处理的原因归结于大势所趋,情有可原。

  事实上,此刻的京城确实暗流涌动。

  权力格局正在重新洗牌,每一个空出来的位置,都是各方争夺的焦点。

  这种时候,谁都不敢松劲儿,哪怕像陈部长这样的高层干部,也必须步步为营。

  时代洪流之下,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但在祁同伟听来,这些话另有玄机。

  他敏锐地察觉到,京城的风向似乎有了微妙变化。

  具体哪里不同,他还抓不准,毕竟这种层级的博弈,他从未真正参与过。

  陈部长嘴里的“抢位置”,在他看来绝不仅仅是人事调整那么简单。

  只不过那些事离他太远,以他一个副省级的身份,还够不着那张牌桌。

  眼下真正让他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名字——陈海。

  所以他很快就把话题拉了回来,语气温和却不失坚持:

  “陈部长,情况是这样的。

  陈海这个人,是沙书籍亲自推荐的,也是我老同学,为人确实不错。

  一直在检察机关工作,能力是有,可放到公安这条线上,未必合适。

  关键是会上沙书籍提了名,票数压倒性地高,咱们地方上也没法反对。

  我推的是李东来,您也知道这孩子。

  多年来一直按厅长标准在培养,早年还替我去部里跑过几回事儿,您见过面的。

  老哥哥,您说,这事现在该怎么往下走?”

  祁同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句会议上的情况,表面上看似乎什么都没透露。

  但实际上,话里藏锋,把眼下汉东的局面说得清清楚楚——如今真正掌局的,是沙瑞金。

  这一点他点得明明白白。

  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提起这番话,意味就不同寻常了。

  言下之意已经浮现:陈海这个人选,并不合他的心意。

  他心里属意的是赵东来,但嘴上却半个字都没露出来,滴水不漏。

  此刻陆亦可还坐在对面,一脸轻松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