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的靴底碾过青石板上的薄霜,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极了方才那名密探被拧断脖颈时的呜咽。他站在画舫的阴影里,檐角垂下的冰棱折射着月色,将他眼底的寒意映得愈发凛冽。
舱内的暖香正顺着门缝往外溢,混着龙涎香与女子的脂粉气,裹着足以溺死人的奢靡。可沈醉鼻尖萦绕的,始终是那股若有似无的血腥——方才他割开密探喉管时,温热的血溅在腕间,此刻已凝成暗红的冰碴。
“……待那老东西饮下这杯‘牵机引’,三日之内必会经脉寸断。届时伪诏一出,天下兵权尽归我手,这江山……”
柳相的声音透过雕花窗棂飘出来,带着酒后的得意,像毒蛇吐信时的嘶鸣。沈醉指尖扣着一枚淬了寒铁的暗器,指腹摩挲着上面的倒刺,那是他特意为这种场合准备的“贺礼”。
他本该此刻闯进去,用这枚暗器洞穿柳相那颗肥硕的头颅。就像三年前在断魂崖,他一箭射穿魔教教主的左眼;就像十年前在长安街头,他一刀割下贪官的舌头。杀人,于他而言不过是抬手间的事,比碾死一只蝼蚁更简单。
可他没有动。
因为柳相接下来的话,像一把生锈的钩子,猝不及防地勾住了他早已麻木的心。
“……沈醉那厮,当年侥幸逃脱,如今想来已是化作山野枯骨。倒是他那旧部秦苍,据说在岭南招兵买马,若不除之,必成后患。我已派‘影卫’去取他项上人头,不出三月,定能提着他的头骨来见我……”
沈醉的呼吸骤然停了半拍。
秦苍。
那个总爱咧嘴笑、喝多了会抱着他的胳膊哭的糙汉子,那个在他被诬陷时第一个站出来力保、最后却被打断双腿扔进天牢的副将。原来他还活着,还在岭南等着他。
“……还有那忠臣之后林啸,听说隐在市井,倒是块难啃的骨头。不过无妨,我已在他家附近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他自投罗网……”
柳相的声音还在继续,沈醉却已听不清后面的话。他的指尖在暗器上越收越紧,倒刺嵌入皮肉,渗出血珠,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上,瞬间冻结成细小的血珠。
这便是柳相的阴谋。
先用毒酒害死皇帝,再伪造遗诏夺取兵权,接着铲除他的旧部与忠臣之后,最后踩着累累白骨登上九五之尊。好一盘周密的棋局,每一步都算得精准,每一颗棋子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沈醉忽然低笑出声,笑声里带着血腥气与寒意,惊得檐下的冰棱簌簌作响。
柳相啊柳相,你千算万算,却忘了算上我沈醉。忘了算上那些被你逼入绝境的人,骨头缝里都还憋着一口气。
他悄然后退,靴底再次碾过那摊早已冻结的血迹,这次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他像一道影子,融入画舫外的夜色里,只有腰间那枚刻着“醉”字的玉佩,在月光下闪过一丝冷冽的光。
回到客栈时,店小二正趴在柜台上打盹,口水浸湿了账本。沈醉没有惊动他,径直上了二楼。推开房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那是他白天刚换过的伤药,三年前为救一个孩子被箭射穿肩胛,留下的旧伤每逢阴雨天便会作痛。
他坐在桌前,点燃桌上的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羊皮纸,上面是他凭记忆画下的京城布防图。他指尖蘸了点茶水,在图上轻轻点着:柳相府在东南,禁军大营在西北,皇宫在正中……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鲜活的名字,那些或忠或奸的人,都在这张图上,等着命运的裁决。
“牵机引……”他低声念着这三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据说此毒无色无味,入喉三日方显毒性,发作时全身抽搐如牵机,端的是阴毒。柳相倒是对毒物颇有研究。”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师父曾告诉他:“世间最毒的,从不是毒药,而是人心。”那时他还不信,总觉得师父是老糊涂了。直到后来,他被最信任的人背叛,被最敬重的人诬陷,才明白师父的话,字字泣血。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风声,吹得窗纸沙沙作响。沈醉警觉地抬头,握住了桌下的匕首。片刻后,风声渐歇,什么也没有发生。他松了口气,却也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继续在羊皮纸上画着,指尖的茶水在图上晕开一个个小小的圈。他要记住柳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就像记住那些死去的人,记住那些还活着的希望。
“秦苍在岭南……”他在图的一角写下这三个字,笔尖微微一顿,“影卫……据说柳相养了一批死士,个个身怀绝技,杀人于无形。看来得尽快通知秦苍,让他多加防备。”
“还有林啸……忠臣之后……”他皱了皱眉,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不知是哪家忠良之后,竟能让柳相如此忌惮。看来此人必有过人之处,若能找到他,倒是个好帮手。”
他就这样一直画着,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油灯渐渐耗尽了灯油,光线越来越暗,最后终于熄灭。他坐在黑暗里,听着窗外传来的第一声鸡鸣,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那是一种沉寂了多年,终于要苏醒的力量。
他站起身,推开房门。清晨的冷风吹进来,带着一丝清新的气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京城的空气都吸进肺里,然后带着它们,去完成那未竟的事业。
他走到客栈楼下,店小二已经醒了,正在打扫卫生。见他下来,连忙笑着打招呼:“客官,您起得真早。要不要来点早点?我们这儿的包子刚出炉,热乎着呢。”
沈醉点了点头:“来两个包子,再来一壶热茶。”
店小二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沈醉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京城。街上开始有了行人,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赶着马车的富商,有匆匆赶路的书生……这繁华的京城,这平静的早晨,谁又能想到,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从街对面走过。那人穿着一身青色的布衣,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可沈醉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那是柳相府的管家,昨天他去柳相府附近探查时,见过此人。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管家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正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食盒上,印着一个小小的“柳”字。
沈醉的目光骤然变冷。
柳相府的管家,提着食盒去皇宫……用脚指头想也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他猛地站起身,店小二正好端着包子和热茶过来,见他要走,连忙问道:“客官,您不吃了?”
沈醉没有回答,抓起桌上的剑,快步冲出了客栈。他知道,不能再等了。柳相的动作,比他想象的要快。
他要去阻止那盒“早点”进入皇宫,要去救那个或许并不值得救、但此刻却关乎天下安危的老皇帝。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只留下桌上那两个还冒着热气的包子,和那壶渐渐冷却的茶。
而就在他离开后不久,客栈的角落里,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年忽然抬起头,看着沈醉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哨子,轻轻吹了一声,哨音尖锐,却又很快消失在清晨的喧嚣里。
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要吹那声哨子。
只有那两个还冒着热气的包子,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刚刚这里,曾有一个人,为了一个信念,匆匆离去。
舱内的暖香正顺着门缝往外溢,混着龙涎香与女子的脂粉气,裹着足以溺死人的奢靡。可沈醉鼻尖萦绕的,始终是那股若有似无的血腥——方才他割开密探喉管时,温热的血溅在腕间,此刻已凝成暗红的冰碴。
“……待那老东西饮下这杯‘牵机引’,三日之内必会经脉寸断。届时伪诏一出,天下兵权尽归我手,这江山……”
柳相的声音透过雕花窗棂飘出来,带着酒后的得意,像毒蛇吐信时的嘶鸣。沈醉指尖扣着一枚淬了寒铁的暗器,指腹摩挲着上面的倒刺,那是他特意为这种场合准备的“贺礼”。
他本该此刻闯进去,用这枚暗器洞穿柳相那颗肥硕的头颅。就像三年前在断魂崖,他一箭射穿魔教教主的左眼;就像十年前在长安街头,他一刀割下贪官的舌头。杀人,于他而言不过是抬手间的事,比碾死一只蝼蚁更简单。
可他没有动。
因为柳相接下来的话,像一把生锈的钩子,猝不及防地勾住了他早已麻木的心。
“……沈醉那厮,当年侥幸逃脱,如今想来已是化作山野枯骨。倒是他那旧部秦苍,据说在岭南招兵买马,若不除之,必成后患。我已派‘影卫’去取他项上人头,不出三月,定能提着他的头骨来见我……”
沈醉的呼吸骤然停了半拍。
秦苍。
那个总爱咧嘴笑、喝多了会抱着他的胳膊哭的糙汉子,那个在他被诬陷时第一个站出来力保、最后却被打断双腿扔进天牢的副将。原来他还活着,还在岭南等着他。
“……还有那忠臣之后林啸,听说隐在市井,倒是块难啃的骨头。不过无妨,我已在他家附近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他自投罗网……”
柳相的声音还在继续,沈醉却已听不清后面的话。他的指尖在暗器上越收越紧,倒刺嵌入皮肉,渗出血珠,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上,瞬间冻结成细小的血珠。
这便是柳相的阴谋。
先用毒酒害死皇帝,再伪造遗诏夺取兵权,接着铲除他的旧部与忠臣之后,最后踩着累累白骨登上九五之尊。好一盘周密的棋局,每一步都算得精准,每一颗棋子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沈醉忽然低笑出声,笑声里带着血腥气与寒意,惊得檐下的冰棱簌簌作响。
柳相啊柳相,你千算万算,却忘了算上我沈醉。忘了算上那些被你逼入绝境的人,骨头缝里都还憋着一口气。
他悄然后退,靴底再次碾过那摊早已冻结的血迹,这次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他像一道影子,融入画舫外的夜色里,只有腰间那枚刻着“醉”字的玉佩,在月光下闪过一丝冷冽的光。
回到客栈时,店小二正趴在柜台上打盹,口水浸湿了账本。沈醉没有惊动他,径直上了二楼。推开房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那是他白天刚换过的伤药,三年前为救一个孩子被箭射穿肩胛,留下的旧伤每逢阴雨天便会作痛。
他坐在桌前,点燃桌上的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羊皮纸,上面是他凭记忆画下的京城布防图。他指尖蘸了点茶水,在图上轻轻点着:柳相府在东南,禁军大营在西北,皇宫在正中……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鲜活的名字,那些或忠或奸的人,都在这张图上,等着命运的裁决。
“牵机引……”他低声念着这三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据说此毒无色无味,入喉三日方显毒性,发作时全身抽搐如牵机,端的是阴毒。柳相倒是对毒物颇有研究。”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师父曾告诉他:“世间最毒的,从不是毒药,而是人心。”那时他还不信,总觉得师父是老糊涂了。直到后来,他被最信任的人背叛,被最敬重的人诬陷,才明白师父的话,字字泣血。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风声,吹得窗纸沙沙作响。沈醉警觉地抬头,握住了桌下的匕首。片刻后,风声渐歇,什么也没有发生。他松了口气,却也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继续在羊皮纸上画着,指尖的茶水在图上晕开一个个小小的圈。他要记住柳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就像记住那些死去的人,记住那些还活着的希望。
“秦苍在岭南……”他在图的一角写下这三个字,笔尖微微一顿,“影卫……据说柳相养了一批死士,个个身怀绝技,杀人于无形。看来得尽快通知秦苍,让他多加防备。”
“还有林啸……忠臣之后……”他皱了皱眉,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不知是哪家忠良之后,竟能让柳相如此忌惮。看来此人必有过人之处,若能找到他,倒是个好帮手。”
他就这样一直画着,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油灯渐渐耗尽了灯油,光线越来越暗,最后终于熄灭。他坐在黑暗里,听着窗外传来的第一声鸡鸣,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那是一种沉寂了多年,终于要苏醒的力量。
他站起身,推开房门。清晨的冷风吹进来,带着一丝清新的气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京城的空气都吸进肺里,然后带着它们,去完成那未竟的事业。
他走到客栈楼下,店小二已经醒了,正在打扫卫生。见他下来,连忙笑着打招呼:“客官,您起得真早。要不要来点早点?我们这儿的包子刚出炉,热乎着呢。”
沈醉点了点头:“来两个包子,再来一壶热茶。”
店小二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沈醉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京城。街上开始有了行人,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赶着马车的富商,有匆匆赶路的书生……这繁华的京城,这平静的早晨,谁又能想到,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从街对面走过。那人穿着一身青色的布衣,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可沈醉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那是柳相府的管家,昨天他去柳相府附近探查时,见过此人。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管家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正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食盒上,印着一个小小的“柳”字。
沈醉的目光骤然变冷。
柳相府的管家,提着食盒去皇宫……用脚指头想也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他猛地站起身,店小二正好端着包子和热茶过来,见他要走,连忙问道:“客官,您不吃了?”
沈醉没有回答,抓起桌上的剑,快步冲出了客栈。他知道,不能再等了。柳相的动作,比他想象的要快。
他要去阻止那盒“早点”进入皇宫,要去救那个或许并不值得救、但此刻却关乎天下安危的老皇帝。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只留下桌上那两个还冒着热气的包子,和那壶渐渐冷却的茶。
而就在他离开后不久,客栈的角落里,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年忽然抬起头,看着沈醉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哨子,轻轻吹了一声,哨音尖锐,却又很快消失在清晨的喧嚣里。
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要吹那声哨子。
只有那两个还冒着热气的包子,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刚刚这里,曾有一个人,为了一个信念,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