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之事,虽被沈云裳悄然按下,未在沈府掀起明面上的惊涛骇浪,但那无声的警告与冰冷的杀意,已如浸骨的寒气,渗透了云裳院的每一寸砖石。沈云裳深知,以柳氏的心智与胆量,若非有人在后撑腰指点,断不敢行此一招毙命的毒计。而贾世清那夜在凝香馆外的低语,更是坐实了他是幕后主使。
她并未立即发作,打草惊蛇乃兵家大忌。只是暗中加强了院中的戒备,饮食起居更是由心腹丫鬟白芷和沈忠亲自经手,外人再难触碰。她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在暗处静静蛰伏,等待着对手下一步的动作,亦在悄然布网。
府中表面依旧维持着脆弱的平静。沈夫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些许暗流,对沈云裳的关切愈发明显,时常唤她过去说话,赏赐些衣料首饰,话语间却多了几分探询与忧虑。沈云裳只捡些无关紧要的趣事回禀,将那日的凶险轻描淡写地带过,她不愿母亲担忧,更不欲打草惊蛇。
凝香馆那边,柳氏倒是安分了几日,称病不出,连每日的晨昏定省都免了。只是偶尔有丫鬟瞧见,贾世清往西北角去的次数,似乎比以往更勤了些。
这日午后,沈云裳正在书房临帖,窗外忽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雨打芭蕉,声声入耳。白芷端着一盏新沏的茉莉香片进来,低声道:“小姐,奴婢方才听厨下的张婆子说,柳姨娘身边的周嬷嬷,前儿个悄悄出府了一趟,去了城西的……那家‘百戏杂耍班子’待了许久。”
“百戏班子?”沈云裳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迹在宣纸上洇开一小团乌云。城西那家班子,在三教九流中颇有名气,除了寻常杂耍,更暗地里做些驯养猴犬、蛇虫鼠蚁的营生,甚至传闻有些见不得光的勾当。柳氏的嬷嬷,去那里做什么?
她放下笔,心中警铃微作。下毒之计失败,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这去往百戏班子的行踪,恐怕预示着新的、更为诡谲的阴谋正在酝酿。
恰逢沈府老太君六十寿辰将至,府中上下开始忙碌准备寿宴。贾世清作为表亲,又是惯会钻营的,主动揽下了采办寿礼、联络外头戏班杂耍等事宜,整日里忙进忙出,显得格外殷勤。
这日,他在花厅向沈夫人回禀寿宴筹备情况,沈云裳恰在一旁陪着母亲说话。
“姑母放心,”贾世清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笑容可掬,“侄儿已重金请了江南最好的戏班子,还有城西最负盛名的百戏杂耍,定能让老太君和各位宾客尽兴。”他说着,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沈云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尤其是那杂耍班子,听闻新驯了一只西域来的灵猴,机敏非凡,能识人心意,取物送信,届时定是一大亮点。”
沈云裳端坐椅上,捧着茶盏,眼帘微垂,仿佛全然未觉他话中有话。心中却是一片雪亮——来了。周嬷嬷去百戏班子,贾世清此刻特意提及灵猴,这绝非巧合。
贾世清见她无动于衷,眼底掠过一丝失望,随即又堆起笑容,对沈夫人道:“还有一桩趣事,那班子班主说,这灵猴与有福之人格外亲近。侄儿想着,寿宴那日,不若让这灵猴给老太君和在座的各位女眷献个彩头,譬如……献个仙桃、灵芝之类的,讨个吉利口彩,姑母觉得如何?”
沈夫人闻言,颇觉新奇,笑道:“这主意倒是有趣,只要那猴子温驯,莫要惊了宾客便好。”
“姑母放心,班主担保,那猴子最是温顺听话,只认指令行事。”贾世清连忙保证,目光再次若有似无地瞟向沈云裳。
沈云裳心中冷笑。温顺听话?只认指令?这指令,恐怕并非献桃献芝那般简单吧。她几乎可以断定,这所谓的“灵猴献瑞”,便是贾世清和柳氏为她设下的又一个圈套。
寿宴当日,沈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派喜庆祥和。
戏台上锣鼓喧天,丝竹悦耳。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到了百戏杂耍上场。吞刀吐火,走索蹬缸,引得席间惊叹连连。压轴的,果然是那只西域灵猴。
那猴子体型不大,毛色金亮,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确实显得机灵非凡。它在班主的指挥下,翻跟头、骑独轮,动作敏捷,逗得满堂欢笑。
就在这时,班主向老太君和沈夫人行礼,笑道:“老太君,夫人,这灵猴还有一绝,能辨识府上最有福气、最得眷顾的女眷,献上祥瑞之物。”
此言一出,席间众女眷皆露出好奇与期待之色。谁不愿被当众誉为“有福之人”呢?
班主打了个呼哨,那灵猴立刻安静下来,耸动着鼻子,似乎在空气中仔细嗅辨着什么。它的目光在女眷席上逡巡,最终,竟直直地朝着沈云裳的方向而来!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云裳身上。贾世清坐在男宾席上,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阴冷弧度。柳氏则坐在女眷席末尾,用团扇掩着半张脸,眼神中交织着紧张与恶毒的期待。
沈云裳端坐不动,面色平静无波,仿佛眼前的一切与她无关。只有袖中微微蜷起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警惕。
那灵猴几步窜到沈云裳案前,人立而起,并未如众人预想的那般献上仙桃灵芝,而是猛地伸出爪子,快如闪电般向她腰间悬挂的那枚翡翠貔貅抓去!同时,口中发出尖锐的“吱吱”声,显得异常暴躁。
这一下变生肘腋,众人都惊呆了!
若在平时,这不过是一桩意外,至多受些惊吓。但此刻,沈云裳腰间悬挂的,是母亲特意为她求来“辟邪解毒”的翡翠貔貅!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只畜生强行扯落、损毁,这意味着什么?是不祥?是这“祥瑞”之兽都厌恶的“不洁”?还是暗示她沈云裳根本无福消受这护身之物?
流言蜚语,有时比利刃更能伤人于无形。尤其在这注重名声、信奉吉兆的高门大户之中。
好狠毒的计策!不直接伤她性命,却要毁她名声,动摇她在府中的地位,甚至离间她们母女之情!
电光火石之间,沈云裳脑中念头飞转。她不能强行躲避或驱赶,那会显得她失态,坐实了“异常”;她也不能任由那猴子得逞。
就在那猴爪即将触到貔貅的瞬间,沈云裳动了。她并未后退,反而微微前倾,右手看似随意地抬起,仿佛要去抚摸那灵猴的头顶,宽大的云袖如流云般拂过案几,恰好带翻了手边那杯半满的茉莉香片。
“哐当!”茶盏落地,碎裂声清脆。
温热的茶汤和茶叶泼洒出来,有几滴正溅在那灵猴的爪子和脸上。
猴子天性畏惊惧 sudden change。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和湿润的触感,让它动作一滞,尖锐的叫声戛然而止,下意识地缩回爪子,惊慌地向后跳了一步,警惕地看着地上的碎片和沈云裳。
沈云裳适时地露出些许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歉意,对班主道:“班主,这灵兽怕是受了惊?都怪我一时手滑。”她又转向老太君和母亲,歉然道:“祖母,母亲,惊扰雅兴了,是云裳的不是。”
她语气从容,态度坦然,将一场可能引发无数猜忌的危机,轻描淡写地化解为一次意外失手。
席间众人见状,也只当是意外,纷纷出言安抚。
那班主脸色微变,急忙吹响哨子,欲要重新控制住猴子。贾世清和柳氏的脸色,却在瞬间变得难看至极,尤其是柳氏,握着团扇的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然而,沈云裳的破局之法,才刚刚开始。
她并未就此坐下,而是起身,走到那似乎被哨声安抚、稍稍平静下来的灵猴面前,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绣工精致的香囊。这香囊她平日便随身携带,里面装的不过是些安神的寻常香料。
她将香囊在灵猴鼻尖前轻轻晃了晃,声音温和悦耳:“莫怕,这小玩意儿,你可
她并未立即发作,打草惊蛇乃兵家大忌。只是暗中加强了院中的戒备,饮食起居更是由心腹丫鬟白芷和沈忠亲自经手,外人再难触碰。她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在暗处静静蛰伏,等待着对手下一步的动作,亦在悄然布网。
府中表面依旧维持着脆弱的平静。沈夫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些许暗流,对沈云裳的关切愈发明显,时常唤她过去说话,赏赐些衣料首饰,话语间却多了几分探询与忧虑。沈云裳只捡些无关紧要的趣事回禀,将那日的凶险轻描淡写地带过,她不愿母亲担忧,更不欲打草惊蛇。
凝香馆那边,柳氏倒是安分了几日,称病不出,连每日的晨昏定省都免了。只是偶尔有丫鬟瞧见,贾世清往西北角去的次数,似乎比以往更勤了些。
这日午后,沈云裳正在书房临帖,窗外忽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雨打芭蕉,声声入耳。白芷端着一盏新沏的茉莉香片进来,低声道:“小姐,奴婢方才听厨下的张婆子说,柳姨娘身边的周嬷嬷,前儿个悄悄出府了一趟,去了城西的……那家‘百戏杂耍班子’待了许久。”
“百戏班子?”沈云裳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迹在宣纸上洇开一小团乌云。城西那家班子,在三教九流中颇有名气,除了寻常杂耍,更暗地里做些驯养猴犬、蛇虫鼠蚁的营生,甚至传闻有些见不得光的勾当。柳氏的嬷嬷,去那里做什么?
她放下笔,心中警铃微作。下毒之计失败,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这去往百戏班子的行踪,恐怕预示着新的、更为诡谲的阴谋正在酝酿。
恰逢沈府老太君六十寿辰将至,府中上下开始忙碌准备寿宴。贾世清作为表亲,又是惯会钻营的,主动揽下了采办寿礼、联络外头戏班杂耍等事宜,整日里忙进忙出,显得格外殷勤。
这日,他在花厅向沈夫人回禀寿宴筹备情况,沈云裳恰在一旁陪着母亲说话。
“姑母放心,”贾世清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笑容可掬,“侄儿已重金请了江南最好的戏班子,还有城西最负盛名的百戏杂耍,定能让老太君和各位宾客尽兴。”他说着,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沈云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尤其是那杂耍班子,听闻新驯了一只西域来的灵猴,机敏非凡,能识人心意,取物送信,届时定是一大亮点。”
沈云裳端坐椅上,捧着茶盏,眼帘微垂,仿佛全然未觉他话中有话。心中却是一片雪亮——来了。周嬷嬷去百戏班子,贾世清此刻特意提及灵猴,这绝非巧合。
贾世清见她无动于衷,眼底掠过一丝失望,随即又堆起笑容,对沈夫人道:“还有一桩趣事,那班子班主说,这灵猴与有福之人格外亲近。侄儿想着,寿宴那日,不若让这灵猴给老太君和在座的各位女眷献个彩头,譬如……献个仙桃、灵芝之类的,讨个吉利口彩,姑母觉得如何?”
沈夫人闻言,颇觉新奇,笑道:“这主意倒是有趣,只要那猴子温驯,莫要惊了宾客便好。”
“姑母放心,班主担保,那猴子最是温顺听话,只认指令行事。”贾世清连忙保证,目光再次若有似无地瞟向沈云裳。
沈云裳心中冷笑。温顺听话?只认指令?这指令,恐怕并非献桃献芝那般简单吧。她几乎可以断定,这所谓的“灵猴献瑞”,便是贾世清和柳氏为她设下的又一个圈套。
寿宴当日,沈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派喜庆祥和。
戏台上锣鼓喧天,丝竹悦耳。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到了百戏杂耍上场。吞刀吐火,走索蹬缸,引得席间惊叹连连。压轴的,果然是那只西域灵猴。
那猴子体型不大,毛色金亮,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确实显得机灵非凡。它在班主的指挥下,翻跟头、骑独轮,动作敏捷,逗得满堂欢笑。
就在这时,班主向老太君和沈夫人行礼,笑道:“老太君,夫人,这灵猴还有一绝,能辨识府上最有福气、最得眷顾的女眷,献上祥瑞之物。”
此言一出,席间众女眷皆露出好奇与期待之色。谁不愿被当众誉为“有福之人”呢?
班主打了个呼哨,那灵猴立刻安静下来,耸动着鼻子,似乎在空气中仔细嗅辨着什么。它的目光在女眷席上逡巡,最终,竟直直地朝着沈云裳的方向而来!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云裳身上。贾世清坐在男宾席上,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阴冷弧度。柳氏则坐在女眷席末尾,用团扇掩着半张脸,眼神中交织着紧张与恶毒的期待。
沈云裳端坐不动,面色平静无波,仿佛眼前的一切与她无关。只有袖中微微蜷起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警惕。
那灵猴几步窜到沈云裳案前,人立而起,并未如众人预想的那般献上仙桃灵芝,而是猛地伸出爪子,快如闪电般向她腰间悬挂的那枚翡翠貔貅抓去!同时,口中发出尖锐的“吱吱”声,显得异常暴躁。
这一下变生肘腋,众人都惊呆了!
若在平时,这不过是一桩意外,至多受些惊吓。但此刻,沈云裳腰间悬挂的,是母亲特意为她求来“辟邪解毒”的翡翠貔貅!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只畜生强行扯落、损毁,这意味着什么?是不祥?是这“祥瑞”之兽都厌恶的“不洁”?还是暗示她沈云裳根本无福消受这护身之物?
流言蜚语,有时比利刃更能伤人于无形。尤其在这注重名声、信奉吉兆的高门大户之中。
好狠毒的计策!不直接伤她性命,却要毁她名声,动摇她在府中的地位,甚至离间她们母女之情!
电光火石之间,沈云裳脑中念头飞转。她不能强行躲避或驱赶,那会显得她失态,坐实了“异常”;她也不能任由那猴子得逞。
就在那猴爪即将触到貔貅的瞬间,沈云裳动了。她并未后退,反而微微前倾,右手看似随意地抬起,仿佛要去抚摸那灵猴的头顶,宽大的云袖如流云般拂过案几,恰好带翻了手边那杯半满的茉莉香片。
“哐当!”茶盏落地,碎裂声清脆。
温热的茶汤和茶叶泼洒出来,有几滴正溅在那灵猴的爪子和脸上。
猴子天性畏惊惧 sudden change。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和湿润的触感,让它动作一滞,尖锐的叫声戛然而止,下意识地缩回爪子,惊慌地向后跳了一步,警惕地看着地上的碎片和沈云裳。
沈云裳适时地露出些许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歉意,对班主道:“班主,这灵兽怕是受了惊?都怪我一时手滑。”她又转向老太君和母亲,歉然道:“祖母,母亲,惊扰雅兴了,是云裳的不是。”
她语气从容,态度坦然,将一场可能引发无数猜忌的危机,轻描淡写地化解为一次意外失手。
席间众人见状,也只当是意外,纷纷出言安抚。
那班主脸色微变,急忙吹响哨子,欲要重新控制住猴子。贾世清和柳氏的脸色,却在瞬间变得难看至极,尤其是柳氏,握着团扇的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然而,沈云裳的破局之法,才刚刚开始。
她并未就此坐下,而是起身,走到那似乎被哨声安抚、稍稍平静下来的灵猴面前,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绣工精致的香囊。这香囊她平日便随身携带,里面装的不过是些安神的寻常香料。
她将香囊在灵猴鼻尖前轻轻晃了晃,声音温和悦耳:“莫怕,这小玩意儿,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