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城南小田庄的清晨,是被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撕裂的。
沈月如刚刚起身,正对着一面模糊的铜镜,将最后一根素银簪子别入发间。那拍门声不似寻常,砰砰作响,带着一股子要将门板拆吃入腹的凶狠。她手指一颤,簪子险些落地。
“福伯,”她扬声唤道,声音里还带着一丝竭力压制的平稳,“去看看是何人。”
侍立门外的老管家应了一声,脚步声匆匆远去。沈月如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身上那件已洗得发白的靛蓝布裙。住进这田庄不足半月,该来的,终究是躲不过。
她走出房门,狭小的院落里,晨曦微光尚未驱散尽夜的寒凉。几个留下的仆役已聚在院中,面露惊惶。柳氏搂着一双儿女,从西厢房探出头,脸色煞白。老太太住的正房还静悄悄的,想必是昨夜心疾又有些反复,尚未醒来。
福伯几乎是跌撞着跑回来的,花白的胡子因急促的喘息而颤抖:“大奶奶…是…是汇通钱庄的刘掌柜,带着…带着好几个人,凶神恶煞的…”
话音未落,院门已被“哐当”一声大力推开。那个留着山羊胡的刘掌柜一步跨了进来,身后跟着四五个彪形大汉,还有个穿着皂隶公服、腰挂铁尺的官差,一行人瞬间将这逼仄的小院塞得满满当当。
“谢大奶奶,别来无恙啊?”刘掌柜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三角眼在院里一扫,掠过那几间低矮的瓦房、角落里堆着的农具、以及面露惧色的女眷孩童,嘴角撇出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哟,这地方,可真够…清雅的。”
沈月如挺直脊背,走上前,将柳氏和孩子们隐隐挡在身后:“刘掌柜,我记得谢家欠贵钱庄的款项,上月已用一对宫赐翡翠镯抵清。不知今日兴师动众,又是为何?”
“抵清?”刘掌柜嗤笑一声,从袖中慢悠悠又掏出一张纸契,抖得哗哗响,“那是旧债!谢二爷谢云逸三个月前,以谢家祖祠为抵押,又从鄙号支借了五千两,白纸黑字,还有他谢二爷的画押!如今到期未还,利滚利,共计五千八百两!”
沈月如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谢云逸!她那个不成器的小叔子,竟敢动祖祠!那是谢家列祖列宗英灵所在,是家族最后的根基与颜面!
“不可能!”她厉声道,“祖祠乃家族公产,云逸一人岂有权力抵押?此契定然无效!”
“无效?”刘掌柜嘿嘿冷笑,朝旁边那官差一努嘴,“王差爷,您给说道说道?”
那姓王的官差板着脸,上前一步,声音硬邦邦如铁块砸地:“按《大周律》,家族子弟以公产抵押,若得族长首肯,或契证上有多位族老联名画押,即为有效。谢二爷这笔借款,契证上有谢家族长老太爷的印鉴为凭。”他指了指契证一角一个模糊的朱红印迹。
沈月如眼前一黑,身形晃了晃。福伯赶紧在一旁扶住。族长老太爷…那是谢云逸的亲祖父,一向偏疼这个嫡孙,竟糊涂至此!想必是被谢云逸花言巧语哄骗,盖了这要命的印章。
“谢大奶奶,废话少说!”刘掌柜没了耐心,声音陡然拔高,如破锣般刺耳,“今日要么还钱,连本带利五千八百两!要么,我们就按契办事,收了城西的谢氏祖祠!你们谢家如今已是破落户,祖宗牌子还要不要了?”
他身后的壮汉们配合着向前逼近一步,肌肉虬结的手臂抱在胸前,目光凶狠地扫视着院内众人。柳氏吓得惊叫一声,紧紧捂住儿子的眼睛。
“刘掌柜,”沈月如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强迫自己冷静,“谢家如今境况,你也看到。五千八百两,一时实在难以凑齐。可否…可否再宽限些时日?”
“宽限?哈哈哈!”刘掌柜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声尖利,“上次你就说宽限,结果如何?谢家是一日不如一日!今天还能在这田庄栖身,明天怕是连这破院子都没了!我告诉你,今日见不到银子,就立刻去封祠!”
“你敢!”沈月如气得浑身发抖。
“你看我敢不敢!”刘掌柜猛地收起笑容,脸沉如水,对身后喝道,“来人!谢大奶奶既然拿不出钱,咱们现在就请王差爷一同去城西谢氏祖祠——”
“且慢!”
一个略显虚弱,却依旧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从正房门口传来。众人回头,只见谢老太君被丫鬟搀扶着,颤巍巍地站在门槛内。老太太显然已被惊醒,身上只披了件外衫,头发也未及梳理,银丝散乱,面色灰败,唯有那双看过数十年风雨的眼睛,此刻锐利如刀,直直钉在刘掌柜脸上。
“谢家祖祠,岂容尔等放肆!”老太太一字一顿,声音虽不高,却自有一股积威。
刘掌柜被这目光慑得一滞,随即又强自镇定,扯了扯嘴角:“原来是老太君。晚辈也是依法办事,您老德高望重,莫要让我等为难。”
“依法?”老太太冷笑一声,由丫鬟扶着,一步步走到院中,目光扫过那张契证,“这印鉴,是我那糊涂老哥哥盖的吧?他年老昏聩,被不肖子孙蒙骗,此契如何做得准?真要闹上公堂,老身拼着这把骨头,也要告你们一个趁人之危,欺诈良善!”
王差爷眉头皱起,似乎有些迟疑。大周律法确有条文,若证明立契人神智不清或被欺诈,契证可判无效。只是这取证艰难,通常民不告官不究。
刘掌柜眼神闪烁,显然也知道其中关窍,口气稍缓:“老太君,您这话说的…契证在此,印鉴分明。您说欺诈,空口无凭啊。要不这样,再宽限三日,就三日!三日后若再还不上,就休怪刘某人不讲情面,届时莫说是祖祠,就是这田庄…”他阴冷的目光再次扫过这小院,“只怕也难保!”
撂下这句威胁,他冷哼一声,带着一群人呼啦啦又退了出去,院门被摔得震天响。
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柳氏终于忍不住,“哇”一声哭了出来:“这可如何是好…五千八百两…就是把我们都卖了也凑不齐啊…祖祠要是没了,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闭嘴!”老太太厉声喝断她,胸口剧烈起伏,脸色愈发难看。
沈月如忙上前扶住她:“母亲,您别动气,身子要紧。”
老太太抓住她的手,枯瘦的手指冰凉,带着剧烈的颤抖:“月如…月如…谢家…谢家难道真要败在我眼前吗…”话未说完,她猛地一阵呛咳,竟咳出点点血丝,人直挺挺向后倒去。
“母亲!”
“老太太!”
院子里顿时乱作一团。七手八脚将老太太抬回房内,掐人中,灌温水,好一阵忙乱,老太太才悠悠转醒,却已是气若游丝,眼神涣散,只喃喃道:“祠…祖祠…”
沈月如心如刀绞,吩咐丫鬟好生照看,又让福伯赶紧去请大夫。她站在老太太床前,看着婆婆瞬间仿佛又老了十岁的面容,一股深重的无力感几乎将她淹没。
然而,还未等她喘过气,院门外再次喧哗起来。
这次来的,是绸缎庄的赵庄主,带着几个伙计,抬着几匹落满灰尘的料子。
“谢大奶奶!”赵庄主站在院外,竟连门都不愿进,只用帕子掩着口鼻,仿佛这院里有什么不洁之物,“上月贵府在我这儿订的十匹杭缎,这货到了许久,你们迟迟不来结款取货,是何道理?这料子可是按你们要求染的色,你们若不要,我卖给谁去?”
沈月如走到门口,强压着怒火:“赵庄主,我早已告知你,谢家今年不做新衣,预订已取消。”
“取消?”赵庄主把眼一瞪,“说得轻巧!这定金才几个钱?我这料子的本钱谁赔?白纸黑字的订单在此,今日你们要么把料子拿走,付清尾款一百两!要么,就按契约,双倍赔偿我的损失!”
一百两!如今对于谢家,十两银子都要精打细算。更何况这些华而不实的绸缎,在如今的田庄里,有何用处?
“赵庄主,谢家待你不薄,往年在你处花费何止千金?你就不能通融一次?”
“通融?”赵庄主嗤笑,“谢大奶奶,生意场上有生意场的规矩!往日是往日,今日是今日!你们谢家败落了,难不成还要全天下的人都跟着喝西北风?拿钱来!否则,今日我就赖在这儿不走了!”
他身后的伙计们也跟着起哄,嚷嚷着“还钱”、“赔钱”。引得左邻右舍的农户都围拢过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柳氏在院里听着,又羞又气,浑身发抖。谢婉清紧紧握住母亲冰凉的手,低声道:“母亲,要不…把我那对金丁香耳坠当了吧?或许能凑些…”
沈月如摇摇头,那对小小的耳坠,又能值几何?她看着门外赵庄主那副市侩嘴脸,心中一片冰凉。这便是世态炎凉,往日里毕恭毕敬、恨不得将整个绸缎庄捧到谢府面前的赵庄主,如今为了百两银子,便能如此翻脸无情。
正当僵持不下,又是一阵马蹄声和车轱辘声由远及近。一辆还算体面的青篷马车停在田庄外,车上下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抬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箱。
那管家倒是礼数周全,对着沈月如躬身一礼:“小的给谢大奶奶请安。小的是城西永昌当铺的李管家,奉东家之命,前来收取去岁贵府典当的那套紫檀木嵌螺钿桌椅的利钱。这是账目,请您过目。”
又是利钱!谢家鼎盛时,在各大当铺、钱庄都有存项或典当,如今家道中落,这些往日看似无关紧要的往来,都成了索命的绞索。
沈月如接过账目一看,眼皮又是一跳。利钱竟比本金还高!这简直是吸血剥髓!
李管家态度虽恭敬,话语却不容置疑:“东家说了,知道府上如今艰难。若是利钱一时不便,也可将当期续延,只是这利上滚利…唉,东家也是小本经营,望大奶奶体谅。”
这边赵庄主还在不依不饶,那边李管家又等着回话。小院内外,被两拨债主围住,再加上看热闹的乡邻,乱哄哄吵成一片。孩子们被吓得大哭,仆役们手足无措。柳氏再也受不了这刺激,眼睛一翻,晕厥过去。丫鬟们又是一阵哭喊忙乱。
沈月如站在院门当中,前有恶狼,后有猛虎。风吹起她鬓边散落的发丝,露出苍白如纸的脸颊。她望着眼前这一张张或狰狞、或冷漠、或怜悯、或好奇的面孔,只觉得天旋地转,胸口堵得几乎无法呼吸。
这便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便是富贵时门庭若市,落魄时鬼魅临门。
她想起从前,谢家鼎盛时,每年光是打发各路“打秋风”的亲戚、门客、清客,就不止万两银子。那时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偶尔还会嫌弃那些人嘴脸谄媚,惹人心烦。如今想来,那些谄媚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维系?一种在繁华表象下,脆弱而现实的生存法则。
而谢家,早已在这虚妄的繁华中,迷失了根本,抽空了基石。
“都静一静!”
一个清冽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奇异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众人望去,只见谢婉清不知何时,端着一个木盘走到了母亲身边。木盘上,盖着一块素净的白布。她目光平静地扫过赵庄主和李管家,缓缓将白布揭开。
盘子里,是几件首饰。一对赤金缠丝镯子,一支点翠步摇,还有几颗零散的珍珠。那是她及笄时,各位长辈赏赐的,也是她如今仅剩的、属于自己的体己。
“赵掌柜,这些首饰,抵你那十匹杭缎,可够?”谢婉清声音平稳,听不出一丝波澜。
赵庄主凑上前,拿起那支点翠步摇,对着光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随即又故作嫌弃:“这…成色一般,做工也寻常…罢了罢了,看在往日情分上,就算两清了吧!”他一把抓过木盘上的首饰,揣入怀中,仿佛生怕她反悔,忙不迭地带着伙计和那几匹碍事的绸缎走了。
谢婉清又转向李管家:“李管家,这套紫檀木桌椅,当期可否再宽限一月?一月之后,无论能否凑齐利钱,我谢家绝不再续。”
李管家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及笄的少女,在那双清澈却坚定的目光注视下,竟有些自惭形秽,犹豫片刻,点了点头:“既如此…小的便回去禀明东家。告辞。”
两拨债主先后离去,看热闹的人群也渐渐散了。小院终于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只留下满地狼藉和一院子的愁云惨雾。
沈月如看着女儿空荡荡的发髻和手腕,心中一痛,将她紧紧搂入怀中:“清儿,苦了你了…”
谢婉清却轻轻摇头,低声道:“母亲,身外之物,去了便去了。只是今日之事,让女儿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这世间债主,如虎狼环伺,固然可恨。但最可怕的,并非外界的虎狼,”谢婉清抬起头,目光清亮,看向这破败的院落,看向惊魂未定的家人,“而是我们内心早已养成的,那只名为‘奢靡’与‘依赖’的猛虎。外债可偿,心债难平。今日之祸,根由不在他人逼债,而在往日我们自已,将金山银山,化作了噬人的债务。”
沈月如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女儿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剖开了繁华表象下血淋淋的真相。
是啊,若非往日挥霍无度,何来今日债台高筑?若非一味依赖祖荫、不思进取,何至于风雨一来,便大厦倾颓?
她环视四周,仆役虽忠心,却大多面露茫然;柳氏醒转过来,仍在啜泣,担忧着未知的明天;老太太房中,隐约传来压抑的呻吟…
真正的虎狼,从来不在门外。
它们早已被谢家自己,用无数的绫罗绸缎、珍馐美馔、前呼后拥,喂养得膘肥体壮,獠牙锋利,盘踞在每个谢家人的心里,啃噬着勇气、智慧和自立的精神。
如今,高墙倾塌,牢笼破碎,这些心中的虎狼,便与门外的债主里应外合,要将他们撕扯得粉碎。
沈月如闭上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决绝的清明。
“福伯,”她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去,把所有人都叫到堂屋来。包括所有主子,和留下的仆役。”
“大奶奶…”
“去!”沈月如斩钉截铁,“是时候,我们自己动手,把这心里的虎狼,先清理干净了!”
夕阳的余晖,将小田庄的影子拉得老长。那简陋的堂屋里,济济一堂,却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站在前方的沈月如身上。
她面前,摆着那个从谢府带出的、沉重的紫檀木匣子——谢家的账册和剩余的所有契证、银票。
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而活下去的唯一道路,就是亲手斩断那由虚荣与懒惰喂养出的,噬人的爪牙。
城南小田庄的清晨,是被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撕裂的。
沈月如刚刚起身,正对着一面模糊的铜镜,将最后一根素银簪子别入发间。那拍门声不似寻常,砰砰作响,带着一股子要将门板拆吃入腹的凶狠。她手指一颤,簪子险些落地。
“福伯,”她扬声唤道,声音里还带着一丝竭力压制的平稳,“去看看是何人。”
侍立门外的老管家应了一声,脚步声匆匆远去。沈月如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身上那件已洗得发白的靛蓝布裙。住进这田庄不足半月,该来的,终究是躲不过。
她走出房门,狭小的院落里,晨曦微光尚未驱散尽夜的寒凉。几个留下的仆役已聚在院中,面露惊惶。柳氏搂着一双儿女,从西厢房探出头,脸色煞白。老太太住的正房还静悄悄的,想必是昨夜心疾又有些反复,尚未醒来。
福伯几乎是跌撞着跑回来的,花白的胡子因急促的喘息而颤抖:“大奶奶…是…是汇通钱庄的刘掌柜,带着…带着好几个人,凶神恶煞的…”
话音未落,院门已被“哐当”一声大力推开。那个留着山羊胡的刘掌柜一步跨了进来,身后跟着四五个彪形大汉,还有个穿着皂隶公服、腰挂铁尺的官差,一行人瞬间将这逼仄的小院塞得满满当当。
“谢大奶奶,别来无恙啊?”刘掌柜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三角眼在院里一扫,掠过那几间低矮的瓦房、角落里堆着的农具、以及面露惧色的女眷孩童,嘴角撇出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哟,这地方,可真够…清雅的。”
沈月如挺直脊背,走上前,将柳氏和孩子们隐隐挡在身后:“刘掌柜,我记得谢家欠贵钱庄的款项,上月已用一对宫赐翡翠镯抵清。不知今日兴师动众,又是为何?”
“抵清?”刘掌柜嗤笑一声,从袖中慢悠悠又掏出一张纸契,抖得哗哗响,“那是旧债!谢二爷谢云逸三个月前,以谢家祖祠为抵押,又从鄙号支借了五千两,白纸黑字,还有他谢二爷的画押!如今到期未还,利滚利,共计五千八百两!”
沈月如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谢云逸!她那个不成器的小叔子,竟敢动祖祠!那是谢家列祖列宗英灵所在,是家族最后的根基与颜面!
“不可能!”她厉声道,“祖祠乃家族公产,云逸一人岂有权力抵押?此契定然无效!”
“无效?”刘掌柜嘿嘿冷笑,朝旁边那官差一努嘴,“王差爷,您给说道说道?”
那姓王的官差板着脸,上前一步,声音硬邦邦如铁块砸地:“按《大周律》,家族子弟以公产抵押,若得族长首肯,或契证上有多位族老联名画押,即为有效。谢二爷这笔借款,契证上有谢家族长老太爷的印鉴为凭。”他指了指契证一角一个模糊的朱红印迹。
沈月如眼前一黑,身形晃了晃。福伯赶紧在一旁扶住。族长老太爷…那是谢云逸的亲祖父,一向偏疼这个嫡孙,竟糊涂至此!想必是被谢云逸花言巧语哄骗,盖了这要命的印章。
“谢大奶奶,废话少说!”刘掌柜没了耐心,声音陡然拔高,如破锣般刺耳,“今日要么还钱,连本带利五千八百两!要么,我们就按契办事,收了城西的谢氏祖祠!你们谢家如今已是破落户,祖宗牌子还要不要了?”
他身后的壮汉们配合着向前逼近一步,肌肉虬结的手臂抱在胸前,目光凶狠地扫视着院内众人。柳氏吓得惊叫一声,紧紧捂住儿子的眼睛。
“刘掌柜,”沈月如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强迫自己冷静,“谢家如今境况,你也看到。五千八百两,一时实在难以凑齐。可否…可否再宽限些时日?”
“宽限?哈哈哈!”刘掌柜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声尖利,“上次你就说宽限,结果如何?谢家是一日不如一日!今天还能在这田庄栖身,明天怕是连这破院子都没了!我告诉你,今日见不到银子,就立刻去封祠!”
“你敢!”沈月如气得浑身发抖。
“你看我敢不敢!”刘掌柜猛地收起笑容,脸沉如水,对身后喝道,“来人!谢大奶奶既然拿不出钱,咱们现在就请王差爷一同去城西谢氏祖祠——”
“且慢!”
一个略显虚弱,却依旧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从正房门口传来。众人回头,只见谢老太君被丫鬟搀扶着,颤巍巍地站在门槛内。老太太显然已被惊醒,身上只披了件外衫,头发也未及梳理,银丝散乱,面色灰败,唯有那双看过数十年风雨的眼睛,此刻锐利如刀,直直钉在刘掌柜脸上。
“谢家祖祠,岂容尔等放肆!”老太太一字一顿,声音虽不高,却自有一股积威。
刘掌柜被这目光慑得一滞,随即又强自镇定,扯了扯嘴角:“原来是老太君。晚辈也是依法办事,您老德高望重,莫要让我等为难。”
“依法?”老太太冷笑一声,由丫鬟扶着,一步步走到院中,目光扫过那张契证,“这印鉴,是我那糊涂老哥哥盖的吧?他年老昏聩,被不肖子孙蒙骗,此契如何做得准?真要闹上公堂,老身拼着这把骨头,也要告你们一个趁人之危,欺诈良善!”
王差爷眉头皱起,似乎有些迟疑。大周律法确有条文,若证明立契人神智不清或被欺诈,契证可判无效。只是这取证艰难,通常民不告官不究。
刘掌柜眼神闪烁,显然也知道其中关窍,口气稍缓:“老太君,您这话说的…契证在此,印鉴分明。您说欺诈,空口无凭啊。要不这样,再宽限三日,就三日!三日后若再还不上,就休怪刘某人不讲情面,届时莫说是祖祠,就是这田庄…”他阴冷的目光再次扫过这小院,“只怕也难保!”
撂下这句威胁,他冷哼一声,带着一群人呼啦啦又退了出去,院门被摔得震天响。
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柳氏终于忍不住,“哇”一声哭了出来:“这可如何是好…五千八百两…就是把我们都卖了也凑不齐啊…祖祠要是没了,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闭嘴!”老太太厉声喝断她,胸口剧烈起伏,脸色愈发难看。
沈月如忙上前扶住她:“母亲,您别动气,身子要紧。”
老太太抓住她的手,枯瘦的手指冰凉,带着剧烈的颤抖:“月如…月如…谢家…谢家难道真要败在我眼前吗…”话未说完,她猛地一阵呛咳,竟咳出点点血丝,人直挺挺向后倒去。
“母亲!”
“老太太!”
院子里顿时乱作一团。七手八脚将老太太抬回房内,掐人中,灌温水,好一阵忙乱,老太太才悠悠转醒,却已是气若游丝,眼神涣散,只喃喃道:“祠…祖祠…”
沈月如心如刀绞,吩咐丫鬟好生照看,又让福伯赶紧去请大夫。她站在老太太床前,看着婆婆瞬间仿佛又老了十岁的面容,一股深重的无力感几乎将她淹没。
然而,还未等她喘过气,院门外再次喧哗起来。
这次来的,是绸缎庄的赵庄主,带着几个伙计,抬着几匹落满灰尘的料子。
“谢大奶奶!”赵庄主站在院外,竟连门都不愿进,只用帕子掩着口鼻,仿佛这院里有什么不洁之物,“上月贵府在我这儿订的十匹杭缎,这货到了许久,你们迟迟不来结款取货,是何道理?这料子可是按你们要求染的色,你们若不要,我卖给谁去?”
沈月如走到门口,强压着怒火:“赵庄主,我早已告知你,谢家今年不做新衣,预订已取消。”
“取消?”赵庄主把眼一瞪,“说得轻巧!这定金才几个钱?我这料子的本钱谁赔?白纸黑字的订单在此,今日你们要么把料子拿走,付清尾款一百两!要么,就按契约,双倍赔偿我的损失!”
一百两!如今对于谢家,十两银子都要精打细算。更何况这些华而不实的绸缎,在如今的田庄里,有何用处?
“赵庄主,谢家待你不薄,往年在你处花费何止千金?你就不能通融一次?”
“通融?”赵庄主嗤笑,“谢大奶奶,生意场上有生意场的规矩!往日是往日,今日是今日!你们谢家败落了,难不成还要全天下的人都跟着喝西北风?拿钱来!否则,今日我就赖在这儿不走了!”
他身后的伙计们也跟着起哄,嚷嚷着“还钱”、“赔钱”。引得左邻右舍的农户都围拢过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柳氏在院里听着,又羞又气,浑身发抖。谢婉清紧紧握住母亲冰凉的手,低声道:“母亲,要不…把我那对金丁香耳坠当了吧?或许能凑些…”
沈月如摇摇头,那对小小的耳坠,又能值几何?她看着门外赵庄主那副市侩嘴脸,心中一片冰凉。这便是世态炎凉,往日里毕恭毕敬、恨不得将整个绸缎庄捧到谢府面前的赵庄主,如今为了百两银子,便能如此翻脸无情。
正当僵持不下,又是一阵马蹄声和车轱辘声由远及近。一辆还算体面的青篷马车停在田庄外,车上下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抬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箱。
那管家倒是礼数周全,对着沈月如躬身一礼:“小的给谢大奶奶请安。小的是城西永昌当铺的李管家,奉东家之命,前来收取去岁贵府典当的那套紫檀木嵌螺钿桌椅的利钱。这是账目,请您过目。”
又是利钱!谢家鼎盛时,在各大当铺、钱庄都有存项或典当,如今家道中落,这些往日看似无关紧要的往来,都成了索命的绞索。
沈月如接过账目一看,眼皮又是一跳。利钱竟比本金还高!这简直是吸血剥髓!
李管家态度虽恭敬,话语却不容置疑:“东家说了,知道府上如今艰难。若是利钱一时不便,也可将当期续延,只是这利上滚利…唉,东家也是小本经营,望大奶奶体谅。”
这边赵庄主还在不依不饶,那边李管家又等着回话。小院内外,被两拨债主围住,再加上看热闹的乡邻,乱哄哄吵成一片。孩子们被吓得大哭,仆役们手足无措。柳氏再也受不了这刺激,眼睛一翻,晕厥过去。丫鬟们又是一阵哭喊忙乱。
沈月如站在院门当中,前有恶狼,后有猛虎。风吹起她鬓边散落的发丝,露出苍白如纸的脸颊。她望着眼前这一张张或狰狞、或冷漠、或怜悯、或好奇的面孔,只觉得天旋地转,胸口堵得几乎无法呼吸。
这便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便是富贵时门庭若市,落魄时鬼魅临门。
她想起从前,谢家鼎盛时,每年光是打发各路“打秋风”的亲戚、门客、清客,就不止万两银子。那时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偶尔还会嫌弃那些人嘴脸谄媚,惹人心烦。如今想来,那些谄媚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维系?一种在繁华表象下,脆弱而现实的生存法则。
而谢家,早已在这虚妄的繁华中,迷失了根本,抽空了基石。
“都静一静!”
一个清冽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奇异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众人望去,只见谢婉清不知何时,端着一个木盘走到了母亲身边。木盘上,盖着一块素净的白布。她目光平静地扫过赵庄主和李管家,缓缓将白布揭开。
盘子里,是几件首饰。一对赤金缠丝镯子,一支点翠步摇,还有几颗零散的珍珠。那是她及笄时,各位长辈赏赐的,也是她如今仅剩的、属于自己的体己。
“赵掌柜,这些首饰,抵你那十匹杭缎,可够?”谢婉清声音平稳,听不出一丝波澜。
赵庄主凑上前,拿起那支点翠步摇,对着光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随即又故作嫌弃:“这…成色一般,做工也寻常…罢了罢了,看在往日情分上,就算两清了吧!”他一把抓过木盘上的首饰,揣入怀中,仿佛生怕她反悔,忙不迭地带着伙计和那几匹碍事的绸缎走了。
谢婉清又转向李管家:“李管家,这套紫檀木桌椅,当期可否再宽限一月?一月之后,无论能否凑齐利钱,我谢家绝不再续。”
李管家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及笄的少女,在那双清澈却坚定的目光注视下,竟有些自惭形秽,犹豫片刻,点了点头:“既如此…小的便回去禀明东家。告辞。”
两拨债主先后离去,看热闹的人群也渐渐散了。小院终于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只留下满地狼藉和一院子的愁云惨雾。
沈月如看着女儿空荡荡的发髻和手腕,心中一痛,将她紧紧搂入怀中:“清儿,苦了你了…”
谢婉清却轻轻摇头,低声道:“母亲,身外之物,去了便去了。只是今日之事,让女儿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这世间债主,如虎狼环伺,固然可恨。但最可怕的,并非外界的虎狼,”谢婉清抬起头,目光清亮,看向这破败的院落,看向惊魂未定的家人,“而是我们内心早已养成的,那只名为‘奢靡’与‘依赖’的猛虎。外债可偿,心债难平。今日之祸,根由不在他人逼债,而在往日我们自已,将金山银山,化作了噬人的债务。”
沈月如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女儿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剖开了繁华表象下血淋淋的真相。
是啊,若非往日挥霍无度,何来今日债台高筑?若非一味依赖祖荫、不思进取,何至于风雨一来,便大厦倾颓?
她环视四周,仆役虽忠心,却大多面露茫然;柳氏醒转过来,仍在啜泣,担忧着未知的明天;老太太房中,隐约传来压抑的呻吟…
真正的虎狼,从来不在门外。
它们早已被谢家自己,用无数的绫罗绸缎、珍馐美馔、前呼后拥,喂养得膘肥体壮,獠牙锋利,盘踞在每个谢家人的心里,啃噬着勇气、智慧和自立的精神。
如今,高墙倾塌,牢笼破碎,这些心中的虎狼,便与门外的债主里应外合,要将他们撕扯得粉碎。
沈月如闭上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决绝的清明。
“福伯,”她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去,把所有人都叫到堂屋来。包括所有主子,和留下的仆役。”
“大奶奶…”
“去!”沈月如斩钉截铁,“是时候,我们自己动手,把这心里的虎狼,先清理干净了!”
夕阳的余晖,将小田庄的影子拉得老长。那简陋的堂屋里,济济一堂,却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站在前方的沈月如身上。
她面前,摆着那个从谢府带出的、沉重的紫檀木匣子——谢家的账册和剩余的所有契证、银票。
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而活下去的唯一道路,就是亲手斩断那由虚荣与懒惰喂养出的,噬人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