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宴请全村-《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蒋春兰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李砚秋又走到张桂芝身边。

  “嫂子,想什么呢?”

  张桂芝被他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有些局促地擦了擦手。

  “没……没什么。”

  她低下头,声音细细的。

  “就是……就是觉着,这城里的日子,跟咱们村里,肯定不一样吧?”

  “我笨手笨脚的,到时候……会不会给你和妈丢人?”

  她绞着衣角,手心里全是汗,

  李砚秋看着她眼里的自卑和不安,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四哥常年不在家,嫂子一个人撑着这个家,受了太多委屈,性子也变得怯懦。

  “嫂子。”

  他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说得异常认真。

  “你是这个家的功臣。”

  “到了城里,谁敢给你脸色看,我第一个不答应。”

  “你就安安心心,享福就成了。”

  张桂芝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将眼泪憋了回去。

  “嗯!”

  院子里,大丫正追着一只花蝴蝶,跑得满头大汗,银铃般的笑声传出很远。

  她还不知道“离别”是什么意思。

  她只知道,小叔说了,要去住一个很大很大的房子,那里有秋千,还有吃不完的糖葫芦。

  蒋春兰看着院子里奔跑的孙女,又看了看身边高大挺拔的儿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她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行了,都别愣着了。”

  她像是下定了决心,声音也变得爽利起来。

  “收拾东西!搬家!”

  李家的“搬家总动员”,正式开始。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

  几床打了补丁的被褥,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锅碗瓢盆。

  蒋春兰最后还是没舍得扔掉那口铁锅,她用稻草细细地缠了,宝贝似的抱在怀里。

  张桂芝则将一家人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用一块蓝印花布包好。

  她特意将那件李砚华为她买的碎花连衣裙,放在了最上面。

  李砚秋则负责整理那些瓶瓶罐罐的山货和药材。

  他将一些珍贵的药材,悄悄收进了自己的空间里。

  忙碌中,蒋春兰从床底的一个木箱子里,翻出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包裹。

  她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已经褪了色的长命锁。

  她拿着长命锁,走到正在帮张桂芝收拾东西的李砚秋面前。

  “秋儿。”

  “妈,这是?”

  “这是你刚出生那会儿,我特地去镇上给你求的。”

  蒋春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怀念。

  “他说,咱们家秋儿,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她将长命锁塞到李砚秋手里。

  “妈,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

  李砚秋嘴上说着,手却紧紧握住了那把长命锁。

  他知道,这是母亲对他最深沉的爱。

  蒋春兰瞪了他一眼,

  “你懂什么!老祖宗都这样说,图个吉利!”

  她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一沓用红头绳扎着的钱,

  “这是这么多年攒下来的钱,本来准备等你取媳妇的时候用的,现在你有出息了,在县城买房子了,刚买完我估计你也没什么钱了,这些钱给你”

  蒋春兰将荷包塞到李砚秋手里。

  李砚秋接过荷包,入手沉甸甸的,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母亲一辈子的心血。

  “妈,你继续存着吧,以后给你孙买吃的,我没钱我会给你说的”

  他将荷包放到母亲手中,

  蒋春兰见状点了点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合作社的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李砚秋在村里摆流水席的消息,前一天晚上就传遍了村子。

  一时间,整个李家村都沸腾了。

  “听说了吗?李砚秋要在村里摆流水席,宴请全村人!”

  “真的假的?他家发财了,不忘本啊!”

  “可不是嘛!听说还以合作社分红的名义,人人有份!”

  消息像风一样,刮过了李家村的每个角落。

  那些平日里对李家各种说三道四的村民,此刻都闭上了嘴。

  嫉妒,瞬间被感激取代。

  “李家老六,真是个厚道人啊!”

  “李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出了这么个能干的儿子!”

  一时间,整个村子都对李砚秋赞不绝口。

  合作社的院子里,提前搭好了棚子,摆上了桌椅。

  蒋春兰和张桂芝带着大丫,还有村里的几个妇人,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大锅里炖着肉,香气四溢,勾得人直流口水。

  李砚秋则带着曹兴旺和赵铁柱,还有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在院子里招呼客人。

  “大伯,您坐这边!”

  “婶子,您尝尝这瓜子,刚炒的!”

  李砚秋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带着笑容。

  他知道,这顿饭,不仅仅是乔迁宴,更是他李砚秋给村里人的一份交代。

  宴席当天,场面空前热闹。

  平时那些瞧不起李家的远房亲戚,此刻都带着谄媚的笑容前来敬酒套近乎。

  他们端着酒杯,一口一个“砚秋兄弟”,一口一个“蒋大娘”,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让蒋春兰和张桂芝等人心中感慨万千。

  她们这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砚秋啊,听说你在县城买了个大院子?那可真是给我们李家村长脸了!”

  一个平时对李家爱搭不理的远房婶子,此刻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是啊,砚秋兄弟就是有本事,不像我们,一辈子都只能窝在这小山沟里。”

  另一个远房堂哥,也端着酒杯凑了过来。

  李砚秋只是笑着应付,不卑不亢。

  他知道,这些人的恭维,不过是看在钱的份上。

  但他并不在意,他要的,只是一个和睦的环境,一个能让家人安心生活的环境。

  “念娣,盼娣,你们怎么才来?”

  蒋春兰看到大女儿李念娣和二女儿李盼娣,连忙迎了上去。

  “妈!恭喜你啊!终于要住上大院子了!”

  李念娣拉着蒋春兰的手,眼睛都笑弯了。

  她身后跟着曹兴旺和两个儿子永幸、永福。

  永幸和永福两兄弟,看到李砚秋,连忙跑过去。

  “小舅!小舅!”

  李砚秋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给他们一人塞了一块糖。

  李盼娣也拉着赵铁柱和大牛、二虎走了过来。

  “妈,我们姐妹俩可都是沾了六弟的光了!”

  她一边说,一边瞪了一眼身旁的赵铁柱。

  赵铁柱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妈,我跟大姐夫都商量好了,等搬家那天,我们都过来帮忙!”

  曹兴旺也在一旁连连点头。

  “是啊妈,咱们兄弟姐妹都到齐了,一起送你进城享福!”

  蒋春兰看着眼前儿女成群,外孙绕膝的景象,眼眶有些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