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收拾东西准备搬家-《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睡在里屋的大丫,似乎是被外面的动静吵醒了。

  她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走了出来。

  “妈妈……”

  李砚秋笑着将小侄女抱了起来。

  “大丫,小叔跟你说个好消息。”

  他用额头顶着大丫的额头。

  “咱们要去住大房子了!”

  “后院里,能让你从这头,跑到那头,跑上一整天!”

  “小叔还在院子里,给你栽一棵桃树,给你做个秋千,好不好?”

  “秋千!”

  大丫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所有的瞌睡虫都跑光了。

  她拍着小手,欢呼起来。

  “好!要住大房子!要荡秋千!”

  “我的儿啊!你就是我的骄傲。”

  蒋春兰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李砚秋,嚎啕大哭。

  她这辈子,做梦都不敢想,自己能有住进县城大院子的那一天。

  李砚秋任由母亲抱着,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他看着眼前这哭成一团的家人,笑了,

  这个家,终于要开始过上好日子了。

  第二天,

  l李砚秋买房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李家村的每个角落。

  “听说了吗?李砚秋家在县城买了个两进的大院子!”

  “我的乖乖!两进?那得多少钱?”

  “我听我那在县城打零工的表弟说,那地段,没个千八百块想都别想!”

  李家那座低矮的土坯房院外,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村民。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羡慕,还有掩饰不住的嫉妒。

  那眼神,恨不得穿透墙壁,看看李家是不是真的挖到了金元宝。

  李家成了全村绝对的焦点。

  人群中,一个尖酸的声音响了起来。

  “哼,走了狗屎运罢了。”

  说话的是李家的一个远房堂叔,李老四,出了名的游手好闲,眼红心窄。

  “等他成了城里人,穿上皮鞋,吃上商品粮,还认不认咱们这些穷亲戚,那可就说不准了!”

  这话一出,周围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不少人脸上的羡慕,都带上了一丝担忧和猜忌。

  就在这时,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李砚秋从里面走了出来,神色平静,目光淡淡地扫过众人。

  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四叔,起这么早?”

  李砚秋的目光,落在了李老四的脸上。

  李老四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嘴上却还强撑着。

  “我……我这不是听说你发大财了,替你高兴嘛!”

  “是吗?”

  李砚秋笑了。

  “我还以为,四叔是怕我忘了本,特地来提醒我呢。”

  李老四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就在气氛尴尬到极点时,村长李长庚和几位族老拨开人群,走了过来。

  “砚秋啊!”

  李长庚满脸笑容,一把握住李砚秋的手。

  “恭喜!恭喜啊!你可真是给咱们李家村长脸了!”

  几位族老也纷纷道贺,言语间全是赞赏。

  寒暄过后,李长庚清了清嗓子,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一丝迟疑。

  他看了一眼周围竖着耳朵的村民,压低了声音。

  “砚秋啊,叔知道你现在是大忙人,但……村里人都惦记着。”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

  “咱们那个合作社,你往后……还管不管了?”

  这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砚秋的脸上。

  李砚秋松开李长庚的手,没有立刻回答。

  他转身,面向所有村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各位叔伯兄弟,婶子大娘。”

  “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而期盼的脸。

  “我李砚秋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交个底。”

  “合作社,不仅不会散,以后还要扩大!”

  人群中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

  “山上的猎物,总有打完的一天。靠山吃山,不能吃一辈子。”

  李砚秋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我向大家保证,我会找到更多的赚钱法子!”

  “带着大家伙儿,一起挣钱,让咱们李家村的每一个人,都过上好日子!”

  “我李砚秋,说到做到!”

  一番话说完,掷地有声。

  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好!”

  “秋儿说得好!”

  “咱们就信你!”

  李老四灰溜溜地钻进人群,再也不敢露头。

  李长庚和几位族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激动和欣慰。

  李砚秋在村里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安抚了村里的人心,李砚秋没多耽搁,带着钱,再次去了县城。

  王家大院,

  王老先生一家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几个简单的包袱,一箱子沉甸甸的书。

  老人握着李砚秋的手,眼眶有些湿润。

  “小友,这宅子交给你,我放心。”

  李砚秋将一个厚厚的信封,双手递了过去。

  “老先生,您点点。”

  王老先生摆了摆手,将信封直接交给了身后的老伴。

  “信得过。”

  他看着李砚秋,郑重地说道。

  “只盼日后有缘,还能再见。”

  “一定会的。”

  李砚秋郑重点头。

  送走了王老一家,李砚秋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县里的地契房产管理单位。

  盖章,画押。

  当那鲜红的印泥,落在崭新的房契上时,这座两进的大院,便彻彻底底,刻上了李家的名字。

  ……

  与此同时,李家村。

  一场无声的告别,正在李家小院里进行。

  蒋春兰的手,轻轻抚过那张用了几十年的八仙桌。

  桌面上,满是刀砍斧凿的痕迹,还有岁月留下的裂纹。

  “秋儿,这张桌子……陪伴家里好多年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咱们……真不带走吗?”

  一旁的张桂芝,则蹲在灶台边,一遍遍擦拭着那口已经用了十几年的大铁锅。

  锅沿上,甚至还有几个细小的豁口。

  她看着锅里自己清瘦的倒影,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妈,嫂子”

  李砚秋的声音从她们身后传来,

  他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一酸,

  他走到母亲身边,握住她那只布满老茧的手。

  “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又不是不回来了,以后没事了咱就还回家里呢,你给这东西都带走了,以后咱们回来喝西北风啊?”

  他声音温和,

  “到了城里,我给您买新的,红木的,比这个大,比这个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