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犁庭扫穴-《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大将军王镇恶受命总揽洛阳卫戍及周边清剿,雷厉风行。他并未急于四面出击,而是如同老练的猎手,先派出大量精干斥候,辅以归顺的当地向导,将洛阳周边百里内所有仍悬北魏旗帜、或态度暧昧、或拥兵自重的势力摸得一清二楚。

  很快,一份详尽的舆图呈于案头。王镇恶目光冷峻,手指重重地点在几处。

  “颍阳镇,魏残军五百,据城而守,拒不纳降。荥阳东南张姓坞堡,聚族兵千余,墙高粮足,曾袭击我粮队。还有这偃师县,县令表面归顺,却暗中与北边魏军通信……”他冷哼一声,“传令!第一营、第三营,即刻出发,目标颍阳!第五营,随我前往张家坞堡!另派一队使臣,再去偃师,‘请’县令来洛阳叙职!”

  军令如山。大秦精锐军团再次开动,铁流涌向四方。

  雷霆手段:颍阳镇

  颍阳不过一小镇,城墙低矮。守将乃一北魏偏将,自恃勇武,又听闻北秦主力正忙于消化洛阳,心存侥幸,竟斩杀了两批前来劝降的使者。

  秦军抵达后,并未立刻攻城。一名嗓门洪亮的军校策马至城下,进行最后通牒,言明负隅顽抗之下场。

  城头守将放箭回应。

  “冥顽不灵!”带队秦将冷笑,挥手示意。

  早已准备就绪的十数架配重投石机和数十具强弩被推上前阵。经过洛阳之战洗礼的工械营操作起来驾轻就熟。

  “放!”

  石弹与巨弩如同冰雹般砸向小小的颍阳城墙!低矮的土墙根本经不起如此打击,瞬间多处崩塌,箭楼粉碎。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远程打击打得抬不起头,死伤惨重。

  不过三轮齐射,秦将便下令步兵冲锋。甲士们几乎未遇像样抵抗,便从缺口处涌入城内。那名北魏偏将还想组织巷战,被一名北秦队正用长槊直接刺穿胸膛,挑于马下。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足一个时辰。颍阳镇易主,顽抗者尽诛,首级被传示四方。

  坞堡攻坚:张家堡

  相比之下,张家坞堡则是一块硬骨头。此堡依山而建,墙高壁厚,储备充足,堡主乃当地豪强,宗族观念极强,且与北魏宗室有些拐弯抹角的姻亲关系,对北秦的招降檄文嗤之以鼻。

  王镇恶亲临堡下观察。只见坞堡地势险要,强攻必然损失巨大。

  “围起来!断其水源,绝其外援!”王镇恶下令。大军将坞堡围得水泄不通。

  同时,他并未干等。让士卒日夜在堡外鼓噪呐喊,施加心理压力。又将投石机推至射程边缘,不时发射石弹或火弹。甚至将抓获的附近魏军俘虏押至堡前劝降,动摇其军心。

  围困至第五日,堡内似乎仍无动静。王镇恶却接到斥候报,发现一队人马试图从后山小路潜出,似要求援或运粮。

  “果然忍不住了。”王镇恶冷笑,“伏兵拿下!”

  一场小规模伏击,全歼出堡者。从俘虏口中得知,堡内虽粮草尚可,但水源已开始紧张,人心惶惶。

  翌日,王镇恶命人将俘虏的头颅和劝降书信射入堡中。信中最后强调:“明日午时,若再不降,破堡之后,鸡犬不留!”

  当夜,堡内发生内讧。主张投降的派系与死硬派火并。拂晓时分,堡门忽然打开,一群族人绑了负伤的死硬堡主及其几个儿子,出堡请降。

  王镇恶接纳了投降,当众斩杀原堡主,却赦免了其余宗族,并任命带头投降的二房头领暂管堡务,需提供粮草,并派子弟加入北秦军。恩威并施,张家堡就此平定。

  招降效果与王镇恶的决断

  在军事行动的间隙,崔浩起草的招降檄文发挥了巨大作用。檄文所列之优待条件,以及北秦军展现出的雷霆手段,形成了鲜明对比。

  附近一些小规模的坞堡、山寨,自忖无力抵抗,纷纷派人携带粮食、牛羊,甚至少量兵甲,前往秦军营请降,以求保全宗族。一些原本摇摆的县城,闻风而动,杀掉了城中的北魏死忠分子,主动开城归顺。甚至有几个投降的坞堡主,为了表功,主动引导秦军去攻打那些平日与他们有仇怨、且仍抗拒不降的邻居。

  王镇恶对此来者不拒,但始终保持警惕。对于真心归顺者,他按陛下旨意给予优待;对于首鼠两端、试图蒙混过关者,一经发现,立即以最严厉的手段处置,并将其资产赏赐给率先归顺者。他深知,在此非常时期,宽严相济,方能最快稳定局面。

  短短半月余,洛阳周边区域的抵抗势力被迅速荡平或收编。王镇恶用他的铁腕与精准的策略,高效地执行着“犁庭扫穴”的任务,为秦在中原的统治扫清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障碍。北秦的兵锋与政令,开始越过洛阳城墙,真正向四周的州县乡野渗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