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唐诗之路-《归处是长安》

  “唐诗之路”夜游活动,是“长安印象”为本届艺术节精心打造的重头戏。路线自曲江池畔出发,经杏园、大雁塔,最终至大唐不夜城,旨在让参与者循着古人的足迹,在实景中吟诵、品味唐诗的意境。

  夜幕下的西安,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显露出十三朝古都的沉静与雍容。曲江池畔灯火阑珊,数十名参与者身着“长安印象”提供的简易唐风半臂,手持仿古灯盏,在贾长安和秦望舒的引领下,开始了这场穿越时空的诗意之旅。

  贾长安走在队伍最前,一身深色改良汉服,身形挺拔。他看似在专注讲解沿途景致与唐诗的关联,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赵安邦带着两名可靠的保安学员混在队伍中间和后侧,警惕地注意着任何可疑迹象。

  “大家请看我们左侧的这片水域,唐代时,这里是着名的‘曲江流饮’之地。”贾长安声音平和,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向风景,“新科进士们在此设宴,酒杯置于盘上,随水流而转,停于谁前,谁便赋诗一首。白居易有诗云:‘细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虽写的是琵琶女,却也折射出当年曲江池畔的繁华与恣意。”

  他的讲解不疾不徐,将历史、诗词与实景巧妙结合,很快吸引了所有参与者。秦望舒适时在一旁用古筝轻轻拨弄出几个清越的音符,更添意境。

  一切似乎都顺利进行,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然而,行至杏园遗址附近,一处相对僻静的竹林小径时,意外发生了。

  队伍中一位中年女士突然惊呼一声,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内容并非针对她个人,而是一份精心伪造的“内部爆料”:几张模糊的、看似是贾长安与不同女性(包括苏青瓷、秦望舒甚至还有米彩的旧照)举止亲密的拼接照片,配以耸人听闻的文字,指控贾长安私生活混乱,利用“长安印象”项目欺骗女性感情和投资。

  紧接着,队伍里有三四个人几乎同时收到了类似信息。内容大同小异,都直指贾长安的个人品德,企图从根本上摧毁他作为团队领袖和传统文化推广者的公信力。

  窃窃私语声开始响起。有人用怀疑的目光看向贾长安。这一招极其阴毒,它避开了商业竞争或文化争议,直接进行人身攻击,试图在团队和参与者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秦望舒的琴音微微一滞。赵安邦脸色瞬间铁青,拳头握紧,就要上前理论。

  贾长安的心猛地一沉,但脸上并未显露分毫慌乱。他早就预感到林薇不会只满足于商业打压。他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收到信息且面露异色的参与者,并未急于辩解。

  这时,苏青瓷却上前一步。她原本在队伍后方照应,此刻走到贾长安身边,面向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

  “各位,如果大家也收到了关于贾先生的一些不实信息,我想请大家看看这个。”她拿出自己的手机,点亮屏幕,展示出一张照片——是贾长安深夜在“归处”民宿的庭院里,对着一堆设计图纸沉思的背影,窗外是寂静的古城夜景。

  “这张照片,是我去年拍的。”苏青瓷的声音带着一种温柔的力量,“那时候,‘长安印象’刚刚起步,贾长安几乎每晚都在为如何更好地呈现西安的文化而熬夜。我见过他为了一个唐代纹样的准确性查阅古籍到凌晨,见过他为了团队成员的一个好创意而兴奋不已,也见过他因为压力太大独自在院子里散步排解。”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贾长安身上,带着毫无保留的信任:“我认识的贾长安,是一个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脚下这片土地和文化上的人。他的世界里,容不下那些龌龊的心思。这些拙劣的诽谤,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侮辱,也是对我们所有为这个项目付出努力的人,以及对我们所珍视的唐文化的侮辱。”

  她的话语没有激烈的控诉,只有平实的叙述和坚定的信任,却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量。

  秦望舒也开口道:“我与贾长安先生是纯粹的事业合作伙伴。他的专业与专注,是我愿意加入‘长安印象’的重要原因。这些凭空捏造的照片和指控,实在可笑。”

  队伍中一位一直安静聆听的老先生忽然叹了口气,说道:“老头子我活了大半辈子,别的不敢说,看人还有几分准头。这位贾先生眼神清正,讲解起唐诗典故来如数家珍,满是热爱。这份热爱,是装不出来的。诸位,切莫让几条来历不明的信息,坏了今晚这大好的诗情画意啊。”

  多数参与者纷纷点头。能来参加这种深度文化体验活动的人,本身就更倾向于相信美好和真诚。苏青瓷和秦望舒的挺身而出,以及老先生的中肯之言,迅速稳定了局势。

  贾长安心中暖流涌动,他看向苏青瓷,两人目光交汇,无声中传递着感激与默契。他深吸一口气,对众人说道:“感谢各位的信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继续我们的诗路之旅吧。前方,就是大雁塔了。”

  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引回夜空下那座巍峨的千年古塔。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贾长安朗声吟诵起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声音在夜空中传开,带着一股涤荡尘埃的浩然之气。

  风波暂时平息,但贾长安知道,林薇的攻击已经升级,从事业打击延伸到人格抹黑。然而,这次危机也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他并非孤身一人。他的团队,他守护的“归处”,以及这座古城所赋予他的底气,正在凝聚成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夜风吹过,大雁塔的风铃声清脆悦耳,仿佛在回应着他的心绪。接下来的路,或许会更艰难,但方向,却从未如此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