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秋雨,一旦下起来,便有种缠绵不绝的意味。不似夏日暴雨的倾盆激烈,而是细密、绵长,带着透骨的凉意,仿佛要洗净这座古城积攒了一整个夏天的喧嚣与尘埃。雨丝无声地飘洒,落在“归处”青灰色的瓦片上,汇聚成珠,顺着翘起的檐角滴落下来,在天井的石板地上砸开一朵朵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水花。那声音清脆而单调,衬得本就安静的民宿更加幽深,时间仿佛也被这雨水拉长、凝固了。
贾长安坐在二楼的房间里,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却有些心神不属。窗外是灰蒙蒙的一片,只能隐约看到对面城墙垛口模糊的轮廓,像一头在雨中蛰伏的巨兽。屏幕上显示的是“德庆班”皮影戏项目的初步商业计划书,是他和秦望舒这几日呕心沥血的成果,可那些熟悉的字句此刻却难以钻进他的脑子。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触摸板上滑动,目光却飘向了窗外那无尽的雨幕。林薇那条短信,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他心里最不设防的角落。“下月15号到西安,能见一面吗?” 短短十几个字,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偏执的意味,将他努力营造的平静生活撕开了一道口子。
他试图用工作麻痹自己,用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来稀释个人那点微不足道的烦恼,但收效甚微。过去与现在,上海与西安,林薇与……他脑海中浮现出苏青瓷那张清淡如瓷的脸庞,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像交织碰撞,让他心烦意乱。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冰凉的、带着湿润土腥气的空气立刻涌了进来,让他精神微微一振。他看到天井里那株老石榴树,在雨水的冲刷下,叶子绿得发亮,沉甸甸的果实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灰暗的背景中格外醒目。视线下移,却意外地看到苏青瓷的身影。
她没有打伞,只穿着一件月白色的亚麻长裙,外面松松地罩了件浅灰色开衫,站在回廊的边缘,伸出手,任由冰凉的雨丝落在她白皙的掌心。她的侧影在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长发随意挽起,露出纤细脆弱的脖颈,整个人像一幅被水汽晕开的水墨画,带着一种易碎而疏离的美感。
贾长安的心莫名地揪了一下。他很少看到苏青瓷流露出这样……近乎茫然的姿态。大多数时候,她总是从容的、安静的,将“归处”打理得井井有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但此刻,她望着雨幕的眼神空蒙,似乎透过这连绵的秋雨,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或者说,很远的一些往事。
他忽然想起赵安邦那句意味深长的话:“青瓷妹子,是个有故事的人。” 她的故事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过往,让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选择孤身一人,在这异乡古城经营一家民宿,守着一份几乎与世隔绝的宁静?这宁静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波澜?
就在这时,苏青瓷似乎察觉到了楼上的注视,微微抬起头,目光迎上了贾长安的视线。隔着雨帘,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贾长安有些尴尬,仿佛偷窥被人抓个正着。苏青瓷却并没有流露出被打扰的不悦,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对他露出了一个极淡、也极浅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她便收回目光,转身走进了屋内,身影消失在昏暗的回廊尽头。
那笑容一如既往的清淡,却像这秋雨一样,带着凉意,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寂寞。贾长安关上车窗,房间里重新变得安静,只剩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他忽然觉得,这座民宿,以及它的女主人,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原本只是想找个地方暂时栖身,却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了一种微妙而难以言说的氛围之中。
傍晚时分,雨势稍歇,但天空依旧阴沉。贾长安下楼,准备去厨房倒杯水。经过客厅时,他看到苏青瓷正坐在靠窗的沙发上,膝盖上放着一本厚重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线装书,但她并没有在看,只是望着窗外逐渐暗淡的天光出神。侧影笼罩在暮色里,显得格外孤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墨香和旧纸张的气息,混合着雨天特有的潮湿味道。贾长安放轻了脚步,但还是惊动了她。
她转过头,脸上已恢复了平日的平静无波:“贾先生。”
“苏小姐。”贾长安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看你好像……心情不太好?”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有些唐突。
苏青瓷轻轻合上膝盖上的书,手指抚过磨损的封面,动作轻柔。“没有,”她摇摇头,声音很轻,“只是下雨天,容易让人想起一些旧事。”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贾长安,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贾先生似乎也有些心事?”
贾长安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想否认,但在苏青瓷那双清澈得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注视下,他忽然有种倾诉的欲望。或许是因为这雨天的氛围太过压抑,或许是因为她身上那种安静的、不带评判的气质让人安心。
他走到她对面的沙发坐下,苦笑了一下:“是有点事。一个……很久没联系的人,突然说要来西安找我。”
他没有明说是谁,但苏青瓷何其聪慧,从他略显烦躁和无奈的语气中,已然猜到了几分。她没有追问,只是静静地听着。
“是一个……过去有些纠葛的人。”贾长安斟酌着词句,“我以为已经彻底结束了,没想到……” 他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苏青瓷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过去的事情,就像这书里的字,已经印下了,抹不掉。但看不看,怎么去看,却是现在的人可以选择的。” 她的话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味道,像在说给他听,也像在说给自己听。
贾长安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他没想到苏青瓷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这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对人情世故竟有如此通透的见解。
“可是,如果过去的人不愿意留在过去,非要闯进现在呢?”贾长安忍不住问道。
苏青瓷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夜色渐渐浓重,雨声又变得清晰起来。“那就要看现在的人,想不想,以及有没有力量,去守护好现在的边界了。” 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坚定。
这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贾长安混乱的心绪。是啊,关键不在于林薇来不来,而在于他自己想不想见,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去划清界限。他一直被动地想着如何应对,却忘了自己才是主动权的主体。
“谢谢你,苏小姐。”贾长安由衷地说道。这次交谈,虽然简短,却让他豁然开朗。
苏青瓷转回头,对他微微笑了笑:“不客气。晚上想吃什么?下雨天,吃点热的比较好。”
很自然的,话题又回到了日常的烟火气里。但经过这番交谈,两人之间那种客气的距离感,似乎被拉近了一些。一种基于理解的、微妙的共鸣,在雨夜的空气中悄悄滋生。
然而,就在贾长安心境稍显平和之际,他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了一下。不是电话,是一条新的短信。他本能地不想去看,但一种不祥的预感促使他掏出了手机。
发件人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来自上海的陌生号码。内容更短,也更让他心惊:
“长安,我知道你不想见我。但我一定要来。有些话,必须当面说清楚。等我。”
语气中的执拗甚至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让贾长安刚刚平复下去的心绪再次翻涌起来。他猛地握紧了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苏青瓷察觉到了他瞬间变化的情绪,投来询问的目光。
贾长安深吸一口气,将手机屏幕按灭,强行压下心头的烦躁,对苏青瓷挤出一个笑容:“随便做点就好,我不挑食。”
但他知道,有些风雨,恐怕不是他想避就能避开的了。这西安的秋雨,湿冷的不仅是青石板路,也开始悄然浸润他试图坚固的心防。而“归处”这片看似安宁的港湾,还能为他遮挡多久?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雨未停歇。
贾长安坐在二楼的房间里,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却有些心神不属。窗外是灰蒙蒙的一片,只能隐约看到对面城墙垛口模糊的轮廓,像一头在雨中蛰伏的巨兽。屏幕上显示的是“德庆班”皮影戏项目的初步商业计划书,是他和秦望舒这几日呕心沥血的成果,可那些熟悉的字句此刻却难以钻进他的脑子。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触摸板上滑动,目光却飘向了窗外那无尽的雨幕。林薇那条短信,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他心里最不设防的角落。“下月15号到西安,能见一面吗?” 短短十几个字,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偏执的意味,将他努力营造的平静生活撕开了一道口子。
他试图用工作麻痹自己,用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来稀释个人那点微不足道的烦恼,但收效甚微。过去与现在,上海与西安,林薇与……他脑海中浮现出苏青瓷那张清淡如瓷的脸庞,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像交织碰撞,让他心烦意乱。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冰凉的、带着湿润土腥气的空气立刻涌了进来,让他精神微微一振。他看到天井里那株老石榴树,在雨水的冲刷下,叶子绿得发亮,沉甸甸的果实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灰暗的背景中格外醒目。视线下移,却意外地看到苏青瓷的身影。
她没有打伞,只穿着一件月白色的亚麻长裙,外面松松地罩了件浅灰色开衫,站在回廊的边缘,伸出手,任由冰凉的雨丝落在她白皙的掌心。她的侧影在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长发随意挽起,露出纤细脆弱的脖颈,整个人像一幅被水汽晕开的水墨画,带着一种易碎而疏离的美感。
贾长安的心莫名地揪了一下。他很少看到苏青瓷流露出这样……近乎茫然的姿态。大多数时候,她总是从容的、安静的,将“归处”打理得井井有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但此刻,她望着雨幕的眼神空蒙,似乎透过这连绵的秋雨,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或者说,很远的一些往事。
他忽然想起赵安邦那句意味深长的话:“青瓷妹子,是个有故事的人。” 她的故事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过往,让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选择孤身一人,在这异乡古城经营一家民宿,守着一份几乎与世隔绝的宁静?这宁静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波澜?
就在这时,苏青瓷似乎察觉到了楼上的注视,微微抬起头,目光迎上了贾长安的视线。隔着雨帘,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贾长安有些尴尬,仿佛偷窥被人抓个正着。苏青瓷却并没有流露出被打扰的不悦,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对他露出了一个极淡、也极浅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她便收回目光,转身走进了屋内,身影消失在昏暗的回廊尽头。
那笑容一如既往的清淡,却像这秋雨一样,带着凉意,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寂寞。贾长安关上车窗,房间里重新变得安静,只剩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他忽然觉得,这座民宿,以及它的女主人,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原本只是想找个地方暂时栖身,却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了一种微妙而难以言说的氛围之中。
傍晚时分,雨势稍歇,但天空依旧阴沉。贾长安下楼,准备去厨房倒杯水。经过客厅时,他看到苏青瓷正坐在靠窗的沙发上,膝盖上放着一本厚重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线装书,但她并没有在看,只是望着窗外逐渐暗淡的天光出神。侧影笼罩在暮色里,显得格外孤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墨香和旧纸张的气息,混合着雨天特有的潮湿味道。贾长安放轻了脚步,但还是惊动了她。
她转过头,脸上已恢复了平日的平静无波:“贾先生。”
“苏小姐。”贾长安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看你好像……心情不太好?”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有些唐突。
苏青瓷轻轻合上膝盖上的书,手指抚过磨损的封面,动作轻柔。“没有,”她摇摇头,声音很轻,“只是下雨天,容易让人想起一些旧事。”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贾长安,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贾先生似乎也有些心事?”
贾长安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想否认,但在苏青瓷那双清澈得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注视下,他忽然有种倾诉的欲望。或许是因为这雨天的氛围太过压抑,或许是因为她身上那种安静的、不带评判的气质让人安心。
他走到她对面的沙发坐下,苦笑了一下:“是有点事。一个……很久没联系的人,突然说要来西安找我。”
他没有明说是谁,但苏青瓷何其聪慧,从他略显烦躁和无奈的语气中,已然猜到了几分。她没有追问,只是静静地听着。
“是一个……过去有些纠葛的人。”贾长安斟酌着词句,“我以为已经彻底结束了,没想到……” 他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苏青瓷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过去的事情,就像这书里的字,已经印下了,抹不掉。但看不看,怎么去看,却是现在的人可以选择的。” 她的话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味道,像在说给他听,也像在说给自己听。
贾长安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他没想到苏青瓷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这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对人情世故竟有如此通透的见解。
“可是,如果过去的人不愿意留在过去,非要闯进现在呢?”贾长安忍不住问道。
苏青瓷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夜色渐渐浓重,雨声又变得清晰起来。“那就要看现在的人,想不想,以及有没有力量,去守护好现在的边界了。” 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坚定。
这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贾长安混乱的心绪。是啊,关键不在于林薇来不来,而在于他自己想不想见,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去划清界限。他一直被动地想着如何应对,却忘了自己才是主动权的主体。
“谢谢你,苏小姐。”贾长安由衷地说道。这次交谈,虽然简短,却让他豁然开朗。
苏青瓷转回头,对他微微笑了笑:“不客气。晚上想吃什么?下雨天,吃点热的比较好。”
很自然的,话题又回到了日常的烟火气里。但经过这番交谈,两人之间那种客气的距离感,似乎被拉近了一些。一种基于理解的、微妙的共鸣,在雨夜的空气中悄悄滋生。
然而,就在贾长安心境稍显平和之际,他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了一下。不是电话,是一条新的短信。他本能地不想去看,但一种不祥的预感促使他掏出了手机。
发件人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来自上海的陌生号码。内容更短,也更让他心惊:
“长安,我知道你不想见我。但我一定要来。有些话,必须当面说清楚。等我。”
语气中的执拗甚至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让贾长安刚刚平复下去的心绪再次翻涌起来。他猛地握紧了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苏青瓷察觉到了他瞬间变化的情绪,投来询问的目光。
贾长安深吸一口气,将手机屏幕按灭,强行压下心头的烦躁,对苏青瓷挤出一个笑容:“随便做点就好,我不挑食。”
但他知道,有些风雨,恐怕不是他想避就能避开的了。这西安的秋雨,湿冷的不仅是青石板路,也开始悄然浸润他试图坚固的心防。而“归处”这片看似安宁的港湾,还能为他遮挡多久?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雨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