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地下阿飘番外完-《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

  蔡邕倒是没那么快下来,先下来的是盖勋。

  垂垂老矣的盖勋一下来,就看见了黑着脸看着他的刘宏,下意识就是喊人“灵帝”。

  刘宏倒是对这谥号完全不在乎,但是对盖勋很有意见。

  “小白天天问你的脉案病情,三天一登门亲自看你。可以啊,盖勋,你这比他亲爹享受的待遇都好啊。”

  听着刘宏阴阳怪气的话,盖勋辩解道:“陛下赤子之心,若您重病之时,陛下在长安,陛下想必会日日奉药。”

  看他这么为小白辩解的样子,刘宏呵呵。

  就小白,他病重的时候要是孩子在洛阳,估计他只会天天想办法去干掉何进和洛阳官员,把照顾自己的事全都扔给刘辩和刘协。

  而刘辩和刘协,一个只会战战兢兢在他病床前哭,另一个会捧着药碗说点好听的话,但是多的没有了。

  这可不是他对孩子的恶意刻板印象,而是根据这些年死后的观测得出的合理推测。

  刘邦过来,拍拍盖勋的肩膀:“你辛苦了。”

  对下来的刘家子孙,他各个看不爽,但是对于这些真心为汉臣子,他的态度可谓是春风和煦。

  刘宏介绍道:“这是高皇帝。”

  “高皇帝!您……”明白过来自己一生所作所为都被这位大汉开创者肯定的阿飘盖勋顿时眼眶一热。

  刘邦很熟练的点点头,姿态故作深沉道:“尔等为汉操劳一生,实乃不易。”

  这下盖勋真哭了。

  刘宏本来也是想在盖勋死后欢迎一番老臣子的,但是看他死前死后那一堆小白给的殊荣,他立刻放弃。

  盖勋有小白给的功成名就,还需要他安慰个什么。

  来了一个盖勋,没多久,什么杨彪、卢植、蔡邕也都跟着来了。

  虽然还是有点时间的,但是在已经没有时间的阿飘们眼里,真的过得很快。

  刘宏跟盖勋、蔡邕还有点话说,跟杨彪没话说,跟卢植,两个阿飘对视一眼,随后都是一脸晦气的转过头,半点不想看见对方。

  卢植本以为自己可以很平静地面对刘宏,下来以后跟他说说皇帝小白的能干。

  但是当他真的看见刘宏,又想起自己当初去剿黄巾,被刘宏的宦官监军搞得头大,又被刘宏下令关在囚车里,颜面尽失回洛阳的事,瞬间愤怒涌上心头。

  作为臣子,他不会对君王说三道四,但是都死了,他也是想起那些年的晦气事,不上去和刘宏干一架,那都是他好性。

  一开始,卢植这些阿飘们见到大汉的先主们,也都是尊敬得很。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管是高皇帝、文帝、武帝、光武帝,明帝,这些英主,还是刘骜、刘宏这样的大汉昏君,其实差别都并不大,皇帝阿飘们各个不着调。

  在发现老刘家阿飘们的本质后,再看地上他们的一直就很正经,从未声色犬马过的皇帝小白,这些中兴老臣们更是爱戴小白。

  “你们两个,”刘宏又来找刘虞、刘宠的茬了,“身为宗正,皇帝叔父,为什么多年来都不给皇帝操心一下他的终身大事?”

  二十多岁,都还没个妃妾的皇帝,你别说在他们老刘家是特例,往前一直倒那也是特例。

  刘虞:“……”

  卢植烦死刘宏了,“您要是生前给陛下订门亲事,这会陛下的后宫也不会如此空空荡荡。”

  自己没做好亲爹的责任,还好意思说宗正。

  已经死前看着杨修成婚了的杨彪帮着说道:“陛下一心为国,实在无心儿女之事。”

  光说这一句还不够,杨彪还阴阳道:“但凡大汉需要陛下的事没那么多,也不需要陛下如此操劳,无意男女之事。”

  还不都是你们这些大汉先人自己的事没做好,全留给我们陛下了!

  是的,在这些小白的臣子口中,所有的“陛下”都是喊小白,至于前头的皇帝们,那都是老刘家不着调的先人罢了。

  边上的刘彻听笑了,指着杨彪道:“我就说杨修是你儿子呢,谦谦君子可养不出杨修这样的孩子。”

  杨彪否认:“不,德祖是有点变异在的。”

  无论是性格还是对皇帝的谄媚,都完全不像他们杨家人,杨彪再爱杨修,也坚决不肯让自己的名声被污蔑。

  刘宏冷哼一声,对着杨彪道:“你儿子是天才,人家诸葛亮亦不差,对他比对你儿子还要好上三分呢。”

  杨彪云淡风轻道:“孔明自然是少年天才,比德祖这小子年轻,却稳重不少,陛下爱才,自然看重他。”

  说起小白的诸葛亮的偏爱,那也算是在地府出了名了。

  大家都是看到杨修的上位过程的。

  杨修这小子家世好,赶在皇帝登基之前投诚,亲爹是皇帝要拉拢的对象,杨修本人是个天才,还坚决战队小白,伪造书信这样脏手的事他都自己亲手干。

  这样的顶级人才,在皇帝跟前受宠,那是理所应当。

  但是诸葛亮,家世一般,靠着帮兄长做个作业,让皇帝亲自上门。

  光是让刘小白上门求贤,这就已经是独一份的了。

  和皇帝见个面就和杨修成了同僚,后面更是干什么都被皇帝亲自带着,秦王宫那样的重要之地,甚至是长安地脉,连杨修都没去过,诸葛亮却能被小白带着下去,这偏爱,着实是独一份。

  后面哪怕杨修回来了,还去了御史台做二把手,依然只是黄门侍郎的诸葛亮,仍旧宠爱不减,皇帝的小印他做的,传国玉玺这样的大印,也能让诸葛亮重新修复边角。

  嬴政对这玩意被大汉当做宝贝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被大汉人这么宝贝的玉玺,天天就被刘小白拿出来随便盖章,后面更是让诸葛亮再给他搞个新材料边角。

  老秦人觉得,要不你们就用你们这上好的新材料,重新搞一个“传国金玺”吧,别天天就拿我们大秦那玉玺了,铸个你们自己的。

  刘彻要不是看刘小白着实无心那点子凡人欲望,他都怀疑小白真爱是诸葛亮了。

  他周围的汉武阿飘们都听不下去了,卫青都得委婉提醒他:这是你们老刘家唯一的好孩子了,你别造谣。

  “那不然为什么他一直就不肯自己要个孩子,肯定是他对女人没兴趣啊!”

  刘彻振振有词。

  “长得好看的男的那么多,你看他那表兄周瑜,文武双全的好儿郎,模样一等一的好,他都没对人家有半点优待,这肯定只能是他心里有别人了。还能是谁,只能是诸葛亮!”

  汉武朝的阿飘们齐齐叹口气,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人家不肯要孩子,那不是对女人没兴趣,那就是对这种事没兴趣啊。

  这位陛下英明神武,对男的女的一视同仁,看才来用,完全没有刘彻你那些小毛病,人家颜控照镜子看看自己就好了,这对别人怎么颜控地起来?

  刘彻的造谣,每一条都毫无说服力啊。

  汉武朝的阿飘们思来想去,只能认为刘小白不是刘彻的直系子孙,所以刘彻在这里造谣造的毫无顾忌。

  把那边刘彻造谣都听在耳朵里的萧何很无语:“地上中兴朝的汉人也就算了,但我们都死了,看的事情比别人多,怎的提起宠臣,还只能在诸葛亮与杨修里来回说呢?”

  张良懂他说什么:“世人总是只能看见眼前的东西。”

  萧何忍无可忍道:“那杜畿,虽出身京兆杜氏,但只是旁支子弟,一直也就是京兆小官。皇帝一登基,他就成了尚书令,兼洛阳尹和九卿之一,彼时杨修不过黄门侍郎。”

  皇帝一登基,人家一飞冲天成了尚书令,手握大权,后来更是从有实无名的百官之首,变成名也有的百官之首,一直就没掉下去过。

  皇帝这种东西,权在哪儿爱在哪儿。

  要论宠臣,杜畿这才是真正的宠臣!

  什么诸葛亮,杨修,和杜畿比起来,他们前期最多也就是皇帝玩伴,后面正式成了有实权的官员,这才算开始上桌吃饭。

  张良赞同道:“还有那贾诩,凉州出身,撞上了杜畿,被杜畿带去皇帝跟前,皇帝有大事都只放心他去办,他一回长安,那都是杜畿第二的待遇。”

  贾诩不止有权,还低调。

  他也是一飞冲天受宠的典型,又是被杜畿介绍的,他受宠,也是杜畿受宠的另一佐证。

  萧何:“还有那荀攸。同为荀家子弟,还有‘王佐之才’美誉的荀彧,皇帝只看重他的才,但是荀攸,还在太学,就能被皇帝挑出来,去负责‘长安地脉’。”

  要说宠臣,荀攸这是最低调,但是干的活是最不一般的。

  一提起“长安地脉”,几代老刘家的人都沉默了。

  一开始小白要荀攸挖地的时候,他们也以为这是要刨人坟呢,大家紧急核对一番,发现没人的陵墓是在这里的,后来又去和先秦的人核对,发现也没有大的陵墓在这里的。

  荀攸就这么下地挖了一年多,最后挖到了铜墙。

  把铜墙一挖开,里头的场景更是颠覆阿飘们的想象。

  小白给定下的“长安地脉”这个名字,他们觉得这定然是真的,长安地下这样一处超大多金属矿藏,还都是能直接开采的优质矿,这不是长安地脉,大汉龙脉分支,还能是什么?

  定都长安的阿飘们各个安静如鸡,跟着一起欣赏自己从未见过的长安地脉,以为这东西一直都在地下的他们,心中悔恨自己错过了多好的东西。

  别说老刘家阿飘们了,大秦和先秦时候的阿飘也很眼热,毕竟这样优质的矿产资源,能找到,那就能一统天下。

  一想到这样重要的东西,皇帝都交给荀攸来管理运营,说他是最低调的皇帝宠臣,没有阿飘能反对。

  时间就这么继续过着,阿飘们看着曾经历经灵帝一朝的老人们都下来后,也开始下来中兴朝的人了。

  杜畿和贾诩下来后,对大汉的垃圾先人皇帝们没有半点好感,都是抱团在一起关心皇帝,关心大汉。

  虽然他们俩都不在乎那些阿飘们讨论的什么天子宠臣之类的东西,但是看见皇帝召回诸葛亮,让他进尚书台,还给他封侯之后重新恢复了丞相这个职位,老杜和老贾也很想说点什么。

  有无聊的阿飘过来问他们俩什么感受,俩人一致对外,云淡风轻表示支持皇帝一切决策。

  倒是杨彪,他现在尴尬死了。

  因为儿子杨修为诸葛亮这事大醋特醋,不止带起了长安的闺怨诗风潮,搞得皇帝给他出文集,还让皇帝提前给他年年写碑文。

  实话实说,这真的太不像样了,是杨彪活着,真要给孩子上家法的不像样,杨彪都不敢想象这要是被记录到史书里,以后人要怎么看待他杨彪。

  他,杨彪,大汉爱国者,新儒代言人,儒学转变运动的领头人,但是儿子杨修弃儒从法,正事不干跟皇帝天天搞这些,活像个佞臣。

  有这样的儿子,杨彪的好形象注定也要蒙上一层阴霾。

  死了也还没那么豁达的杨彪,想想这样的情况都眼前一黑。

  大汉在稳步上升,下来的中兴臣子也越来越多。

  谁也没想到,看着就身体健康,脑子也还不糊涂的皇帝,会直接退位,去修道了。

  也正是在他退位之后,黑漆漆的地府来了仙人,开始管他们了。

  如果这些仙人不是那么眼熟的话。

  仙君张良一点没关注地府里的自己,只看着地上在山里打坐的皇帝,笑道:“还有个一段时间,陛下才会归位。陛下归位之前,我们先来地府,把地府这些陈年老鬼都清理了。”

  跟着来支援的大秦世界鬼仙们表示附议。

  阎罗殿,地府,轮回台,孟婆汤饮店……他们地府人熟悉的建筑瞬间拔地而起,仙君张良手捧天书,暂代地府之主,把这世界亡者安排妥帖。

  阿飘张良:“事情我都明白了,但为什么仙君你和我长得那么像?”

  被平行世界自己叫成仙君的张良微笑道:“因为我就是你啊,只是你们所有的张良都和我不一样罢了。”

  阿飘张良:“能细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