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君离去后,洞庭龙宫内陷入了一种焦灼的等待。龙君坐立难安,时而望向上方水幕,时而踱步叹息。柳毅也被安排在一旁的偏殿休息,虽有美酒佳果,却也食不知味,心中既盼望着钱塘君能顺利救回龙女,又不禁为那即将发生的激烈冲突而感到心惊。
约莫过了大半日光景,对于等待中的人来说,却如同过了数年。忽然,殿外传来一阵巨大的喧哗与水浪翻涌之声。紧接着,一名巡湖夜叉连滚爬爬地冲进主殿,激动得语无伦次:“回来了!龙君!钱塘君回来了!还……还带着……带着公主殿下!”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略显黯淡但依旧威势凛然的赤光落入殿中,现出钱塘君的身影。他战袍上沾染了些许水渍与硝烟痕迹,眉宇间杀气未完全消散,但那双金瞳之中,却带着一丝快意与欣慰。而在他身后,紧跟着一位女子,正是柳毅在泾阳荒野所见的那位龙女!
此时的龙女,已非昔日牧羊时的狼狈模样。她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流光溢彩的宫装霓裳,发髻高挽,珠翠环绕,虽然面容依旧带着几分憔悴与苍白,眉眼间的悲苦却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获新生的激动与即将见到亲人的期盼。
“父王——!”
龙女一眼看到玉阶上翘首以盼的洞庭龙君,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如同乳燕投林般,疾步奔上玉阶,扑入龙君怀中。
“我的儿!我的苦命儿啊!”龙君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女儿,老泪再次纵横,但这一次,是喜悦与心疼交织的泪水。父女二人抱头痛哭,诉说着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龙女将自己这三年来的委屈,细细说与父亲听,听得龙君心如刀割,更是将女儿搂得更紧,仿佛生怕她再次消失。
钱塘君站在一旁,看着这父女重逢的一幕,那刚毅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柔和之色,洪声道:“兄长,侄女已然接回,那泾川小龙已被我亲手惩戒,废去修为,打入幽狱!泾川老龙夫妇,我也已严词斥责,量他们日后也不敢再放肆!此事已了,侄女所受委屈,我已连本带利讨回!”
他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殿中众人,包括柳毅,都能从他那未散的杀气与话语中的“惩戒”、“废去修为”等词,想象到泾川水府经历了一场何等可怕的风暴。那必定是一场雷霆之怒,一场摧枯拉朽的清算。
龙君抬起头,看着弟弟,眼中充满了感激:“辛苦弟弟了!此等大恩,为兄……为兄……”他激动得不知如何表达。
钱塘君大手一挥:“自家人,何须客套!要谢,该谢那位仗义传书的凡人书生才是!”说着,他那金光四射的眸子转向了殿下的柳毅。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柳毅身上。龙女也止住哭泣,从父亲怀中抬起头,望向柳毅,美眸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她走下玉阶,来到柳毅面前,竟是深深一拜:“柳恩公!若非恩公高义,不畏艰险,传书洞庭,小女子只怕早已客死异乡,尸骨无存矣!恩公再生之德,永世难忘!”
柳毅连忙侧身避让,拱手还礼:“殿下言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读书人应为之事。柳毅何德何能,敢受殿下如此大礼。如今见到殿下安然归来,与家人团聚,柳毅心中亦是欣慰不已。”
龙君此时也整理好情绪,携着龙女的手,走到柳毅面前,郑重地向柳毅深深一揖:“柳公子,大恩不言谢。你救小女于水火,保我龙宫血脉,此恩此德,重于洞庭之水!请受我父女一拜!”
柳毅慌忙扶住:“龙君陛下折煞小生了!万万不可!”
龙君执意拜下,这才起身,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今日乃我洞庭龙宫双喜临门之大日子!一喜我儿脱难归家,二喜得遇柳公子这般仁人义士!来人!传令下去,摆宴!朕要在这水晶宫中,设下最盛大的宴席,为公主接风,为钱塘君庆功,更要重重酬谢柳恩公!”
龙君令下,整个洞庭龙宫立刻忙碌起来。不多时,盛大的宴席便在辉煌的主殿中铺开。无数柳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呈上,盛放在琉璃、玛瑙、白玉雕成的器皿中。龙肝凤髓或许只是传说,但那晶莹剔透的灵鱼脍、异香扑鼻的珊瑚菌、霞光流转的琼浆液……无一不是人间绝无仅有的仙家珍品。
貌美的蚌女翩翩起舞,衣袖飘飞,如同水中盛开的莲花;雄壮的鲸鲵力士击打着巨大的灵鼍皮鼓,声震水府;更有那鲛人歌者,曼声清歌,其音袅袅,直入云霄,令人心醉神迷。
龙君与钱塘君亲自作陪,轮番向柳毅敬酒。龙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钱塘君更是对柳毅的胆识与义气赞赏有加,称他“虽为凡人,胆魄胜过许多水族神只”。龙女也亲自执壶,为柳毅斟酒,眼波流转间,除了感激,似乎还藏着一些更为复杂的情愫。
酒过三巡,宴席气氛愈加热烈。龙君看着殿下风仪不俗、品行高洁的柳毅,又看了看身旁容颜绝丽、历经磨难归来的爱女,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他举起金杯,对柳毅笑道:“柳公子,你于我龙宫恩同再造。朕观你一表人才,品行端方,与小女年纪相仿,又曾有荒野相遇之缘。此岂非天意?朕欲将小女许配于你,招你为东床快婿,使我洞庭龙宫与公子永结秦晋之好,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宴席上的歌舞乐声渐渐停歇,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柳毅身上。钱塘君抚掌大笑:“妙!妙哉!兄长此议甚合我意!柳小子,我侄女乃龙宫公主,品貌无双,配你绰绰有余!这门亲事,乃是天作之合!”龙女闻言,俏脸飞红,羞涩地低下头,但眼角余光却忍不住瞥向柳毅,带着一丝紧张的期盼。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桩求之不得的美事。娶龙女为妻,意味着无尽的财富、长生的可能、以及神只般的地位,是凡间帝王将相都不敢奢望的仙缘。
然而,柳毅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神色迅速恢复了平静。他放下手中的玉杯,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向着龙君深深一揖,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突然安静下来的大殿中:
“龙君陛下、钱塘君殿下厚爱,柳毅感激不尽。然,此事万万不可。”
满殿皆惊!连龙女都愕然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柳毅。
柳毅目光澄澈,朗声道:“柳毅当初于泾阳之野,见龙女殿下牧羊荒野,悲声凄切,心中激于义愤,方才允诺传书。此举乃是秉承圣贤教诲,行侠义之道,若因此而娶殿下为妻,世人将如何看我?必以为柳毅是趁人之危,借义举之名,行渔色贪利之实!此非柳毅本心,亦玷污了当初那一番赤诚之意。”
他顿了顿,继续道:“况且,柳毅一介凡夫,粗通文墨,于仙道神术一窍不通,岂敢高攀龙族贵胄?今日若应此事,于心不安,于理不合。万望龙君、钱塘君收回成命,勿使柳毅陷于不义之地。”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不卑不亢,将他的君子之心、道义之守,表露无遗。他并非不爱慕龙女之美,也并非不知龙宫之富,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初心与品格,不愿让纯粹的义举沾染上利益的尘埃。
殿内一片寂静。龙君与钱塘君对视一眼,眼中最初的错愕渐渐化为更加深沉的欣赏与敬佩。龙女看着柳毅那坚定而坦荡的眼神,最初的失落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敬重。
良久,龙君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感慨:“柳公子真乃古今罕有之君子也!是朕考虑不周,唐突了公子高义。此事就此作罢,朕不再提。然公子之恩,朕必另图厚报!”
约莫过了大半日光景,对于等待中的人来说,却如同过了数年。忽然,殿外传来一阵巨大的喧哗与水浪翻涌之声。紧接着,一名巡湖夜叉连滚爬爬地冲进主殿,激动得语无伦次:“回来了!龙君!钱塘君回来了!还……还带着……带着公主殿下!”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略显黯淡但依旧威势凛然的赤光落入殿中,现出钱塘君的身影。他战袍上沾染了些许水渍与硝烟痕迹,眉宇间杀气未完全消散,但那双金瞳之中,却带着一丝快意与欣慰。而在他身后,紧跟着一位女子,正是柳毅在泾阳荒野所见的那位龙女!
此时的龙女,已非昔日牧羊时的狼狈模样。她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流光溢彩的宫装霓裳,发髻高挽,珠翠环绕,虽然面容依旧带着几分憔悴与苍白,眉眼间的悲苦却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获新生的激动与即将见到亲人的期盼。
“父王——!”
龙女一眼看到玉阶上翘首以盼的洞庭龙君,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如同乳燕投林般,疾步奔上玉阶,扑入龙君怀中。
“我的儿!我的苦命儿啊!”龙君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女儿,老泪再次纵横,但这一次,是喜悦与心疼交织的泪水。父女二人抱头痛哭,诉说着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龙女将自己这三年来的委屈,细细说与父亲听,听得龙君心如刀割,更是将女儿搂得更紧,仿佛生怕她再次消失。
钱塘君站在一旁,看着这父女重逢的一幕,那刚毅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柔和之色,洪声道:“兄长,侄女已然接回,那泾川小龙已被我亲手惩戒,废去修为,打入幽狱!泾川老龙夫妇,我也已严词斥责,量他们日后也不敢再放肆!此事已了,侄女所受委屈,我已连本带利讨回!”
他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殿中众人,包括柳毅,都能从他那未散的杀气与话语中的“惩戒”、“废去修为”等词,想象到泾川水府经历了一场何等可怕的风暴。那必定是一场雷霆之怒,一场摧枯拉朽的清算。
龙君抬起头,看着弟弟,眼中充满了感激:“辛苦弟弟了!此等大恩,为兄……为兄……”他激动得不知如何表达。
钱塘君大手一挥:“自家人,何须客套!要谢,该谢那位仗义传书的凡人书生才是!”说着,他那金光四射的眸子转向了殿下的柳毅。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柳毅身上。龙女也止住哭泣,从父亲怀中抬起头,望向柳毅,美眸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她走下玉阶,来到柳毅面前,竟是深深一拜:“柳恩公!若非恩公高义,不畏艰险,传书洞庭,小女子只怕早已客死异乡,尸骨无存矣!恩公再生之德,永世难忘!”
柳毅连忙侧身避让,拱手还礼:“殿下言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读书人应为之事。柳毅何德何能,敢受殿下如此大礼。如今见到殿下安然归来,与家人团聚,柳毅心中亦是欣慰不已。”
龙君此时也整理好情绪,携着龙女的手,走到柳毅面前,郑重地向柳毅深深一揖:“柳公子,大恩不言谢。你救小女于水火,保我龙宫血脉,此恩此德,重于洞庭之水!请受我父女一拜!”
柳毅慌忙扶住:“龙君陛下折煞小生了!万万不可!”
龙君执意拜下,这才起身,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今日乃我洞庭龙宫双喜临门之大日子!一喜我儿脱难归家,二喜得遇柳公子这般仁人义士!来人!传令下去,摆宴!朕要在这水晶宫中,设下最盛大的宴席,为公主接风,为钱塘君庆功,更要重重酬谢柳恩公!”
龙君令下,整个洞庭龙宫立刻忙碌起来。不多时,盛大的宴席便在辉煌的主殿中铺开。无数柳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呈上,盛放在琉璃、玛瑙、白玉雕成的器皿中。龙肝凤髓或许只是传说,但那晶莹剔透的灵鱼脍、异香扑鼻的珊瑚菌、霞光流转的琼浆液……无一不是人间绝无仅有的仙家珍品。
貌美的蚌女翩翩起舞,衣袖飘飞,如同水中盛开的莲花;雄壮的鲸鲵力士击打着巨大的灵鼍皮鼓,声震水府;更有那鲛人歌者,曼声清歌,其音袅袅,直入云霄,令人心醉神迷。
龙君与钱塘君亲自作陪,轮番向柳毅敬酒。龙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钱塘君更是对柳毅的胆识与义气赞赏有加,称他“虽为凡人,胆魄胜过许多水族神只”。龙女也亲自执壶,为柳毅斟酒,眼波流转间,除了感激,似乎还藏着一些更为复杂的情愫。
酒过三巡,宴席气氛愈加热烈。龙君看着殿下风仪不俗、品行高洁的柳毅,又看了看身旁容颜绝丽、历经磨难归来的爱女,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他举起金杯,对柳毅笑道:“柳公子,你于我龙宫恩同再造。朕观你一表人才,品行端方,与小女年纪相仿,又曾有荒野相遇之缘。此岂非天意?朕欲将小女许配于你,招你为东床快婿,使我洞庭龙宫与公子永结秦晋之好,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宴席上的歌舞乐声渐渐停歇,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柳毅身上。钱塘君抚掌大笑:“妙!妙哉!兄长此议甚合我意!柳小子,我侄女乃龙宫公主,品貌无双,配你绰绰有余!这门亲事,乃是天作之合!”龙女闻言,俏脸飞红,羞涩地低下头,但眼角余光却忍不住瞥向柳毅,带着一丝紧张的期盼。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桩求之不得的美事。娶龙女为妻,意味着无尽的财富、长生的可能、以及神只般的地位,是凡间帝王将相都不敢奢望的仙缘。
然而,柳毅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神色迅速恢复了平静。他放下手中的玉杯,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向着龙君深深一揖,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突然安静下来的大殿中:
“龙君陛下、钱塘君殿下厚爱,柳毅感激不尽。然,此事万万不可。”
满殿皆惊!连龙女都愕然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柳毅。
柳毅目光澄澈,朗声道:“柳毅当初于泾阳之野,见龙女殿下牧羊荒野,悲声凄切,心中激于义愤,方才允诺传书。此举乃是秉承圣贤教诲,行侠义之道,若因此而娶殿下为妻,世人将如何看我?必以为柳毅是趁人之危,借义举之名,行渔色贪利之实!此非柳毅本心,亦玷污了当初那一番赤诚之意。”
他顿了顿,继续道:“况且,柳毅一介凡夫,粗通文墨,于仙道神术一窍不通,岂敢高攀龙族贵胄?今日若应此事,于心不安,于理不合。万望龙君、钱塘君收回成命,勿使柳毅陷于不义之地。”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不卑不亢,将他的君子之心、道义之守,表露无遗。他并非不爱慕龙女之美,也并非不知龙宫之富,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初心与品格,不愿让纯粹的义举沾染上利益的尘埃。
殿内一片寂静。龙君与钱塘君对视一眼,眼中最初的错愕渐渐化为更加深沉的欣赏与敬佩。龙女看着柳毅那坚定而坦荡的眼神,最初的失落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敬重。
良久,龙君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感慨:“柳公子真乃古今罕有之君子也!是朕考虑不周,唐突了公子高义。此事就此作罢,朕不再提。然公子之恩,朕必另图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