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因着发烧,又在榻上昏昏沉沉了一天一夜,才在第三天凌晨彻底退烧。
大病一场,她变的虚弱了不少,精神头也才恢复过来。
天光渐亮后,她十分不客气的唤宫女给她备水沐浴,饭菜也要精细可口。
待吃完早膳,她便去到里间沐浴。
泡在热水中后,她思考着现在的局面。皇帝把她搞进宫,却沉的住气,迟迟不来找她麻烦。
她先前敢以自己的性命威胁那些人不敢折磨她,可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皇帝一定会按她的心思来。
毕竟皇帝真的是个很离谱的人。
沈瑜拿巾帕洗完身就出去躺榻上了,她要把身体完全养好,再想逃出皇宫的事。
之前在宫里收留过她一晚上的司礼监公公邬合鑫,不知怎样可以联系到他。
金銮殿内。
而立之年的珹王世子首次入殿上朝,站在赵祖昂左边的位置,位于所有武官的最前列。
若按品级,他们本不可站的怎么靠前,纯粹是皇帝的势力想站的离崔昀野近些,多撑些气势。
早朝上,众臣公对场上诡异的党争气氛不予理睬注目,只想着冷处理,于是各个官员都只是按部就班的陈述公务。
那日崔昀野处死了颜成,许多投机者都以为崔昀野要独霸朝堂了。
可崔昀野却自那日起,莫名收了威势。
连当庭冒犯他的陈潇衣和许振满都无罪释放,好端端的立在朝堂。
今日珹王世子上朝,原本当众受辱的正统帝又恢复了帝王威仪。
这让众人看明白了,这表面的平静恐怕不会持续太久。
每日例行公事述完,崔昀野上疏就官僚考核体系提出革新。
他站在百官之首,在珹王世子的侧目中,肃声说道:“近年以来,朝廷地方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公务,多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
“朝廷下达的诏书,京官和地方官都只上下传达,而对于实行过程、执行结果却少有人过问。这使朝廷的诏书成为摆设,没有实效!”
“官员们贪污受贿,尸位素餐的现象难以消除。同流合污,官场混乱之风盛行。如今不得不制定新的法令,遏制这种现象”
“臣的革新内容其一:加强内阁的监察和行政责任,同时提高六科的监察职能。”
“其二:推行新考核法。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把各部官僚应该办理的公务,规定一个完成的期限,并将办理的公务进行登记造册,且制成一式三份的公文簿。”
“一份留在本部作为底本,一份送到六科,由六科作为备案,另外一份则交由内阁,以备查考。”
“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必须逐月对所属官员承办的公务进行查验,所有的公务都要在立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再逐一对其进行注销。”
“若是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公务,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便是重大失职,按律治罪。”
“内阁统领六部,六科以及都察院,而这三部院再对地方进行控制。从地方到六部的考核,最终再回到内阁核准。”
这几项吏治革新,从根本上加强了内阁的行政地位和处置的权利,有利于朝堂对地方的控制。
最主要是给予了所有官员压力,要知道崔昀野兼任吏部尚书,如今提出这样严厉不容滥竽充数的考核制度,那必将是要落实到位的。
这些革新举措中,只对官员公务办理进行了严厉监管,可对最开始提到的贪污受贿,却是没有多做口舌。
想来是知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只要自己的公务做好了,对官场贪污也就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让重利的官员不至于太抵触,又让本就上进的官员有了公平的上升可能。
一时间,众官员皆静心思考,太师的吏治革新,对自己到底有怎样的利弊。
时不时侧头看向同僚,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对方的态度。
李宏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这位太师的侧脸上,心道这些革新对吏治确实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官场鱼龙混杂,自古提出革新,都是得罪人的。
崔太师竟不怕得罪人,也要肃清吏治。
这样一个人,不会是误国误民之辈。
他又看向上方的正统帝,十二毓冕挡住了他的打量,可皇帝气量狭小是他早有耳闻的。
李宏这日的早朝都只是默默的看着,原以为今日就是旁听了一天朝政,可临近下朝,却有一位言官出列,弹劾崔昀野御下不严,纵容家奴闹市与人斗殴。
这等小事,以崔昀野如今的地位,根本提都不必提。
就在众人以为正统帝不会理会的时候,正统帝却是厉声申饬太师。
众官员无不吃惊皇帝的执着,同时也在心里思量,皇帝再次传达出要对付太师的信号。
总有些抵制革新的官员,见皇帝态度如此,如今又有珹王世子撑腰,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底下人心思又活络了起来,崔党冷眼瞧着皇帝,心道这般唯恐天下不乱,到底先帝看上了他什么?
李宏皱眉看着朝堂众人的表象,眼里闪过晦暗和忧虑。
下朝后,正统帝将李宏和赵祖昂宣进了养心殿。
正统帝让贴身内侍看座,寒暄一番后,便问堂兄:“珹王军何时抵达城外?”
李宏将先礼后兵之意说了个仔细,若崔昀野真有不轨之心,他定会助皇帝以正皇纲。
正统帝定定的看着他许久,而后淡笑着让他在宫里住下。
随即便让太监领他下去休息,自己则带着赵祖昂去给皇后灵位上香。
………
沈瑜住的屋子,是凤仪宫后殿的一个他坦,对前殿灵堂的动静充耳不闻。
到午膳时,原本守在外面的一个太监进来摆膳。
她跟看守的宫人说过,不许有人在屋里监视她,有事她自己会喊人,所以此时这里就他们两个。
太监摆膳的同时,低声道:“今夜子时,你换上太监的衣服,躬着身跟在接你的太监身后。过了天街,会有禁军带你出宫”
沈瑜立马点头如啄米,机会就这样来了!
摆完膳后,太监从食盒最下层拿出一套太监的服饰递给她。
大病一场,她变的虚弱了不少,精神头也才恢复过来。
天光渐亮后,她十分不客气的唤宫女给她备水沐浴,饭菜也要精细可口。
待吃完早膳,她便去到里间沐浴。
泡在热水中后,她思考着现在的局面。皇帝把她搞进宫,却沉的住气,迟迟不来找她麻烦。
她先前敢以自己的性命威胁那些人不敢折磨她,可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皇帝一定会按她的心思来。
毕竟皇帝真的是个很离谱的人。
沈瑜拿巾帕洗完身就出去躺榻上了,她要把身体完全养好,再想逃出皇宫的事。
之前在宫里收留过她一晚上的司礼监公公邬合鑫,不知怎样可以联系到他。
金銮殿内。
而立之年的珹王世子首次入殿上朝,站在赵祖昂左边的位置,位于所有武官的最前列。
若按品级,他们本不可站的怎么靠前,纯粹是皇帝的势力想站的离崔昀野近些,多撑些气势。
早朝上,众臣公对场上诡异的党争气氛不予理睬注目,只想着冷处理,于是各个官员都只是按部就班的陈述公务。
那日崔昀野处死了颜成,许多投机者都以为崔昀野要独霸朝堂了。
可崔昀野却自那日起,莫名收了威势。
连当庭冒犯他的陈潇衣和许振满都无罪释放,好端端的立在朝堂。
今日珹王世子上朝,原本当众受辱的正统帝又恢复了帝王威仪。
这让众人看明白了,这表面的平静恐怕不会持续太久。
每日例行公事述完,崔昀野上疏就官僚考核体系提出革新。
他站在百官之首,在珹王世子的侧目中,肃声说道:“近年以来,朝廷地方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公务,多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
“朝廷下达的诏书,京官和地方官都只上下传达,而对于实行过程、执行结果却少有人过问。这使朝廷的诏书成为摆设,没有实效!”
“官员们贪污受贿,尸位素餐的现象难以消除。同流合污,官场混乱之风盛行。如今不得不制定新的法令,遏制这种现象”
“臣的革新内容其一:加强内阁的监察和行政责任,同时提高六科的监察职能。”
“其二:推行新考核法。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把各部官僚应该办理的公务,规定一个完成的期限,并将办理的公务进行登记造册,且制成一式三份的公文簿。”
“一份留在本部作为底本,一份送到六科,由六科作为备案,另外一份则交由内阁,以备查考。”
“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必须逐月对所属官员承办的公务进行查验,所有的公务都要在立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再逐一对其进行注销。”
“若是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公务,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便是重大失职,按律治罪。”
“内阁统领六部,六科以及都察院,而这三部院再对地方进行控制。从地方到六部的考核,最终再回到内阁核准。”
这几项吏治革新,从根本上加强了内阁的行政地位和处置的权利,有利于朝堂对地方的控制。
最主要是给予了所有官员压力,要知道崔昀野兼任吏部尚书,如今提出这样严厉不容滥竽充数的考核制度,那必将是要落实到位的。
这些革新举措中,只对官员公务办理进行了严厉监管,可对最开始提到的贪污受贿,却是没有多做口舌。
想来是知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只要自己的公务做好了,对官场贪污也就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让重利的官员不至于太抵触,又让本就上进的官员有了公平的上升可能。
一时间,众官员皆静心思考,太师的吏治革新,对自己到底有怎样的利弊。
时不时侧头看向同僚,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对方的态度。
李宏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这位太师的侧脸上,心道这些革新对吏治确实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官场鱼龙混杂,自古提出革新,都是得罪人的。
崔太师竟不怕得罪人,也要肃清吏治。
这样一个人,不会是误国误民之辈。
他又看向上方的正统帝,十二毓冕挡住了他的打量,可皇帝气量狭小是他早有耳闻的。
李宏这日的早朝都只是默默的看着,原以为今日就是旁听了一天朝政,可临近下朝,却有一位言官出列,弹劾崔昀野御下不严,纵容家奴闹市与人斗殴。
这等小事,以崔昀野如今的地位,根本提都不必提。
就在众人以为正统帝不会理会的时候,正统帝却是厉声申饬太师。
众官员无不吃惊皇帝的执着,同时也在心里思量,皇帝再次传达出要对付太师的信号。
总有些抵制革新的官员,见皇帝态度如此,如今又有珹王世子撑腰,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底下人心思又活络了起来,崔党冷眼瞧着皇帝,心道这般唯恐天下不乱,到底先帝看上了他什么?
李宏皱眉看着朝堂众人的表象,眼里闪过晦暗和忧虑。
下朝后,正统帝将李宏和赵祖昂宣进了养心殿。
正统帝让贴身内侍看座,寒暄一番后,便问堂兄:“珹王军何时抵达城外?”
李宏将先礼后兵之意说了个仔细,若崔昀野真有不轨之心,他定会助皇帝以正皇纲。
正统帝定定的看着他许久,而后淡笑着让他在宫里住下。
随即便让太监领他下去休息,自己则带着赵祖昂去给皇后灵位上香。
………
沈瑜住的屋子,是凤仪宫后殿的一个他坦,对前殿灵堂的动静充耳不闻。
到午膳时,原本守在外面的一个太监进来摆膳。
她跟看守的宫人说过,不许有人在屋里监视她,有事她自己会喊人,所以此时这里就他们两个。
太监摆膳的同时,低声道:“今夜子时,你换上太监的衣服,躬着身跟在接你的太监身后。过了天街,会有禁军带你出宫”
沈瑜立马点头如啄米,机会就这样来了!
摆完膳后,太监从食盒最下层拿出一套太监的服饰递给她。